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白洋淀漂浮植物对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白洋淀地区漂浮植物对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分布的影响,于植物生物量达到最高峰时的8月,获得了6个主要淀区的18条样带水生植物的地上生物量和水深数据,对有或无漂浮植物对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地上生物量及二者与水深之间的关系是否具有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有漂浮植物区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地上生物量显著小于同等环境下无漂浮植物区,漂浮植物对沉水植物地上生物量与水深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而对挺水植物地上生物量与水深的关系不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该文研究河北秦皇岛柳江古植物群 ,共发现植物化石 4 4属 86种 ,主要属种有蕨类、石松、苏铁、银杏、科达等植物 ,华夏植物群特征明显 ,纵向分布可划分为 6个植物组合。其中有少量安加拉植物群混生分子 ,该古植物化石遗迹是宝贵的资源 ,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同时是科普教育、旅游开发的良好场所。  相似文献   

3.
河北坝上地区植被及其资源利用研究—以丰宁试验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雪  李进 《中国沙漠》1994,14(4):29-36
分析了丰宁试验区植物区秒、植被类型、植物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后认为:丰宁试验区植物区系成份具有内蒙古草原植物区系成份的特点。但植被类型较复杂、植物种类组成较丰富。特别是具有一些天然林类型。此外,在区系植物组成中蔷薇科植物的地位突出,而藜科植物的地位降低,说明植被也有明显的过渡特征,可供利用的植物资源如观赏植物,药用植物和牧草资源较丰富,具有开发潜力,但由于超载过牧,导致90%以上的草地退化,退化程度以  相似文献   

4.
近代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在植物地理教学中的补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圈中各种植物和各种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生物圈各结构单元(各地区)的植物种类组成、植被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具有突出的边缘性和交叉性学科特征。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丰宁试验区植物区系、植被类型、植物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后认为:丰宁试验区植物区系成份具有内蒙古草原植物区系成份的特点。但植被类型较复杂、植物种类组成较丰富、特别是具有一些天然林类型。此外,在区系植物组成中蔷薇科植物的地位突出,而藜科植物的地位降低,说明植被也有明显的过渡特征。可供利用的植物资源如观赏植物、药用植物和牧草资源较丰富,具有开发潜力。但由于超载过牧,导致90%以上的草地退化,退化程度主要以轻度和中度为主,退化形式主要是河滩草甸盐渍化,丘陵缓坡草地沙质化,山地草地砾质化。  相似文献   

6.
丛枝菌根真菌是重要的微生物资源,能与绝大部分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其共生体系在生态环境建设和荒漠化防治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丛枝菌根真菌能够增加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的抗旱、耐盐碱、抗病以及重金属耐性,提高植物对胁迫环境的适应性.从丛枝菌根真菌的植物生理学作用、对荒漠化地区植物群落的影响、在荒漠化...  相似文献   

7.
植物化感作用在血吸虫病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抑螺植物的化感物质、化感作用、抑螺植物的标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植物化感作用在血吸虫病防治中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重点对抑螺植物化感作用在血吸虫病防治上的应用技术进行了研讨,研究结果对植物化感作用在血吸虫病防治中的应用将具有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截至2011年7月,福建省发现的维管束植物有250科1611属4839种(含亚、变种),是中国植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福建维管束植物主要集中分布在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地区,其中武夷山脉北段具有物种丰富度高、特有种多等特点,是中国11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之一.武夷山脉中段是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也是福建省植物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以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的戴云山脉中段,分布着大面积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有着丰富的植物多样性,位于戴云山脉南段的博平岭则是福建省南亚热带雨林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分布区,其植物种类在福建省植物物种多样性中独树一帜.分布在福建滨海湿地的维管束植物虽然种类不多,但地域特色显著,是福建维管束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截至2011年7月,福建省发现的维管束植物有250科1611属4839种(含亚、变种),是中国植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福建维管束植物主要集中分布在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地区,其中武夷山脉北段具有物种丰富度高、特有种多等特点,是中国11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之一.武夷山脉中段是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也是福建省植物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以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的戴云山脉中段,分布着大面积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有着丰富的植物多样性,位于戴云山脉南段的博平岭则是福建省南亚热带雨林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分布区,其植物种类在福建省植物物种多样性中独树一帜.分布在福建滨海湿地的维管束植物虽然种类不多,但地域特色显著,是福建维管束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杨柳科(Salicaceae)植物多为雌雄异株植物,在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杨柳科植物不同性别植株间具有不同的生长特征及繁殖策略,对环境因子变化也具有不同的响应机制。本文主要探讨了紫外线(UV-B)辐射、温度和降水等山地环境因子的变化对雌雄异株植物的影响。杨属雄株植物从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及分子机制等层面体现出对环境变化较强的耐受能力,而柳属植物性别间差异研究大多局限于形态生理变化等方面,过量的UV-B辐射对雌雄柳属植物未产生性别特异性影响,增温则对柳属雌株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杨柳科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差异响应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性别比例变化产生影响,从而改变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未来杨柳科雌雄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理仍需要进一步探索,为揭示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性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楚科奇海的水螅水母类及其分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金  标林茂 《极地研究》2000,12(3):169-182
本文报道 1 999年 7月至 8月我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雪龙”号破冰船在楚科奇海采集的浮游水螅水母类及其分布。分析鉴定了 8种水螅水母 ,其中 4种属于花水母目 ,2种属于软水母目 ,1种属于硬水母目 ,1种属于筐水母目。短新塔水母在楚科奇海是首次记录。简要记述了这些种类的形态特征并附图。楚科奇海这 8种水螅水母都是冷水种 ,其中 6种为近岸性的 ,2种是大洋性的。根据其地理分布可分为北极种、北极 -北方种和北方寒温带种等 3个类型 ,从动物地理观点看 ,楚科奇海的水螅水母类应属于北极区系。楚科奇海水螅水母类的丰度一般较低 ,其平均丰度为 1 0 8个 /1 0 0 m3,水平分布状况主要由优势种所左右 ,八斑腕唇水母和指腺华丽水母为优势种。垂直分层采样结果表明 ,指腺华丽水母分布于 0~ 30 0 m,其中以 50~ 1 0 0 m居多  相似文献   

