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岩石圈的生态作用(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确定了“岩石圈的生态作用”这一概念的内涵 ,考虑了作用的分类 ;阐述了岩石圈的各种生态作用 ,它们分别是资源的、地球动力学的、地球化学的和地球物理的生态作用 ;阐明了在地球演化过程中和工程技术造成的影响之下这些生态作用形成的规律 ;提出了有关这些生态作用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
川东嘉二段储层的形成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双重控制,受限海台环境是储层发育的有利相带,早期暴露溶蚀和白云化作用是孔隙层形成的必要条件。提出了反映储层形成机制、演化和分布规律的沉积模式、成岩模式、孔隙层成因模式和储层分布模式。这些多层次概念模式对嘉二段气藏勘探和开发挖潜具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两个花岗质岩体的钾长石进行的氩多重扩散域理论 (MDD)模拟及年龄测定 ,得到了这些岩体的冷却历史。结果表明 ,30Ma左右这里曾发生过一次快速冷却事件 (7.5~ 9.4°C Ma) ,表示该地区此时曾发生去顶剥蚀作用 ,是该地区的抬升作用的结果。这可能和阿尔金断裂的走滑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比值方法于铀矿床水分散晕及其它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它作为普查找矿、解释和评价水异常、判别铀矿化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和使用价值。本文所介绍的方法包括α多道能谱法和α-β积分法。能谱法是七十年代以来最先进和可靠的方法。而积分法虽是六十年代的方法,但使用实验室通用仪器来完成,也可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5.
林宝增同志这篇文章,是对岩浆演化程度进行定量综合研究的一种探索,我们希望广大岩矿研究者验证这个公式的合理性。但这篇文章立论的基本思想还是一元论的岩浆分异作用形成各种不同的岩石。现代岩石学的认识已是多元的,除分异作用外,还有同化作用,岩浆混合作用等,酸度不同的各种岩石不能一概视为岩浆分异作用的产物。对此,我们希望广大读者也来写写你们的实践经验和意见。  相似文献   

6.
岩浆(型)碳酸岩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主要从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分类,C,O,Sr同位素,碳酸岩与矿化的关系等各方面对(碱性)碳酸岩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并结合近20年来实验岩石等,流体包裹体研究,CO2^- H2O-NaCl流体体系的性质的研究,对碳酸岩岩浆的来源及成因,岩浆-热液的演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碳酸岩形成至少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岩浆阶段,岩浆期后阶段(气相碳酸岩/岩浆热液阶段),交代碳酸岩阶段,而作为与碳酸岩在空间和成因上有密切联系的基性,超基性岩,碱性岩杂岩体,则经历了碳酸岩成岩阶段以前的岩浆不混熔作用,结晶分异作用,岩浆结晶作用以及碳酸岩形成之后的围岩蚀变(霓长岩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1号井(WFSD-1)的ASR三维地应力测试结果表明,龙门山前陆逆冲带与其下伏的龙门山前陆盆地和上覆的松潘-甘孜地块的构造及地应力状态存在有重大差异。从整体上看,在汶川地震中,龙门山前陆逆冲带表现为在强烈的区域性挤压背景下,深部物质沿壳内拆离层自SW向NE方向的"层状"流动,在地壳上部转化为沿映秀-北川断裂(YBF)的快速垂向挤出,而其西侧的松潘-甘孜地块作自SE往NW方向的重力滑覆,东侧的龙门山前陆盆地则表现为自NE往SW方向的走滑或右行旋转。晚新生代以来,扬子地块相对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造山带并无明显的或大尺度的陆内俯冲作用发生。龙门山前陆逆冲带深部高温低粘度物质垂直向上的、快速的流动和挤出,直接导致了"5.12"汶川地震的发生,而松潘-甘孜地块E向扩展导致龙门山前陆带的强烈挤压和陆壳增厚及深部应力和地震能量的积聚则是诱导深部位移场发生突变和物质快速垂向挤出的主因,E向扩展是深部地震能量积聚和快速垂向挤出作用的必要条件,而非地震发生的直接原因。ASR地应力测试得出的主压应力方向完全平行于GPS同震速度场的位移方向,似乎表明ASR测试获得的原地应力场或许真实地反映了或最接近于地震过程中的构造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8.
吴良士 《矿床地质》2014,33(5):1121-1126
正地质填图篇共有12节,前8节已在本刊发表。本期内容为第九节火山岩出露区的地质环境初步认定与找矿和第十节变质岩出露区的地质环境初步认定与找矿。第九节火山岩出露区的地质环境初步认定与找矿火山岩的生成比较特殊,成岩物质来自地壳深部,而它的成岩作用又是在地表或水下进行,并受地壳表层各种地质与地理条件的控制,再加之后期区域变质作用的影响,使火山岩地层在岩性、岩相上变化较大,往往不易鉴别、对比和划分。大量的工作表明,在火山岩出露区进行矿产地质填图时,若能对火山岩的岩性、生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几种成煤作用观点或理论,运用突变或灾变的思路对海侵事件成煤作用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我国华北晚古生代陆表海盆地的特殊古地理背景(如极为低平的盆地基底等),海侵过程常具快速侵进的特点,与普通的海侵过程相比具有"事件"性质,在沉积记录上表现为水体深度截然不同的沉积组合直接接触,其间具明显的相序缺失(非侵蚀间断缺失),海侵层在时空上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等时性.同时提出不同成煤作用形成的煤在煤岩、煤质、煤的生烃能力上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四川盆地东部地区大安寨段页岩气(油)储层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岩心观察描述、野外剖面观测和薄片鉴定为基础,综合利用地质、钻井、孔渗等资料,深入探讨了四川盆地东部地区大安寨段沉积相和储层特征。提出研究区大安寨段沉积相的具体划分方案,认为浅湖生物滩、滩前湖坡和半深湖盆地的相邻产出的过渡部位,是大安寨段发育非均质储层和形成页岩气(油)藏的最佳相带位置;研究区大安寨段储层为特低孔-特低渗、孔隙-裂缝型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晶间孔、溶蚀微孔、溶孔及溶洞,其中裂缝对储层的贡献最大,溶蚀孔洞次之;认为压实作用、压溶作用、充填作用、硅化作用和胶结作用是破坏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而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是提高和改善储层储集性能的重要因素。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大安寨段储层的发育除了受沉积相、岩石类型、成岩作用及构造作用等因素控制外,还受到泥页岩的有机碳含量、有机质成熟度、脆性矿物含量、厚度和埋藏深度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1.
接触交代夕卡岩型多金属矿床铅源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乾  潘家永 《地质论评》1994,40(4):330-339
本文研究的接触交代夕代岩型多金属(铜-铅-锌)矿床是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作用有密切关系的矿床工业类型,传统上认为成矿物质是岩浆分异的产物。文中用矿石铅、岩浆岩铅及围岩铅同位素组成,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阐明了该类矿床矿石铅的三种来源,即单一的岩浆源,岩浆与围岩混合源及多元(三种以上)混合源,认为在运用铅同位素研究矿石成因时,既要研究矿石铅,也要研究岩浆岩长石铅和围岩(沉积岩)铅的同位素组成,并考虑  相似文献   

