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值此吉林省地质矿产局建局三十周年之际,抚今追昔,回顾我局三十年来所取得的各项成就,深感欣慰.而今,党和国家所赋于我们的振兴地矿事业,实现地质找矿新的重大突破的历史使命,重任在肩.我虽已年近古稀,但报国之心不泯.现将自己在吉林从事地质找矿工作的经历做一简略回顾,愿能对今后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有所俾益.  相似文献   

2.
回顾建局三十年来,地质勘查单位管理,同全国地质行业一样,走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前二十年处于传统管理的自我适应状态,1978年以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地质勘查单位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向管理现代化迈出可喜的一步,对促进我局的发展、提高地质找矿成果和经济社会效益,发挥了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3.
三十年来,吉林省地质矿产局在黄金、白银地质工作中有很大进展,取得了优异成就,为中国黄金生产做出了贡献.先后找到大型金矿4处,大型银(金)矿1处,提交了生产建设需要的储量,并取得了较好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还积累了大量金矿地质资料和科研成果,特别是发现金矿的新类型和对金矿成矿作用的研究,至今对省内外地质找矿工作仍有指导意义.为庆祝建局三十周年,笔者仅就金矿有关地质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受冶金部地质勘查总局委托,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学会于1990年6月5日至8日在北戴河召开了冶金地质工作发展战略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总局下属各冶金地质勘查局(院)的总工程师和部分总经济师,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工学院、冶金部科技情报研究总所、武警黄金指挥部等单位的专家和教授共38人,其中冶金地质学会理事和名誉理事20人.中国金属学会的代表及中国矿产地质经济研究院的同志莅临会议.总局姚培慧总工程师出席了会  相似文献   

5.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国家地质总局于一九七五年十月二十日至十一月三日,在北京市密云县召开了第一次地质科学技术情报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局(处)、专业局、研究所、地质学院、地质仪器厂、探矿厂和部分地质队等单位的代表,共一百三十一人。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派代表出席了会议。公议全体代表认真学习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以阶级斗争为纲,学习了“全国科学技术情报工作会议”的主要文件,总结交流了地质科技情报工作的经验,研究了组织协调地质科技情报工作以及建立、健全地质科技情报网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 中国地质科学院在地球科学探索的道路上已经走过了三十年。三十年来,我院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根据地质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同各有关部门团结协作,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刻苦攻关,努力探索,开展了范围广泛的地质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在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岩溶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深部地质、地震地质、矿产综合利用、岩矿分析测试技术、地质科技情报的研究以及地质图书、地质博物、地质科学普及服务等工作方面,都取得了一批富有开创性的科技成果和工作成果,为我国地质事业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为推动我国地质科学进步建树了历史性的功绩。  相似文献   

7.
地质科技情报及科技期刊出版工作是地质科学技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信息工作的核心。40年来,我厅科技情报及科技期刊出版工作始终坚持面向经济建设,坚持为领导决策、为地质科研和生产服务的宗旨,积极开展多种形工的情报活动和全方位的情报咨询服务,出版科技期刊,交流科技信息,努力当好质的“耳目”和“参谋”。  相似文献   

8.
上海城市物探工作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十年来,地球物理学的应用学科勘探地球物理方法(简称物探),在上海城市地质工作和城市规划建设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一、概况上海是开展城市物探工作较早的城市。根据我局城市地质工作在不同时期的任务特点,1958年至今大致可分四个物探工阶段: 第一阶段(1958~1962年):主要开展了能源物探和固体矿产物探工作。在这期间,华  相似文献   

9.
记者:刘处长,你好。进入“十一五”之后,全国地质工作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局党组适时提出了“地质立局”的发展战略,作为局地质矿产处处长,我们想请你谈谈“地质立局”对我局地质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局的地质找矿、民品生产和改革发展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关注。《中国核工业报》、《地质勘查导报》最近对我局找矿成果、先进典型多次进行报道,《地质勘查导报》还在一版显著位置刊登了我局副局长戴民主撰写的加强地质工作大讨论文章《建立铀矿地质工作新体制》。江西电视台在3月5日和9日,两次播出了由我局代表队参加摄制的“绝对英雄”电视节目。这些,对于扩大我局的社会影响,提高我局知名度起到很好的作用。本栏选编的是新闻媒体发表我局的两篇文章。  相似文献   

