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北京顺义木林-塔河一带地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50000区域地质调查及北京市顺义区国土资源与地质环境大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工作,参照大量区域地质、物探、化探、水文及实地监测资料,对北京市顺义区木林&塔河一带地裂缝的特征与变形速度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了其主要成因,认为构造活动和地下水超采是导致地裂缝形成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了防治意见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以往学者主要从宏观上、大区域对西安地裂缝研究较多,具体某区域、某地段地裂缝研究较少。本文试图通过对小范围鱼化寨地段F4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的现场调查,查明了分布特征和分布范围;在空间的三维伸展状况、运动速率和变化规律;形成的环境地质条件;地裂缝两盘地下水的动态特征,渗透变形等;分析研究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的成因类型及其诱发因素。为今后小区域精细化地面沉降地裂缝专题研究及防治措施提供案例。  相似文献   

3.
近30年来,北京市人口急剧增多,城市快速扩张,地下水的抽取量逐年加大,地面沉降加剧,形成沉降中心,地裂缝活动性显著加强,成为制约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地质问题。目前,对于北京市地裂缝的认识仍然局限在针对单独场地的单一地裂缝的调查评价,缺乏对地裂缝区域性规律的认识。本文通过对有关文献和勘察资料的搜集汇总,结合现场调研,发现北京市地裂缝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大部分地裂缝的发育与深部断裂带的关系密切。据此我们依据断裂带与地裂缝的关系将北京地裂缝划分为6个区,对各区域内地裂缝的分布、产状、延伸以及破坏现象等特征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对其成因做了简要分析,并对后续地裂缝研究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是作者20多年来亲自考察研究西安、汾 渭、山西和河北平原等处地裂缝的成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后,又收集研究了全国 地裂缝发生的24个省市6000余条处地裂缝,查阅了数以千计的史书、地方志、报告、图集, 汇集出近4000年来的历史地裂缝。主要论述了地裂缝地质学的萌生和建立;地裂缝成因类型 和构造地裂缝特征。中国地裂缝的空间分布;地裂缝活动的周期性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构 造地裂缝成因及其动力因素和影响因素;地裂缝效应及其对城乡建设的影响;地裂缝场地工 程地质评价;地裂缝灾害的预测、避让和设防与对策及其实例。   本书内容涉及工程地质、环境水文地质、灾害学、新构造学、岩石圈动力学、系统工程学。 可供城乡建设规划、工程勘察、工程地质、灾害地质、构造地质、环境保护、防灾减灾与防 护工程等方面的工程技术、科研、管理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使用和参考。全书共12章93万 字,插图200余张,照片43幅,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定价60.00元。   联系地址: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国防道矿院楼302-2-9号 王景明收。  相似文献   

5.
近10多年来,北京地区的各地质勘查单位、各地质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贯彻党的科技方针,围绕首都城市和经济建设及地质勘查工作的需要,开展了大量调查和科学研究工作。《北京市区域地质志》和《北京市区域矿产总结》的编写出版、一大批专题研究成果的获得和不少重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基础上,对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区分布的地裂缝首次进行了伽玛能谱测试,并结合其工程地质条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系统的数理统计分析,发现该区典型地裂缝的辐射缝合曲线均属平稳波动型,裂缝处无明显辐射异常,表明该区地裂缝属于表层拉张地裂缝,展布深度有限,与内动力地质作用无关,同时,在此基础上将其类型进行了系统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7月9日,北京市地质研究所总工程师贾三满教授,应张世民研究员之邀来地壳所做学术报告,报告题目为"北京地裂缝与地面沉降及活动断裂关系探讨"。贾三满教授是北京市地勘局地质灾害学科带头人。一直致力于地面沉降、地裂缝及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多项专项研究和地质灾害勘查项目,多次获得北京市、国土部、国家测绘局等科技进步奖,发表论文40余篇。  相似文献   

