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贵州三叠系拉丁阶-卡尼阶界线层牙形石生物地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贵州关岭拉丁阶-卡尼阶界线层附近的竹杆坡组和瓦窑组等间距采集牙形石样品,在详细区分牙形石Paragondolella属内各种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地层分布情况,认为Paragondolella属在晚拉丁末期沿两个分支方向演化:P.foliatainclinata→P.polygnathiformis→P.maantangensis和P.foliatainclinata→P.foliatafoliata→P.tadpole。从谱系观点出发认为P.polygnathiformis的首次出现点作为卡尼阶底界的标志是合理的,并在竹杆坡剖面首次将拉丁阶-卡尼阶界线置于第2层距底3.38m处,即杨柳井组和竹杆坡组岩石界线以上3.38m处。以上谱系关系的识别也为P.polygnathiformis带细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张再天  孙亚东  赖旭龙 《地球科学》2018,43(11):3955-3975
我国西南地区海相中-上三叠统沉积记录良好,但晚三叠世卡尼期牙形石生物地层划分和对比研究较为薄弱.通过对云南省罗平县和贵州省贞丰县、关岭县等地4条剖面的杨柳井组、竹杆坡组以及瓦窑组进行高精度的牙形石采样,以及牙形石生物地层学和系统分类学研究,共描述牙形石3属23种.结合前人研究材料,由下至上共建立了8个牙形石带,分别为:Paragondolella foliata带,Quadralella polygnathiformis带,Quadralella tadpole带,Quadralella praelindae带,Quadralella aff.auriformis带,Quadralella robusta带,Quadralella noah带和Quadralella ex gr.carpathica带.以此为基础,对西南地区卡尼期地层进行区域内和跨大区的对比和划分研究以及对牙形石分子演化规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贵州西南部“法郎组”牙形石及其时代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2  
杨守仁  刘疆 《地层学杂志》1995,19(3):161-170,198
根据近年牙形石研究,在“法郎组”中从下而上识别了3个牙形石带:1、Neogondolellapolygnathiformis-Neogondolellamaantangensis组合带;2、Neogondolellapolygnatiformis-N-eogondolellatadpole组合带;3、Neogondolellapolygnatiformis带。根据牙形石N.excelsa谱系演化、牙形石发展事件、牙形石分带及其与国内外的牙形石带对比,论证了“法郎组”的时代,“法郎组”可解体为瓦窑组和竹杆坡组,全属晚三叠世卡尼期,而不是拉丁期。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南部关刀地区在三叠纪位于南盘江盆地内的大贵州滩北西缘,属于碳酸盐台地边缘斜坡相沉积环境。关刀剖面因产出丰富的三叠纪牙形石而备受关注,前人已对该剖面的牙形石进行了详细的报道。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详细重建了关刀剖面中-晚三叠世之交的牙形石序列,识别出安尼期晚期至卡尼期早期的8个牙形石间隔带,由下至上分别为:Neogondolella cornuta带、Budurovignathus truempyi带、Budurovignathus hungaricus带、Budurovignathus mungoensis带、Paragondolella inclinata带、Paragondolella foliata带、Quadralella polygnathiformis带和Quadralella intermedius带。其中,Paragondolella foliata带和Quadralella intermedius带首次识别于该剖面。据此,本文重新厘定了该剖面拉丁阶的底界和顶界。其中,以Budurovignathus truempyi的首现为标志,将拉丁阶的底界下移了14.8 ...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精确限定黔西南中三叠统坡段组的地质时代,论文选择贵州册亨中三叠统坡段组典型剖面开展了石珊瑚及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在中三叠统坡段组(中上部)识别出石珊瑚3属3种,它们包括Pentasmilia zaitingnaensis,Pinacophyllum spizzensis,Gillastraea delicate;识别出牙形石Neogondolella constricta带。该带除含有带分子外,还含有Neogondolella bulgarica,Neogondoela navicula,Neogondolella acuta,Neogondolella alpina alpina,Cratognathodus kochi,Ozarkodina tortilis,Prioniodinasp.,Lonchodinasp.等重要牙形石。通过对牙形石特征的分析和国内外同名带的对比,认为坡段组Neogondolella constricta带大体可与贵州省盘县地区羊圈-楚皮凹剖面中三叠统关岭组上段、贵州罗甸关刀(2)剖面关刀岩楔、和云南开远马者哨法郎组的同名化石带对比,进而确定贵州册亨地区坡段组含牙形石Neogondolella constricta带的地层时代为安尼期的Illyrian亚期。  相似文献   

