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问题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本文主要针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提出一套工作思路,核心是通过建立区域地质--气象耦合分析预警示范区的途径,探索建立区域突发性群发型地质灾害的预警准则,为群测群防提供技术支撑,以促进政府,科技界和公众社会的联合行动,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区域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概率预警和综合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32(4):103-103
20 0 5年 5月下旬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给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法研究所下达了“三峡库区巫山县、开县、万州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预警崩塌、滑坡专业监测调查设计”任务书。自 2 0 0 3年 7月份承担三峡库区二期地质灾害巫山、万州、开县、巫溪 4个县 3 7个灾害点的专业监测任务以来 ,截至 2 0 0 5年 5月的近二年的时间里 ,累计提交月报、季报、专报、年报及情况通报逾百份 ,成功地监测预报了开县桃坪 2、3、4号滑坡和大丘九社滑坡险情 ,为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 ,提供了有效的决策依据。此项工作取得了较好…  相似文献   

3.
研究对系统建设目标、体系结构、功能设计、开发关键技术等进行了探讨。系统利用GPRS无线网络通讯技术传输灾害监测仪监测数据,以51地图网提供的API进行GIS二次开发,以B/S模式作为开发方式实现了适合西部山区地质灾害实时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监测预警新思维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调查、研究、监测和工程防治断续进行了近 40年, 为三峡工程建设和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几年的研究和移民工程建设发现, 以往的工作也存在某些局限性, 如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直接服务于山地民居群落的可持续发展和三峡移民工程建设的针对性、预见性和指导性不足; 综合分析技术方法落后; 区域性规律研究程度较低等。结合作者负责的工作, 本文提出了新一轮三峡库区 (19县、市)地质灾害调查研究的新思维, 即指导思想以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为中心, 围绕山地民居和移民工程开展工作; 在综合调查基础上, 建立以空间数据库和分层图形库为核心内容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GGIS), 采用发育度、风险度和危害度等量化指标作为地质灾害综合评价、区划和监测预警系统布设的依据; 充分利用现代观测与分析技术, 建立基于RS、GPS和GIS以及群测群防体制等构成的监测预警网络系统。最终目标是实现地质环境开发保护的预指导和防灾减灾预警功能。  相似文献   

5.
一、地质灾害经济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地位地质灾害,是由与地质条件有关的作用引起的一类自然灾害.从建立完整的学科体系考虑,地质灾害的研究,可归纳为三个部分;1.地质灾害基础理论研究.2.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3.地质灾害经济研究.本文仅探讨地质灾害经济研究.  相似文献   

6.
7.
美国地质调查局提出了2006-2010年滑坡灾害计划(LHP)该计划可以帮助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利用可靠的科学信息来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的任务。LHP的任务是提供可以降低滑坡损失的信息,促进人们对滑坡灾害的了解,制定科学的减灾战略,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8.
近日从北京市地勘局获悉,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一期)工程立项报告目前已报北京市发改委,以期尽早建立突发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实现突发地质灾害的专业监测和预警,切实保障首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北京市地质研究所完成的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一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  相似文献   

9.
日前从三峡库区地灾防治部门获悉,自2001年以来,湖北及重庆库区已累计工程治理崩塌滑坡465处,工程防护库岸216公里,避让搬迁居民4.58万人,库区地灾监测预警网基本建成。国家三峡地防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至2009年底,历时9年的三峡库区二期、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已基本完成,期间库区共规划工程治理崩塌滑坡570处,实际完成465处;  相似文献   

10.
2004年9月16日-18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与重庆市土地房屋管理局主办、水文方法所承办的“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技术方法现场研讨会”在重庆市巫山县隆重召开。参会单位包括局属单位、各省(区、  相似文献   

11.
威远县地质构造运动强烈,受地震、降雨和人为破坏等因素影响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主要灾害类型包括崩塌和滑坡,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过去,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主要是采用人工定期采集数据及宏观巡视等传统监测手段,存在效率低、投入大、无法及时预报险情等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于智能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及专业监测设备的自动化监测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效的监测预警减少了人员伤亡。本文以威远县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系统运用为例,从高精度的监测设备、自动化的监测系统、数据共享平台等方面阐明了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系统具有实时、准确、及时等优势,必将广泛运用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  相似文献   

