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兆棉  陈纲 《地质通报》1986,(2):192-182
1985年11月23日至28日,辽宁省地矿局在大连市金县召开《辽宁省区域地质志》及地质图件公开出版审查验收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地矿部科技委员会、地矿司、地质出版社、五四三厂、地科院地质所、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辽宁省测绘局、大连科技委员会、大连科技协会、辽宁省局所属地质队以及部分省(区、市)地矿局和区调队等29个单位50名代表。出席会议的评审员有姜春发、刘效良、杨空、高新国、郑少林、钟瑞元、庄忠彬、常绍泉,评审员张秋生、贺同兴、米家榕、沈其韩、何起祥、陈晋镳、周幕林等因故未到会,提出了书面评审意见。审查验收委员会由辽宁局总工程师马元韬、地矿司区调处处长郑恒有高级工程师等15人组成。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区域地质志》及地质图件公开出版审查验收会议,由陕西省地矿局主持,于1985年5月21至25日在西安市西北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地矿部科技委员会、地质矿产部地矿司秦巴协调领导小组、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出版社、北京大学、武汉地院、南京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省各野外地质队以及邻近各省区调队等33个单位的代表共60人。会议由地矿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程裕淇教授、地矿司区调处副处长陈克强高级工程师、陕西省地矿局总工程师尚瑞钧高级工程师等17人组成评审委员  相似文献   

3.
《地质通报》1987,(2):193-193
1986年4月28日至5月3日,河南省地矿局在郑州市召开了《河南省区域地质志》及地质图件公开出版审查验收会议。20个单位6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评审员有:楚旭春、张树业、任纪舜、安三元、夏国英、孙桂英、张庆文、伍英发、周世全、孟宪松、张文堂、刘宝珺、沈保丰、尤玉柱等。《河南省区域地质志》及地质图件是河南省地矿局区调队于1983年1月至1985年12月完成。分六篇,约85万字,插图434幅,表202张,图版20块。图件有1:50万河南省地质图、1:100万河南省岩浆岩图和地质构造图。  相似文献   

4.
5.
<正> 宁镇山脉震旦系是下扬子东部发育较完整的地区,出露于镇江孟河、埤城、仑山和南京幕府山等地(图1),东西长百余公里,组成复式背斜核部。由海相、冰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组成,总厚大于1500m。与下伏下元古界变质岩为不整合,与上覆含Redlichia的寒武系为假整合接触。自下而上分为下统尧巷组(新建)、高桥组,上统陡山沱组、灯影组。  相似文献   

6.
吕桂德 《地质论评》1959,19(9):391-391
1959年7月下旬,我们在进行宁镇山脉五万分之一综合地质测量的踏勘中,在下关与燕子矶间的幕俯山发现了寒武纪地层。从此,关于宁镇山脉究竟有无寒武纪地层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这一发现使我俩对下扬子地区的地史发育和大地构造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详细情况须待测量工作完毕后再作介绍,现仅对幕俯山寒武纪地层作一简略说明。幕俯山寒武纪地层出露在达摩洞  相似文献   

7.
课题于1992年12月17日在徐州市通过评审。该课题在分析宁镇地区30多年的物探、钻探、矿井、科研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野外修补填图、矿井调查、室内分析测试,利用了岩石组构、薄片、显微、超显微构造、TEM 透射电镜、构造地球化学、多种测试资料,收集了遥感、古地磁、重力、航磁及其计  相似文献   

8.
陈思松  陶维松 《江苏地质》1991,15(4):193-199
宁镇山脉岩浆演化到晚期花岗岩时,稀土元素丰度明显降低,出现一种与大多数情况相反的规律,它揭示了花岗岩类中的一个较普遍的问题,即存在着双模式;。其机理为上地幔不均匀性和部分熔融程度差异所致。并认为花岗岩类稀土元素的演化多样性与成因类型复杂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地质矿产局区调大队承担编制完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区域地质志》于1984年10月5日至11日在贵阳组织评审验收。地质矿产部科技委员会委派路兆洽委员为全权代表参加了验收会议。并有部地矿司、地质出版社、五四三厂、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云南、广西、湖南、河南、陕西、甘肃等省(区)区调队或地质队、贵州省科委、省测绘局、地质矿产局、省地质研究所及地质队的代表和特约代表78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1984年以来,我队在镇江以东的平原地区进行基岩地质调查,使用物探和钻探工程在埤城之东北约6公里的解放桥发现一个隐伏的辉长岩体,现称解放桥岩体。经南京地矿所测定,其K—Ar同位素地质年龄为142.6百万年,属燕山早期的产物。一、区域地质及地球物理场简介解放桥岩体周围广泛分布着厚达90余米  相似文献   