6.
许德佑(1939~1944年)将贵州省西部三叠系“法郎组”称为“海燕蛤层”,定其时代为拉丁期。王义刚(1983)研究黔西南菊石时,把“法郎组”三分(竹杆坡段、赖石科段、龙场段),其龙场段的Trachyceras multitubertulatum菊石带被归入下卡尼阶。本文研究了产自贵州省关岭县—贞丰县三叠系“法郎组”上部(本文称瓦窑组,相当王氏的赖石科段)的菊石4属9种和鹦鹉螺类1属1种。研究结果表明,从这些菊石在国内外的地质地理分布和与其伴生的牙形石看,产出上述头足类的瓦窑组的时代确定为早卡尼期晚期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7.
贵州兴义烂滩剖面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在该剖面第6层中发现3类辐鳍鱼牙齿化石,其伴生有介形类Cavellina jangyouensis,在12层中发现软骨鱼类鱼鳞化石和2类辐鳍鱼牙齿化石,在第14发现大量的粗菊石Trachyceras sp.。在该剖面上建立了2个牙形石带,自下而上分别为:Paragondolella polygnathiformis和Paragondolella tadpole带。根据牙形石特征,把中晚三叠世拉丁和卡尼期的界线定于12层底部。该剖面为该区中上三叠统之交的地层提供了较好的生物地层格架,对地层时代划分及区域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期在贵州省西南部,特别是关岭地区发现了大量三叠纪的海生爬行类化石,其中不仅包括过去已经报道的真鳍龙类和鱼龙类,还包括我国首次发现的齿龙类和海龙类。为了查清这些化石的产出层们和分布范围,确定动物群的性质,在贵州的关岭、兴义、安龙和云南的罗平等地开展了野外调查,实测了三条地质剖面,它们是:贵州关岭新铺法郎组瓦窑段下部及竹杆坡段上部地层剖面,贵州顶效法郎组竹杆坡段地层剖面,以及云南罗平法郎组竹杆坡段地层剖面。结果显示,该区域的脊椎动物化石主要产于自中三叠统至上三叠统的4个层位。贵州地区最早出现的海生爬行动物是真鳍龙类(Eusauropterygia)的宋氏清镇龙(Chinchenia sungi)和邓氏三桥龙(Sanchiaosaurus dengi),化石产于贵阳附近关岭组一段(安尼期早期)的白云岩中。贞丰县牛场上坝村的这一层位中还发现了初龙型类的足印化石。关岭组二段(安尼期晚期)的中厚层灰岩中含有丰富的鱼和鱼龙类化石,这是鱼龙类在贵州地区出现的最低层位。法郎组竹杆坡段(拉丁期,或依据牙形刺定为卡尼期早期)中的海生爬行类化石包括鳍龙目肿肋龙科的胡氏贵州龙(Keichousaurus hui)、幻龙科的幻龙未定种(Nothosaurus sp)以及鱼龙类和海龙类。化石主要分布于贵州兴义、安龙,和云南罗平地区的泥晶灰岩中,该层位不仅在化石种类和数量上都远远超过关岭组,而且是海龙类目前已知的最低层位。迄今为止共了法郎组瓦窑段(卡尼期)海生爬行类共11属13种,它们是以周氏黔鱼龙(Qianichthyosaurus zhoui)为代表的鱼龙类,以黄果树安顺龙(Anshunsaurus huangguoshuensis)为代表的海龙类,和以新铺中国豆齿龙(Sinocyamodus xinpuensis)为代表的齿龙类。化石主要产自关岭县新铺乡瓦窑段下部的泥晶、泥质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中。该地层是目前产出化石最丰富和唯一产齿龙的层位。  相似文献   

