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影响南海的92次强冷空气过程的波浪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大浪区的形成和维持同时受到前期华南一带700hPa等压面上的24小时变温、地面的24小时变压的制约。并对三者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和计算,定性地获得了南海大浪区形成和浪场维持的结果以及最大波高的计算公式。后报检验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翟兆锋 《海洋预报》2000,17(3):49-53
1998年10月,笔者随船从南海北部拖“渤海四号钻井平台”去大连,在南海航行期间,恰好有9809和9810号台风活动,对拖航带来一定威胁。笔者对当时的天气形势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后,发布了准确的预报并提出正确的防风建议,使拖航任务得以安全顺利地完成。  相似文献   

3.
北部湾海雾气候特征分析及预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峰本  黄滢  覃庆第 《海洋预报》2006,23(Z1):68-72
统计分析北部湾海雾的气候特征及其形成的天气形势背景,分析对海雾形成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建立回归预报方程,确定预报临界值。根据预报临界值和相似原理,在相应历史样本库中找相似个例,根据相似个例和北部湾出现海雾的概率制作海雾预报。  相似文献   

4.
一种预报东海台风浪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利用国际船舶气象报告资料,统计分析了影响东海的37个台风。根据形成大浪区的天气形势以及强度分为:台风浪的一般型;台风与冷空气配合型及台风受低气压影响型。讨论了各型台风浪的分布特征并且建立了经验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960~2002年盛夏在南海海域活动的热带气旋进行分析,引入模糊数学理论中的模糊动态聚类分析方法,对欧洲气象中心(ECMWF)500hPa层位势高度场的格点资料进行形势分类,用计算机自动寻找最佳相似组合,进行天气形势分类,然后选取与热带气旋路径密切相关的环流场、物理量动力因子及自身特性因子,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盛夏南海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模式,结果表明该模式预报能力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地面及探空气象观测资料、海洋站观测资料、ERA再分析资料,统计了日照市1988—2019年每年4—7月的海雾过程。分析了产生海雾的天气形势及形成机理,提出了影响日照地区海雾天气生成的主要气象要素及其配合效用。结果表明:春夏季节,日照地区处于入海变性高压西部、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西部或低压前部等几类天气形势控制下时,最易产生平流海雾过程;天气形势控制下的风向与风速、露点温度、气温、海温、层结稳定等水文气象要素在海雾形成过程起到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Fisher二级判别分析方法建立海雾预报的判别方程。通过预报检验发现,文章提供的海雾统计学预报方法具有良好的预报能力,预报准确率在88%~94%之间。可用来进行短期日照市海雾特征预报,为日照的工农业、渔业生产以及海上和陆地交通运输等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7.
用在南海产生、发展的台风的风场资料和海浪资料,总结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南海台风影响下海面波浪的分布特征和预报关系式。在比较了南海台风与西北太平洋台风形成的波浪分布的差别后,探讨了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最后,对所得的预报关系式作了验证,预报值与观测值比较符合。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当前已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世界上数值预报的天气形势预报水平,已明显高于天气图的主观外推预报水平和预报员的经验预报水平。可以说,数值预报为天气预报向着客观化、定量化的方向发展奠定了牢固的数学物理基础。虽然,数值预报在预报天气形势(包括一些物理量场的预报)方面,已具有较高的水平,但是,用数值预报尚难于较准确地直接作出局地的具体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9.
塘沽温带风暴潮及其预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整理塘沽港195o—1981年实测水位资料和查阅相应的欧亚天气图的基础上,描述了引起塘沽港增水的各种天气形势,并对典型的天气形势进行了较细的分类;分析了在不同天气形势下影响增水过程的一般特点;给出了相应的增水过程及极值预报方法,并对预报方法本身及其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天气预报同其它一切科学一样,都在向着客观化、定量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已有足够的依据证明,世界上的数值预报的天气形势预报水平,已明显高于天气学方法的预报水平和预报员的经验预报水平。可以说,数值预报为天气预报向着客观化、定量化的方向发展,奠定了牢固的数学物理基础。虽然,数值预报在预报天气形势(包括一些物理量场的预报)方面,已具有较高的水平;但是,用数值预报尚难于较准确地直接作出局地的具体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11.
黄爱军 《海洋科学》1986,10(3):61-63
海浪预报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了。迄今,波浪预报已由简单的预报方法进入近代波谱化、模式化的大面积海浪预报的基本过渡阶段,尤其体现在系统预报模式以及特殊天气形势下波浪场预报技术的进一步开发、改进和提高方面。  相似文献   

