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无人水下航行器集群协同作业能够扩展单体UUV的感知范围,实现单体UUV无法或难以完成的复杂任务。由于水下环境的复杂性及UUV各传感器存在观测限制、时延等问题,传统分散式Kalman滤波方法所需要的庞大实时通信在实际中难以实现,使得当前UUVs集群协同定位为不严密的解算。本文提出一种以增广信息滤波为核心的UUVs集群协同定位分散式滤波方法,在顾及算法严密性的基础上实现了UUVs分散式协同定位。每个UUV平台根据本地的传感器数据建立自己的状态链,同时广播自己的观测信息,各个平台协同完成信息矩阵的Cholesky修正。基于严密的数理理论证明了所提出的UUVs协同定位的分散式滤波与集中式滤波的一致性,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理论仿真分析表明,较之传统方法单体UUV的观测更新或两个UUV之间的相互观测都会导致UUVs集群全体状态更新,本文方法使得观测更新仅与观测直接涉及的UUV相关,有效地降低了通信载荷,实现观测信息的即插即用,扩展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3.
RDSS短报文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的特色服务,实现了用户报文通信和位置报告。北斗系统早期的位置报告基于双星RDSS观测值,其精度受限于数字高程数据的精度。从BDS-2开始,北斗系统发展了融合RNSS和RDSS体制的位置报告方法,其基于北斗RDSS体制,将用户接收机的观测数据向中心站进行回传,并在中心站实现精密位置的解算和报告,提升了服务覆盖范围和定位精度。本文介绍了北斗精密定位报告系统采用的中心站处理算法,并采用分布于中国不同区域的50个北斗观测站数据对系统性能进行评估。分析了RDSS入站频度、用户站与监测站的基线长度等因素对用户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北斗分区综合改正数的精密单点定位的精度最优,其在2 min响应时间内的平面和高程精度(RMS)分别为0.51 m和0.94 m。北斗精密定位报告精度与基线长度相关性较小,在仅采用BDS-2数据的情况下,定位精度下降可达1倍以上,而在相同时长情况下,提高RDSS入站申请频度对定位性能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安徽理工大学GPS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教学、科研、软件开发等三方面介绍了安徽理工大学GPS技术的发展和现状,并介绍了我校的一些主要研究成果,规划了今后几年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6.
7.
本文介绍了Mobile GIS的组成要素、体系结构及在加拿大的应用情况,包括路面监测维护和交互式导航系统。Mobile GIS综合运用GPS、GIS和无线通讯技术,与Internet GIS一起构成分布式的移动计算环境,解决现场信息的实时获取和同步更新问题,使得GIS从办公室扩展到野外作业环境,是当今GIS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声音遥感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人们对动物的监测、研究和保护能力。本研究设计了一套廉价的陆生动物声音定位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市场上现成的录音笔和无线控制设备,价格明显低于许多动物定位系统。使用自主研发的声音定位软件,在X、Y方向上的绝对定位误差最大为1.69 m,可满足大部分动物定位需求;Z方向的定位误差偏大,结果尚不理想。为了揭示影响声音定位系统精度的各种因素及其影响,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录音站点的位置测量误差、到达时间差的估计误差和声速的估计误差均会影响最终的声音定位精度。此外,该方法还可用于在声音定位系统布设阶段确定系统参数的合理数值,包括录音节点总个数和空间尺度。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阐述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动态,探讨遥感技术在统计调查工作中的应用前景,分析投资项目遥感动态监测与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提出系统业务流程图和整体结构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业务化系统建设的总体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