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04 0 6 0 1 GPS载波相位测量中的信号多路径效应影响研究 袁林果 (西南交通大学 )…∥测绘学报 .- 2 0 0 4 ,33(3) .- 2 10~ 2 16论述了载波相位测量中GPS多路径信号的特征 ,分析了其对载波相位测量的影响 ,提出了在坐标域用移动平均进行短基线静态GPS测量多路径误差探测的方法 ,实测数据取得了满意的效果。0 4 0 6 0 2 一个新的GNSS模糊度估计类 P .J .G .Teunissen(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 0 0 4 ,2 9(9) .- 74 1~ 74 6说明了整数等变估计类较整数估计类和线性无偏估计类的范围大 ,给出了一个…  相似文献   

2.
利用 1 988~ 1 996年共 8年的上海天文台 VLBI站与国际 VLBI站基线长度变化的精确测定结果 ,重新估计了上海 VL BI站的形变速率 ,证实了基于不同地球参考架系统对估计的上海站的运动有明显差异 ;基于最新的 ITRF96地球参考架和 Sillard等 (1 998)欧亚板块的欧拉矢量 ,估计得到上海站的地壳垂直形变速率为 -1 .95± 1 .0 2 mm/a呈下降趋势 ,水平形变速率为 1 3.5 5± 1 .2 0 mm/a,方位 77.5°± 4.5°;估计得到乌鲁木齐 VL BI站的地壳垂直形变速率为 -6 .0 8± 2 .77mm/a呈下降趋势 ,水平形变速率为 2 1 .87± 2 .5 2 mm/a,方位 45 .5°±6 .6°;进一步分别基于 NNR-NUVEL -1 A地球板块运动模型和 Zhang等 (1 999)的欧亚板块的欧拉矢量 ,得到与上述较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第 3 2卷 第 1~ 4期测量误差与测量平差动态定位有色噪声影响函数———以一阶AR模型为例杨元喜 ,崔先强 ( 1— 6)……………………………………………………有偏估计与LS估计的比较与选择归庆明 ,李国重 ,欧吉坤 ( 1— 2 6)……………………………………用SLR数据导出的地心运动结果秦显平 ,杨元喜 ( 2— 1 2 0 )………………………………………………判断观测值粗差能否发现和定位的一种验前方法岑敏仪 ,卓健成 ,李志林 ,丁晓利 ( 2— 1 34)…………………………………………………………动态定位自适应滤波解的性质杨元喜 ( 3— 1 8…  相似文献   

