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8年是我国区域地质学及大地构造学大师李春昱先生逝世三十周年,为纪念这位为中国地球科学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贡献的地质学大师,本刊从2018年第5期起在《科学人生》栏目分3期刊发由我国著名地质学史专家潘云唐教授撰写的特约稿,以志纪念。正是李春昱先生,在抗战最艰苦的岁月,年仅34岁的他挑起了四川省地质研究所所长的重担,并作出优异成绩;也正是李春昱先生,在中国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作为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团结带领全体员工,抗迁护所,将一个完整的地质调查所连同全体人员、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统统交回到人民政府手中,成为新中国地质事业腾飞的重要基地;还是李春昱先生,在遭受反右冤屈和"文革"冲击之际,先后主持编制了首张"亚洲地质图和"亚洲大地构造图",使我国进入国际地质图件编制行列;"文革"后,已进入耄耋之年的李春昱先生成为中国地学界最早宣传引进板块构造说的学者之一,并身体力行成立相应组织,结合中国地质实际开展研究,在去世前的十年间发表了50余篇板块构造研究论文。"历经坎坷志未改,我以我心荐轩辕",这就是李春昱先生留给后人的精神和科学遗产。  相似文献   

2.
2018年是我国区域地质学及大地构造学大师李眷昱先生逝世三十周年,为纪念这位为中国地球科学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贡献的地质学大师,本刊从2018年第5期起在《科学人生》栏目分3期刊发由我国著名地质学史专家潘云唐教授撰写的特约稿,以志纪念。正是李春昱先生,在抗战最艰苦的岁月,年仅34岁的他挑起了四川省地质研究所所长的重担,并作出优异成绩;也正是李春昱先生,在中国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作为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团结带领全体员工,抗迁护所,将一个完整的地质调查所连同全体人员、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统统交回到人民政府手中,成为新中国地质事业腾飞的重要基地;还是李春昱先生,在遭受反右冤屈和“文革”冲击之际,先后主持编制了首张“亚洲地质图”和“亚洲大地构造图”,使我国进入国际地质图件编制行列;“文革”后,已进入耄耋之年的李春昱先生,成为中国地学界最早宣传引进板块构造说的学者之一,并身体力行成立相应组织,结合中国地质实际开展研究,在去世前的十年间发表了50余篇板块构造研究论文。“历经坎坷志未改,我以我心荐轩辕”,这就是李春昱先生留给后人的精神和科学遗产。  相似文献   

3.
李锦轶 《地质论评》2005,51(1):45,54-45,5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于2004年11月26日上午,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召开座谈会,隆重纪念李春昱先生百年诞辰。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地质出版社、中国地质学会等单位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李春昱先生的生前同事、学生和家属代表共计50多人出席。座谈会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所长耿元生研究员主持,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王洁、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张彦英、  相似文献   

4.
李锦较 《地质论评》2005,51(1):76,85-76,85
2004年3月30日和2004年5月8日分别是黄汲清院士和李春昱院士百年诞辰纪念日。为了缅怀两位前辈对中国地质事业的贡献,弘扬他们的优秀品德和严谨学风,沿着他们的足迹继续为中国地质事业和为地球科学的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于2004年11月26日至11月28日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纪念纪念黄汲清院士、李春昱院士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相似文献   

5.
李锦轶 《地质通报》2004,23(12):i001
2004年3月30日和2004年5月8日分别是黄汲清院士和李春昱院士百年诞辰纪念日。为了缅怀两位前辈对中国地质事业的贡献,弘扬他们的优秀品德和严谨学风,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于2004年11月26—28日在北京召开了“纪念黄汲清院士李春昱院士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岩石矿物学杂志》2011,30(5):967-974
一、专著部分1李春昱,沈其韩,邢抚安.1958.辽宁鞍山樱桃园至眼前山铁矿地质.北京:地质出版社(本书现存于全国地质图书馆.该书出版时由于当时的特殊原因,未将李春昱先生名列出,首位应属于李春昱先生).2程裕淇,沈其韩,刘国惠,王泽九.1963.变质岩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工作方法.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相似文献   

7.
肖序常 《地质通报》2004,23(9):825-826
今年是黄汲清和李春昱二老诞辰100周年纪念,为追怀这两位地学界泰斗、良师,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学会等均组织了有关纪念活动。我虽从师黄汲清先生较早,但二位老师对我的教诲以及相互间的交流却从无别样。二老的经历和性格有所异同,但他们对地质事业恪尽职责、治学严谨、报国育人的高尚品质,永远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8.
王艳君 《地质论评》2006,52(4):466-466
李捷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是中国早期地质工作的开拓者之一,是中国地质学会的26位创始会员之一。在长达60余年的地质生涯中,李捷先生在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第四纪冰川、工程地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许多方面具有开创性。他是中国第一代由本国培养成长并有重大贡献的地质学家,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地质事业,硕果累累,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无愧于中国地质事业的先驱与奠基人。李捷先生是周口店遗址发掘和研究的中方第一负责人,为北京猿人头盖骨等重大发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是周口店遗址发掘80周年,李捷先生诞辰112周年,为了纪念李捷先生对中国地质事业和周口店遗址发掘所作出的贡献,在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2006年6月10日),  相似文献   

9.
    
张培震 《地质学报》2022,(10):3281-3282
<正>今年是中国地质科学史上非常有意义的一年:中国地质学会迎来100周年诞辰。100年前成立的中国地质学会为地质学家们提供了用知识报效祖国的舞台,在中国地质学发展的各个阶段,构造地质学家都发挥了重要的开拓和引领作用。随着学科的发展,诞生了一大批世界著名的构造地质学大师,如李四光先生、黄汲清先生、张文佑先生、李春昱先生、陈国达先生、张伯声先生、马杏垣先生,等等。这些灿烂的群星辉煌了我国的地质科学事业,为我等后辈树立了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黄汲清和李春昱二老诞辰100周年纪念,为追怀这两位地学界泰斗、良师,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学会等均组织了有关纪念活动.我虽从师黄汲清先生较早,但二位老师对我的教诲以及相互间的交流却从无别样.二老的经历和性格有所异同,但他们对地质事业恪尽职责、治学严谨、报国育人的高尚品质,永远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