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位变动带综合给水度在水资源评价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对于大区域含水层组来讲,手工计算是相当困难的。水文地质数据库和现代软件工具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方便。本文探讨了应用MapGIS软件和VB语言编程从地下水数据库中提取钻孔的水文地质试验数据、岩性、厚度、地下水位等资料,综合分析和计算水位变动带综合给水度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调查评价”项目的水资源计算。在该项目中,针对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巨厚水位变动带,以地下水数据库为基础,用Map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VB语言编程来处理和分析提取的数据资料,从而求得水位变动带综合给水度和区域综合给水度,并编制了“华北平原地下水位变动带给水度分布图”。  相似文献   

2.
给水度μ是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和管理调度计算的一项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分析确定给水度的现行方法,主要有地下水动态分析法和特定试验法两类。一、地下水动态分析法以下分别介绍地下水开采地区、无开采(蒸发排泄)地区和河渠沟塘补给(或排泄)地区确定水位变幅带给水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自记水位仪记录的连续曲线求水文地质参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文地质参数是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的科学依据。给水度(μ)和降水入渗补给系数(α)是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自记水位仪记录的是地下水位的连续变化,它在时空获得的信息量远超过目前测水钟的观测方法。本文利用自记水位仪记录的连续曲线,求得给水度(μ)和降水入渗补给系数(α)。  相似文献   

4.
王景汉  朱洪忠 《地下水》2001,23(2):80-81,96
潜水变幅带给水度值是计算地下水资源量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山东省青州市东夏地区 ,利用地下水位动态资料建立潜水均衡方程 ,推求山前平原区潜水度幅带给水度 ,已取得初步成果 ,更有待实践检验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马传明 《地质科技情报》2005,24(Z1):199-201
针对原有给水度实验仪不能直观反映地下水水位埋深及其降深对给水度影响的缺点,设计了能采用柱体法测定松散土体试样的给水度的实验仪.新设计的给水度实验仪能直观地显示出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并能反映出初始地下水水位埋深及水位降深对给水度的影响,且操作简单,易于学生理解掌握.  相似文献   

6.
基于Arc GIS的地统计模块和半变异函数模型,在了解昌平区山前平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选取30眼地下水位观测井2001—2011年间水位观测数据分析地下水位的空间变异性。利用交叉验证法遴选最优半变异函数模型,结合空间插值分析对未知点进行无偏最优估计。结果表明,北京市山前平原的最优插值模型为0阶球状模型,插值方法选用析取克里格方法;2011年地下水位的块金效应为0.45,受地形起伏、降水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较大,空间相关性强,而地下水降深的块金效应达到0.969,表明人类活动和测量误差等因素对其影响较大,空间相关性弱;由块金效应可知2001—2011年间人为大量开采使地下水位的空间相关性逐年减弱;受到水文地质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地下水流主径流方向上的块金效应为0.34;由于人类大量开采,冲洪积扇中上部地下水位空间变异性变化更为显著,在顶部和下缘空间变异性较小。克里格空间插值结果可为今后开采井的合理布设及进一步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系统变异规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对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普遍采用水均衡法,该法涉及到数种计算参数,主要有:包气带及变幅带的给水度,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潜水蒸发系数等。上述计算参数确定的正确与否,决定着地下水资源计算评价成果的可靠性。参数的确定,可通过不同的方法和途径,主要取决于具体工作条件。在已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地区,且有长期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的情况下,宜利用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分析法,并辅以  相似文献   

8.
郭敏  万军伟  江峰  黄琨 《地球科学》2017,42(1):155-160
目前对潜水含水层地下水潮汐效应和水文地质参数求解方法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对福建古雷半岛滨海潜水含水层地下水潮汐效应和海水潮汐动态的观测, 运用Fourier频谱分析方法确定了研究区海水潮汐波动方程(波动特征参数), 并以此作为地下水的边界条件, 推导了潜水含水层地下水潮汐效应的波动方程, 利用最小二乘法以地下水水位波动观测值为目标函数对潜水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与重力给水度的比值进行了反演识别, 为类似地区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提供了借鉴, 也为该区后续地下水中溶质迁移规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高正夏 《地下水》2014,(1):8-11
在对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安集海灌区进行地表水地下水转换机理和联合调度研究及利用各类集总式、分布式水文模型进行地下水数值模拟时,给水度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输入参数。分析研究区的基本地质情况,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块,利用给水度参数测定装置分别测定常值给水度、变值给水度,揭示该区域给水度随地下水埋深的变化规律。试验得出:在计算地下水降雨入渗补给量和灌溉入渗补给量时要用到给水度这一参数,特别是在地下水埋深不大的地区,对计算成果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在地表排水沟设计中,如果考虑了给水度随埋深而变的情况,排水沟的尺寸就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在浅层地下水资源的计算和评价中,给水度是十分重要的参数。特别是在地下水埋深较浅时,如果毛管水的影响能达到地面,则给水度不仅与岩性有关,而且还随着地下水埋深和变幅(补给时为升幅,消耗时为降幅)而变。只有在埋深较深以及毛管水的影响达不到地面时,给水度才与岩性有关,若研究地区的土壤为各向同性和均质,则给水度为不变的常直。目前,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证实了这点。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随机因素对水位模拟结果影响程度的基础上建立地下水流随机模拟模型,可为地下水资源风险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以浑河冲洪积扇地区为研究区,基于蒙特卡罗原理建立了区域地下水流随机预报模型,对压采条件下的地下水位上升进行风险预测和评价。参数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水位对含水层渗透系数的变化最敏感,其次是给水度,而对河床沉积物渗透系数和降雨入渗补给系数的灵敏性较差,且渗透系数和给水度在其率定值附近增加或减少时,灵敏度系数随之增加或减小。研究表明,压缩开采地下水资源能够有效缓解地下水水位下降带来的环境问题,地下水开采量以每年5%的速度压采时,区内地下水水位平均上涨3.3 m,但水位恢复的同时也可能诱发局部地下工程渗水,且地下建筑物的设计安全水位越低,渗水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地下水及堤坝非稳定渗流问题所涉及的给水度参数,目前研究得还很不够。众所周知,给水度μ为介质孔隙中自由流动水体与总体积之比值,也可以说,它是饱和介质释放水量的一种能力。因此它不仅与介质的颗粒组成,孔隙率n和孔隙大小密切相关,而且又和液体的性质及温度有关;另外,还取决于非稳定过程所持续的时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对地下水位匀速升降条件下土壤水分的运动、给水度和自由孔隙率的问题进行研究。我们通过室内实验求得了许昌粉质砂壤土的水分特征曲线和水力传导度等各项参数并应用室内实验资料对取得的参数进行了验证。文中提出了解决水位均速升降时土壤水分运动问题的数值计算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对水  相似文献   

