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西及邻区地台盖层和中新生代盆地地层褶皱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新测构造地质剖面资料,指出印支运动导致地台盖层和右江盆地构造层全面褶皱的主张是一大误解,印支运动的褶皱作用十分轻微,向北西减弱,至滇东南-黔南消失。地台盖层和上覆中新生代地层的同步一类同步褶皱是由多期次继承性造山运动累积叠加形成的。依据褶皱时代和过程以及优选大地构造线取向的差异。广西及邻区可分成以北西向大地构造线占优势的滨特提斯区,包括桂西和滇东南-黔南两亚区,和以北东向优选大地构造线为特点的 相似文献
2.
3.
皖南运动后,扬子准地台开始盖层沉积。经加里东、印支平稳抬升后,至燕山运动方始褶皱造山,进入大陆边缘活动带发展阶段。南象运动创名于南京南象山,意指侏罗纪象山群沉积前的构造运动。经调查,该地南象运动面,实为象山群与二叠纪栖霞组间断层。 相似文献
4.
华南大陆四次裂陷和中新生代南华造山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位素地质学、岩石学、成矿学、地球物理学等新成果表明,华南震旦纪以来的构造层之下普遍存在元古代一太古代变质基底。四堡期(Pt+2)雪峰期(Pt3)发生两次陆内裂陷,形成断续的岩石圈断裂,局部性陆间沟一弧和小洋盆,把华南古大陆分成扬子块体和华夏块体。两次陆缘裂陷分别形成广西期(Z一S)华南大陆边缘弧后扩张盆地和新生代琉球弧一菲律宾弧后东海一南海扩张盆地。东海一南海的前寒武纪陆块是华南一东南亚大陆裂解碎块,它不存在另一前寒武纪陆块,不存在印支一南海准地台。讨论了许靖华关于华南三叠纪碰撞造山带的理论,结论如下:(1)华南造山带命题正确,但论据不真实,对于该造山带的性质、特点和形成机制的理解不确切。(2)元古代构造混杂岩一蛇绿混杂岩不能做为三叠纪造山带的证据。(3)不存在扬子和华南二块体的三叠纪碰撞,因为没有发生过“印支造山运动”,也没有出现过古生代湘赣浙大洋。(4)华南是双向“干造山带”,泥盆纪至中王叠世地台盖层和上覆中新生代盆地层在无海侵的大地构造环境下,经历了多幕造山运动,形成具有双向大地构造线的造山带。在南西侧的特提斯构造域以北西一北西西向占优势;在南东侧的北西太平洋构造域以北东向为主。(5)地台盖层和盆地 相似文献
5.
华北地台沉积盖层的构成及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统计了华北地台盖层不同时代沉积地层的体积和质量,计算了其构成。并与世界主要地台区进行了对比,探讨了其体积、质量、构成的演化及其控制因素。通过显生宙沉积岩循环率的计算,进一步论证了盖层的发育主要是沉积岩本身的循环。 相似文献
6.
赣北地区属扬子准地台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地台盖层中的滑脱断裂与滑脱褶皱紧密伴生,共同构成滑脱构造。滑脱断裂沿地台盖层中的软弱面、润滑层发育。滑脱断裂的总体产状是后缘倾角较缓,向前缘逐渐变陡至倒转;在平面上与地层走向一致,方向变化较大,因地而异、各不相同。滑脱断裂的构造样式,以短轴背形、向形构造为主,另有穹窿构造、滑来峰构造、滑覆窗构造。滑脱断裂是良好的内生热液矿床的储矿构造;滑脱断裂形成于中生代,大多己褶皱变形,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相似文献
7.
中国南方中新生代大地构造属性和南华造山带褶皱过程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笔者阐述了中国南方中新生代大地构造属性是陆上三向造山带,是在陆上无海侵的大地构造环境下,由特提斯,北西太平洋和昆仑-秦岭三大构造域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NW、NE、WNW三向优徒选大地构造线的造山带 ,是由晚二叠世以来多期次继承性造山运动累积辍 相似文献
8.