12.
2016年5-6月,调查了鄱阳湖夏季水鸟,共记录到水鸟59种,隶属6目14科,其中繁殖鸟31种,非繁殖鸟28种;古北界种类27种(45.76%),东洋界种类3种(5.09%),广布种29种(49.15%)。与2015年相比,16个种有变动,涉及3目7科,比2015年减少了14种,增加了2种。鸟种类最多的为鸻形目,25种;其次是鹳形目和雁形目,分别为14种和11种;数量上,鄱阳湖夏季水鸟中,少见种3种,常见种2种,优势种有12种,其中鹳形目鹭科优势种7种,占优势种种数的58.33%。初步分析了鄱阳湖夏季水鸟的分布、生境选择和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共有高等陆生植物6088种,珍稀濒危植物56种,其中Ⅰ级保护物种4种,Ⅱ级保护物种23种,Ⅲ级保护物种29种,处于濒危状态的7种,渐危状态的27种,稀有状态的22种。在分析三峡库区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组成、地理成分、现状分布的基础上,探讨了库区珍稀濒危植物致危原因及目前所采取的保护措施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张金标  林茂 《极地研究》2001,12(2):133-144
The present paper is based on materials collected in Chukchi Sea and adjacent southern edge waters of Canada Basin, Arctic Ocean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uly to August 1999 on the icebreaker, the R/V "Xuelong", by the Chinese First Arctic Scientific Expedition. Totally, 8 species of pelagic Hydromedusae were identified, of which 4 species belonged to Anthomedusae, 2 species to Leptomedusae, 1 species to Trachymedusae and 1 species to Narcomedusae, the Neoturris breviconis is record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Chukchi Sea. Their principa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The 8 species of Hydromedusae occurring in the Chukchi Sea were all cold water species, of which 6 species belong to neritic species and 2 species to ocean species. According to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species, they may b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rctic species, Arctic-boreal species and Boreal-temperate species. From the view-point of zoogeography, species from these waters belong to the Arctic fauna.The abundance of Hydromedusae in Chukchi Sea was generally low, with a mean value of 108 ind.·10 -2·m -3. Rathkea octopunctata and Aglantha digitale were dominant species. From the view-point of vertical distribution Aglantha digitale is inhabiting in the depth of 0 300 m and with the maximum in the depth of 50 m to 100 m.  相似文献   

