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南部中三叠世鱼鳞蛤组合序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金华 《地质科学》1982,(2):235-238
鱼鳞蛤(Daonella)是中三叠世双壳类特征性化石。它在世界上分布广泛、演化迅速,具有重要地层对比意义。这一属在我国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川南和藏南。滇、黔、桂三省交界地区,产鱼鳞蛤的中三叠世地层十分发育,在这里,鱼鳞蛤常常是地层划分的重要古生物依据。因此,研究鱼鳞蛤的种群分布规律是这一地区地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最近对黔南的鱼鳞蛤层进行了调查,发现有许多种在纵横分布上均十分稳定。  相似文献   

2.
《地质科学》1963,4(2):109-109
中国的前寒武系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前寒武纪地质及变质岩研究室著本书是全国地层会议学术报告汇编之一,是一本有关我国前寒武系的全面的初步研究总结报告。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三、四章将全国分为北部、南部及西部三大区,分论其研究历史,标准剖面,分层与对比,变质作用与岩浆活动以及存在问题。第五章又按地层分层及对比,变质作用与岩浆活动等做了全面总结。最后一章并指出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热发光方法在地质学中的应用,只是近年来才迅速、广泛地发展起来的。目前已用于地质年龄测定、考古学、地层对比、岩相古地理、矿床学、地质温度计、构造活动、变质作用、陨石以及月岩研究等方面,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珠穆朗玛峰北坡冈瓦纳相地层的发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尹集祥  郭师曾 《地质科学》1976,11(4):291-322
于1975年我国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科学考察活动中,在地质方面获得了地层、古生物、岩石、构造等方面比较珍贵的资料。珠峰科考资料研究的新成果是在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大好形势推动下取得的。本刊将发表《珠穆朗玛峰北坡冈瓦纳相地层的发现》等相互联系的一组文章,从地层、沉积、古生物的角度,以较丰富的资料证实了珠峰北坡冈瓦纳相地层的存在,这对于探讨珠穆朗玛峰及喜马拉雅山的隆起和地质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北羌塘盆地晚中生代地层:早白垩世海相地层的发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羌塘盆地是否存在早白垩世海相沉积,以那底岗日地区主干剖面为依托,结合胜利河、托纳木、长蛇山等已初步判断为早白垩世的油页岩剖面为辅助剖面,采用古生物化石定年和同位素定年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胜利河-托纳木地区原初步定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海相地层时代作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其时代为早白垩世。这些海相地层在胜利河-托纳木地区广泛分布,但岩性组合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胜利河-长蛇山地区为油页岩,厚度最大,向东逐渐变薄,过渡为页岩沉积,向西过渡为灰岩沉积。区域上该套地层对下伏油气藏的保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前寒武纪占了地球地质历史的八分之七,其地层中有机质的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在于追踪地球早期历史的生物演化,企图为了解地球上生命起源和早期生命的特点提供信息;另外在于对前寒武纪、特别是晚前寒武纪地层中石油的兴趣。六十年代,G. Eglinton和M. Calvin提出了“化学化石”的概念。“化学化石”也叫做分子化石或“地球化学化石”。  相似文献   

7.
楊遵儀 《地质科学》1959,2(1):12-12
在全民干劲冲天、全国工农业正以一日千里的速度跃进再跃进的今天,为了满足工农业对于各种矿产资源日益增长的需要,地质工作者也没有例外地正在苦干和巧干,争取超额完成任务。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一种形势! 地质工作者,不论在检查矿产的分布规律或者计算其储量时,都必须确定成矿时期;在从事区域地质研究时,尤须确定地层单位,搞清各单位的相对地质年代;总之,野外地质工作者必须具备鉴定一般地层时代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震旦系质疑及有关上元古界地层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5年全国震旦系讨论会,根据近年来地层、古生物和同位素年龄的研究成果,认为南方震旦系和北方震旦系是上、下关系;并暂定南方震旦系(三峡层型剖面)称震旦系,北方震旦系(蓟县层型剖面)另建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与上述震旦系合称震旦亚界,归入上元古界。1976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和亚洲地质图的元古代地层图例,即根据此方案编制的。这个方案虽是过渡性的,它对确定我国震旦亚界的地层层序,推动前寒武纪地层的深入研究,还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不容讳言,对上述方案,有许多地质工作者曾表示不便反对,也不敢赞同。希望多做些工作,以求在实践中逐步统一认识,解决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朱庭祜 《地质科学》1959,2(11):331-331
倒水坞层是我在1924年初次到浙江调查地质时所用的名称,当时我对浙江地质的认识是很差的,也沒有参考资料。当我遇到一种新地层时,除对其岩层性质加以注意外,对地层层次的划分和构造关系等都沒有作进一步研究,我所写的报告,也称临时报告。  相似文献   

10.
王秀芳 《地质科学》1959,2(7):198-198
全国地层会议兰州现场会议已于本年三月在兰州召开。会议共开了六天。到会的包括各有关研究单位、地质局、生产队及大专院校等31个单位的81名代表。会议报告讨论所涉及的范围包括祁连山、秦岭、河西走廊、北山、柴达木等地区。对几年来在上述地区开展的地层工作进行了一次检阅和交流。  相似文献   