12.
中国镁铁、超镁铁岩浆矿床成矿系列的聚集与演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汤中立 《地学前缘》2004,11(1):113-119
矿床成矿系列的聚集与演化 ,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论述了元古宙以来的镁铁、超镁铁岩浆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式 ,划分了中国岩浆矿床类型 ,归纳总结出岩浆矿床的 3种聚集成矿方式及演化过程 :(1 )岩浆侵入体成矿 ;(2 )与大陆溢流玄武岩有关的成矿 ;(3)与蛇绿岩有关的成矿。提出了岩浆矿床聚集与演化的特征 :(1 ) 3种聚集方式 ,形成 5类支撑性矿产 (Ni Cu Co Pt,金刚石 ,Fe V Ti,Cr,石棉 ) ,两类世界级超大型矿床式 (金川式 (Ni Cu Co Pt) ,攀枝花式 (Fe V Ti) ) ;(2 )两个主成矿期(元古宙、古生代 )和两个成矿高峰期 (中元古代、晚古生代 ) ;(3)具有“继承与发展”和“戛然而止”的演化特征。进行了世界对比 ,讨论了岩浆矿床的勘查方向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9个黑云母样品高精度~(40)Ar/~(39)Ar法定年结果表明,囊谦盆地高钾岩浆的活动年限为37.1~37.8Ma。高钾岩石在地质背景和岩石类型上与青藏东缘发现的两类高钾岩系中的早期高钾岩浆岩具有可比性,它们可能形成于相同的构造背景。结合前人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资料,金沙江-红河构造带南、北段高钾岩浆活动的时间分别为40~24Ma和40~33Ma,南、北段高钾岩浆活动时间的差异可能指示陆内俯冲作用时限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岩浆包裹体的成因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林圻 《地球学报》1985,7(1):55-77
本文从下述六个方面对岩浆包裹体的研究状况及意义进行评述:1.岩浆包裹体的形成机制和分类;2.岩浆包裹体的测温研究;3.岩浆包裹体的测压研究;4.岩浆包裹体的化学成分;5.利用岩浆包裹体进行实验岩石-矿物学研究:6.岩浆包裹体可做为矿化作用指示剂。虽然有几类异常岩浆包裹体(特别是在月岩样品中)还无法加以解释,但是。岩浆包裹体可以提供大量有关岩浆结晶演化、岩浆不混溶作用、岩浆混合作用、火成侵位时挥发组分的含量、性状及演化、玄武岩浆起源、以及岩浆岩体的潜在含矿标志等重要情报。其中有些资料,从其它来源无法获得。岩浆包裹体研究已经成为现代火成岩石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独立分支,其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5.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67498711100042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three most crucial factors for the formation of large and super-large magmatic sulfide deposits are: (1) a large volume of mantle-derived mafic-ultramafic magmas that participated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deposits; (2)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and crustal contamination, particularly the input of sulfur from crustal rocks, resulting in sulfide immiscibility and segregation; and (3) the timing of sulfide concentration in the intrusion. The super-large magmatic Ni-Cu sulfide deposits around the world have been found in small mafic-ultramafic intrusions, except for the Sudbury deposit. Studies in the past decade indicated that the intrusions hosting large and super-large magmatic sulfide deposits occur in magma conduits, such as those in China, including Jinchuan (Gansu), Yangliuping (Sichuan), Kalatongke (Xinjiang), and Hongqiling (Jilin). Magma conduits as open magma systems provide a perfect environment for extensive concentration of immiscible sulfide melts, which have been found to occur along deep regional faults. The origin of many mantle-derived magmas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mantle plumes, intracontinental rifts, or post-collisional extension. Although it has been confirmed that sulfide immiscibility results from crustal contamination, grades of sulfide ores are also related to the nature of the parental magmas, the ratio between silicate magma and immiscible sulfide melt, the reaction between the sulfide melts and newly injected silicate magmas, and fractionation of the sulfide melt. The field relationships of the ore-bearing intrusion and the sulfide ore body are controlled by the ge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wall rocks. In this paper, we attempt to demonstrate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formation mechanism,tectonic settings, and indicators of magmatic sulfide deposits occurring in magmatic conduits which would provide guidelines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相似文献   