15.
以5个保护区为例来探究外来入侵植物与环境及人为因子间的关系。利用CCA分析了环境变量与外来入侵植物丰度的关系,采用了多元回归得出了与外来入侵植物最为相关的环境与人为因子。结果显示,从泰山自然保护区到丰林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分别为25种、12种、13种、5种、5种,沿着包括纬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高降雨量等环境因子强度的降低而下滑。而同时,外来入侵植物的数量随着人为活动的干扰度增强而增加。从起源上来看,热带成分从31%降至0,而北美起源的植物则逐渐增加。从科的组成上看,五个自然保护区中均有菊科分布,所占比例分别为15%、33%、36%、 40% 和20%,显示了其世界广布的特性,而其他科属入侵植物的分布并不均衡。从生活型上看,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要成分。外来入侵植物的传入途径在很大程度上受人类活动及利用喜好的驱动。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对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区鸟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79种鸟类,隶属12目27科。其中,冬候鸟40种、留鸟31种和夏候鸟8种。红树林区古北界鸟类41种,东洋界鸟类35种,广布种3种。分析了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区鸟类分布和年变动情况,比较了福建省6个红树林区湿地鸟类季节型的组成,指出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鸟类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陶冶  张元明 《中国沙漠》2012,32(5):1308-1314
采用方差比率法(VR),基于2×2列联表的χ2统计量、Ochiai联结指数(OI)以及去势对应分析(DCA),对准噶尔荒漠地区15个准噶尔沙蒿(Artemisia songarica)群落21个主要物种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准噶尔沙蒿群落物种间总体为显著正关联(VR=2.726>1)。210个种对中,正关联种对数(125对)多于负关联种对(85),且前者达到显著关联的种对数(53)也多于后者(4)。准噶尔沙蒿与伴生种间虽为显著正关联,但OI联结指数稍小。群落内多数伴生种间的关联性较弱(OI<0.4),表明物种多趋于独立和随机分布。群落优势种琉苞菊、角果藜、囊果苔草、尖喙牻牛儿苗、齿稃草和条叶庭荠之间为显著正关联,且OI指数最大,表明这些物种具有相似的生态需求。DCA排序图中的种间距离和分布位置较好地表征了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印证了上述结论。总之,准噶尔沙蒿群落虽生境不同,但群落内种间关系总体上较稳定,这对准噶尔沙蒿种群分布和群落发展较有利。  相似文献   

18.
中国猪毛菜属(Salsola L.)植物的地理分布特点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黄俊华 《干旱区地理》2005,28(3):325-329
对中国猪毛菜属7组37种的地理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亚洲荒漠植物亚区以种类的绝对优势及具有不同演化阶段的组成为中国猪毛菜属的分布中心,该区中以新疆为中心由西向东种类多样性递减:中闽猪毛菜属生境主要为旱生、盐生环境(占总种数的92%),分布海拔可从平原地区的260m上升到高山地带3500m,一些种成为群落中的建群种及优势种:中国猪毛菜属的地埋成分有6种类型,以伊朗.亚洲中部分布型及亚洲中部分布型为主(占总种数的78.38%),中国猪毛菜属与中亚地区的渊源关系十分密切,与东部地区的关系微弱,中国猪毛菜属种类是中亚地区的植物向东迁移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了解物种利用资源和占据生态空间的能力,对维持完善和科学保育荒漠戈壁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反映各生态因子作用的群落类型和海拔梯度组合而成的两条资源轴上,测度分析了甘肃酒泉荒漠戈壁灌木群落主要优势种的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1)在群落类型和海拔梯度两条资源轴上,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和合头草(Sympegma regelii)的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均较大,说明这些物种适应能力强,能够较好地利用环境资源,分布范围大,作为荒漠戈壁灌木群落中的广域种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和作用。(2)荒漠戈壁优势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值多数较小,在群落类型和海拔梯度资源轴上生态位重叠值小于0.5的分别占总种对的62.63%和77.89%。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之间一般生态位重叠值较高,物种利用资源能力强且存在竞争关系;然而,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物种与其他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较低,不同物种在环境资源的需求上产生互补,可以和谐共存;生态位宽度小的物种之间生态位重叠值仍较高,物种分布呈斑块现象;因此,生态位重叠与生态位宽度之间无显著相关性。(3)荒漠戈壁优势物种间总体表现为不显著的正关联,表明该植被群落结构及其物种之间处于稳定共存的状态。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potential global distributional shifts of poikilothermic invasive crop pest species associated with climate change, aiming to understand if their overall global distributions will expand or contract, and how the species distributions will vary across different regions. An ecological niche modelling analysis was conducted for 76 species. The potential distributional changes of the species in 2050 and 2070 were scrutinized for two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which were further examined across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ranges. Results showed that averages of the mean probabilities of presence of the 76 crop pest species were predicted to increase. Higher species turnovers were predicted mostly to occur in areas with increasing predicted species richness. Lower species turnovers, however, were predicted mostly to occur in areas with decreasing predicted species richness. Species richness increases were predicted to occur more often in currently lower temperature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approximately < 21 °C) or lower precipitation (annual precipitation approximately < 1100 mm) regions. Areas with the current annual mean temperatures at around 27 °C and 7.5 °C, respectively, were predicted to experience the highest decrease and increase in species richness as the climate warms. In conclusion, climate change is likely to expand the pest species’ overall distribution across the globe. It could have more profound impacts on the species distributions of those regions where species richness increases are expected, by altering the species’ community compos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