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陆域与海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是沿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现,共同作用于沿海区域经济,但在长期“重陆轻海”的理念下,陆域与海域社会经济关系并未得到有序发展,两者需在长期发展中寻求社会经济关系的平衡点,促进沿海区域绿色协调发展。从海洋经济与沿海陆域经济发展、陆海联动、陆海一体化、陆海统筹等4个方面综述了陆海社会经济关系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未来陆海社会经济关系研究应突破现有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加强陆海社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注重陆海社会经济不同尺度下的时空序列研究;强化陆海社会经济战略下综合性管理监督机制;同时优化其理论体系的构建,注重实践性与对比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4.
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岸带是海陆过渡的一个独立地质环境体系,也是陆海相互作用的发生地。详细介绍了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项目下的海岸带陆海交互作用(LOICZ)国际研究计划的研究对象、科学目标以及研究内容等。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计划"(JGOFS/LOICZ)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特别是在长江口、黄河口和珠江口等典型河口海岸地区取得的研究成果。同时指出了我国大部分海岸带地区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存在的基础调查资料的不系统、不全面性以及和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差距;对海陆相互作用过程和海岸带地区地质工程演化认识不清,难以为海岸带规划发展提供科学支撑;缺乏海岸带地区地质环境监测资料,难以进行地质灾害预测、预警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5.
河口区域划界是进行河口区域开发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我国重要河口区域的自然地理情况及管理现状,科学合理的确定河口区陆海分界线已成为当务之急.通过对黄河三角洲的调查研究以及资料收集和处理分析,遵守河口划界的原则,并根据相关的法律和条例,参照国外的河口管理经验以及我国其他河口的划界建议,对现代黄河三角洲陆海划界提出了几种初步建议,并分析了这几种划界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推荐使用平均低潮线或黄河口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沿岸界线作为入海口区的陆海界线,海堤作为其他区域陆海界线. 相似文献
6.
7.
8.
探究陆海经济关联性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对实现陆海统筹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沿海11省区市为研究区,运用核密度估计、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2006—2017年陆海经济发展演变过程及其相互影响过程进行探讨。研究发现:(1)沿海区域陆海经济整体呈正向发展态势,但海洋经济仍落后于陆域经济发展水平;(2)沿海区域海洋经济正逐渐形成具有健全产业结构的独立经济体系,但其对陆域产业影响程度仍弱于陆域产业对海洋产业的带动作用;(3)空间上看,陆海产业相互作用排序为:北部经济圈>南部经济圈>东部经济圈。未来仍应以陆域经济为重心,优化沿海经济圈产业布局,加强沿海经济圈对内陆经济辐射效应;(4)陆海产业之间已形成良好联动作用机制,尤其是陆域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海洋第三产业之间交互影响强烈,其作用机制可归纳为资源交换型、产业链型、动态互助型三种。 相似文献
9.
海岸带是陆海协调发展的核心区域,进行陆海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对推动陆海统筹战略的实施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构建陆海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胶州湾地区陆海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2007-2021年,胶州湾地区陆海两系统综合得分均呈上升趋势,至2015年,海域系统综合得分赶超陆域系统成为陆海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力量;区域陆海耦合协调发展等级从“勉强协调发展类”过渡到“良好协调发展类”,由“陆域主导型”过渡到“海域主导型”;统筹陆海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有助于陆海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能力的提升。同时,运用系统动力学建立陆海复合系统仿真模型,模拟陆海统筹背景下胶州湾陆海系统中各变量的发展态势。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海岸带地区探索陆海统筹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新途径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阐述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LOICZ)研究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选择典型地区开展我国陆海相互作用的构想,并以长江河口为例,对其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新增符号的设计和图层文件的改正等方法,解决了制图系统中ARC/INFO与MicroStafion的符号数据转换中的非正常运行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2018年自然资源部提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之后涵盖海陆两个国土区域的统一的规划研究愈加被重视。海岸带作为陆地与海洋的交汇地带,具有鲜明性和独特性,为实现海岸带地区的协调及可持续发展,对海岸带地区进行空间规划显得颇为重要。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海岸带空间规划及其指标体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海岸带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而采用频度分析法构建了基于陆海统筹的包含3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的我国海岸带空间规划指标体系,以期为新时期海岸带空间规划乃至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海岸线是陆海统筹战略实施的关键界面,其质量与管理同陆域、海域皆紧密相关。面向滨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本研究选取陆海冲突较为强烈的河口海岸城市——广州市为研究区域,开展海岸线质量评价研究,并针对制约广州市海岸线质量提升的近岸水质待提升、陆海衔接待强化、保护修复待推进等主要问题,提出以精细管理、陆海统筹、集约利用、长效监管为核心理念,推进开发保护效能提升、岸段功能更新活化、用地用岸动态监测、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规划管理策略,以期为海岸线质量评价研究提供河口海岸城市经验样本,助力推动广州市海岸带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