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右江盆地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点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右江盆地的火山活动比较频繁,从泥盆纪到中三叠世,除中、晚石炭世外,都有发育。按其活动特点可以东吴运动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早阶段(D_1—P_1)以基性岩为主,强度低,范围小,主要分布于盆地南缘,受NW向构造控制:晚阶段(P_2—T_2)包括基性岩与中、酸性岩,强度大,分布广,主要分布于盆地南、北缘,受NE向及NW向构造控制。不同时代的火山岩的岩石化学成分、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均有明显差异,与多种参数的构造环境判别结果基本一致。即三叠纪玄武岩属拉斑玄武岩系列,具岛弧特点:石炭纪、二叠纪玄武岩属拉斑玄武岩系列,盆地北缘的二叠纪玄武岩属碱性系列,虽然仍属大陆裂谷型,但它具有许多大洋玄武岩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利用地质调查结合高精度磁法测量进行地质填图,推断玄武岩的喷发特征及地质演化历史。从平面剖面图可知,玄武岩线型溢流特明显,所圈定的异常,总体走为NE向,磁异常幅值西南向东北递增,反映出玄武前后演化历史,北部玄武岩晚于南部,玄武岩流由南逐渐向北部高处延裂缝漫溢超覆;磁异常零乱,梯度极大,磁异常变化急剧,正负异常迅速交替变化,反映出玄武岩的磁性特征;总体分布规律明显,异常排列紧密,勾画出玄武岩层状岩流特征。  相似文献   

3.
厚度104.2m,总体为一套细卵石一中(细)砾岩,夹玄武质沉凝灰角砾岩(厚4.6)、凝灰质砂岩(1.1m)。垂向层序表现为向上变细型正旋回结构,具有平行层理及冲刷构造。砾岩的颜色为暗紫——褐色,呈孔隙式胶结,分选差,砾石含量大于70%,砾石圆度及球度好,成分以玄武岩、安山岩、砂岩、花岗岩及变火山岩为主,填隙物为中细砂屑,岩屑内见有玄武岩、安山岩成分,  相似文献   

4.
安徽女山玄武岩属于钢质系列的强碱性玄武岩,它包括碧玄岩、碱性橄榄玄武岩和霞石岩、根据玄武岩的Mg值(100Mg/(Mg+Fe2+))和高Ni含量,以及其中含丰富的幔源包体.说明女山玄武岩岩浆是分异程度很低的接近原生的岩浆。本区玄武岩还含有丰富的普通辉石巨晶和歪长石巨晶,而石榴石巨晶罕见。本文从矿物学、岩石学、物理化学(特别是热力学)观点出发,对本区玄武岩和高压巨晶的特征和形成的温压条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辽河盆地是晚中生代时由于太平洋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所引起的弧后扩张而渐次形成的。辽河盆地虽然滂海近洋,但没有与海洋连通,主要接受了巨厚的陆相碎屑沉积,并伴有多期次的火山喷发。晚侏罗世153.5—143Ma 从基性玄武岩到中性安山岩、英安岩火山喷发为主。白垩纪由于辽河盆地断陷活动逐渐减弱,火山喷发也趋于宁静,仅在局部洼陷地带见有玄武岩分布。其形成时间多集中于87.4—133Ma。新生代初,下辽河—渤海地区断陷活动加剧,火山作用强度骤然加大,其规模超过晚中生代。火山喷发具有多期多次性特点。经钾—氩法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新生代最早的一期古新世玄武岩的年龄为64—65Ma;第二期始新世玄武岩的年龄为49—50Ma。而第三期从渐新世到中新世初的玄武岩年龄多集中于28—31Ma。这些玄武岩的岩石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其地球化学特征属于由碱性向拉斑玄武岩过渡型。  相似文献   

6.
敦一密火山喷发带以北东向大面积的新近纪至第四纪玄武岩带状分布为突出特征,尤其是船底山期火山活动最为频繁、剧烈。各期喷发的玄武岩均明显受敦密断裂带控制,由吉林敦化延人黑龙江省,总体呈北东向展布。  相似文献   