4.
本文按照联邦德国H.Pelzer教授提出的“点场”的概念和分类,概括评述了当前国内外利用大地测量数据分析地壳形变所建立的各种运动模型,分析了模型的估计方法和假设检验。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针对数字栅格地图数据网络分发中安全高效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H.264/AVC的数据隐藏算法。首先,结合H.264帧内编码特点,根据方向近似性对H.264视频4×4亮度块的9种帧内预测模式进行分组;然后,在分析当前块所采用的预测模式和数字栅格地图数据特征的基础上,建立数字栅格地图数据和预测模式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此映射关系实现数字栅格地图数据的隐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降低了数据嵌入引起的视频失真强度,限制了视频位率的增加;嵌入和提取方法简单快速,保证了数字栅格地图数据网络分发的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概率运动估计的超分辨算法能克服传统超分辨率方法过分依赖于准确运动估计的缺点,为了改善其重建效果,通过分析图像的局部结构模式,给出了局部空域活跃度的定义表征图像的局部结构特征,设计了形状、尺度自适应的非局部空时邻域窗口函数,进而提出了一种结构保持的超分辨率自适应重建算法。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方法具有更好的重建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50个IG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为研究对象,采用赤池信息量准则(BIC)模型估计准则对四种组合噪声特性进行估计分析,探讨共模噪声(CME)对IG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噪声模型及站速度影响. 结果表明CME会导致IGS基准站坐标序列噪声模型的有偏估计,并影响站速度的确定精度,准确估计基准站速度参数时应对CME进行修正;经CME修正后IGS基准站周年运动周年项振幅有所减小,高程方向更为明显,表明滤波后IGS基准站周年运动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8.
摄影测量系统精度测试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  冯其强  李宗春 《测绘工程》2010,19(2):53-55,58
根据经纬仪测量系统点位真实精度的经验值和分别用工业摄影测量系统与经纬仪测量系统测量出的点位进行公共点转换得出的差值,来估计工业摄影测量系统测量的点位精度,从而提供一种检测工业摄影测量系统精度的新方法。分别使用INCA3与Nikon D2H相机试验,发现INCA3相机的精度大约是Nikon D2H精度的2倍。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光流技术的无人机视频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计算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光流网络的无人机视频运动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分别提取视频序列影像中目标的运动特征,并利用所提取特征进行光流计算;其次通过堆叠网络结构增加网络深度、引入小位移子网络等方法提高光流计算的精度和效率;最后通过光流阈值分割实现运动目标的检测.采用4组不同飞行模式下的无人机视频数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悬停模式还是在航行模式下,所提方法均能实现单目标、多目标和遮挡目标的检测,检测效果更好、计算效率更高(计算时间≤35 ms),基本能满足无人机视频运动目标实时处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一种快速图像匹配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进了遗传算法的编码,重新定义了交叉变异算子,结合运动估计中一种新的线性搜索方法--线性正方形搜索算法,实现了一种快速匹配算法,试验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BFGS修正的正态分布变换点云配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点云配准是点云数据处理中的关键问题,针对原始正态分布变换算法求解Hessian矩阵时间复杂度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BFGS算法修正的正态分布变换点云的配准方法。通过利用目标函数的梯度值及增量参数更新正定矩阵,以正定矩阵近似代替Hessian矩阵的逆矩阵,确保算法每次迭代方向均为函数值下降方向,降低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通过模拟数据试验及实测数据试验,验证了本文算法的可行性,其在保持原始正态分布变换算法精度的前提下,提高了算法的配准效率。  相似文献   

