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研究应用具有不同电荷性的褐藻寡糖(ADO)和壳寡糖(COS)处理大麦种子,探索在相同条件下不同浓度的海洋寡糖对大麦幼苗生长情况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生长指标包括苗长、根长、苗重及根重,以及对大麦种子淀粉酶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ADO和COS处理浓度分别为0.5%和0.025%时,大麦的各项生长指标、种子淀粉酶活力及叶绿素含量均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2种海洋寡糖均是具有独特生理活性的分子片段,分子量大小相近,但基于2种寡糖分子结构的不同,造成在对大麦的促生长方面存在差异性,为以后2种海洋寡糖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广慧  张明 《海洋通报》2006,25(3):72-79
从海洋及其他环境中可以分离出能够降解琼脂的琼脂糖酶。按照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将琼脂糖酶分为α-琼脂糖酶和β-琼脂糖酶两种类型。不同的琼脂糖酶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琼脂糖酶在海藻单细胞的制备、海藻原生质体的制备、琼脂寡糖的制备、海藻多糖结构的研究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促进琼脂糖酶的开发和利用,依据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详细介绍了琼脂糖酶的研究进展,对琼脂糖酶的来源、种类、特性、作用机制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海洋生物体内蕴含着丰富的天然活性物质,许多都具有抑菌活性,据此研制新型海洋生物源抑菌药物,是海洋生物产业中的一个新领域,也是新型抑菌药物研发的重要途径。壳聚糖是来自海洋中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外壳的甲壳素的脱乙酰产物,壳寡糖是壳聚糖的降解产物,具有比壳聚糖更好的水溶性和生物活性,在食品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提高壳寡糖的抑菌活性,本研究以壳寡糖和烟酸为原料、N, N-羰基二咪唑为催化剂合成了壳寡糖烟酸接枝衍生物,并与不同链长的溴代烷烃亲核反应得到其阳离子化衍生物。壳寡糖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结构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NMR)进行分析表征,壳寡糖及其衍生物对2种海洋致病细菌和3种植物致病真菌的体外抑菌能力分别采用肉汤稀释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研究和评估。结果表明,与壳寡糖相比,合成的终产物对致病菌的抑制能力得到了极大增强,其中含有己基的烟酰化壳寡糖季铵盐表现出最强的抑制海洋致病细菌活性(MIC=0.125mg/mL、MBC=0.25mg/mL),并且该化合物表现出较强的抗真菌活性,在1.0 mg/mL时,对灰葡萄孢菌和围小丛壳的抑制率分别为65.7%和51.5%。...  相似文献   

4.
杨贵兰  秦松  李文军  李亚 《海洋科学》2021,45(10):123-132
许多海洋生物活性肽具有降血压、抗炎、抗氧化、抗血栓等多种生物活性,在功能食品及医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综述了海洋生物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功能活性及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海洋生物活性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数字海洋"中多格式、多来源文档数据存储难、管理难等问题,在关系数据库理论和对象关系数据映射理论为指导,在现有解决方案的基础上,设计了1个通用的、可扩展的文档数据管理新模式,便于用户根据不同需求设定文档数据属性,该管理模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可为"数字海洋"中多格式、多来源的文档数据管理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并可大大提高海洋文档数据的管理效率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介绍海洋底质标准化处理系统的开发背景、总体结构、功能及特点。该系统基于海洋底质标准化数据记录格式,解决了数据格式转换繁琐和不规范等问题,具有代码及格式维护、转换规则配置、数据格式转换、文件浏览和错误日志生成等功能,在实现人机交互和高度集成的基础上,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的褐藻胶寡糖制备方法--氧化降解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立了一种新的褐藻胶寡糖的制备方法,即氧化降解法。通过褐藻胶来源的聚甘露糖醛酸(PM)在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不同温度和不同反应时间下降解优选降解条件。以包含3~11糖单体的寡糖混合物为目标产物,以相应的降解产物的平均分子质量为1500u为选择标准,获得氧化降解法的最佳条件:过氧化氢浓度5%,反应温度90℃,降解时间2h。以该条件降解PM获得的降解产物经圆二色谱、紫外光谱及红外光谱测定表明,制备的寡糖保持了甘露糖醛酸的结构特点。提示该方法可用于褐藻胶寡糖的制备。  相似文献   

