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曾鼎乾 《地质论评》1940,5(5):415-422
導言昆明附近地層除下寨武紀頁岩、二叠紀火山岩流外,分佈最廣(?)厥爲石炭二叠紀之石灰岩。民國十二年朱庭祜調查昆明附近地質,曾分石灰岩爲西山層(上石炭紀或下二叠紀)、老煤山層(石炭紀)及明朗層(石炭紀下部)。二十八年土鸿楨  相似文献   

2.
周光煦 《地质论评》1940,5(Z1):57-60
石灰岩中含有小顆粒物,狀如魚卵,故名魚卵石Oolite。Gümbel氏以具有層理之薄層,作同心圆狀而包有一核心者,爲外層魚卵石(Extcolithes),内中含許多結晶小粒狀物質者,爲内層魚卵石(Entoolithes)。兩種常產生於一處。其詳細分類另有  相似文献   

3.
田奇 《地质论评》1936,1(5):523-530
葛氏脉動學說(A. W. Graban's Pulsation Theory)是一九三三年發表的,到現在雖還不到三年的工夫,可是關於這方面的言論巳不下數十萬言,後並更進一步,利用他的學說而作地層的新分類。關於古生代方面巳陸續的在北京大學自然科學季刋裹發  相似文献   

4.
力馬河区域地質概述本文所述的地区位于康滇地盾的中部东側。区內出露的主要是前震旦紀变質岩系和部分中生代的陸相沉積岩層,而古生代及震旦紀海相地層僅分布于区域外圍。无論是中酸性、基性或超基性的火成岩均广泛出露于古生代以前的地層中,加上多次的構造作用,使这里的大部分岩石都遭受深度的变質。(如圖1)  相似文献   

5.
孫健初 《地质论评》1940,5(3):243-248
金鑛分山金及沙金兩種,山金多生於石英脈內。此項石英胍剝蝕冲刷,金粒伴砂礫堆溝渠中,是爲沙金;故有山金之地均有沙金。西北山金尚少人注意,含金石英胍夾於志留紀、泥盆紀及二叠紀變質地層内(變質地層内之石英蹶,往往夾有黃  相似文献   

6.
戚錚 《地质论评》1957,17(1):84-90
一.問題的提出自從1940年左右,日本地質學家齋藤林次把鞍山附近前震旦紀地層分為鞍山統,及對面山花崗岩,今井善鄉提出首山層以後,他們所提出來的,對本區前震旦紀地層的劃分,一直為中國地質學家所採用。  相似文献   

7.
楊鍾健  卞美年 《地质论评》1939,4(Z1):165-172
雲南各地,間山盆地甚多,路南即爲其一。路南盆地中主要地層爲紅色岩系。此等紅色岩系,以前地質學者,多視爲二疊紀上部(戴普拉)(安寧系朱庭祜)。二十六年卞美年於赴邱北途中,在路南城北約五里之山坡,獲得雷(?)及古豬與龜鳘類化石若干,首次證明路南有第三紀初期地層之存在。因時局關係,此項地層與化石之研究,均未能即時問世。邇來地質調查  相似文献   

8.
一、鞍山式铁矿床一般水文地質特征产在前震旦紀的含鉄石英岩的所謂「鞍山式鉄矿」床,就水文地質观点来說,都屬於埋藏在坚硬的岩石中裂隙类型的矿床。矿体(前震旦紀鞍山统含鉄石英岩)以及它的圍岩(前震旦紀及震旦紀的变質岩系,各种火成岩)在經受各期地壳变动中,形成程度不同的裂隙系統。含鉄石英岩是这类矿床主要的含水層。該層構造裂隙,層面裂隙较为發育,受到構造影响很大,渗透  相似文献   

9.
為了詳細地研究浙江西部的下古生代地層,我們於1954年4—6月间在浙西江山、常山一带工作兩個半月。除詳測地層剖面外,並有系統地採集化石。我们工作的重點地區有三,即:(一)江山城北黄泥崗附近,(二)江山縣北鄉大陳左近,及(三)常山城南西阳山、大坞一帶。因為我們工作的重點在下古生代,所以所测寒武紀及奥陶紀地層的剖面比較多,而對上古生代地層的观察比較少。石炭紀及二叠紀地  相似文献   

