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闽南沿海平原全新世孢粉组合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闽南沿海平原地区3个钻孔的全新世沉积的孢粉研究,划分出6个孢粉带,反映了本区全新世时期植被演替和相应的气候波动,并结合14C测年和硅藻分析等资料,确定Ⅰ和Ⅱ孢粉带为全新世早期,Ⅲ和Ⅳ孢粉带为全新世中期,Ⅴ和Ⅵ孢粉带为全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北海外沙Xi湖CK10钻孔岩芯进行硅藻、有孔虫,孢粉的综合分析,发现全新世地层中有8个硅藻组合带,5个孢粉组合带和5个有孔虫组合,结合^14C测年资料与沉积物特征,认为该Xi湖全新世地层可划分为早全新世,中全新世,晚全新世。植被演替为混有落叶阔叶林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林-亚热带,热带常绿阔叶林-混杂有中,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的南亚热带季风雨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相似文献   

3.
采用孢粉分析的方法对珠江三角洲北部地区多个钻孔进行了古植被和古环境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晚更新世与全新世的孢粉组合存在明显区别,更新世时期以木本植物为主,而全新世表现为蕨类孢子和草本花粉的大幅度增加。该特征反映了更新世本区为河漫滩洼地沉积为主,局部受海侵影响,而全新世为海湾河口相沉积。根据木本植物花粉不同组分的含量变化以及某些气候敏感属种的出现,可以推论晚更新世亚间冰期的年平均气温比现今低2-4℃左右,盛冰期则低6℃以上,到全新世中期以后形成了与现代相似的明显受季风影响的常绿阔叶林。  相似文献   

4.
鲁东南滨海平原全新世海进地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道高  郭永盛 《海洋学报》1995,17(5):103-111
本文主要根据对钻孔样品的粒度分析、矿物分析、微体古生物分析、孢粉分析及14C测年资料,探讨了鲁东南滨海平原地区全新世海进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沉积特征、沉积古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在早全新世阶段,该区处于滨海环境,广泛发育了下全新亚统滨海沼泽相沉积层;中全新世时,该区遭受海侵,为河口湾、滨岸沉积环境,发育了中全新亚统海陆过渡相沉积层;自晚全新世以来,该区成为冲积海积平原环境,上全新亚统陆相沉积层得以发育形成.  相似文献   

5.
湖泊沉积物中孢粉组合因受花粉传播过程以及湖泊水动力条件影响,湖盆不同位置沉积物中孢粉组合存在差异。已有研究表明湖泊表层沉积物中孢粉组合存在差异,但是就古气候研究来讲,湖盆不同位置沉积地层中的孢粉组合对比更有益于古环境重建。猪野泽是近年来全新世研究的热点区域,该湖盆现有多个剖面分布于湖盆不同位置,为同一湖盆不同位置地层孢粉组合对比提供了条件,而其他湖泊因受钻孔或剖面数量及位置的限制很难展开上述研究。研究在原有SJC、QTH02和QTL03孢粉剖面的基础上,增加了SKJ、JTL剖面全新世孢粉组合结果,来探讨全新世千年尺度上湖盆内部孢粉传播动力学特性。SJC剖面全新世孢粉组合反映流域植被变化;QTL03、QTH02剖面沉积环境相对稳定,但孢粉组合仍不可避免地受到流域性花粉的影响;SKJ、JTL剖面远离入湖区,其孢粉组合反映全新世湖泊周围植被特征。因此,在解释千年尺度孢粉组合的古环境意义时,应充分考虑湖盆内部花粉的再分配和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北海外沙泻湖CK10 钻孔岩芯进行硅藻、有孔虫、孢粉的综合分析, 发现全新世地层中有8 个硅藻组合带,5 个孢粉组合带和5 个有孔虫组合。结合14C测年资料与沉积物特征, 认为该泻湖全新世地层可划分为早全新世、中全新世、晚全新世。植被演替为混有落叶阔叶林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林→亚热带、热带常绿阔叶林→混杂有中、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的南亚热带季风雨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演变依次为热湿偏凉干→热湿→炎热潮湿→热湿偏凉→热湿。沉积相发展顺序为河漫滩相→河口沼泽相→河漫滩相→河口沼泽相→河口湾相→泻湖相→河口湾相→泻湖相。  相似文献   