9.
江海水  陈龑  刘芬 《地球科学》2018,43(11):3947-3954
全球海相拉丁阶-卡尼阶界线(Ladinian-Carnian Boundary,LCB)层型已经确定意大利的Prati Di Stuores/Stuores Wiesen剖面,菊石Daxatina canadensis(Whiteaves)的首现位置标志着卡尼阶的底界.该界线通常被认为与牙形石Quadralella polygnathiformis或者Budurovignathus diebeli的首现接近,然而该界线在我国的确定却存在一定争议.一方面,由于主要的标志菊石Daxatina canadensis缺乏;另一方面,菊石(如Trachyceras)生物地层确定的界线比起牙形石生物地层确定的界线要高许多.如在我国华南海相LCB地层发育最好的贵州西南地区,依据菊石一般将LCB置于竹杆坡组顶部附近,而依据牙形石生物地层,则又置LCB于竹杆坡组底部附近.贵州贞丰龙场大坪子剖面杨柳井组上部发育有牙形石Quadralella polygnathiformis和Budurovignathus属分子共生的过渡层,其时代可能归入卡尼阶的第一个亚阶Cordevolian.是以贵州贞丰龙场大坪子剖面的LCB可能置于杨柳井组上部.但是,确定我国海相LCB仍需综合牙形石、菊石等生物地层,辅以磁性地层以及绝对年龄等多手段的研究来互相印证.   相似文献   

10.
西藏冈底斯西段措勤地区三叠纪牙形石生物地层特征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西藏措勤县江让乡敌布错北缘的碳酸盐岩地层原来认为是中二叠世"下拉组",然而,最新的牙形石生物地层学研究否定了这种认识。在这套碳酸盐岩地层中识别出了三叠纪的4个牙形石带(组合带),即:Neogondolella carinata带、Neospathodus triangularis-Ns.homeri组合带、Chiosella timorensis带、Paragondolella inclinata-Pg.polygnathiformis组合带。牙形石动物群的对比研究表明,新建的嘎仁错组的时代为早三叠世印度期至中三叠世拉丁期末期,珠龙组采样层段的时代为中三叠世拉丁期末期至晚三叠世卡尼期的早期。  相似文献   

11.
12.
崔智林  梅志超 《地层学杂志》1996,20(3):213-216,T001
"海棠山灰岩"分布在陕西镇安海棠山一带,呈断块出露,面积约30km~2,厚度>120m。前人根据所采到的腕足、珊瑚等化石把这套地层笼统置于下石炭统,划归界河街组。最近我们在这套灰岩中处理出牙形石 Idiognathoides sulcatus sulcatus,Id.sinuatus,Idiognathodus deli-catus,Declinognathodus lateralis 等,其时代为纳缪尔晚期。因此,该灰岩的时代为维宪期纳缪尔晚期,而界河街组的时代为杜内期维宪早期。  相似文献   