12.
SAR图像变化检测是近几年SAR图像应用研究的新领域,现有的SAR图像变化检测算法大多针对单通道图像数据,而利用多通道SAR图像数据进行变化检测,可以充分利用图像信息,能够得到更好的检测效果。论文研究了基于MRF信息融合的多通道SAR图像变化检测算法,通过融合图像不同通道信息,实现变化检测;并重点论述了算法的基本原理和算法实现过程,通过实验对比,证明了论文提出的算法可以得到较高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3.
结合滤波算法的不敏卡尔曼滤波器相位解缠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谢先明 《测绘学报》2014,43(7):739-745
提出结合预滤波算法的不敏卡尔曼滤波(UKF)相位解缠方法。该方法把UKF、传统路径跟踪策略、全方位的局部相位梯度估计技术以及小窗口干涉图预滤波算法有效结合起来,能在相位解缠的同时进行干涉相位噪声抑制,既不受相位残差点影响,又避免了传统方法在相位解缠之前须尽可能滤除干涉图中相位噪声的不足。模拟和实测数据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且与扩展卡尔曼滤波相位解缠算法(EKFPU)以及传统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乌萌  郝金明  付浩  高扬  张辉 《测绘学报》2019,48(4):460-472
针对地面移动测量系统(MMS)和无人驾驶车(AV)平台双目立体相机采集的图像序列进行实时载体位姿估计优化问题,提出利用光流运动场模型的载体位姿与图像光流矢量间关系,将光流矢量解耦为3个平移分量、3个旋转分量和一个深度分量,推导分析了解耦后单分量、组合分量误差对位姿估计的影响,利用仿真和真实数据试验,验证了不同模型下单分量、组合分量误差分离模型的有效性,并结合组合分量误差分离模型,提出了双目视觉里程计位姿估计的解耦光流运动场位姿优化算法。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在与初始估计几乎同等计算效率条件下,将载体横向平移平均误差由4.75%降低至2.2%,即横向平移误差平均降低了53.6%;将载体前向平移平均误差由2.2%降低至1.9%,即前向平移误差平均降低了15.4%,长时间运行累积误差率较低,能够满足低功耗高效率计算条件下的组合导航实时载体位姿估计需求。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develops a methodology using a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o evaluate the best location to stop a high speed passenger train when faced with an undesired even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based on multicriteria decision‐making where different stretches of line which could be chosen as the stopping point are ranked depend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ne, the surrounding area and its accessibility for equipment. The method was integrated into the GIS to develop an expert support system for decision makers faced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undesired events. It has been applied to a case study on the high speed line between Valladolid and Madrid (Spain). The proposed method is new and has not previously been applied to high speed railway networks and could be adapted to other case studies. The speed of the algorithm provides an almost instantaneous reply within seconds of an emergency situation occurring. The method can therefore be part of an overall support system for decision making in undesired rail events.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传统GPS/GLONASS组合PPP数学模型中忽略GLONASS码IFB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参数"的组合PPP与码IFB估计算法。将"频间偏差"与"系统时差"参数进行合并,通过引入多个独立的"时频偏差"参数对组合PPP中的GLONASS码IFB进行函数模型补偿,同时可实现基于单个测站观测数据的码IFB精确估计。对配备6种GNSS品牌接收机的30个IGS站实测数据进行GLONASS码IFB估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牌接收机不同频率通道的GLONASS码IFB可达数米,且表现出与频率的明显相关性,但难以通过简单函数建模为其提供精确的先验改正值;相同品牌接收机的GLONASS码IFB整体上具有相似的特性,而在个别测站会表现出异常特征;即使接收机类型、固件版本及天线类型完全相同的测站,GLONASS码IFB值也可能存在显著差异。新算法能实现对GLONASS码IFB的有效补偿,明显加快组合PPP的收敛速度。虽然引入多个附加参数会导致函数模型自由度减小,但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有限,与传统"单参数"法进行组合PPP的定位精度相当。  相似文献   

17.
根据球面四元三角网(quaternary triangular mesh,QTM)的离散特征及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的多线程原理,用距离的计算与比较代替传统的扩张操作,提出了一种基于QTM的球面Voronoi图并行生成算法,并给出了Voronoi边界提取算法。利用C++语言及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CUDA)开发了实验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在球面上快速生成点、线、面数据集的Voronoi图,且能够将Voronoi误差控制在两个格网以内。同时,GPU并行计算的使用,提高了算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基于球面投影的单站地面激光扫描点云构网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正确判断点与点之间的邻接关系,结合单站地面激光扫描点云数据的特性,提出了利用球面投影对其构建三角网的方法;讨论了球面Delaunay构网方法的若干细节;采用球面有向搜索和球面LOP局部优化算法,提高了构网时间效率;实验表明本方法能快速、有效的对单站激光扫描点云构网。相似文献   

19.
一种针对激光雷达强度图像的滤波算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基于激光雷达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融合的中值滤波算法。运用此算法和传统的中值滤波算法以及均值算法对激光雷达数据进行了处理,并且使用多种指标对处理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本算法既保持了传统中值滤波的优点,又改进了对弱边缘目标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层次聚合聚类的典型算法可以体现研究数据的多尺度特征,但是典型算法的时空复杂度太高。通过将数据所在空间划分成等边长正交格网,结合3点间距离的传递性排除冗余计算,并将其推广到N维空间。设计了一种与典型算法遵循相同的单链规则,可即时计算类间距离且无需计算距离矩阵的算法,在获得与典型算法相同的多尺度聚类序列的同时,所需内存远小于典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无需人工干预且不使用距离矩阵,能大幅降低层次聚合聚类的运行时间,但是效率优势随空间维数增长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