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下水》2007,29(2):F0002-F0002
汪集旸——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热和水文地质学家,《地下水》杂志特聘顾问。1935年10月生于江苏吴江。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水文与工程地质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2年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获苏联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相当于PhD),同年10月回国后迄今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99年改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1979-1981年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任访问教授及美国地质调查所(USGS)任高级客座研究员。1989-2001年任国际地热协会(IGA)主席团成员。1981-1995年任国际热流委员会(IHFC)委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  相似文献   

2.
侯德封字洛(?),著名地质学家,河北省高阳县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曾任山东莱阳县中学教员.1926年起,先后在河南中原煤业公司、北平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太原晋绥矿产测探局等单位从事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1937年抗战爆发后,任四川省地质调查所技正,1942年任该所所长.抗战胜利后,1946年到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任技正,兼陈列馆主任.解放后,1950年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代所长、一级研究员,  相似文献   

3.
谢家荣     
谢家荣,字季骅,我国著名的地质、矿床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1898年7月生于上海.1913~1916年在工商部地质研究所由章鸿钊等主办的地质班学习.毕业后进工商部地质调查所工作.后由于他工作上的成就,被派送美国留学,1920年获威斯康辛大学理学(地质)硕士学位.同年回国后至1929年,前后任农矿部地质调查所、两广地质调查所技师、技正;北京大学兼任教授和中央大学、中山大学教授.1929年赴德国柏林地质调查所及弗兰堡大学研究煤岩学和金属矿床.1930年回国后任地质调查所技  相似文献   

4.
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我于去年5月赴美考察工程地质。计划了解两方面情况,一是美国工程地质工作概貌,包括其领域、重点、现状及趋势;一是工程地质教育情况。美国负责接待和安排此次考察的机构为设在纽约的国际教育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简称I.I.E)。它代为联系落实了考察单位并拟定了考察日程。在美共停留28日,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金属学会、中国黄金公司主办,东北工学院、冶金部长春黄金研究所承办的国际金矿地质与勘探学术会议于1989.6.26~6.30在中国沈阳召开。大会收到国外23个国家或地区的地质科研和教学单位的论文50篇,国内收到地矿部、冶金部、教育部、能源部、中国科学院、有色金属公司、黄金管理局等所属的科研生产单位、高等院校等96个单位的论文190篇。大会特邀中国地学部主任涂光炽教授、加拿大地质调查所R.W.Boyle教授、长春黄金研究所朱奉三  相似文献   

6.
由首席科学家、新疆资源环境中心特聘研究员王京彬和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俊主持的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中国西部中亚型造山与成矿》已经开始实施,项目研究期限:2002-2006年,资助经费:2500万元.依托部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依托单位:新疆资源环境中心.主要参加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地质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所、地质力学研究所等;教育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中南大学…  相似文献   

7.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34(3):F0002-F0002
林学钰,女,汉族,1937年出生,祖籍福建福州。1957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1980年至1982年在美国爱达荷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大学进修,1990年在澳大利亚科学工业研究院(CSIRO)任高级访问学者。现任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名誉院长、吉林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  相似文献   

8.
经与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和中国地质学会协商,同意近期在我国适当增加协会会员人数。会员增补手续将于年内完成。请各有关单位认真做好推荐选拔工作,并将推荐材料寄交中国国家小组伍法权、李毓瑞。   联系地址 100029 北京德外祁家豁子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联系电话:010-62369677  相似文献   

9.
第四届亚洲湖泊钻探计划 (AsianLakeDrillingProgramme ,简称ALDP)国际学术研讨会2 0 0 2年 2月 2 5~ 2 8日在昆明召开。这是ALDP组织第一次在中国举办国际研讨会 ,来自德国 ,荷兰 ,波兰 ,瑞典 ,英国 ,俄罗斯 ,新西兰 ,美国和日本的 2 1名外国学者 ,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西安地球环境研究所、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文物与考古研究所 ,国家气候中心 ,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调查所 ,北京大学、中山大学、…  相似文献   

10.
本期《科海钩沉》栏目配发了由中国科学院大学自然科学史教授、"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荣获者潘云唐撰写的、介绍中国地质学一代大师尹赞勋先生生平事迹的特约稿。该文原是为纪念尹赞勋先生逝世三十周年而作,文稿较长,将分两期刊出。尹赞勋(1902-1984)是"中国地质科学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卓越成员"(本文语)、法国里昂大学博士,回国后历任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技师,江西省地质调查所所长,经济部地质调查所副所长、代所长。解放后,先后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地质矿产部前身)第一副主任、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前身)副院长兼教务长、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等职。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相似文献   