13.
赣东北构造带中的“放射虫硅质岩”主要分布于樟树墩—茅桥一带的赣东北蛇绿杂岩带之张村群中,与周边岩石地层呈断层接触关系,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一致显示为泥质硅质岩,岩石遭受低级绿片岩相区域变质作用的改造,与泥质千枚岩、变质火山岩、蛇绿岩密切共生,含有“可疑的”晚古生代放射虫化石;茅口(孤峰)组硅质岩遍布于赣东北—皖南广大地区,整合于乐平组煤系地层之下、小江边组灰岩之上,具稳定的层位压盖关系,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反映为纯硅质岩,岩石无变质重结晶现象,与碳质泥岩、灰岩互层,含大量的、珊瑚及腕足类化石,地层时代为二叠纪。因此,两者应分属不同的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14.
耿瑞伦 《探矿工程》2007,34(10):15-16
绪言:《探矿工程》杂志1957年创刊迄今已50年。伴随着共和国成长,刊物及其编者、作者、读者与人民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经受多少风雨和不平凡的路程。有创刊开始一段时期和1979年迄今28年来的晴天阳光;经受过50年代末期“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和60—70年代“文化大革命”的痛苦和灾难。我珍藏有创刊以来全部《探矿工程》杂志,是读者也是作者,任过杂志编委、副主任委员和主编及顾问,对杂志感情良深,也从阅读中吸取知识受益菲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新疆东天山沙泉子地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花林宝  阳翔  钟华 《矿产与地质》2002,16(5):291-296
新疆东天山沙泉子地区位于雅满苏—沙泉子成矿区的东段 ,地层简单 ,但岩性复杂。受沙泉子深大断裂及沙泉子火山机构共同作用 ,地球化学异常表现为以 Cu- Zn- Ag- Mo为主的内环、以 Pb- Zn(Cu- As- Sb)为主的中环和以 Au或 Au- Ag- As- Sb异常区为主的外环 ,从中心至外围 Cu、Zn等异常强度、规模逐渐减弱 ,Au、As、Sb异常逐渐增强 ,在元素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Cu、Zn、Pb、Ag— Pb、Zn、As、Sb(Ag)— Au、As、Sb的元素分带现象。提出沙泉子北、苦水北二处找矿预测远景区 ,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
对发育于福建建瓯市迪口镇竹洲村的"竹洲砾岩"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表明,该砾岩既不是前震旦系马面山群龙北溪组的底部砾岩,也不是构造砾岩,而是相当于晚三叠世大坑组(T3d)层位的底砾岩,不整合沉积在前震旦系迪口组之上.这一发现对深化研究该地区前寒武纪地质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三江”哀牢山带蛇绿岩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哀牢山带蛇绿岩由变质橄榄岩、堆晶杂岩和基性熔岩组成。其中二辉橄榄岩近似原始地幔岩,方辉橄榄岩为残留地幔岩。辉长岩-辉绿岩-辉石玄武岩系列及辉石岩-辉长闪长岩-钠长玄武岩-苦橄玄武岩系列分别为原始二辉橄榄岩经部分熔融产生的拉斑玄武岩浆及苦橄玄武岩浆结晶或结晶分异演化而成;前者具有洋脊玄武岩特征,后者具有准洋脊玄武岩特征,它们形成于大洋中脊环境。其形成时代不晚于早石炭世(C1),侵位在晚三叠世一碗水组(T3y)之前。  相似文献   

18.
日前,由中国勘察设计杂志社和山东勘察设计协会共同组织在济南召开了一次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信息化建设交流研讨会,会上对勘察设计单位如何开展信息化工作进行了研讨,同时还有不少勘察设计单位介绍了经验,也请了中央财经大学的赵天寿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的陈禹教授在会上讲了两堂生动的信息课。为使广大读者更多的了解信息化问题,本刊记者就什么是信息化,发展信息化的重要意义,我国信息化工作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等一些具体问题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经济科学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信息化研究的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禹同志。  相似文献   

19.
陕西府谷老高川新第三纪“红层”的划分与时代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25  
对陕西府谷老高川新第三纪“红层”岩石地层、磁性地层、生物地层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上第三系一般含有中新统上部及上新统下部。上中新统地层的时代相当于Turolian的中、晚期,古地磁年龄约为7.4~5.3Ma,其中含有多层哺乳动物化石;下上新统沉积的时代相当于Ruscinian的早、中期,古地磁年龄约为5.3~4.36Ma。二者在岩性、所含动物群的组合及其性质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20.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天津院”)成立于1953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水泥工业设计院。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家先后从天津院抽调部分员工与有关科研院所合并,组建了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以F简称“南京院”)和成都建材工业设计院(以下简称“成都院”)。至此,我国便有了以天津院为代表的_三家水泥设计院(以下简称“水泥行业院”)。[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