7.
珠江三角洲北部晚第四纪孢粉植物群的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孢粉分析的方法对珠江三角洲北部地区多个钻孔进行了古植被和古环境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晚更新世与全新的孢粉组合存在明显区别,更新世时期以木本植物为主,而全新世表现为蕨类孢子和草本花粉的大幅度增加。该特征反映了更新世本区为河漫滩洼地沉积为主,局部受海侵影响,而全新世为海湾河口相沉积。根据木本植物花粉不同组分的含量变化以及某些气候敏感属种的出现,可以推论晚更新世亚间冰期的年平均气温比现今低2 ̄4℃左  相似文献   

8.
泻湖是全新世海侵以来发育的以淤积为主的海岸地貌,其沉积地层蕴含了丰富的古环境演变信息.对朝阳港泻湖SO4钻孔岩芯样品作粒度、软体动物、孢粉和14C等项目的测试分析,将该孔地层自下而上划分成陆相、滨浅海相、泻湖相、泻湖-沼泽相等四层和Ⅰ,Ⅱ,Ⅲ,Ⅳ个孢粉组合带.基于对地层和孢粉组合特点的深入剖析,结果表明朝阳港泻湖自全新世海侵以来经历了海湾、沙坝-泻湖和泻湖-沼泽等3个环境演化阶段,同时存在明显的沉积环境和气候变化事件,包括8~7 ka B.P.海陆相之间的不整合沉积间断事件、7~6 ka B.P.的气候暖湿事件和5~4 ka B.P.的明显降温事件.  相似文献   

9.
潮汕平原全新世孢粉分析及古环境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根据潮汕平原多个钻孔的孢粉分析结果,探讨了全新世以来的植被和气候演替以及沉积环境变迁。结论是:该区一万年来的气候波动小,地带性植被变化不大,海滩植被的消长则与沉积环境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山东半岛沿岸大量全新世海相沉积物的分布高程、测年数据及孢粉分析结果,分析了半岛南、北岸全新世时期海侵及古地理环境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山东半岛滨海平原全新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李道高 《海洋学报》1995,17(6):90-96
本文根据山东半岛滨海平原区29个钻孔的粒度分析、化石分析、孢粉分析及14C测年资料,研究了该区全新统的划分、对比及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东海陆架全新世沉积底界及其厚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东海陆架64个柱状剖面的孢粉分析资料,探讨了陆架全新世和晚更新世沉积层的界限;全新世的分层;全新世沉积层的厚度及其影响因素。图6,表4,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3.
依据南海低纬地区SA09-040孔高分辨率的孢粉记录,自下至上划分了4个孢粉组合带。从孢粉成分的变化,重建了22.25ka B P以来的植被与气候变化历史。结果表明:孢粉主要来源于婆罗洲和周围岛屿,孢粉1带(22.25~16.6ka B P),低山雨林植被发育,为暖热气候,从测年时间看,当时为末次冰期晚期。孢粉2带(16.6~10.82ka B P,为末次冰消期),植被以热带低山雨林和低地雨林为主,针叶的松数量较多,当时的气温比现在低。孢粉3带(全新世早期,10.82~6.43ka B P),植被以热带低山雨林和低地雨林为主,针叶松属数量减少,气温比前期升高,海平面也上升。孢粉4带(全新世中晚期,6.43ka B P至今),全新世中期为炎热、湿润的气候环境,全新世晚期可能与婆罗洲现今的植被景观相近,为热、湿的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4.
广东东部沿海全新世地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全区1700个钻孔资料的分析及选择其中4个代表性剖面进行了详细研究,综合全区47个钻孔的放射性碳年代分期、孢粉分析反映的气候更替、沉积环境的变化等,提出将广东东部(珠江口以东)沿海的全新世地层划分为下、中、上统,其中的中全新统和上全新统再各分为上、下段,即共5个地层段。下全新统以距今1.2万年为起始年龄,以河相砂砾层和风化的花斑粘土、“老红砂”作为上更新统与全新统的分界。并划分出韩江三角洲区、滨海平原区、珠江三角洲区等3个地层区。  相似文献   

15.
安徽淮河中游平原晚新生代孢粉组合及古气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对淮河中游平原地区标准孔的孢粉分析所取得孢粉资料,建立12个孢粉带,11个亚带,20个古植被类型,包括5个冷期,6个暖期及3个亚冷期、2个亚暖期.其中Ⅰ带属中新世、Ⅱ带属上新世,Ⅲ—Ⅴ带属早更新世、Ⅵ—Ⅶ带中更新世、Ⅷ—Ⅸ带属晚更新世、Ⅹ—Ⅻ为全新世.  相似文献   