11.
杨小平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鹿化煜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孙继敏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等三人荣获第三届“第四纪研究青年科学家奖。”第三届“第四纪研究青年科学家奖”的评选从 2 0 0 1年 3月发出通知以后 ,便得到有关单位和各专业委员会的热烈响应 ,申请截止到 5月底 ,共收到有效申请 7份 ,申请人分别来自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经 5名评委初评后 ,分送评审委员会 1 9名成员投票 ,有三名参评候选人的票超过半数。最后常委会审核了整个评审过程合法有效。第四纪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秘…  相似文献   

12.
(1913~2007)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地质学家、沉积学家、沉积矿床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原副主任、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叶连俊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12月2日0时15分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逝世,享年95岁。叶连俊同志1913年7月22日出生于山东日照。1932年在山东第一高级中学毕业,同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并于1937年毕业。时值抗日战争爆发,他怀着抗日救国的赤子之心,辗转到南京,考入当时的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开始了对祖国的地质和矿产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先后…  相似文献   

13.
李锦轶 《地质论评》2005,51(1):45,54-45,5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于2004年11月26日上午,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召开座谈会,隆重纪念李春昱先生百年诞辰。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地质出版社、中国地质学会等单位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李春昱先生的生前同事、学生和家属代表共计50多人出席。座谈会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所长耿元生研究员主持,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王洁、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张彦英、  相似文献   

14.
1989年5月16~20日,冶金部地质勘查总局在中南地质勘探公司南宁地质调查所召开了地质找矿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总结了近5年来冶金地质找矿工作的主要成绩和经验;研究、讨论了“八五”、“九五”地质找矿规划;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地质找矿工作的措施.冶金地质系统14个单位的7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期间,广西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李振潜(曾任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所长)到会看望了与会代表.他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  相似文献   

15.
新书介绍     
《铀矿地质文献目录》近几年来,美国地质调查所在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赞许下编辑了一套“铀矿地质文献目录”(Selected bibliographies of vranium geology),并经该委员会准许发表于美国地质调查所公报(Geological Survey Bulletin)1059号上。这一套目录共分七册,各册皆为一个独立的专题目录,并有自己单独的书名。第一册为美国含铀煤和碳质页岩的地质文献目录;第二册为美国含铀磷灰岩地质文献目录;第三册为美国砂岩型铀矿床地质文献目录;第四册是美国铀质和放射性天然沥青质(除煤外)的  相似文献   

16.
《江苏地质》2000,24(4)
古植物学家和地层学家。 1933年 1月 11日生 ,浙江海宁人。 195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 1980年~ 1982年在英国瑞丁大学和伦敦大学植物系、爱切斯特大学作访问学者 ,与教授T .M .Harris和W .G .ChaLoner(均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合作研究。 1954年起进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古植物室主任 (1983年~ 1991年 )。并担任国际古植物协会中国地区代表 (1986年起 ) ,该组织副主席 (1987年~ 1991年 ) ;美国植物学会古植物组名誉会员 (1989年起 )。 19…  相似文献   

17.
1912年1月22日出生于广东新会(现江门市新会区)。1934年中山大学理学院地质系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被选送到国立北平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当研究生。1935年任两广地质调查所技士,兼中山大学地质系教学工作、1937年任江西地质调查所技士。  相似文献   

18.
1 2002年度面上项目受理情况2002年面上基金项目共受理申请210项,较2001年的180项增长了16.7%。其中自由申请项目166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7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7项。申请人来自72个单位。申请项目不少于5项的单位有10个,均为中国科学院系统和教学科研型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30项)、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17项)、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11项)、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10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9项)、北京大学(7项)、成都理工大学(8项)、南京大学(7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6…  相似文献   

19.
《古地理学报》2012,(6):776
2012 年10月17—21日,第十二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在山东青岛中国石油大学 ( 华东) 成功召开。参加本届会议的代表 292 位,分别来自 46 个单位,主要包括: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南京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力学研究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核工  相似文献   

20.
吴福元 《岩石学报》2021,37(1):284-316
1913年成立的中央地质调查所(成立时称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科研机构,代表了中国现代科学的起始,在中国现代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它成立后的几十年间,中央地质调查所在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大地构造学、地震学、土壤学、古生物与古人类学等众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学术成就,是民国时期我国最享有国际声誉的研究单位。1951年,中央地质调查所被正式改组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根据当时新中国地质工作"一元化"的要求,原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原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的部分地质研究人员也一同并入该研究所,使其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地质研究机构。1952年6月开始,刚成立不久的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开始分流。首先是研究所的古生物研究人员分流到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它是在原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基础上成立的。1952年9月,研究所土壤研究室扩充建设为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1952年底左右,因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求,大批科技人员分流到刚成立的地质部及所属的地质勘探队。从这一脉络可以看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是中央地质调查所的传承和延续,而学术界大多认为中央地质调查所已于解放初期解体或撤销的观点与史实并不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