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移动GIS的特点和LBS定位技术,针对目前地名地址采集过程中存在的数据采集不准确、不规范和周期长等一系列问题,设计了从外业拍照、数据采集、内业录入到数据更新的地名地址数据采集流程,并开发了地名地址数据采集系统,其次,介绍地名地址采集系统的实现和功能配置,并结合实例分析系统的应用情况.系统既简化了地名地址的采集流程,同时又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地名地址数据不仅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公共信息资源之一,还是政府行政管理、经济建设、国内外信息交往不可或缺的基础信息资源。本文针对目前地名地址数据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采集不规范和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以外业拍照和实时定位方式的数据采集、内业录入到数据更新的采集流程,基于移动互联技术开发了地名地址信息采集系统,结合示范应用介绍了主要功能和系统应用情况。该系统既简化了地名地址的采集流程,同时又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推动了智慧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3.
针对以往地名地址采集方法存在采集效率低及数据安全难以保证等方面的不足,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从数据准备、移动端外业采集到Web端在线质检的地名地址采集工艺流程,在对移动端地图数据组织、地名地址数据安全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天地图开发了移动端、Web端地名地址采集系统,为开展地名地址采集工作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4.
地理信息数据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传统的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方式由少量专业单位组织,耗时长、效率低,难以满足数据的快速采集和及时更新要求。本文介绍了基于Web平台的志愿者地名地址数据采集方案,由志愿者提交地名地址数据的网站和数据库,利用互联网的高效、开放、共享等特点,实现对海量地理数据的快速采集和更新,是一种高效低廉的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方式,每个用户既是地理信息的使用者,也是地理信息的提供者,可长期低成本维持地理信息数据的现势性。  相似文献   

5.
地名地址数据作为一类重要的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是各行业专题数据融入地理信息的最主要载体,日益受到社会各行业、各部门的重视,但不同行业、部门由于不同的业务和应用需求,制定的地名地址数据采集、建库标准都不尽相同。本文从民政和测绘部门的地名地址数据标准差异化着手,分析不同行业的内在需求,提出了将两者数据进行有机融合的技术方案,以实现地名地址数据的统一采集、管理和共享。  相似文献   

6.
结合济宁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整合及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项目介绍了地名地址数据采集方法,并利用先进的自主开发软件程序完成了数据编辑、入库等工作,解决了数据转换、入库数据丢失和错漏的问题,实现了无损转换和无缝衔接,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其他地区开展地名地址数据采集和建库工作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结合ArcEngine和Skyline二次开发技术构建了一个集二三维GIS于一体的地名地址数据采集和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综合管理、地名地址数据录入与编辑、三维场景数据展示等功能,能够为城市地名地址数据的数字化管理提供综合性服务.  相似文献   

8.
林筝 《测绘通报》2016,(4):124-127
全景地图作为移动测量成果已经开始应用于空间数据更新。本文将全景地图与公开版地图数据库结合,进行了街道地名地址的数据采集,建立了标准地名地址库;通过建立地名规则库和地址匹配引擎,将非标准地名进行分词处理后与标准地名地址之间对应匹配,最后发布地名服务,实现了匹配结果的在线查询和定位。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数字城市基础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地名地址普查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绍了城市中地名地址数据外业采集、兴趣点照片采集、地名地址数据内业编辑、兴趣点内业绘制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结合项目实施情况,介绍了地名地址数据采集的工艺流程、采集要求以及质量检查涉及的问题;探讨了系统面向服务架构的构建思路和流程,分析了系统的体系结构、系统功能模块和具体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1.
结合地名地址数据的特点,着重分析了地名地址数据的质量评价体系。从采集的原始地名点和地址点数据生产及应用方面出发,通过明确评价指标和质量元素,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对地名地址数据进行质量评价,为完善相关评价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玉萍  张秀 《测绘通报》2015,(6):103-107
地名是人们赋予各个不同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地址是对地名信息方位、地理位置的文字描述,地名地址是基础地理信息。地名地址普查与数据库的建立有利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社会交流交往,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对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参与的地名地址普查项目的经验,对地名地址普查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就地名地址数据库设计、外业普查对象与数据采集方法作了简要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陆生强  彭静  陈婷 《地理空间信息》2022,20(1):122-123,148
地名、地址数据归口于多个政府部门管理,由于缺乏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存在重复建设、更新不及时等问题.针对地名地址管理的业务现状和问题,探索了基于协同审批的地名地址动态更新模式,建立了贯穿地名地址申报、审批、应用全过程的业务协同系统,实现了地名地址数据的规范采集、动态更新和图属一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地名地址匹配引擎是连接地理信息与其他数据的桥梁,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已有的地名地址数据库已经无法与当前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适应.为解决地名地址信息变化快、数量多但地名地址信息采集更新滞后的问题,本文基于有限地名地址信息,设计了以层级地址模型为基础的地名地址匹配算法,优先针对已有的标准地址进行精准匹配,对地名地址库中缺失的地址或非标准地址参照已有标准地址进行插值计算,实现了基于有限信息的地名地址匹配,提升了数据匹配精度,为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提供了高效可靠的地名地址引擎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刘永轩 《北京测绘》2022,36(4):503-506
随着微信小程序的应用与普及,其为越来越多的行业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本文结合2021年度北京市地名信息数据更新项目,研究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地名信息外业采集系统,实现了地名信息数据采集.与传统离线的采集方式相比,该系统简化了外业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硬件和人力成本,为北京市进一步提升地名信息服务能力提供了有效...  相似文献   

16.
以数字城市建设中地名地址库的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地名地址多来源数据的分析,阐述了地名地址建库的概念模型及地理实体的几何表达规则,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名地址库的建库思路流程,为地名地址数据的管理、标准化及信息共享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地名地址管理是地名普查工作之后的重要建设内容,本文从总体架构设计、地名地址数据库构建、地名地址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具体功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地名地址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数据管理子系统、公共服务子系统、综合应用子系统和运维管理子系统,依托地名、行政区划、楼门牌、地址等现有数据资源,对地名地址进行有效管理并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8.
地名地址数据是民政部门重要的业务数据之一,也是测绘部门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采集的重要数据之一,并且在工商、城管、公安等部门间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但是从现状来看,各部门分头采集、重复采集现象严重,且没有统一标准。本文以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项目中的测绘、民政、工商3个部门为例,提出了以GIS、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来实现多部门间业务协同式地名地址数据更新的机制,保证了数据的权威、统一、标准和及时更新。  相似文献   

19.
李水英 《浙江测绘》2002,(4):36-38,28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5万地名数据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5万地名数据采集项目已圆满完成,这一重要成果为建设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以及实现地名标准化,信息化奠定了基础,浙江省1:5万地名数据采集项目作为组成部分之一,由浙江省第一测绘院承担,共涉及1:5万地形图333幅,采集地名17.5万多条,用时七个月,本文对这一项目作一回顾,以能从中得到启迪。  相似文献   

20.
针对网页文本蕴含着丰富的地名地址空间信息,但因其描述的随机性、多样性,导致信息很难被快速、准确地识别出来的问题。该文在分析网页文本中地名地址组成特点的基础上,考虑地名地址的事件属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名地址基因"的信息提取方法,依据事件相关度、地名地址的字符长度等提取因子建立提取规则树获取目标地名地址。实际数据测试表明该方法在地名地址提取上更具针对性,提高了效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