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纹藤壶初生胶化学和物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刘承松 《海洋与湖沼》1978,9(2):224-229
藤壶 Balanus reticulatus Utinomi 是海洋污损生物中危害最大的种类之一。藤壶的生活史包括短暂的浮游生活幼虫期和固着生活的成体期。藤壶自金星幼虫附着在一个表面上变态为成体后,在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每蜕皮一次就需要分泌一圈胶粘物质,以保持底盘与附着基表面的粘着状态,这种胶粘物质称为藤壶初生胶;而藤壶在各种意外损  相似文献   

2.
梁志  庞景梁  孙恢礼 《海洋学报》1983,5(4):526-529
为了评价防污涂料的毒性和了解水质的污染情况,一些作者已研究了汞、铜、锌、镉等重金属对苔藓虫、双壳类动物、石灰虫等污损生物的幼虫和成体以及其它一些无脊椎动物幼虫的毒性[1-3],但是,对一种常见的海洋污损生物藤壶幼虫的毒性却研究得不多.藤壶是南海最主要的污损生物之一,并且是一些海区污损生物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小球藻Chlorella sp.对网纹藤壶Balanus reticulatus幼虫发育和附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幼虫存活率以及金星幼虫和Ⅵ期无节幼虫所占比例方面,旺盛期亚心形扁藻对网纹藤壶幼虫的投喂效果均明显优于小球藻;旺盛期亚心形扁藻培养的金星幼虫附着率明显高于老化扁藻(p0.01)。因此,以旺盛期亚心形扁藻作为幼虫培养饵料应更有利于藤壶幼体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藤壶是海洋污损生物中分布较广、危害较大的种类之一。藤壶分泌的胶粘物能在海水中六小时内固化,使底盘与附着基表面粘着,长期作为附着基的船舶、海上设施便受到腐蚀等严重污损。为了防除污损,研究藤壶胶的固化机理有着现实意义。但是固化机理研究的深入又有赖于固态胶的溶解。藤壶胶因分泌的阶段不同而有初生胶和次生胶之分,一些学者认为固态胶难于溶解,只能水解或降解。  相似文献   

5.
通过观察在不同材质表面上黏附的网纹藤壶底板的微观结构,发现不同的基底材料对网纹藤壶底板结构有明显影响。在底板不同区域,其微观结构呈现多样化,这可能与底板处于不同形成期或与底板承担的侧壁链接、藤壶胶运输等功能有关。网纹藤壶底板结构复杂性高、可塑性强,这为藤壶适应严酷多变的海洋环境提供了必要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6.
文章探讨了网纹纹藤壶(Amphibalanus reticulatus)幼虫处于12°C、18°C、24°C、30°C和36°C环境中的发育和附着状况。结果表明, 网纹纹藤壶无节幼虫经历96h的发育后, 幼虫的存活率分别为99.0%±1.2% (12°C)、95.0%±4.8% (18°C)、92.0%±2.8% (24°C)、80.0%±10.6% (30°C)和0 (36°C); 在12~30°C的范围内, 温度升高能显著促进幼虫的发育。网纹纹藤壶金星幼虫在96h的培养过程中, 其存活率在所有温度条件下始终维持在100%; 在18°C至36°C的温度范围内金星幼虫均可附着, 其中30°C条件下附着率最高, 可达84.5%±12.1%, 而在12°C则始终无金星幼虫附着。综合幼虫的存活率、发育进程和附着状况来看, 网纹纹藤壶幼虫发育及附着的适宜温度为18~30°C。  相似文献   

7.
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初步研究了网纹藤壶(Balanus reticulates Utinomi)壳板矿化结构特征,并采用钙黄绿素法、钙-羧酸指示剂法和铬黑T指示剂三种方法测量了来自不同海域藤壶壳板的碳酸钙含量。实验发现,网纹藤壶壳板中的矿化组织主要由方解石构成,碳酸钙微晶体排列有一定的取向,较为复杂。海口和陵水两地藤壶壳板中碳酸钙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最大值为93.87%,最小值90.77%。尽管三种碳酸钙含量测量法的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进一步综合分析发现钙黄绿素法测定结果最为稳定,且简单易操作,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厦门海区的纹藤壶Balanusamphitriteamphitrite和鳞笠藤壶Tetraclitasquamosasquamosa雄性生殖系统进行解剖学,组织学和细胞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藤壶的雄性生殖系统均由精巢,输精管,贮精囊接器4部分组成,精巢内依次排列有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成熟精子,输精管由一层上皮细胞围成,内见可成熟精子,贮精囊前端管壁结构与输精管相似,后端管壁厚,可  相似文献   

9.
正藤壶和茗荷儿都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蔓足亚纲。它们都生活在海洋上,成体常固着于岩石、贝壳、珊瑚礁、漂浮的木块或其他物体上。藤壶是一类有灰白色石灰质外壳的海洋生物,形状有点像马的牙齿,曾经被认为是软体动物。藤壶分布甚广,数量繁多,故俗称为马牙,常密集在一起。藤壶不但能附着在礁石上,而且能附着在船体上,任凭风吹浪打也冲刷不掉。我们所看到的藤壶外型,一般分为两种:一是鹅颈型藤壶,它们经由一个不同长度、  相似文献   

