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研究与总结前人成果基础上.对桂北江南古陆南缘拗褶带中铅锌矿进行成矿预测。文中侧重探讨了该带的成矿环境、典型矿床特征、控矿因素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地、物、化成矿信息.总结提出了7 条成矿预测标志:采用特征分析法对该带中的19个成矿单元进行资源定性预测评价,认为其铅锌矿资源潜力较大,有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华北地块北缘是我国金矿的主要产地之一。其金的成矿地质背景复杂,主要可分为变质基底区、地槽区、盖层区、中生代火山断陷盆地、构造-岩浆活动带5种类型。该区大部分金矿床与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有关。以成矿作用为主要依据将华北地块北缘金矿床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侵入岩浆热液型金矿床;一类是火山-热液型金矿床;第三类是沉积-改造型金矿床。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分析和矿床类型的划分,将华北地块北缘金矿床划分为三个系列组合,即侵入岩浆热液金成矿系列组合、火山-次火山热液金成矿系列组合及沉积-改造金成矿系列组合。  相似文献   

3.
Gold deposits in eastern Liaoning, northeast China are hosted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parts of a Paleoproterozoic volcanic - sedimentary succession, which consists of interlayered carbonates and fine - grained clastic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eological features of ore - bearing formations, ore- controlling structures and metallogenetic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ore - controlling factors suggested that the schists from the Gaixian formatyion, syngenetic faults and ductile shear zones are principal ore controls over mineralization and thereafter indicators for gold exploration.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辽北下大堡金矿的主要成矿元素及成矿流体的热量、来源, 以及韧性剪切带与成矿的关系研究, 认为下大堡断裂次一级北西向张扭性断裂形成后, 燕山晚期安山玢岩侵入, 在安山玢岩上下盘形成低温低压仓, 因温度梯度及压力梯度形成的热液携带围岩中成矿物质而形成成矿流体,向低温低压仓运移,在运移过程中北西向张扭断裂受区域韧性剪切作用的改造,而表现为韧性剪切带性质,相应地使低温低压仓中的刚性、塑性岩石破碎及糜棱岩化,并形成相应的含金岩系,因此,下大堡金矿床属韧性剪切- 中温热液蚀变岩型叠加矿床。  相似文献   

5.
金翅岭金矿是胶东招远北部的一个典型石英脉型金矿,构造是金矿最为重要的控矿因素。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矿区构造控矿特征,总结了构造控矿规律:矿脉分支复合,表现为NE向矿脉产生SN,NNE向次级矿脉,NNE向矿脉产生NE向次级矿脉;矿体厚度与金品位呈负相关,深部次级矿脉群在P4脉下盘出现;矿脉侧伏角和倾伏向变化处矿体富集,表现为SW向侧伏的P4矿脉,矿体富集于-240 m,侧伏角变大,同时倾伏向由SW向转变为NW向的部位。最后建立了平面和剖面P4矿脉的波形函数,并对深部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小闫庄铁矿位于鲁西苍峄铁矿带中部,属"鞍山式"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矿体隐伏于地下90~403m,赋存于新太古代泰山岩群山草峪组地层中。矿床由2个矿体组成,矿体呈鞍状、似层状近平行产出,矿体的展布受石闫背斜控制,走向NW,倾向S或N,倾角33°~52°。含矿岩石为磁铁角闪石英岩及磁铁石英角闪岩,黑云变粒岩与黑云角闪片岩为矿体顶底板围岩,矿石工业类型为需选弱磁性贫铁矿石。在阐述小闫庄铁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总结出铁矿找矿标志,建立了预测找矿模型,探讨了矿床成因,为区域内寻找同类型铁矿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IntroductionThe Paleoproterozoic volcanic -- sediment suc-cession in the eastern Liaoning province is one of themajor Proterozoic meta1logenic belts in China, whichhosts numerous borates, Pb -- Zn, Cu -- Co and Au(Ag) deposits. Many Au deposits have been …  相似文献   

8.
据地洼成矿理论,对舞钢地穹的大地构造演化和已有的金(银)多金属矿床特征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认为该地穹成矿的大地构造背景和地质条件均较有利,指出了区内找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9.
会宝岭铁矿为隐伏矿床,发育2条主矿带,矿带总体走向280°~290°,平行展布,相向而倾,表现为不对称向斜构造特征。两条矿带包含南北两翼5个矿体,其南翼矿带沿走向自西向东具有逐渐变宽的趋势,而北翼矿带自西向东则有收缩变窄的趋势。矿床赋存于泰山岩群山草峪组中,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上覆盖层为青白口纪至早寒武纪沉积地层。矿带顶底板围岩为黑云变粒岩或黑云角闪片岩。本文在全面总结分析会宝岭铁矿床以往成果资料和找矿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成矿规律,研究了矿区内构造对铁矿的控制规律,探讨了铁矿床成因,确定了区内主要找矿标志,建立了勘查模型,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凤凰山铁矿床位于苍峄铁矿带东南延伸部位,为隐伏矿床,赋存于泰山岩群山草峪组地层中,由太白向斜构造控制。矿床发育南北2条主矿带,赋存矿体5个,规模为中-偏大型沉积变质铁矿。利用该矿区25个钻孔的915件样品的铁品位数据,采用垂向100m的间距分析其品位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和大于工业品位的矿石所占比例等统计参数,探讨了矿体厚度与品位的相关关系以及在走向上的品位变化。研究发现:沿垂向存在2个矿化富集地段,分别为-200~-300m和-500~-600m;沿走向以中部为矿化富集地段。南北2个矿化带厚度与品位沿走向及倾向具有不同的相关变化。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淄川—博山一带的伊利石化高岭石粘土岩的区域地质概况及成矿地质条件,按自然分布结合地质情况,划分为3个成矿带,叙述了各成矿带分布及含矿层特征。以南坡矿区为例,详细论述了矿层赋存特征,矿体的规模、厚度及其质量,研究了矿石类型、化学成分及主要物理性能指标,类比研究了加工技术性能,经简单水选即可达到较为理想的选矿指标,具有高效、低成本优势;结合有关研究,认为该类粘土岩是在较高温度条件下由高岭石粘土岩加钾水化转变而成。山东省该类矿床总体勘查程度低,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但优质粘土资源找矿难度大。  相似文献   