7.
大同市万泉河流域玄武岩地下水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玄武岩为一孔隙、裂隙双重介质 ,在特殊的条件下 ,为良好的含水层。大同市万泉河流域玄武岩分布广泛 ,其玄武岩地下水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根据该区玄武岩分布埋藏条件、地下水赋存规律 ,探讨了开发的可能性 ,并用解析法进行了水资源评价。  相似文献   

8.
湘东北—桂北中元古代冷家溪群和四堡群的变玄武岩类显示过渡型拉斑玄武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变砂岩类和变泥岩类(绢云板岩类)显示大陆边缘的砂岩类和泥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根据岩石地球化学和沉积相(低密度流复理石建造)特征,推测湘东北冷家溪群和桂北四堡群主要形成于大陆边缘深水环境。  相似文献   

9.
20 0 1年 5月 ,笔者陪同中国地质大学史晓颖教授在那坡县境地质考察时 ,在距县城东南 8km公路边 ,发现一处罕见的枕状玄武岩群。在长约 5 0 0m、高约数米至十余米的公路一侧崖壁上 ,玄武岩枕状体密集分布 ,琳琅满目 ,数不胜数 ,特点是规模巨大、内部构造清晰、形态多样、保存完好。据地质调查及文献记载 ,我国云南、四川、西藏、华北、西北、内蒙、东北及广西百色、田林等地均有大量玄武岩分布 ,但具枕状体的玄武岩并不多见 ,如此罕见的枕状玄武岩群更是绝无仅有。因此 ,那坡枕状玄武岩群堪称中国之最 ,那坡一绝。那坡枕状玄武岩群由大大…  相似文献   

10.
1983年河南地质十三队在鸣皋玄武岩分布区发现了金刚石。近两年,随着建材工业的需求,人们对呜皋地区的玄武岩开发又给以了关注。为此我们在呜皋幅开展了1:5万区调遥感地质方法实验。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了老庄南和南王庄两处火山口构造。区内出露的玄武岩属碱性玄武岩系列,可分为火山口相、火山锥相、熔岩被相,与夏威夷式盾火山比较相像,为多中心间歇式喷发。根据本区构造历史演化牲征认为;此玄武岩喷发除受喜山期应力场作用下近东西向断裂张性活动控制外,还与本区深部构造有关。卫星照片上所反映的环形影像基本上与本区近东西—北西向断裂及火山岩分布区域相一致。工作中在原九店组(K?j)上部新建秦停组,与原九店组下部呈侵蚀接触。并在秦停组灰岩内发现了Gathaica sp.,Pwpilla sp.,Opeas sp.等化石,故时代暂定为N_2—Q_3。  相似文献   

11.
镜泊湖地区玄武岩作为我国东部地区新生代火山活动和玄武岩带的一部分,前人进行了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不同程度研究。本次对镜泊湖地区新生代的玄武岩划分为四个期,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该区玄武岩是同源的,地幔源区是相对均一的。一、地质概况与火山岩的分期研究区位于吉黑华力西晚期褶皱带上,抚顺一密山深大断裂带呈北东向从本区穿过,成为本区新生代玄武岩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大同市玄武岩的分布范围、规模、质量、潜在资源量、用途及开发前景进行调查研究,初步认为大同市可供开发利用的玄武岩资源储量较大,质量较佳,开采技术条件较好,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介绍建立大地构造内波假说的根据,即:(1)全球海陆分布的低阶球谐特征;(2)全球大洋中脊体系的存在;(3)大陆永存及生长的事实;(4)地壳均衡及莫霍面的化学分界面性质;(5)地槽活动的现象、规律等。在分析以在事实的基础上,研究了大地构造运动中主要的物质运动过程,认为从薄地壳底部向厚地壳底部迁移的地壳物质流,引起地壳厚度的自激波动,推动地槽运动和大陆生长。  相似文献   

