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地形图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图上各类信息内容中地名的表示和注记是最直观的信息之一,因而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工作实践,就地名的调查、注记、表示等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地形图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图上各类信息内容中地名的表示和注记是最直观的信息之一,因而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工作实践,就地名的调查、注记、表示等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李为民 《河南测绘》2007,(1):12-13,17
像片调绘是根据地物在像片上的构像规律,在室内或野外对像片进行判读调查,识别影像的实质内容,并将影像显示的信息按照用图的需要综合取舍后用规定图式的符号加上注记内容在像片上表示出来。对于像片上没有显示而地形图又需要的地物,要用适当的方法补测描绘到像片上(通称补调),最终获得能够表示地面地理要素的调绘片。更新调绘是在原有成图信息的基础上,为适应新时期用图需要,依据新近获取的像片资料,对成图要素进行更新、补调,使其具有更强现势性的调查与描绘。  相似文献   

4.
一种地图注记对象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地图注记功能是GIS和机助制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功能之一。和其他专题符号相比 ,注记能更加直观地表达地图信息[1 ,2 ] ,恰当的注记可以有效地增加地图的可读性和表现能力。地图注记可以反映出和地图要素相关的属性 ,如名称、长度、面积以及说明性文字等。按不同的标准可将地图注记分成不同的类别 ,例如按其表示的地理要素可分为点状注记、线状注记和面状注记 ;按其内容来源可分为基于数据库属性字段值和任意输入的文本内容。但是不论是什么类别的注记 ,都必须满足使用方便、美观合理的原则。MapObjects(以下简称MO )…  相似文献   

5.
王丽君  游雄  张良 《测绘科学》2011,36(3):107-109
在虚拟地理环境的表示中注记配置是一个重要方面,注记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虚拟地理环境的表达.为此,本文从虚拟地理环境的特点出发,分析了三维环境中注记配置研究存在的不足,主要探讨了注记配置应解决的关键问题、配置规则以及配置参数的质量评价原则.  相似文献   

6.
注记配置优化方法应属于一种宏观控制策略,需将传统注记配置规划条理化、结构化表示成各种基本模型,并把这些模型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制图专家注记配置时思维的形式化模拟。本文分析了影响注记配置效果的因素,提出并详细讨论了考虑压盖、位置优先级、图面松弛度效果三个基本因素的注记质量评价模型,并将质量评价模型应用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地形图上的符号和注记是按一定的原则显示在图面上的,这些符号和注记对所表示的同类地形要素具有代表性,又统一于一定的规格。  相似文献   

8.
孙育秋 《四川测绘》1995,18(3):127-129
珠海市1:2万城区因是适应近年来该市市区建设迅速发展编制的一幅崭新地图,其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突出城市个性、保证资料现势性、强调地围实用性和注重地图艺术性四个方面.该图在地图内容的表现和图面设计等方面体现了以下特点:表现现代城市街区的功能类型,采用晕渲和明暗等高线显示立体地貌,综合表示花园式城市的绿地景观,图面配置和地图设色的合理化以及文字注记的实用化等.  相似文献   

9.
水深注记作为表示海底地形地貌特征的主要制图要素,它的正确选取对于保证航海安全、反映海底地貌起伏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的水深注记方法,该文提出一种顾及多重约束条件的水深注记选取方法。在总结水深注记综合约束条件基础上,以Vononoi图为支撑几何构造,对水深注记综合涉及的地形特征、空间分布特征、邻近特征3个方面的综合约束进行了形式化定义;借鉴人工选取的思想,在水深综合约束条件重要性排序的基础上,通过反映地形、空间分布、邻近关系等主体特征的重要水深的依次选取,以及背景水深的抽稀实现水深注记选取;最后以实测数据进行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在地形图测绘中常遇到的干沟、水部注记及输电线等地物的识别和在图上的表示方法。  相似文献   