10.
一中國中生代海陸分佈之情形 統覽中國地質史,古生代之海相地層,遍佈中國,迨至古生代之末葉,石炭紀及二叠紀,海相與陸相地層,二者兼而有之,約而計之,海陸參半。迄至中生代,陸地特別增加,海水逐渐撤退,此後陸相地層,與海相地層,二者較而論之,不啻倍蓰焉。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北方震旦紀地層中,有幾处發現產狀相似的錳礦。該种礦床,產於震旦紀的海退層序中,在某地所見岩層層序自下而上为:(1)震旦紀矽質隧石石灰岩,厚1000多公尺;(2)震旦纪黑色紙状頁岩,厚70公尺,(3)震旦紀矽質石灰岩,厚30公尺;(4)含錳岩系,厚0—40公尺;(5)寒武纪底礫岩和  相似文献   

12.
丁道衡 《地质论评》1939,4(Z1):253-259
附圖版一有蓋珊瑚(Calceolidae)就是古生代一種帶蓋的四射珊瑚。因爲牠的形態特別,一邊變為扁平,成爲拖鞋形,或者四邊扁平成爲角錐形;并且在盃部(Calice)外緣上,具有能開合的一片或數片合成的蓋子(Operculum),所以從前有人把牠認爲是腕足類。不過經Lindstrom,Kunth諸人詳細的研究,確定牠是  相似文献   

13.
爲了此較詳細地观察湯山的奧陶紀地層,並作有系統地採集地層標本,筆者等於1953年10月上旬到湯山附近工作了兩個星期。因爲湯山西南部的奧陶紀也層露頭比較完整,所以此次工作的地區也以湯山的西南部湯頭村(湯山頭村)到外圲村一帶爲主。以前  相似文献   

14.
解放以來的數年中,地層上及化石上新的重要發現時有增加。最近潘江同志對於南京附近的地質研究頗詳,曾在雷鼓山剖面烏桐系發現魚化石,經劉憲亭同志鑑定,認为胴甲魚類(Antiarcha)的一種(屬名及種名俱未能鑑定),地層時代應屬於泥盆  相似文献   

15.
徐瑞麟 《地质论评》1938,3(5):497-506
前言泥盆紀地層,在廣西境內,甚爲發育,舉凡大背斜層之外圍,莫不爲此層所分佈。全部地層,又因上下部岩質之差異,而成不同之地形。由堅緻砂岩所組成之下部地層,常高(?)成山  相似文献   

16.
楊敬之 《地质论评》1940,5(6):475-482
附圖一版民國二十八年春,筆者隨侯德封先生調查北川、安縣、平武、江油一帶地質,見泥盆紀地層分佈甚廣化石豊富完美,爲研究地層者,不可多得之良機,會詳測一二部面以作比較。同年秋筆者同任績又赴廣元、昭化附近調查,此區仍有泥盆紀地  相似文献   

17.
劉基磐 《地质论评》1938,3(2):147-156
(甲)分佈 湖南煤鑛豐富,分佈甚廣,就地質時代而言,約可別為三種:(一)石炭紀。多為無煙煤,產侧水煤系中。岩石以石英砂岩為主,中夾砂質及炭質頁岩,內含煤層凡三。煤層之下,常見菱鐵鑛及黄鐵鑛結核,平铺成層,可資開採,湘中一帶所產之土鐵,均取於此。重要產地為湘鄉實慶新化安化等縣。(二)  相似文献   

18.
許德佑 《地质论评》1938,3(3):299-304
中國海相下三叠紀化石之最初發現者,為法籍鑛工師勒克萊(M.A.Ieclere)彼於一九○二年在貴州貴陽附近之砂子硝地方,曾於直接掩覆上二叠紀地層上之灰色硬石灰岩中獲得頭足類及微小之腹足類。頭足類經杜維勒(H.Donville)之  相似文献   

19.
王晓青  靳鳳桐 《地质论评》1939,4(6):435-454
緒言天柱錦屏二縣,舆湘省西陲之會同靖縣交界。其间震旦紀地層颇为发育,構成一大背斜層,軸向約近東北——西南。出露於其兩翼之较新地層,在东者有会同縣城南二十里連山一带  相似文献   

20.
田奇 《地质论评》1938,3(4):355-404
引言中國泥盆紀化石之著聞於世,爲時最早。西歴一八四六年,即有康力克氏(L.G.de Konick)爲之研究,刊行於世。一八五三年,戴威遜氏(Thomas Davidson)亦記述泥盆紀腕足類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