14.
石炭系火成岩储层是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车断裂带石炭系火成岩储层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薄片鉴定、取心分析及测录井等资料,分析研究区的7种优势岩性及测井响应特征,采用多参数分布交会法,建立自然伽马—密度、中子孔隙度—密度和自然伽马—构建参数交会图版,预测优势岩性的平面分布.结果表明:研究区优势岩性为玄武岩、安山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凝灰质砂砾岩、凝灰质细砂岩和沉凝灰岩;优势火成岩岩性具有局部发育的分布特征,以凝灰质为主的岩性(凝灰岩、凝灰质砂砾岩和凝灰质细砂岩)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和主断层东侧,火山熔岩(玄武岩、安山岩)和火山角砾岩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主断层西侧.多参数分步交会法可有效应用于研究区优势火成岩岩性识别,为利用常规测井资料有效识别火成岩岩性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鸡西煤田的第三系是在第三纪以前不同基底上沉积的两套含煤层单元,并被后期上新世晚期一第四纪早期的玄武岩(上新统玄武岩)所覆盖。在两套含煤地层单元之间存在一个角度不整合面,它的标志就是在不整合面以上底部有一层20m~190m厚的“中间玄武岩”也叫中新统玄武岩,  相似文献   

16.
宁安市玄武岩资源极为丰富,且质地优良,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宁安市镜泊湖以北的莲花、西安、响水、独木河地段内的牡丹江河各阶地。该地区玄武岩形成于第四纪镜泊火山活动喷溢期,由喷溢之熔岩流构成,出露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7.
“滨东地区”是指亚沟一滨西断裂以东,张广才岭主峰(NNE向)以西,松花江断裂以南到吉黑省所限定的区域,是我省有色金属主要成矿带,其内分布着大量的矿床、矿(化)点。这些矿床(点)的成因大多与花岗岩有关。目前,区内已发现铁、铜、钼、钨和铅锌研究区内共有矿床23处,矿(化)点百余处。  相似文献   

18.
一、宝玉石矿产资源概况及其成矿特征 (一)宝石类 1.红、蓝宝石(刚玉、AL2O3)坡积-洪积型砂矿多分布于牡丹江上游、穆棱河水系河谷中,明显受敦-密深大断裂带及第三纪玄武岩控制。伴生矿物有:红锆石、紫苏辉石、普通辉石、顽火辉石、顽火透辉石、镁铁石榴石、镁铁尖晶石、钛铁矿、磁铁矿、镁铁橄榄石、歪长石等。上述矿物共生组合呈深源捕虏晶见于第三纪碱性玄武岩中。黑龙江红、蓝宝石成矿带,属我国大陆东部新生代蓝宝石成矿带北段,成矿条件好,储量丰富,为我国少有的红、蓝宝石共生矿带。该类型矿床以穆棱县红、蓝宝石砂矿为代表,以下简述其特征。  相似文献   

19.
新立金矿床地处渤海莱州湾畔,含矿蚀变带隐伏于海水之下,矿床位于三山岛断裂带(主要控矿断裂)由NE向转为NEE向的拐弯部位。三山岛、仓上金矿床也分布在该断裂带拐弯地段。根据胶东地区金矿主要受NE向断裂控制,构造产状变化或构造交汇部位易于成矿,以及金矿床具有等距分布的特点,今后找矿的重点地段应是仓上金矿床北部和芙蓉岛—潘家屋子一带。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源数据的中国海岸带地区人口空间化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岸带人口聚集、经济增长迅速、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细致的人口空间分布信息对解决海岸带地区资源配置、灾害风险管理等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沿海城市为研究区,基于NPP-VIIRS和NDVI数据构建人居指数HSI,并加入居住地面积比例系数反映人口内部差异,利用样本动态分区及建模方法,得到2015年中国海岸带1000 m格网人口分布数据(POP),并将其与已公布的相同年份的中国公里格网人口数据(TPOP)和100 m全球人口数据(WorldPOP)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3种数据均能反映中国海岸带地区人口的宏观分布特征,但是对于人口分布城乡差异特征以及城市内部人口分布细节特征的刻画,则是以POP数据最为理想。由县域统计值和POP数据可知,主要受沿海地貌、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的影响,中国海岸带地区人口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具体来说:① 地形差异,山地和滩涂区域的人口密度普遍较低(小于5 人/hm 2),而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区域的人口密度则普遍较高(大于10 人/hm 2);② 宏观区域差异,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大于25 人/hm 2);长江以北地区人口分布多层级重心离散分布的特征较为显著,尤其以山东和江苏最为明显,长江以南地区人口分布相对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沿海低地和平原,如浙江—福建—广东一带;③ 城乡差异,由各级城镇向乡村区域递减的趋势非常明显,城市等级越高,人口分布的梯度特征越显著,中心城区、城市近郊、城市远郊之间相比人口密度差异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