8.
褐藻寡糖激发子诱导烟草抗低温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褐藻寡糖在低温下对烟草的保护作用,探讨褐藻寡糖作用机理,将褐藻寡糖溶液均匀喷施到烟草叶面后置于(4±1)℃下进行低温胁迫,间隔不同时间检测相关指标.研究发现,浓度是影响褐藻寡糖抗冻性能的重要因素.0.05%,0.20%和0.30%褐藻寡糖具有诱导激发因子作用,能够诱导烟草CAT、SOD和POD活力提高,清除体内产生的氧自由基,保护细胞膜和叶绿素结构,减少烟草叶片损伤,提高烟草耐低温能力,其中以0.20%褐藻寡糖诱导效果最好;0.10%褐藻寡糖具有抗冻保护剂作用,在24 h内烟草各项指标均没有明显变化,可保护细胞免受低温伤害,但48 h时冻伤指标增强,其保护作用减弱或者消失;高浓度1.00%褐藻寡糖具有毒副作用,在烟草细胞表面形成较强渗透势,胞内物质外渗严重,烟草细胞结构受到破坏,加速低温下烟草叶片损伤.  相似文献   

9.
海洋药物历史悠久但发展缓慢,在90年代开始正式进入到热点研究领域.随着海洋药物研究的深入,国际范围内逐渐有数个药物获得上市批准,并有大量的海洋药物或衍生物进入不同阶段的临床试验;但海洋药物的发展速度仍远慢于其他类型的药物.海洋来源的物质具有区别于其他药物的特点,结构新颖、活性独特,是优良的药物宝库.但海洋药物发展受到多...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海洋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浙江海洋旅游具有资源、市场、经济、产业等发展优势,也存在着产品主题特色不鲜明,受自然环境因素制约大、海洋旅游活动相配套要素不够健全等因素制约,文章提出了用海洋文化包装旅游产品,提升海洋旅游的品位:改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功能,以提供舒适、便捷的旅游经历;以"生态文明"理念发展循环经济.确保海洋旅游健康持续发展;应用现代技术,提高海洋旅游的开发和利用效率:优化区域结构,实现海洋旅游整体发展等转型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   

11.
贺晓丽  秦松  李文军  唐志红 《海洋科学》2020,44(12):144-152
海洋生物功能肽是从海洋生物中获得的一类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在体内担负着重要调节功能的肽类化合物。目前已经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出两千多种功能肽,这些功能肽具有抗肿瘤、抗菌、抗氧化、降血压等多种生理活性,且来源广泛、毒性小、特异性强。海洋生物功能肽现已成为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研究的热点,国内外有许多公司和机构致力于海洋生物功能肽类新型药物的研究,大批海洋生物功能肽已经进入医药市场或临床研究阶段。功能肽的结构是其活性的基础,研究它们的构效关系有利于对海洋生物功能肽进行结构改造和修饰,对推进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在海洋生物功能肽构效关系研究中所取得的主要进展进行综述,为海洋活性物质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核酸、蛋白质、糖类是生命系统中的主要大分子物质。随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对核酸和蛋白质的研究逐渐深入,对其在决定生命规律方面的作用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相比之下对生物多糖的研究较滞后,尽管糖类的生理意义同样至关重要。在生物体中生物多糖(polysaccharide)多是以糖缀合物(glycoconjugates,即多糖与非糖物质如脂类或蛋白质共价结合而成的糖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如糖蛋白(glycoproteins),糖脂(glycolipids)和蛋白聚糖(proteoglycan,即由蛋白质和糖胺聚糖通过共价键相连的化合物)。许多糖缀合物中由比较少数分子的单糖(2~14个)缩合形成的寡糖(oligosaccharide)部分具有惊人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微不均一性,而使它与许多重要生理过程紧密相关并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目前已知的一些重要功能有:糖蛋白的寡糖组分影响多肽链的正确折叠,防止蛋白水解,提高蛋白的稳定性和溶解性,决定它们在血液中的清除速率,在细胞中作为信息分子调节它们的分泌。糖缀合物中的糖链作为信息分子涉及多细胞生物生命的许多识别过程,如细胞-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细胞的生长分化荷尔蒙-受体和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等(Schachter1992;Paulson,1989)。糖缀合物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科学前沿。糖的生物学正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糖链结构的阐明对深入理解糖缀合物的功能和结构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海洋塑料作为一类具有潜在生态风险的污染物,已经引起了研究人员的重点关注。大到数米的塑料垃圾,小到微米级的微塑料,塑料污染物以各种形式在海洋环境中广泛存在。因能长期以固体形式赋存于海水和沉积物中,塑料污染物比溶解性污染物更难在海洋介质中均匀分散;但近年来,各项调查活动却在远离塑料来源的大洋、极地和深海中均发现了塑料污染物,这显然与塑料在海洋环境中的迁移息息相关。一方面,海洋中塑料污染物的分布和迁移受到塑料自身性质以及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针对海洋塑料污染物设计监测方案时,有必要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判,规范和优化采样方案,有效提高采样代表性。另一方面,了解海洋塑料污染物迁移和归趋的影响因素,也是预测塑料污染物蓄积和富集的海域或层次,推断其在海洋生境中的暴露情况,进而预测其潜在风险的必要前提。本文归纳了海洋塑料污染物迁移规律的相关研究,分析了影响海洋中塑料污染物水平和垂直分布的因素,总结并列举了在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介质中塑料污染物监测活动的常用采样方法,分析了塑料污染物监测活动方案的制订依据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Effectiveness of the managed-use zones in six multiple-use marine parks located within New South Wales (NSW), Australia, was assessed using qualitative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ERA) techniques. Permitted activities in these managed-use zones displayed considerable variation between individual marine parks within this one jurisdiction (NSW); many activities appeared to be inconsistent with the stated objectives; and, some were considered high risk. For example, in “habitat protection” zones, 24 out of 76 permitted activities were inconsistently applied across the parks and 10 activities were determined to be high risk. ERA indicated that many commercial fishing activities warranted restriction or prohibition in these zones, including trawling, set lining, drift lining, mesh netting and purse seining operations. The best fit between objectives of the managed-use zones and permitted activities was for the most recent park (Batemans Marine Park). Inconsistencies in application of zoning restrictions between these marine parks could lead to stakeholder confusion, unintentional non-compliance and failure to adequately protect the assets. As a result,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se managed-use zones may not be achieving their stated objectives and that greater consistency in application of regulations was required. To implement the ERA recommendations, changes would be required across all of the NSW marine parks and this would be best accommodated during a staged review of all zoning plans. It is concluded that ERA is an effective tool to aid in systematically identifying permissible activities in order to meet marine park objectives.  相似文献   

