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客观评价在役隧道震害综合承灾情况,从隧道震害危险性的压力指标与隧道自身及所处工程环境的承压指标筛选具有代表性、可操作性的分级指标。以隧道承灾系统为研究主体,运用最小偏差法将主、客观权重集合,得到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并利用GRA-TOPSIS法对在役隧道震害综合承灾度进行评价,确定隧道震害承灾情况。选取新疆某3个隧道中的5个区段为研究对象,运用GRA-TOPSIS法构建的隧道震害综合承灾度评价模型确定隧道震害承灾等级,评价结果与现场调查结果趋于一致。对影响承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可为各区段制定适宜的修复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讨论灾评培训或考核的模式及未来根据系统考核结果如何有效选取灾评队员的方式入手,介绍了基于ASP.NET的中国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培训系统——在线考试子系统的研发、需求分析、功能模块划分、出题机制、考试机制、阅卷机制,以及相应数据库设计等问题。该子系统的研制,可对全国灾评人员进行基本业务测试、综合能力测试,并可进行等级认证考核工作,有力地保证灾评队员业务水准不断提高,达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技能要求。  相似文献   

3.
承灾体脆弱性评估是科学进行灾害风险评估和预测的基础,房屋建筑作为面大量广的承灾体,众多学者对建筑物理脆弱性指标模型进行了研究。基于单灾种和多灾种2个维度,针对指标模型构建的各环节,全面梳理了几种典型单灾种物理脆弱性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构建情况,发现指标选取理论依据不明确,模型构建主观性较强,不能准确表征建筑特点与抗灾能力间的内在联系。系统总结了多灾种指标体系和耦合物理脆弱性指标模型研究现状,发现多灾种之间及其对承灾体影响的复杂耦合效应在现有指标模型中未得到充分体现。研究结果表明,明晰指标依据、优化模型构建是提升单灾种物理脆弱性评估准确性的关键;改进脆弱性耦合模型、拓展综合脆弱性评估方法是健全多灾种脆弱性评估研究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各地区承灾体特征差异性明显,且西南地区经历多次灾后重建,承灾体种类及其脆弱性呈多元化趋势的情况下,传统的通用数据标准已不再适用。此外,传统手工填写的数据采集方式导致数据汇总耗时耗力,且无法保障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时效性,严重影响了震害预测和灾后应急响应等工作的开展。本文以城镇规划数据为基础,依托智能移动终端,构建数据采集与动态更新一体化系统。系统通过对数据采集条目与流程进行定制优化,使其适应西南地区县城情境,实现了数据的标准化采集和实时录入。同时系统与城镇规划数据有机结合,利用实时采集的承灾体数据对城镇规划数据进行动态更新。其次引入智能化的承灾体数据交叉自动检验模块,确保数据准确。四川省丹棱县的应用示范表明,本系统显著改进了承灾体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一致性与更新速度,极大地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为灾情获取和评估打下坚实基础,有效提高了西南县市震害防御和应急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5.