11.
航空摄影测疑的主要任务是测制能够准确提供地表形态各种信息的地形图。它由地物、地貌和文字注记三大要素组成,精度则从数学、地理和整饰三方面来体现,显示地貌形态能力的地理精度在地形图中占有最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栅格地图中的注记包含了丰富的地理位置信息,传统的栅格地图注记识别方法在识别过程中将注记和其对应的地理要素相分离,因此难以处理倾斜注记和弯曲注记。以连通域单元为基本处理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特征的彩色栅格地图注记识别方法。首先利用连通域单元的方向、尺寸、密度、邻域四个特征提取注记像素集合,然后通过地理要素中心线对非水平注记进行方向确定,最后对注记进行聚类和重新排列,完成注记识别。通过对GoogleMap(谷歌地图)瓦片中的注记进行提取和识别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线状要素汉字注记自动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线状要素汉字注记自动配置刘镜年,杜瑞颖,胡启平,曾平一、引言地图注记在地图的制作过程中是一项重要工作,注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图作品的质量。智能化汉字注记部分主要包括四部分,即点注记、线注记、面注记和注记的回溯。前三个部分分别对地图上的点状要素(如城市...  相似文献   

14.
注记候选位置的确定是注记配置的重要基础,直接影响到注记算法的实现方式和最终配置效果。现有注记研究广泛使用的注记模型,其候选位置未充分利用图面空间,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注记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在此背景下,提出注记候选区域模型,以要素邻域内所有无冲突压盖的候选区域作为注记配置基础,在考虑点、线、面要素压盖的前提下完成点注记配置。同其他研究相比,该算法在注记结果上取得较大提高,能更好地满足地图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5.
赵飞  陈若楠  富瑶  曾洪云  李圳  王冲 《测绘科学》2019,44(5):110-116
针对地图分数注记形式没有统一配置方法的问题,该文基于XML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分数注记配置方法。实现了基于XML模式建立标注规则库和图层组织,制定注记的配置规则,具体通过读取地理要素属性信息,设置注记形式、注记内容以及注记字体实现。基于ArcGIS的Add-in插件开发的结果表明,建模结果可实现分数注记通用配置,可应用到ArcGIS平台,并可在其他GIS平台中推广使用。提出了一种结合地图分数注记、XML语言以及Add-in插件开发的方法,探讨了地图分数注记通用配置的规则,对分数形式注记进行了建模,提高了分数注记模型的共享性。  相似文献   

16.
万远  李霖  张志军  沈忱 《测绘科学》2012,(1):174-176
本文针对地图的自动注记问题,提出了一种对地理数据进行自动注记插件的设计方案,对插件开发过程中的注记算法设计、功能设计,以及接口设计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通过实验结果对比说明,注记插件不仅可以解决一些疑难的注记问题,并且注记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殷勇  梁西腾  丁圣陶  叶关根 《测绘科学》2012,37(5):76-77,80
等高线注记是一种特殊的曲线注记,它除了有普通曲线具有的分段注记以及在曲线光滑部分注记等问题外,还存在字头朝向问题和沿辅助曲线注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新的分段注记算法以及高程朝向判断方法,使等高线注记有更好的注记效果。  相似文献   

18.
点状要素注记自动配置问题是数据可视化研究的难点之一。稠密型点状要素注记之间往往存在着较大的相关性和冲突性,从而导致注记效率低下及配置结果不合理的问题。本文通过充分挖掘稠密型点状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注记相关性,提出了一种顾及空间分布与注记相关性的点要素注记配置算法。首先,充分挖掘点要素的局部空间分布特征和注记间的相关性构建注记关联度模型;其次,利用基于注记关联度模型的空间聚类算法对其整体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将单一数据集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子数据集,以消除整体求解中独立数据集产生的干扰性和模糊性;最后,利用点要素的局部空间分布特征和注记相关性构建基于增序注记关联度模型的注记次序规则,并采用多层次元启发算法求解注记配置的近似最优解。试验结果表明:在5%~40%注记密度下的点要素注记配置,新算法较传统元启发式算法的求解效率提高10.41%~28.92%,注记质量评价函数值下降5.5~35.9,有效提升了点要素注记配置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数据库中点、线、面状要素名称注记的自动配置进行了研究,总结出适合屏幕浏览的动态注记自动配置方法,并以ArcGIS9.3为开发环境,实现了动态注记自动合理配置,提高了电子地图动态注记自动配置的自动化程度和注记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地图汉字注记的自动定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注记是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注记位置、方向选择恰当与否,与地图的易读性和使用价值有密切关系,注记速度也影响着地图的成图周期。可是注记效果不理想,注记速度慢却是计算机制图中的常见现象,即使是在计算机制图技术有了很大发展的今天,自动注记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最近的研究表明,找到具有最佳效果的注记从时间上来讲是不可能的,因而自动注记算法都是希望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得到尽可能好的注记效果。自动注记的主要难点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