11.
1985年7月地矿部在太原召开了固体矿产普查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开展新一轮固体矿产普查工作的指导思想、战略方针、技术政策、方法措施等.为此,我局对工作重点、奋斗目标、地质工作布局和技术对策等进行了调整,从而使我局的矿产普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找矿成果.找到大型银矿床一处;金矿普查年年都有新进展,并发现了新类型和新的含矿层位;东北地区急缺的铜、铅锌矿,也找到数处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产地.两年来我局在开展新一轮固体矿产普查中,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六月中旬,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在宜昌召开了中南地区地质科技情报工作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省(区)地质局的代表,地质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的同志到会指导,并邀请了冶金部中南地质研究所的代表参加会议。通过学习讨论,初步明确了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地质科技情报工作的方针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为完成“七五”计划各项地质任务,积极扩大地质找矿成果,力争实现重大突破.本文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的实际,从地质技术业务工作的角度谈两点意见.一、进一步坚持以地质一找矿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改革10年来,我局各级领导始终坚持了以地质-找矿为中心这一指导思想.连续十年完成和超额完成部下达的各项储量任务,  相似文献   

14.
科技情报工作是指在广泛搜集各种情报来源的基础上,运用类比、分析、综合、判断、逻辑推理等方法,鉴别各种情报信息,洞察当前科学技术的变化和发展,研究这些变化与发展的条件、特点和意义,分析这些发展的内在规律并预测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判断其目前所达到的水平和未来可能达到的水平.加强地质科技情报工作是当代地质工作发展的客观需要.当前,中国的地质情报工作必须坚持3个服务方向,即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科技进步服务和为生产一线服务.建议中国地质调查局组建地质情报研究中心,选择重点领域开展情报研究,力争建立地质情报研究工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经三十年了.三十年来,冶金地质系统的物探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现在,大家普遍认识到,要把地质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找矿上来,就一定要大力加强物、化探工作.磁法是冶金地质中应用得最广的物探方法之一.本文根据个人的体验,谈谈磁法在寻找及勘探金属矿床中的作用,金属矿区大、中比例尺地质填图时应用磁法的问题及提高磁法的地质效果应作的一些工作等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几年来,湖北省的地质工作有了很大发展,普查工作也不断得到加强。我局自建局以来,每年投入普查找矿的地质技术人員一般都占全局地质技术人員的百分之六十以上。随着物探、化探和探矿工程力量的迅速发展和提高,普查工作的手段也日趋健  相似文献   

17.
在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开展的大好形势下,为了传达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最近在西安召开的西北、西南科技情报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发动群众,做好科技情报工作,陕西省科技情报研究所于1974年11月26日至12月3日在临潼召开了陕西省科技情报工作座谈会。出席会议的共120多个单位130多位代表。陕西省地质局和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西北、西南科技情报工作座谈会精神;认真总结、交流了1972年陕西省情报  相似文献   

18.
1993年11月9~12日,我局普查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会议内容,主要是传达部6月苏州会议精神,讨论我局今后两年地质勘查工作的目标,任务。会上,董和金副局长作了重要讲话;黄懋鸿总工程师传达了部6月苏州会议精神,并对1994-1995年地勘工作指导性意见作了说明;402、418队等13个单位的代表介绍了经验。仇水旺局长做了会议总结。他说,大家结合局领导的讲话,回顾了我局“七五”以来调整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地质矿产局建局三十年来,随着地质普查、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探矿工程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大规模展开.以探矿工程为重要手段,探明了金、银、石油、铜、铁、铅锌、铬、镍、钼、硼、石膏、石墨、硅灰石、油页岩等四十二种矿产储量和地下水资源,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1958年,吉林省地矿局成立时有探矿工程职工约900人,其中技术人员46人,拥有钻探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局第五届科技进步与创新暨成果表彰大会论文集出版面世 ,集中介绍我局近 50年地质勘查成就 ,全面展示“九五”期间我局科技进步与创新成果和企业化经营业绩 ,凝聚着全局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智慧与汗水。论文集的出版 ,是我局以科技进步与创新为动力 ,实施产业经济跨越式战略发展的重要标志。本论文集内容丰富 ,涵盖了我局地质矿业、多种经营和科学管理等多个专业领域 ,既有老一代地质工作者的工作回顾 ,亦有才出校门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探索 ;既有老专家老教授矢志研究的论述 ,亦有新一代企业经营者冷静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