略论地台区的海进、海退与相邻地槽区的造盆、造山运动伴生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台区的海进、海退 ,分别与相邻地槽区的造盆和造山运动伴生这一普遍现象 ,主要是在重力均衡作用下 ,上地幔流变层 (软流层 ,异常地幔 )物质侧向迁移所致。地槽区造盆运动 ,造成该区地壳减薄 ,从而在重力均衡作用下 ,相邻地台区的上地幔流变层物质便向该区顺层流入 ,促使其上地幔隆起。地台区上地幔流变层物质大量他流 ,势必引起地壳沉降 ,产生海进。华北地台中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整体沉降 ,形成了中国重要的石炭二叠纪聚煤区 ,便与其南北两侧秦岭和中亚蒙古地槽区在该时期的造盆运动有关。地槽区的造山运动 ,造成该区地壳加厚 ,从而在重力均衡作用下 ,该区隆起的上地幔流变层物质 ,又流回相邻地台区 ,促使地台区地壳抬升 ,产生海退。华北地台区晚奥陶世早石炭世的抬升剥蚀和从早二叠世晚期起转入陆相沉积发展阶段 ,便分别与南北两侧的秦岭和中亚蒙古地槽区于加里东早期和华力西晚期的造山运动相联系。 相似文献
9.
松潘甘孜地块与秦岭褶皱带、扬子地台的关系及其发展史 总被引:30,自引:9,他引:30
松潘甘孜地块存在与否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论证了地块的古老基底为前震旦纪花岗质岩系。地块与南秦岭褶皱带可能都是古扬子地台的一部分。由于早古生代末的加里东运动造成的裂陷,使地块从扬子地台的西北部解体出来,但这次解体并不彻底,裂陷槽后来逐渐被弥合填平。茅口期开始的峨眉地裂运动使地块再次从扬子地台解体出来,裂陷线大致沿木里、平武一线。这次裂陷是扬子地台周缘及内部同期张裂的一部分,反映扬子地台迅速北移造成的后缘、侧缘及内部的拉张作用,使地块连同南秦岭地区一起与邻区割裂开来。拉丁期时,松潘甘孜地块与南秦岭区整体强烈下陷,直至晚三叠世末晚印支运动将其海槽关闭,全部褶皱隆起成山。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徐州地区构造的几何学特征,指出其构造为一薄皮型式的向北西逆掩的冲断褶皱带。其构造变形具有东西分带和南北分段的特征。东西可分为东部滑脱带、中部锋带和西部外缘带。这种分带性为在区内冲断层和推覆体下找煤指明了方向。锋带紧密的叠互式冲断层和褶皱与震旦系碳酸盐岩地层楔状体沿底部拆离带向北西滑脱有关。冲断褶皱带是在与郯庐断裂活动有关的挤压力和重力的联合作用下,形成于印支-燕山运动早期。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地台南缘发现钾镁煌斑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首次在塔里木地台南缘皮山县境内找到钾镁煌斑岩,它们呈脉状产出,围岩为白云母石英片岩。该钾镁煌斑岩的岩石化学成分与亚洲钾镁煌斑岩的平均岩石化学成分接近,与澳大利亚西金伯利地区钾镁煌斑岩一致,稀土元素及其配分模式位于世界钾镁煌斑岩的范围之内,其中大多数标本具有已知世界钾镁煌斑岩的共同微量元素特征:具Ba、K、La和Ce的正异常及Ta、Nb、Sr和Ti的负异常。该钾镁煌斑岩的发现对研究区金刚石找矿和深部地质过程研究均具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华北地台钼(铜)矿床成矿年代学研究——辉钼矿铼-锇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5,自引:10,他引:25
华北地台北缘的燕辽和南缘的东秦岭两个钼矿带闻名遐迩。本文用同位素稀释-等离子体质谱法,直接测定了燕辽钼矿带中兰家沟钼矿床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186.5±0.7)×106a,杨家杖子和肖家营子钼矿床的Re-Os模式年龄为(187±2)×106~(191±6)×106a和(177±5)×106a,小寺沟和寿王坟铜(钼)矿床的Re-Os模式年龄为(134±3)×106a和(148±4)×106a,大湾和大庄科钼矿床的Re-Os模式年龄为(144.4±7.4)×106a和(144.7±10.7)×106~(147.1±6.6)×106a。结合东秦岭钼矿带内钼矿床的Re-Os年龄,证明华北地台内有早元古代钼矿化,两个钼矿带中的钼或铜(钼)矿床的成矿时代主要为印支期和燕山早期或中—晚期。Re-Os法不仅是直接测定钼(铜)硫化物矿床成矿年龄的一种新手段,而且所获结果为研究区域成矿演化提供了确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华北地台北缘金矿资源潜力及金矿活化成矿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地台北缘金矿资源潜力巨大。区域潜在含金性是形成金矿化集中区的首要前提,通过二次活化再成矿是金矿成矿的主要机制,在成因上与太古代层状岩系有关,类型和时代各异的一系列金矿床构成了地台区特有的金矿床系列。 相似文献
14.