供水系统是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担负着供给城市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的繁重任务。当供水系统遭到破坏,就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大的困难。地震是破坏供水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的城市供水系统,多数未经正规的抗震设计。因此,对位于地震烈度较高地区的供水系统作出震害预测,对减轻城市灾害、作好城市抗震防灾工作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的重点区域,从水资源承载系统内的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4个子系统中选取24项指标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综合运用改进熵权TOPSIS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和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定量评价2012-2018年长江中游城市群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过程及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表现为:缓慢上升(2012-2015年)、下降(2015-2017年)、再上升的趋势(2017-2018年);(2)水资源承载力的空间差异不明显(仅2016年差异显著),武汉城市圈水资源承载力的空间差异相对较大且呈现低值包围高值的空间分布特征;(3)各城市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得分较为均衡,但其他子系统的承载力均差异较大;(4)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人均GDP、城镇化率、第三产业比重和人均水资源量;(5)长江中游城市群水资源承载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且水资源承载力与耦合协调度有极强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中游城市群水资源承载力改善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生命线系统在城市防震减灾和震后功能恢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命线系统的抗震能力是影响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标定的重要部分。本文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震害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生命线系统影响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标定的指标体系,并根据其在地震中的破坏特点,确定了最终的指标权重;然后参考生命线系统的评价标准,提出了生命线系统对地震灾害损失的影响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梯级电站系统地震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梯级开发的大坝场址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其工作步骤仍然与单个坝址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步骤相同,并没有考虑不同坝址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包括不同坝址地震危险性的相关性以及梯级开发的一系列大坝中任意一个大坝的破坏对整个梯级电站系统正常运行的影响.所以在梯级电站系统安全性评价中,考虑系统整体的地震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渡河流域梯级开发的8座水电站为例,利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梯级电站系统整体的危险性.此研究可以为梯级电站系统的抗震设防和制定防灾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现代城市的迅速发展对生命线工程系统依赖性逐渐增强。地震后生命线工程系统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灾后生活和生产的恢复以及抢险工作的进行,因此对生命线工程系统进行地震作用下的可靠性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中主要介绍2种求解大型网络抗震可靠度算法———最小路递推分解算法和最小割递推分解算法。在此基础上,利用这2种算法对沈阳市供气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理选择使用这2种算法可以有效的进行不同地震烈度条件下的大型生命线工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由于初始误差的不确定性,非线性系统预报误差也是不确定的,信息熵可以度量这些不确定性.本文将动力学的非线性误差增长理论和统计学的信息理论有效结合,提出了基于非线性误差的信息熵概念.非线性误差的信息熵可分为时间信息熵和空间信息熵,其不仅可用来估计系统整体和各分量的可预报性,还可分析系统各分量之间的联系和各分量对整个系统可预报性的影响.以Lorenz系统为例,本文还研究了非线性误差的信息熵在可预报性中的应用,给出了系统整体可预报性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无论空间信息熵分析,还是时间信息熵分析,Lorenz系统在两吸引子周围和运动空间边缘运动时,系统对初值的敏感性较小,可预报性较高且可预报期限较长.通过对Lorenz系统可预报性的实例分析,验证了非线性的误差信息熵理论在可预报性研究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尤其在估计系统整体可预报性方面,为下一步研究大气不同气象要素的联合可预报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我国约有1.1万个海岛,多处于地震活跃带,地震灾害特征明显,目前地震领域研究主要针对城市展开,海岛地震灾害风险的研究较少。此背景下,该研究收集了海岛地震相关的地质和地震数据,形成海岛地震灾害空间数据库;从地震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震减灾能力3个方面构建海岛地震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熵权法与AHP法相结合建立海岛地震灾害风险综合评价模型,以长岛县、洞头区和东山县为例进行分析,并将海岛地震灾害风险等级划分为4个等级。结果显示:东山县为地震灾害高风险区,洞头区和长岛县为地震灾害较低风险区。该研究对海岛工程抗震规划与设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Impact assessment of urbanization on flood risk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is the region with highest urbanization speed in China. In this study, 6 typical urbanization area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ives of study. Flood risk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flood disaster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was utilized to define the weight of indices. The flood hazard, the exposure of disaster bearing body, the vulnerability of disaster bearing body and the comprehensive flood risk corresponding to three typical years in different urbanization stages, 1991, 2001 and 2006 were asse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ood hazard and the exposure of disaster bearing body in the 6 areas are all with an increasing trend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mong which, the increasing trend of the exposure of disaster bearing body is especially obvious. Though the vulnerabilities of disaster bearing body in the 6 areas are all with decreasing trend owe to the enhancement of flood control and disaster mitigation capability, the comprehensive flood risks in the 6 areas increased as a whole, which would pose a serious threat to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inally,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for flood risk management of urbanization area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wer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assessment results.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孟连7.3级地震的中、短、临三个阶段较成功预报的过程及所取得的减灾效益,同时较详细介绍了地球整体观的预报思路,提出孕震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应将源、场及地球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各子系统内部和它们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约束和反馈的观点。在预报研究进展方面阐述了建立多维预报指标、预报新方法的应用,孕震系统宏观层次上的单元体应力水平群体涨落模型等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14.