11.
张守信 《地质科学》1975,10(3):285-292
十五年前公布施行的《地层规范草案及地层规范草案说明书》(以下简称《规范》和《说明书》在我国地层学上曾经起了一定的历史作用。经过十五年来的大量地质实践,我们发现这两个文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和今后的需要,必须设法修改、补充,才能跟得上地层工作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另一方面,广大地质工作者对于二者的理解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很不一致,有时发生严重的分歧,造成概念上的混乱。关于组的含义和具体使用办法上的分歧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相似文献   

12.
刘鴻允  沙庆安 《地质科学》1965,6(4):325-329
震旦系在地质年表(地层柱)中的位置,自葛利普将其属于古生界作为第一个系之后,李四光首先明确地表示了他的不同意见。李氏认为:“在缺乏古生代化石的现实情况下,将震旦系归属于古生界,显然是不妥当的。”从此,震旦系属于古生界还是属于元古界就成悬案,各家有不同的见解。 1959年全国地层会议曾对震旦系隶属问题展开讨论,终沒有得到一致的认识。近几年来,国內外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仍在不断地进行。我们一向是主张属于元古界的;这里愿意联系中国南方情况,再次较全面地申述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3.
最近十余年来,我国古地磁学工作者曾对南方震旦纪地层以及北方蓟县的元古代地层做过一些古地磁学测定,并且对某些地质现象进行了解释。但是,对再早一些时期岩石的古地磁学研究仍属空白。地球的基本磁场主要起源于地球内部,它的参量必然反映地球的内部特征。按照地磁场的轴向地心偶极子假定,古地磁学的典型研究成果——视古地磁极移动轨迹应与地壳的构造发育演化过程有着内在的联系。太行山区是华北地台中、下元古界一个颇为发育的地区,本文简要报道作者对分布在该区地质年龄约为-2300百万年至-1650百万年的滹沱超群和长城系的古地磁学初步测定结果,并结合太行山区元古代早期和中期的大地构造问题提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中沸石岩的地质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天然沸石是岩石圈上部分布最广的硅酸盐矿物之一,它普遍地见于各种火山岩和火山-沉积岩中。沸石不仅在岩浆期后热液阶段生成,而且在沉积-成岩作用阶段、表生作用(风化)阶段、低级变质阶段都可以生成。由于沸石对周围的物理化学条件和热、动力变质作用反应灵敏,因此,它是了解地质体形成时的地质环境及其变化的良好的指示矿物。本文概述了我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中沸石岩的分布、时代、产出的地层岩性剖面、原岩类型、矿物组合及其生成顺序,并探讨了它的形成条件和成因类型,其中主要涉及具有工业意义的斜发沸石岩和丝光沸石岩。  相似文献   

15.
在地下热水资源勘探和利用的过程中,通常需要首先弄清楚地下热水地层的层位,解决地下热水地层的地质时代隶属问题。过去,地质学上主要依据区域地质特征、古生物化石及同位素测定年龄,在最新发展起来的数学地质中,地层层位的确定可以应用分类和判别的方法。本文中采用一种基于贝叶斯(Bayes)准则下的多组判别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地层学家张守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根耀 《地质科学》2007,42(2):415-416
张守信,男,汉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教授),祖藉河北静海县,1927年10月6日生于江苏徐州市,2006年8月31日病逝于北京。他是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古生物学会会员;曾任全国地层委员会地层分类专业组副组长,国际地科联(IUGS)国际地层委员会的国际地层划分分会(ISSC)个人会员和会员资格审查委员会五成员之一(1981~1992),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INQUA)地层委员会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地层分委员会会员(1984~1988,1995~1999);曾受聘为地质矿产部第七个五年计划的“1:50000区域地质制图方法研究”项目顾问(1986~1990)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的“全国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项目专家;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讲授理论地层学与应用地层学(1981~2004)。  相似文献   

17.
乔秀夫 《地质科学》1993,(1):102-102
《中国震旦系》一书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刘鸿允教授等30余年来对中国震旦系研究的集体总结,1991年12月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1章,575000余字。 本书区域地层中将中国震旦系区分为9个一级地层区,22个二级地层区。描述了不同地区的地层相。在对剖面的描述中,专门讨论了剖面中存在的有关问题,从而给读者提供了分析、判断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用电子计算机绘制等值线图和立体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菊明 《地质科学》1975,10(1):72-81
绪言无论在科研或生产工作中,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其中之一为平面数据的等值线图及立体图的绘制,在地质研究各个领域中应用得很广。它是一项非常繁重而又必要的工作。例如,对测得各种地球物理场的数据如重、磁、电等,需要进行图形表示;在地质上对地层、构造、岩矿、地球化学等资料分析,也离不开各种等值线图及立体图形;有些矿产的储量问题,也需要通过等值线图来计算。  相似文献   

19.
蓟县北部山区居燕山中段南翼,以我国北方震旦纪地层发育著称。本区地质屡经地质工作者调查研究,唯第四纪地质至今尚少人注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兴修水利工程,特别是山区寻找地下水源,都需要着重解决第四纪地质问题。 1974年春和1975年夏,我们先后两次在本区下营、小港等地进行调查,发现一些丘陵顶部黄土层之下埋藏着一种具有冰川作用痕迹的泥砾层,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20.
何镜宇 《地质科学》1959,2(12):365-370
区域地质在小兴安岭西南部绥化、铁驪、神树一带广泛发育有中生代地层。笔者按神树附近中生代地层剖面将它分为神树统和马鞍山统(参看图1及图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