8.
北京顺义区地质环境的主要特征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忠海 《城市地质》2003,15(1):18-23
本文在北京顺义区国土资源与地质环境大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顺义区的主要地质环境进行了初步调查,认为该区地质环境比较脆弱,如断裂活动性强、地震活动频度高、地壳稳定性差、第四纪地层发育、松散易液化的细粉砂土及不规则分布的软土分布面积较广,地面及地基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水资源不足,容易发生地震、地裂缝、砂土液化、地面沉降、水环境污染及地基失稳等地质灾害,建议进行专门的综合性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为顺义区总体发展规划、保护地质环境以及减少地质灾害损失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衡水地区地裂缝空间发育特征与地下水位降深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浅层地震法及高密度电阻率法物探对河北衡水地区最近发现的3条地裂缝调查,探明了地裂缝地下发育深度、宽度、倾向等,发现地裂缝在地表与地下发育特征有明显不同:地表以一条地裂缝存在,在地下深处则以裂缝带发育,裂缝带两侧裂缝埋深不同,地下裂缝形态表现为上窄下宽。对该地区深层钻探、水文地质和多年地下水开采等资料分析表明,该地区的地裂缝是地质历史时期地质构造活动产物,开采深层地下水等资源则是促使地裂缝发展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不同地点地裂缝发育深度与近36年以来地下水水位降深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地裂缝发育深度与相应深层地下水水位降深呈线性关系。研究成果对地裂缝机理研究及预防开采深层地下水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山西襄垣县采煤诱发地质灾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襄坦县是一个产煤大县,同时也是一个地质灾害严重的地区,灾害的发生与地质背景及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其中采煤活动是引起该县地质灾害肆虐的主要原因。灾害类型主要有:沉陷盆地、地裂缝、埸陷、滑坡及泥石流。地形地貌及地质因素对灾害的分布有一定影响,厚松散土体与断层的存在促成不同类型的灾害发生。采空区规模不同,所诱发地裂缝等灾害的地表形态不同。公路开控及采煤活动诱发滑坡。煤矸石的随意堆放有引发泥石流的可能。本文的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全面论述了采煤诱发的地质灾害的类型,简要分析了它们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1.
西安市街道灰尘中铬、镉、铅赋存状态及环境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田晖 《城市地质》2002,14(2):34-39
本文通过对街道灰尘中铬、镉、铅三种元素赋存状态研究、铬、铅在街道灰尘中以残渣态为主,镉以有机质结合态为主。虽然铬、铅、镉存在形式稍有差异,但其在街道灰尘中主要以矿物质的形态存在,说明其比较稳定,不易迁移转化,对环境的危害比较持久。在治理措施上应有早遏止微量元素向环境中排放,以免其与灰尘发生相互作用对环境造成长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长江口南槽1989年12个月的实测地形图和大通站相应的水沙资料,采用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技术分析了南槽的地形变化及其与河流来水来沙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槽水深与大通站各月平均流量、输沙率和含沙量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说明河口冲淤对流域水沙变化有敏感响应;河槽的响应具有1~1.5月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13.
岩石破坏的机理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石的各种强度准则一直是解释岩石或岩体破坏机理的主要理论。此外,从流变现象出发,通过数值模拟、实验对照、理论分析、进一步对岩石破坏机理的解释进行了探讨,认为受力岩石或岩体内差异流动变形也是导致岩石破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15.
建筑工程中的“设计方”一般是指从事工程设计的专业人士,如建筑师和工程师,但也可能包括除施工或供货以外还承担某些工程设计工作的承包商、分包商及供应商。 “设计”并不限于制作建筑及工程图纸或进行结构方面的运算。设计范围极广,甚至包括了某种材料的选用以及为达到某个目的所应采用的工艺。设计的实质就是选择,选择足以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6.
树根桩对于已建建筑物的地基加固纠偏具有到之处,效果显著。通过工程实例分析,对树根桩的设计原理、施工方法和其承载力作用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The metamorphic complexes of Tasmania formed during the Cambrian (ca 510 Ma) as a result of rapid compression in a subduction zone setting followed by rapid exhumation, which brought various fault-bounded metamorphic complexes back to the surface in less than 5 Ma. The two highest grade complexes, the Franklin Metamorphic Complex, and the Port Davey Metamorphic Complex, experienced initial growth of metamorphic garnets at ~560°C, ~0.56 GPa. However, their subsequent metamorphic histories diverge, with the FMC displaying a marked increase in pressure (to 1.4 GPa at peak P/T), while the PDMC shows only a slight increase in pressure (to ~0.7 GPa). Both complexes show only a minor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100°C) between initial garnet growth and peak metamorphic conditions. Rapid exhumation of these complexes can be accounted for by a slab-breakoff model. However, the difference in peak pressure between these complexes requires either continued subduction of the FMC while the PDMC had already begun its return towards the surface or that the subduction zone geometry resulted in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ressures occurring contemporaneously within portions of the channel, which are not far removed from one another.  相似文献   

18.
层序地层学理论现已日臻完善,位人们往往被局限在大范围、大尺度的研究领域中,包括整个盆地或整个陆架的粗线条描述。那么,小尺度(小范围和次级层序)内的层序格式和沉积样式又是如何的呢?本文将作一阐述。在地层学、沉积学的研究基础上,在区域层序地层学的框架下,将桑塔木断垒带这样一个盆地内的三级局部构造的奥陶系进行层序地层学解剖。由于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采用大量的钻井录井资料(岩心、电测等),通过岩性、古生物等特征标志建立相对水深变化曲线,以此来对比划分层序。得出,奥陶系内存在一个Ⅰ类层序界面,并将其划分为两个四级层序及相应的五级层序。其中,高水位体系域为最佳储层带。其研究方法和结论在对其他局部构造的研究中可起到类比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介绍了全面迭缩式不提钻换钻头钻具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特点,分析了此种钻具应用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中的前景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