地震地质灾害对广州市部分城区工程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震害预测研究,探明地震地质灾害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掌握地震地质灾害源空问分布情况,分析其对工程环境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有助于政府制定防震减灾规划和城市建设与改造。针对广州市部分城区的地震地质灾害源、建筑物、生命线工程、地震次生灾害源的分布情况,应用基于GIS平台的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地震应急辅助决策系统,分析了该区内地震地质灾害破坏对建筑物、生命线工程和地震次生灾害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中的建筑物、生命线工程和地震次生灾害源不同程度地受到地震地质灾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Recent earthquake events evidenced that damage of structural components in a lifeline network may cause prolonged disruption of lifeline services, which eventually results in significant socio‐economic losses in the affected area. Despite recent advances in network reliability analysis, the complexity of the problem and various uncertainties still make it a challenging task to evaluate the post‐hazard performance and connectivity of lifeline networks efficiently and accurately. In order to overcome such challenges and take advantage of merits of multi‐scale analysis, this paper develops a multi‐scale system reliability analysis method by integrating a network decomposition approach with the matrix‐based system reliability (MSR) method. In addition to facilitating system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large‐size networks, the multi‐scale approach enables optimizing the level of computational effort on subsystems; identifying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components and subsystems at multiple scales; and providing a collaborativ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 The MSR method is uniformly applied for system reliability analyses at both the lower‐scale (for link failure) and the higher‐scale (for system connectivity) to obtain the probability of general system events, various conditional probabilities, component importance measures, statistical correlation between subsystem failures and parameter sensitivities. The proposed multi‐scale analysis method is demonstrated by its application to a gas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Shelby County of Tennessee. A parametric study i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segments during the lower‐scale MSR analysis of each pipeline based on the strength of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of seismic intensity. It is shown that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at both scales for accurate reliability evaluation. The proposed multi‐scale analysis approach provides an effective framework of risk assessment and decision support for lifeline networks under earthquake hazards.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6.
在地震小区划、概率设定地震和广泛收集地震地质、建(构)筑物、生命线工程、地震次生灾害源、社会环境与经济人口数据等的基础上,对东莞市区89.3 km2范围工作区开展震害预测与防御对策研究,得到不同烈度下建(构)筑物、生命线工程的震害分析结果,以及地震次生灾害影响、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评估结果,对工作区及东莞市的抗震能力进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人工神经元网络理论,对城市公路网络中的单元路段和桥梁的震害预测进行了探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一非确定性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对于深入研究生命线工程系统震害的规律具有普遍的意义,从而使我们有可能避免地震造成的破坏和最大限度地减小损失,为抗震减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生命线工程系统中供电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在元件可靠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供电网络系统工程地震可靠性分析,提出了供电网络系统功能失效分级及失效等级的判定方法,并建立了功能失效系数的概念,给出了供电网络系统功能失效系数的计算方法,从而实现了供电网络系统功能失效分析的定量化。  相似文献   

19.
盈江5.8级地震的震害特征及破坏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盈江5.8级地震震区的建(构)筑物、生命线系统和水利设施的概况,阐述了各类建(构)筑物、生命线系统和水利设施的震害特征及破坏机理.最后提出了震区在恢复重建与规划发展时的建议、建(构)筑物在选址、施工、抗震设防方面的经验教训、各类建(构)筑物加强抗震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埋地生命线管道系统智能监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智能材料在土木工程和防灾减灾工程中的应用是未来土木工程和减灾科学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对光纤传感技术在埋地生命线管道系统抗震防灾方面的作用作了初步的研究。对光纤传感器应用于埋地生命线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分析,提出了实施埋地生命线系统智能监测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