12.
兰陵县草主山矿区属苍峄铁矿带一部分,区内赋存有全隐伏的"鞍山式"铁矿床,经勘查共圈定了南北2个主矿带,5个矿体。矿体赋存于泰山岩群山草峪组中,其形态受基底褶皱控制,具有平行延伸的特点,经过以往地质勘查工作,基本查明了-800m以浅矿体的产出位置、形态、产状、规模、分布、厚度、矿石质量等。矿体沿走向倾向尚未封闭,有继续延伸的趋势,并且矿石品位和矿体厚度未有减弱趋势,由此可得结论其-800m以深仍有很大的找矿前景,满足深部找矿的要求,总结其成矿规律、找矿标志,建立找矿模式,可为进一步勘查提供可靠的地质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格尔木市扎日玛日那西铁矿属小型铁多金属矿床,矿区内目前已探测出13条铁矿体和4条锌矿体。通过对矿区内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特征、磁异常特征、控矿因素等进行研究分析,认为该矿床为矽卡岩型矿床,NW向断裂和接触带是重要的导矿、控矿因素,铁矾帽、磁异常、矽卡岩、颜色为重要的找矿标志,该矿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4.
金平县中良铜镍多金属矿床位于云南哀牢山结晶基底断块东南端,为岩浆结晶分异和岩浆熔离矿床。为查明矿体特征,扩大找矿成果,通过地质、物探、化探及地表工程揭露等技术手段对矿体进行了查证,在沿NW向F1断层侵位的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中圈定出铜镍矿体和铁矿(化)体。通过在分析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笔者认为研究区内的基性-超基性杂岩体,NW向分布的断裂带,Cu、Ni、Co、V、Ti等元素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区,地表出露的皮壳状、蜂窝状铁帽是矿床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乳山市于家圈金矿床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牟乳成矿带西侧,矿区内与金矿关系密切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发育,成矿地质条件良好。通过地物化综合找矿方法,在矿区内发现8条金矿化蚀变带,圈定4个金矿化体、1个银矿化体、1个铅矿化体、4个金矿体、1个铅矿体,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在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于家圈金矿地质特征,总结了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探讨了找矿前景,认为该区找金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佛子冲铅锌矿田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成矿规律的系统总结,区分了相同矿种不同型式矿床的基本特征,进而提出矿床成因类型。在矿田内外一些工作程度较低的地段,通过研究和对比,提出下一步找矿靶区,并指出了该地区找矿由铅锌向银金转化的初步方向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户部岭矿区水系沉积物、土壤和岩石剖面测量结果,对Pb,Zn等成矿元素的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户部岭铅锌矿床的地质和地球化学异常特征,通过异常查证发现3个铅锌矿(化)体,并归纳出该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提出了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郗山稀土矿进行实物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对该矿钻孔岩心进行高光谱扫描,利用光谱诊断特征进行蚀变矿物识别,识别出热液蚀变矿物主要有蒙脱石、伊蒙混层、伊利石、高岭石、碳酸盐矿物、金云母、绿泥石、白云母、蛋白石、石膏等,其中与稀土矿化关系密切的主要为金云母、绿泥石,总结了蚀变分带特征,提取主要蚀变矿物的光谱特征参数,实现主要蚀变矿物在钻孔垂向上的半定量表达。对主要蚀变矿物各自特征峰位置进行特征峰位移统计,发现主要蚀变矿物各自特征峰位移明显区域与矿化(矿体)段(热液蚀变带区域)具有良好对应一致性。其中,Al-OH峰位,即2200nm特征峰位置(Pos2000),在2190~2220nm之间进行“漂移”,且普遍大于2205~2210nm部位能准确指示热液蚀变带区域,可用于指示成矿环境,确定找矿方向及预测找矿,是郗山矿区稀土矿体找矿的又一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唐家沟金矿为胶东牟平-乳山金矿带西南段的一个中型金矿床。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代荆山群变质岩及新生代第四系,构造以古元古代褶皱构造和中生代断裂构造为主,其中含金矿化蚀变带受NNE向断裂控制。主要矿体呈NNE向展布,矿石类型主要为黄铁矿化石英脉和黄铁矿化碎裂岩,主要矿体厚度与品位呈正相关关系,矿化具多期活动特点。研究发现控矿构造与其他构造交会处以及控矿构造的拐弯处是储矿的有利部位,矿化蚀变叠加地段,预示着深部成矿可能性极大。找矿预测NNE向金矿化断裂构造与硫化物富集带及隐伏断层交会部位、残留荆山群地层与侵入岩接触部位为成矿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20.
广西德保矿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砷酸盐矿物产区 ,已发现有 17种砷酸盐矿物 ,其中钡毒铁石、砷铜矾等 12种为在国内首次发现。文中提供了其中一些重要新发现矿物较详细的矿物学数据 ,初步阐述了该类矿物在德保铜锡矿床氧化带的共生组合特征 ,指出该类矿物是矽卡岩型铜 -锡矿床以及铜铅锌等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