10.
对厦门海区的纹藤壶 Balanusamphitriteamphitrite和鳞笠藤壶 Tetraclitasquamosasquamosa 雄性生殖系统进行解剖学、组织学和细胞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藤壶的雄性生殖系统均由精巢、输精管、贮精囊及交接器4部分组成。精巢内依次排列有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成熟精子。输精管由一层上皮细胞围成,内可见成熟精子,贮精囊前端管壁结构与输精管相似,后端管壁厚,可分为4层结构。交接器结构复杂,内层为射精管,外层结构与贮精囊后段相似。精子为线形,头部附属小滴内有4—6个致密斑,鞭毛沿头部一侧着生。初步探讨了不同发育阶段的雄性生殖细胞碱性蛋白的变化及附属小滴的细胞化学特性及生理学特性  相似文献   

11.
藤壶是潮间带生态、幼体发育以及生物防污损研究中重要的模式生物。目前,线粒体基因组学的发展有助于从线粒体基因组水平上更好地理解系统发育关系。本研究获得东方小藤壶Chthamalus challengeri完整线粒体基因组,大小为15358bp的环状分子。与藤壶亚目其它物种相比,东方小藤壶非编码区的长度较长,而基因区的长度则相近。东方小藤壶线粒体基因组A+T含量为70.5%。现有藤壶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中存在起始和终止密码子的变化。同属的东方小藤壶和触肢小藤壶C. antennus具有共同的基因排列。然而,小藤壶科中不同属之间却具有不同的基因排列,包括两个tRNA基因出现易位,一个基因块出现倒置。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藤壶亚目物种不同,小藤壶属两个物种的srRNAlrRNA基因都在重链上编码。小藤壶科中进化树的拓扑结构与基因排列证据相互支持,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小藤壶科是单系群,而藤壶科和古藤壶科则是多系群。  相似文献   

12.
日本笠藤壶和鳞笠藤壶是我国东南沿海岩岸潮间带的优势种.本文对舟山海区的这两种藤壶的繁殖、附着和生长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附着期短于繁殖期;整个生命过程中都连续生长.  相似文献   

13.
2014年,140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和1415号台风"海鸥"以相似的路径先后登陆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沿海,其引发的两次风暴潮过程。文章分别从热带气旋特征、增水特征、灾害损失等方面进行分析,对这两次风暴潮特征进行比较,以便为以后的风暴潮预报积累经验,提高风暴潮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初海洋预报系统发展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长芳  张翔  尹建平 《海洋预报》2013,30(4):93-102
海洋预报是一切海上活动的基础,人类社会需求驱动着海洋预报的发展。海洋观测、数据同化、数值模拟和高性能计算机等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全球海洋业务预报的发展。国际先进的海洋数值模式有NLOM、NCOM、HYCOM、NEMO、MOM、POM和ROMS等。在GODAE和GODAEOceanView项目期间,通过国际合作和交流,全球海洋业务预报系统得到快速发展。21世纪初,全球海洋预报系统水平分辨率最高达到1/32°,预报时效一般为一周,部分海洋预报系统能够预报诊断海洋涡旋和海洋锋等。未来海洋预报系统的分辨率和预报精度将继续提高,预报要素扩展到海洋生态和生物地球化学等学科。海洋数据同化技术、海洋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和模式耦合技术是推动海洋预报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梭鱼是一种广温广盐性鱼类,其适应性较强,食物链较短,是我国广泛进行养殖的主要经济鱼类。本实验着重探讨盐度对受精卵的孵化和对仔鱼的作用。 目前,有关盐度对鲻科鱼类孵化作用的观察不多。本实验与前人的实验结果有相似和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16.
用初参数法计算桩的内力和位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初参数法对成层地基中的桩在侧向荷载下的内力与位移进行分析。由于侧向抗力系数 k 沿深度变化,再考虑到桩的入土段的抗弯刚度也改变时,现行的计算方法将十分费事.本文的解法。首先将它的入土段分成 N 个小段,对于每一小段都看成抗弯刚度 EJ_i 与抗力系数 K_l为常量的柱;然后给出每一小段用初参数表示的解,再利用各段之间的连续条件,给出内力与位移的一般表达式,并最后将问题归结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从而使多层地基中桩的内力计算得到很大简化。文末还将本方法与其他方法的计算实例作了比较,说明该方法有较高的精度。对于非成层土基中的桩,不管取用何种侧向抗力系数模式,采用本文的方法时也是十分简捷的。  相似文献   

17.
盐度对梭鱼卵和初孵仔鱼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ef ects of salinity on the eggs and newlyhatched larvae of Mugil so-iuy. It was found that all the fertilized eggs were hatched out within the range of salinity 5‰-40‰, and the normal hatching rate was the highest at 35.6%. Moreover, the larvae hatched at salinity 35.6%0 were able to survive within the range of salinity 5.1‰-43.2‰. And the effect of salinity, on the length of the newly-hatched larvae wa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海带和裙带菜硝酸还原酶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海带和裙带菜孢子体在不同部位、不同生长期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指出两种藻硝酸还原酶的活性随年龄增长而增强,叶片横向和纵向酶活性分布。阐明生长在不同水层的海带在同一部位酶活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南海次表层和中层水团年平均和季节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弄清北太平洋水入侵南海的状况,利用历史观测温-盐数据等资料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盐度极大值层北太平洋水通过吕宋海峡的入侵整年发生,并且其入侵有很大的季节变化,冬季东北季风盛行时最强。北太平洋热带水(NPTW)入侵的季节变化与次表层地转流和南海的经向翻转环流结构有密切联系。具有盐度极小值特性的北太平洋中层水(NPIW)也通过吕宋海峡入侵南海,但其季节变化与NPTW完全反位相。冬季,由于在中层水深度北向运动的南海经向翻转环流的阻碍作用,NPIW入侵南海最弱。作者认为,北太平洋水入侵南海的机制可以基本上从南海的地转流及经向翻转环流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