14.
“潜水位变幅带给水度”是表示潜水位发生变化时,贮存或释放出地下水能力大小的一个参数值。它不仅在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农田灌溉、排水工程规划设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参数。八二年以来,国内一些单位正在使用简易筒测法求潜水含水层的疏干给水度。八三年七月,在淮、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工作会议上,山东代表介绍了坑测法求潜水含水层疏干给水度的实验方法,受到与会代表的重视,认为此法简单易行,有其  相似文献   

15.
用潜水蒸发经验公式计算给水度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给水度是指从饱水岩石(土)中,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流出水的体积和饱水岩石(土)的体积之比。它是一个无量纲系数,也是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基本的含水层参数。因此,给水度测定方法和计算的研究,已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 目前国内外确定给水度的方法主要有室内和室外两种。室外方法对于区域性的地下水资源评价较为实用。而在抽水试验法和地下水动态资料分析确定给水度的方法中,应用潜水蒸发经验公式的方法广为流行。因此,近三、四年来不少省和地区的地下水  相似文献   

16.
玉龙喀什河流域地下水的时空变异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仁  苏里坦 《地下水》2008,30(6):9-13
对面积约942km2的玉龙喀什河流域地下水埋深进行取样检测,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取得数据进行了半方差函数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2005、2006年地下水埋深变异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符合指数模型;2007、2008年地下水埋深变异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符合球状模型。通过对2005、2006、2007及2008年水样的分析,得出该地区地下水埋深在时间与空间上皆存在明显的变异性。在空间尺度上,地下水埋深从研究区的东北向西南方向有增加的趋势。从整体上看,地下水埋深在研究区的中部大于四周边;南部大于北部。在时间尺度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区中部和南部的地下水位正向下降方向发展。利用软件Geopack与Serfer7.0软件绘制了地下水埋深的时空分布图,为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评价与今后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地下水生态系统中的地下水位、水质和包气带含水率与含盐量的变化驱动着表生生态格局的演变,但目前对各变量的生态阈值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与方法体系还不完善。以保定平原区为例,采用地下水位及地下水生态环境的历史回归法、GIS法、差分网格计算法等方法,从时空角度分析了地下水位变化的驱动力以及生态效应,在此基础上确定不同水文地质单元的生态水位阈值。研究表明:(1)20世纪50—60年代,研究区依赖于地下水的生态格局基本维持着天然状态;1959—2000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局部地段出现降落漏斗;2000—2008年,地下水位骤降,降落漏斗迅速扩张,地下水与地表水补排关系发生变异;2008年至今,部分区域地下水位逐渐上升。(2)研究区内山前地带地下水生态水位埋深为10~15?m,拒马河冲洪积扇群与漕河—瀑河冲洪积扇群为5~10?m,唐河—大沙河冲洪积扇群为3~5?m,冲积平原中定州—望都范围为3~5?m,保定市为10~15?m,其余均为5~10?m,冲湖积平原环淀区域小于3?m。(3)以确定的地下水生态水位为标准,初步估算研究区现状地下水位恢复至生态水位的需水量为57.14×108?m3。研究成果对恢复当地地下水生态环境格局有重要意义,对华北平原地下水生态水位的确定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位下降时,土体中粗细不等的孔隙通道释水不同步而在细孔隙中形成悬挂毛细水,这是重力疏干释水减量与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文中用模型解释了孔隙通道大小愈悬殊,水位降速愈大,均质土给水度愈小,释水愈滞后的原因。分析了层状土中给水度与水位变动带及毛细水带的岩性,厚度及其配置情况,以及水位下降速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河套平原是我国地方性砷中毒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基于河套平原浅层地下水的砷含量数据,利用地统计学中半变异函数分析法,对地下水砷含量的空间分布及其异质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其空间变异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河套平原地下水砷含量整体上呈由南向北递增的趋势,在假设各向同性条件下,砷含量残差项的空间分布符合纯块金效应模型,在所...  相似文献   

20.
在抽水条件下水位随空间和时间变化的预测,依赖于潜水层的透水率和给水度的准确测定。如何利用抽水试验资料求这两种参数也是一个关键。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是有效地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