16.
岩浆流体在热液矿床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伟 《地学前缘》2001,8(3):203-215
岩浆流体在浅部分离为岩浆卤水和蒸汽相 ,CO2 、SO2 的加入将增加不混溶区间。Ag ,Zn ,Pb ,Sn等在高盐度卤水中呈氯化络合物的形式搬运 ,Cu、Au呈I价态的二硫化络合物的形式在富硫的蒸汽相中搬运。岩浆流体与大气水混合的稀释和热效应 ,是导致Sn元素沉淀的主要机制 ,流体混合需要长期稳定的抽送系统 :( 1)对流体界面混合 ;( 2 )两组裂隙处相遇混合。斑岩Cu矿床早期以岩浆流体为主导 ,晚期大气水普遍存在。反应性强、富含金属的岩浆流体从侵入体往外运移并且与主岩反应 ,形成带状分布的蚀变矿物组合。高硫化浅成热液矿床的早期以流体对主岩的广泛淋滤为特征 ,流体呈酸性和氧化性。密度差使得低盐度液体与深处高盐度卤水在空间上分离。低硫化浅成热液矿床的成矿流体呈低盐度、中性pH值和处于还原性、静水压力条件 ,流体沸腾是成矿卸载的主要机制。富Au型矿床与低盐度富气相流体有关 ,富Ag型矿床与较高盐度的流体有关。在热液系统的寿命中 ,导致矿化的流体活动仅在短暂的时期内存在。热液系统之间在岩浆标志上的变异是由于岩浆流体的间歇性贡献或缺失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铜山口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机制,探讨了构造、蚀变和矿化三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关系,推断了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8.
张乾  潘家永 《矿物学报》1994,14(4):369-372
本文以铅同位素组成为线索,讨论了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的矿质来源,得出了该类矿床矿质的岩浆源、岩浆与围岩混合源及多源混合源三种来源。  相似文献   

19.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674987112000631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Charnockites sensu lato(charnockite-enderbite series) are lower crustal felsic rocks typically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anhydrous minerals including orthopyroxene and garnet.They either represent dry(H2O-poor) felsic magmas that are emplaced in the lower crust or granitic intrusions that have been dehydrated during a subsequent granulite facies metamorphic event.In the first case,postmagmatic high-temperature recrystallisation may result in widespread metamorphic granulite microstructures, superimposed or replacing the magmatic microstructures.Despite recrystallisation,magmatic remnants may still be found,notably in the form of melt-related microstructures such as melt inclusions. For both magmatic charnockites and dehydrated granites,subsequent fluid-mineral interaction at intergrain boundaries during retrogradation are documented by microstructures including K-feldspar microveins and myrmekites.They indicate that a large quantity of low-H2O activity salt-rich brines,were present(together with CO2 under immiscible conditions) in the lower crust.  相似文献   

20.
煤的岩浆热变质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国内外资料,概括总结了岩浆热变质作用的煤质特征、煤牌号带状分布的规律,以及岩浆热变质作用的成因标志。此外,还重点探讨岩浆热变质作用的形成机理,提出了一个新的岩浆热变质作用的地质模式,即热源(岩浆)-储热体系-地热异常区-煤的变质带。这一观点特别强调热源(岩浆)与地质边界条件的相互关系,并认为此乃造成煤变质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