15.
北冰洋中脊海底热水活动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底热水活动是当前海洋地质研究的热点,北极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理想地区,发生在北极地区的海底热水活动不仅对大洋矿产资源研究有着现实意义,而且对全球变化研究也有重要意义。在介绍北冰洋中脊的地质背景和北冰洋Gakkel海岭的海底热水活动特征的基础上,从地球物理、海洋矿产、海洋化学、海洋热结构、海洋生物研究等角度提出了一些研究展望,认为北极地区热水活动的发现和研究必将提升对海底热水活动研究的认识,而且对北冰洋乃至全球的热结构、气候变化以及极端环境下的生命活动的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赵玉颖  孙军  魏玉秋 《海洋科学》2020,44(10):121-132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下的上层海洋变暖与酸化对以浮游植物为主的海洋生态系产生了重大影响,理解此背景下的海洋浮游植物生理生态响应,对我们理解和抑制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分压(pCO2)升高情景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微生物循环等过程,通过不同功能群对海洋生源要素循环模式的改变,进而影响区域及全球海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全球浮游植物对海洋酸化生理生态的响应使得我们对生物地球化学系统的认识更加全面、系统。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排出的各种废弃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并在海洋累积起来,使海 洋中的贝类生存环境日趋恶化.本文根据国内外关于环境污染因子在海洋贝类体内的生物累积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累积性环境污染因子(重金属、石油烃、典型有机物)在贝类体内的生物累积(包括吸收,转运,累积等生理过程)以及毒理危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actuality of the marine ecosystem in the southern coastal water region of the Shandong Peninsula and the impact of the global change and the human activities to the marine ecosystem of the region,the macrobenthic community structure was researched based on data from 26 sampling stations carried out on four seasonal cruises from December 2006 to November 2007.The data was analyzed using PRIMER 6.0 and SPSS 15.0 software packag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36 macrobenthic species in total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research region by the field works.Most of the species belong to Polychaeta (76 species),Mollusca (75) and Crustacea (60).Of which,33 species were common species by the four cruises.The dominant species were different among the four seasons,however,the polychaete species Nephtys oligobranchia and Sternaspis scutata were always dominant in the four seasons.The abundances and biomasses of the macrobenthos from the research region were variable in the four seasons.The results of CLUSTER and MDS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imilarities of macrobenthic structures among the stations were low,most of the similarities were at about 40% of similarity values,only that of two stations were up to 60%.In accordance with the similarity values of the macrobenthic structures,the 26 stations were clustered as six groups at arbitrary similarity level of 30%.The ABC curve indicated that the marcofauna communities in the research region had not been disturbed distinctly.The results of BIOENV and BVSTEP (Spearman) analysis impli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organic matter in bottom water and heavy metal copper in sediment,water depth and temperature of bottom were the most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to affect the macrobentic commun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