11.
一.绪论宁镇山脉位扬子沉积区的东段(图1),其研究历史,已近百年。早期在此做过“工作”的是一些帝国主义的所谓地质学者如李希霍芬(Richthofen)等。中国人正式  相似文献   

12.
<正> 一般认为,金陵组与上、下地层为假整合接触,金陵灰岩沉积后受到剥蚀,因而地表露头时断时续,残缺不全。1960年前后,我们在高骊山、栖霞山、伏牛山、青龙山等地工作时,获得的一些资料,与上述认识有些矛盾,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前言预测找矿有利地区的数学地质方法已相当多.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条件和目的,判别分析是其中之一.判别分析又分为若干种,各适应于不同情况和需要.本文是针对宁镇山脉中段地质及铁矿的研究现状,采用贝叶斯准则下的判别分析,在五万分之一比例尺的地质图上圈出找铁矿有利地段,而不是具体指出矿床位置与规模.由于资料及我们的水平所限,本文只是习作,不足为训.  相似文献   

14.
林天瑞 《地质论评》1991,37(5):396-403
本文依照岩石地层单位的含义,对宁镇山脉寒武系地层作了进一步研究,并与扬子区寒武系一些典型剖面进行了对比。对前人的划分方案作了修订和补充,将本区寒武系分为:下寒武统小仑山组(新名),幕府山组和迈皋桥组,下中寒武统炮台山组,中上寒武统观音台组。  相似文献   

15.
张俭  邢风鸣 《地质论评》1984,30(3):264-266
我们曾在宁镇山脉从事过耐火粘土、铜铁、铅锌矿的找矿勘探工作,获得一些新的认识。现作一介绍,不当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一)  相似文献   

16.
埃迪卡拉系底部发育一套覆盖在成冰纪冰碛杂砾岩之上的碳酸盐岩地层,被称为"盖帽碳酸盐岩",它是超级温室气候事件的沉积标志层,代表了新元古代"雪球"冰期的结束。通过对宁镇山脉地区新元古代地层的野外调查,在镇江丹阳帽山剖面南沱冰碛杂砾岩层顶部发现厚约4 m的含锰碳酸盐岩。沉积岩石学和稳定碳、氧同位素研究表明,这层碳酸盐岩具有盖帽碳酸盐岩的典型特征,可以与扬子板块其他地区的盖帽碳酸盐岩进行对比。这是宁镇山脉地区存在盖帽碳酸盐岩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7.
宁镇山脉滨邻长江南岸,是南京与镇江之间一系列近东西走向的山体的总称。该地区交通方便,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是我国地质工作开展最早、研究程度相当高的地区之一。 82—83年期间,笔者之一在着重对宁镇山脉中段进行现场调研基础上,通过已有钻孔的大量资料及沉积岩相建造和岩浆岩建造等的综合分析,提出宁镇山脉中生代以来是由先后三期推覆构造叠拼而成的一个复杂构造地区,同时,初步对其近东西向的主体褶皱构造进行了重新厘定,并在84年的继续工作中得到进一步证实。本文有关褶皱问题的讨论,主要是84年工作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18.
1986年6月3日至8日,甘肃省地矿局在兰州召开了《甘肃省区域地质志》及地质图件审查验收会议。这是在西北五省(区)中,继《陕西省区域地质志》及地质图件验收会议之后,又一重要的基础地质科研成果评审盛会。《甘肃省区域地质志》及地质图件的编著工作,是甘肃省地矿局原地质力学区调队(现酒泉地质矿产调查队),于1981年1月至1986年5月编制完成。使用资料一般截止到1983年底。1985年8月在甘肃地矿局系统进行过初审。  相似文献   

19.
宁镇山脉发现前震旦系——埤城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以往,认为宁镇地区最老地层是震旦系。1977—1984年,江苏区调队在开展宁镇山脉—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期间,于镇江东部第四系覆盖区的制图钻孔中,揭露出一套变质岩层。在丹阳县埤城附近由江苏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施工的验证孔表明:—300m以上所见和制图孔岩芯(性)相似;其下至800m变质程度有渐进加深的趋势,并有混合岩化,证实本区深部有变质岩系的存在。1986年春,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李坤英等测定角闪石K-Ar表面年龄为1771±5百万年,这是目前宁镇地区发现的最古老地层——埤  相似文献   

20.
张俭  蒋斯善 《地质论评》1966,24(1):72-74
高骊山段一名最早见于李四光、朱森的“南京龙潭地质指南”(1932)一书中,但在李毓尧等著的“宁镇山脉地质志”(1935)一书中才有详细的描述,并在高骊山、龙潭、赤燕山等地采得植物化石及瓣鳃类化石碎片。植物化石主要有:Lepidod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