16.
全新世黄土高原塬区植被特征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全新世高分辨率的黄土-古土壤孢粉研究,对于黄土高原历史时期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提供了直接的生物学证据.现代遥感数据显示黄土高原主要塬区为农业型生态环境,植被以旱作农作物为主,已无原生植被生长.最近12 000 aBP以来耀县剖面的孢粉记录显示,黄土高原南缘塬区植被经历了干草原-湿润性草原-干草原-湿润草原-草原5个阶段, 表明在黄土高原南缘降水较丰富的半湿润地区,塬区植被仍以草原植被为主,无森林生长.渭南姜村、洛川和富县等塬区剖面的孢粉记录也显示出,全新世以来,即使在全新世高温期水分较现在丰沛的时期,黄土高原塬区植被仍以灌木、草本植物为主,并无森林生长.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西安地区全新世的植被与气候环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黄土高原中部南侧西安一带进行采样及孢粉分析,初步探讨和证实了一万年来西安地区植被的发育演替,详细地论证了该地区的古气候环境以及植被、气候和环境在时间上的演化规律和在空间上的差异,总结了早、中、晚全新世在该区发育的植被及其所代表的气候环境。根据西安蓝田、半坡两个剖面各17个样品的分析,将孢粉图式分为Ⅰ、Ⅱ、Ⅲ带,分别代表全新世早、中、晚3个时期的孢粉带。蓝田剖面显示:Ⅰ带为蒿属优势带;Ⅱ带为栎-榛-榆增长带及蒿-环纹藻优势带→栎-鹅耳枥-菊增长带;Ⅲ带为松-菊-藜-中华卷柏增长带。研究认为:早全新世植被为疏林草原,气候较冷较干;中全新世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的森林草原并掺杂少量亚热带植物,气候温暖湿润;晚全新世植被为以松、篙为主的森林草原,气候转向温凉干旱。  相似文献   

18.
广西沿海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根据孢粉分析,有孔虫氧同位素分析,历史记载及现代气温观测资料,综合资料广西沿海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经过研究,初步划分了本区全新世以来的7个气候期,在晚全新世内,进一步划分了7个气候亚期,早全新世,中全新的气候变化具有1500-2000a周期,晚全新世界的气候变化具有500-1000a周期,晚全新世中-晚期的气候变化具200a周期,200a来的气候变化呈冷,热交替出现,具有10-20a或30-  相似文献   

19.
渤海湾曹妃甸晚更新世末期以来古植被与古气候演变序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采自渤海湾西北岩曹妃甸深槽部位的96-24钻孔柱样进行了详细的孢粉分析,建立了综合孢粉图式及古气候曲线,认为曹幻甸地区自晚更新世末期以来古植被与古气候经历了以下阶段的演变:晚更新蕊末期(25~11kaB.P.)气候寒冷干燥,植被为主要由蒿、藜组成的干草原;早全新世(11~7.5kaB.P.)的气候温凉略干,发育针阔湿交林-滨岩草原;中全新世(7.5~3kaB.P.)气候温暖湿润,发育以阔叶树为主  相似文献   

20.
对上海地区晚第四纪钻孔地层中的孢粉以及较高分辨率测年资料进行了分析.根据孢粉组合恢复了6个植被演替以及古气候期,和该区的海水进退吻合很好.研究发现,120~96 ka B.P.间处于里斯冰期末期,沉积物粗,孢粉稀少;96~84 kaB.P.间处于里斯一玉木问冰期,孢粉以落叶栎一松一枫香一常绿栎一栲为主,气候温暖略湿,海平面上升;84~64 kaB.P.间处于早玉木冰期,气候寒冷,孢粉稀少,海水退出本区;64~20]kaB.P.间处于玉木问冰期,孢粉组合以落叶栎-栗-麻栎-常绿栎-栲-蒿-水龙骨为主,常绿树种大量出现,气候温暖湿润,海平面回升,其中37~34 kaB.P.间气候稍微变凉;22~10 kaB.P.间为末次冰盛期,孢粉含量以及种类稀少,主要以针叶树种和耐干草本植物为主,反映气候冷凉干燥,海水全面退出本区;10 kaB.P.以来,气候开始转暖,尤其进入全新世大暖期后,孢粉以落叶栎-松-常绿栎-禾本科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