12.
浅析0519号"龙王"台风风暴潮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昊 《海洋预报》2006,23(Z1):84-90
0519台风是今年正面袭击福建沿海的台风之一,全省沿海各验潮站台风过程增水均较小,但福建省却发生了百年一遇的重大灾情。鉴于以上特点,本文对0519号台风风暴潮过程、灾害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台风风暴潮增水特征,从风场、气压场、天气形势(高空、地面、卫星云图)几个方面初步分析增水较小原因,总结经验,为以后同类型台风的预报提供参考依据。即应考虑较小增水,但却不能对台风造成的灾害掉以轻心,而应考虑大浪和暴雨可能造成的重大灾情。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南麂海洋站1983~1989年实测风和浪的资料,分析了大风和大浪的关系。结果表明:大浪日、大风日各月出现次数不匀。风浪大浪日及涌浪大浪日出现比率分别占56%和44%。各向大浪波高均值变化幅度不大。各向大浪波高极值却有较大差异。风浪H1/10波高为1.5~2.0m、当风速为11~13m/s时,大浪出现频率最高。本文还给出了波龄较大的风浪大浪波高与大风风速的经验关系。基于不同类型的台风路径,得到了本区从H1/10波高为1.5m以上时台风中心的位置。利用此结果可以预报本区大浪出现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运用澳大利亚大气海洋耦合预报模式(Predictive Ocean Atmosphere Model for Australia,POAMA)的输出结果,采用泰勒图与分类统计分析方法,评估了该模式对2003和2004年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和演变进行实时预报的能力。通过对泰勒图的分析发现,随着预报初始时间越来越接近实际的季风爆发时间,模式预报南海夏季风爆发和演变的能力越来越强。当提前1-30d预报南海夏季风时,模式能够很好地预报风场、射出长波辐射OLR(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和降水场的空间分布,其中对风场的预报最好。通过对季风爆发指数和分类统计的分析,定量分析了模式预报南海夏季风爆发的能力,结果表明该模式对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其最大预报时限可以提前10-15d左右,这与目前中期预报的上限(2周)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海浪预报是保证海上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海洋开发的迅速发展,石油、渔业、航运、旅游等部门的迫切要求作好海浪预报服务。去年七月一日广东电视台与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广州海洋环境预报区台联合播出南海海浪预报后,受到有关单位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好评,由于海上航行的船舶及渔民收看电视预报有困难,要求通过广播电台播送南海海浪预报。为此,南海分局广州海洋预报区台与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商定,从一九八八年七月十日起,由广播电台播送广州海洋预报区台制作的南海海浪预报。  相似文献   

16.
强台风“珍珠”是2006年我国编号的首个热带气旋,它又是影响南海的“初台”,也是登陆华南沿岸的“初台”,生命周期长达10d。在“珍珠”生成发展过程中,具有来得早、范围大、强度强、路径奇、海洋灾害重等特点。本文对台风“珍珠”特性成因分别进行阐述和分析;并通过整理沿海海洋观测站及珠江口浮标的台风过程实测资料,对“珍珠”造成广东近岸、南海北部海域的灾害性台风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5月14~18日凌晨,南海海域持续受到4m以上巨浪影响,台风中心大浪区最大浪高达12m,台风“珍珠”给粤东沿岸造成了严重的海浪灾害;同时结合台风“珍珠”908灾害调查小组的调查数据,分析海洋灾害预警预报机制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及时、准确的海洋环境预报对沿海地区的防灾减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孟植 《海洋预报》2003,20(3):7-11
南海是热带气旋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热带大气环流系统,在热带气旋预报工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在分析一些气象图表资料的基础上,对2002年第20号热带风暴(米克拉)的形成、发展及消亡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主要从形成的背景环流,气旋的结构等方面入手,总结出一些该气旋所具备韵特有流场,从而为以后的南海自生热带气旋预报工作积累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18.
青岛市SO2污染的天气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87~1989年定点监测所取得的SO_2浓度资料,结合当时天气形势探讨了青岛地区大气中SO_2浓度与某些气象要素的关系以及高浓度出现的天气形势,从而为本地区大气污染预报提供了判据。  相似文献   

19.
海上结构设计包括对荷载和响应的可靠性评估。对结构进行全面长期响应分析繁琐且费时,故将基于逆一阶可靠性方法的环境包络线进行海上结构概率可靠性分析,对结构的长期响应进行近似估计。在二维标准正态空间中画出与重现期相对应的圆,将圆离散为点后通过Rosenblatt变换转化为环境参数空间中的点来形成闭合的环境包络线。描述海洋环境条件的模型对绘制环境包络线极为重要,基于我国南海荔湾海域40年波浪模拟数据,建立了描述南海波浪的Weibull-Gev条件分布模型,进而绘制南海有效波高—谱峰周期包络线,并与张力腿平台(TLP)系泊张力的长期响应预报结果对比,给出南海海域在波浪作用下应用环境包络线法预报TLP系泊张力的分位数,为未来南海TLP设计中系泊张力预报提供快速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1983年9月 23 日—10月 5日南海中部调查时所获得的实测资料,结合热带天气图和卫星云图,对8311号台风的形成作了一些分析讨论。试图揭示它形成的天气形势与云型特点、以及海-气热交换在热带气旋酝酿发展过程中实测资料的分布特征、南半球越赤道气流对它的贡献等等。 8311号台风是在8310号强台风转向北上后,遗留在南海的尾部云系上发展起来的。它于9月 29 日 08时(北京时下同)在南海北部的19.2°N、114.9°E生成,10月1日14时在越南的和平县境内减弱消失。这期间,我船正在南海中部进行综合调查,对它的形成前的酝酿发展过程及其流场和云系演变有部分现场观测资料。下面就对它的发展、生成过程作一初步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