12.
应力遥感监测地质灾害研究的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游永雄 《地球科学》1994,19(6):851-863
在Turcotte定性构造应力场基础上,建立了地壳构造应力场定量优化模型公式,计算了各种区域应力场特征及其动态图件,系统地阐述了各类型卫星与航空应力遥感的进展和展望,运用京津唐地区国家高精度重力复测网数据转换应力降动态图,与气象卫星应力遥感所获得应力降动态图进行对比,效果良好,初次试验成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大力开展了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在调查评价、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工程治理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成效,但也存在理论基础不完善、保障体系待健全、防治方向欠清晰等问题。本文以湖南省为例,分析了省内地质灾害的属性及地质灾害防治的本质特征,探讨了区域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工作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构建以“社会保障、科技保障、经济保障”三大基础保障和“规划评估、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四项防治工程有机结合为特色的全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新架构,可为湖南省科学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吴陶  陈文俊  罗光强  宋军 《探矿工程》2016,43(10):22-24
我国是突发性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提高地质调查队伍的应急调查效率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研发的便携式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工具箱,具有在地质调查的团队合作性、应急性、野外性等多方面的突出特点。现场应用证明,便携式工具箱配合野外数据传输装置,能够快速采集、储存、传输现场资料。野外无纸化录入数据后,自动生成各种规范的地质调查表,实现采集、编辑、输出一体化,大幅度提高应急调查的综合效率,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地质灾害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经济建设顺利开展,影响社会稳定,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已成为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努力抓好上下两头,上头即政府及主管部门,要认真抓好“五条线”建设,即地质灾害行政管理一条线、防治技术支撑一条线、应急处置一条线、专家咨询一条线和中介服务一条线的建设;下头即基层国土资源所,要认真抓好“五到位”建设,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到位、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到位、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到位、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到位、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人员到位。  相似文献   

16.
刘正华 《浙江地质》2008,(12):23-24
滑坡是浙江省山地丘陵区的主要地质灾害,目前全省有各类滑坡4千余处。面对如此众多的滑坡灾害,由于对其主控因素缺乏了解,在相当长时期内均无法进行有效防治。通过滑坡系统监测,找出主控因素及其影响方式,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我省掌握滑坡专业监测的技术人员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金沙江下游乌东德水电站坝区右岸水垫塘高陡边坡为例,系统探索了高度超过500 m的高陡边坡地质灾害调查识别与监测预警技术。针对常规方法难以准确捕捉高陡边坡危岩体变形破坏特征这一问题,创新采用了"登山攀岩速降技术与地质调查、工程地质测绘相结合"的方法,在乌东德水电站坝区水垫塘高陡边坡共调查识别了178个危岩体。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分布式光纤应变实时监测系统和具有明显裂缝的危岩体布设拉绳位移传感器,实现了高陡边坡危岩体形变的实时监测,监测结果与实际危岩体变形一致。此外,在高程580~1600 m的坡体上还布设了6个地震动监测台站,捕捉到了包括2016年12月8日乌东德地震和2017年3月12日的鲁甸地震在内的大量地震加速度数据,并以此分析了乌东德地震波作用下的岩体动力响应特征,结果显示该边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上述研究思路和方法对西南水电站高陡边坡稳定性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总结回顾了35年来工艺所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指出了工艺所在“十二五”期间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的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地质灾害监测数据自动化采集传输相对其他行业有其特殊性,但各种自动化的测量仪器及通讯手段的迅猛发展,又为地质灾害监测的自动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介绍了基于GPRS/GSM网络的远程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的研究和在地质灾害实时监测示范站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基于GPRS/GSM网络方式构建网络化灾害监测系统是可行的、经济的和方便的,也是地质灾害监测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徽-杭高速公路(安徽段)位于皖南山区腹地、地形地貌复杂,构造发育,是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利用航卫片解译结合野外调查,在预选线共圈定出大小滑坡和崩塌252处,这些滑坡与崩塌多分布在新安江及其支流凹岸一侧或河流岸坡与沟谷切割且临空条件较好的斜坡地带,以及徽-杭老公路切坡地段。分布在预选线的大阜南侧滑坡、霞井西北段,荷花形292高地滑坡群的线路应作调整;榧树(土 太)滑坡体上的线路应改线另选新线。对雄村、尼姑庵、朱村、老竹岭脚等处的滑坡需进行勘察后,再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