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SILAS适航水深测量系统测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适航水深技术标准研究过程中,引进荷兰SILAS走航式适航水深测量系统,在天津港对其测量精度、深度分划正确性和重合精度等进行了系统的测试研究。对该系统的配置、技术性能、使用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目前 ,天津水运工程勘察设计院等部门正在开展天津港适航水深测量技术的研究。研究项目包括准确划分天津港浮泥层的密度及分布 ,对适航水深测量系统的设备及软件进行测试和现场水深测量比对 ,各种参数的精度评估 ,适航水深图的表示方法等。适航水深测量是对浮泥层海底特定密度层进行深度测量的新技术。传统的水深测量是测定深度基准面至浮泥层表面 (或密度小于某设定值 )的深度 ,而在一些淤泥质海底的水域 ,浮泥层厚度可达 1m~ 2m甚至更多 ,包含了流动浮泥层厚度的深度即称为适航水深。浮泥层表面至某一密度的水层 ,对水面船只航行没有危…  相似文献   

3.
天津港适航水深下界面淤泥容重值确定与适航水深测量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钱平生 《海洋测绘》2002,22(3):35-39
介绍了天津港适航水深下界面淤泥容重值确定依据,提出了1.28t/m^3或1.30t/m^3浮泥界面的建议,并初步探讨适航水深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直观表征近岸航道水深利用状况,提出应用一定时间尺度内最低瞬时水深、平均瞬时水深与海图水深、海图水深和深度基准面L值之和间的差异分布,定性分析水深利用状况的方法;提出以AIS报文中船舶吃水字段与对应海图水深的比值作为量化指标,定量分析水深利用状况的方法。天津港复式航道计算实例结果表明,南北两侧小船航道水深利用程度高于主航道,且小船航道处于高的水深利用状态;主航道水深利用程度相对较高,且其具有较大的水深可利用空间。综合考虑,在疏浚任务中应侧重南侧小船航道的疏浚,以提升天津港复式航道区域的综合水深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5.
高斌  周良明  苗庆生 《海洋通报》2015,34(5):551-559
运用现场观测的天津港航道处水深、流速以及悬沙浓度资料,采用垂向平均的计算方法,得到天津港航道的悬移质 输沙率,讨论当前条件下天津港航道悬移质输沙的特点,为天津港港区及航道附近水域的泥沙输运及淤积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胡宁 《海洋测绘》2002,22(2):39-41
研究了港口水深测量和疏浚工程水下土方量计算的平均水深误差测定技术,提出了建立相对稳定水深参考区、断面及参考点,进行水深趋势分析等方法,从而使疏浚工程土方量计算精度较大幅度提高。同时,平均水深误差测定也是检查短周期水深测量成果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白亭颖 《海洋测绘》2015,35(3):8-10
基于POM模式的"blending"同化法,构建了天津港及附近海域分辨率为1'×1'、13个主分潮的精密潮汐模型。构建过程中重点关注水深数据格网化与潮汐模型的精度评估。水深数据格网化过程基于尽量扩大覆盖范围、分辨率与水深数据相匹配以及保持岸线形状基本不变等原则。潮汐数值模拟过程采用分批同化T/P点与验潮站,实现对潮汐模型精度的可靠评估。经估计,在天津港附近的9个主分潮RSS在10cm内。  相似文献   

8.
沿岸水深测量技术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对沿岸水深测量各种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对各种技术方法的特点进行了阐述,根据海岸带图测量水域为沿岸浅水区的特点和当前测深技术及装备的情况,对水深测量方案的选择给出结论。  相似文献   

9.
在水深测量中,合理地采集水深数据是确保高质量测图不可或缺的环节。为了高效合理采集水深数据,测量前的测线合理布设和测量中的航迹控制是两个关键点。本文提出了用于计划测线布设与航迹控制的算法,并对其进行了理论上的推导与分析,同时在新研制的水深数据采集系统中得以应用,证明以所提出的算法进行测线布设与航迹控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水运工程测量规范》修订专题研究项目理论研究成果,分别通过陆地的"不同距离升降旋转法"和对选定区域重复进行水深测量的实测试验方法对RTK动态三维定位精度、RTK三维水深测量图载水深精度进行了验证,为将RTK三维水深测量纳入《水运工程测量规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