15.
早寒武世晚期-奥陶纪华北陆台为陆表海,沉积稳定型建造,蒙古-吉黑洋优地斜继续发展,堆积大洋玄武岩系和岛弧火山岩系。志留纪系蒙古-吉黑洋优地斜沉积复理石建造,对陆台俯冲作用加强,促使陆台隆起剥蚀,缺失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纪一二叠纪蒙古-吉黑洋变为冒地斜,与陆台同时出现北东向隆起和裂陷。三叠纪印支运动使蒙古-吉黑洋封闭,与华北陆台古生代地层同时褶皱隆起,联合组成亚洲陆台。 相似文献
16.
华北陆台北缘“基底”是由不同时代,不同特征的独立的构造单元组成的。它们原岩主体是以花岗质为主的深成侵入杂岩,层状岩石呈不同尺度的包体包裹在其中,这些构造单元是由构造原因,依一定的时空序列拼贴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部晚第三纪—第四纪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 要 报导了中国西北晚中新世—第四纪陆相咸化湖泊介形类群中发现的有孔虫和钙质超
微化石组合并从生态和古地理的角度论证了它们属于非海侵来源图示了这些生物化石的
地理分布。认为由于主要受到干燥气候下咸化湖泊环境的控制中新世以来喜盐水生生物
群介形类、有孔虫和钙质超微生物等随干旱气候控制的咸化湖泊不断向东扩展。因此不能
笼统地把这些生物化石作为海侵证据。根据地质学现实主义类比原则提出中国东部早第三
纪没有大规模的海侵沉积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来自陆相咸化湖泊和深水湖泊沉积。 相似文献
18.
GUO FuxiangResearch Centre of Prediction of Hidden Ore Deposits Guil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Wang Yi Fei Zhenbi 《《地质学报》英文版》1998,72(1):121-126
The Meso-Cenozoic tectonic attribute of southern China is a continental tridirectional orogenic belt formed by subsynchronous interaction among the Tethys, Northwest Pacific and Kunlun-Qinling tectonic domains. It was created by superimposition of repeated orogenies since the Late Permian. The Indosinian folds therein are gentle and localized.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南缘煌斑岩的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塔里木南缘皮山县境内发现东西向煌斑岩带,它们呈脉状产出,围岩为前寒武纪绢云绿泥石英片岩、变质粉砂岩及石炭纪玄武岩、结晶灰岩等。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典型地区的钾镁煌斑岩相似。从煌斑岩中挑选的金云母经ArAr测年,获得理想的坪年龄为217.65±0.39Ma,40Ar/36Ar39Ar/36Ar等时线年龄为217.27±1.38Ma,与坪年龄一致。这一年龄值代表了煌斑岩的形成时代,与阿尔金断裂形成时代基本一致,它代表了塔里木南缘在这一时期重要的走滑事件。煌斑岩带的发现,对塔里木南缘的金刚石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