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联合应用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CE-SWAN)和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SWAN),评价CE-SWAN对脑海绵状血管瘤(CCM)基本特征的显示价值.方法:顺序收集CCM患者27例,男性15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39.7岁(15~64岁).行常规磁共振平扫、SWAN和CE-SWAN.SWAN中幅度图和相位图独立生成,对CCM从数量、结构及分型、周围引流血管3个方面进行评价.将图像对CCM特征的显示效果从低到高分为4个等级,分别由低至高赋予1至4的分值,由两名经验丰富的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医师逐个量化评价各个图像对CCM特征的显示效果.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编秩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评价,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CE-SWAN对CCM的检出率及其结构的显示与SWAN无明显差异;对周围引流血管的显示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CE-SWAN对CCM周围引流静脉的显示优于SWAN,是传统磁共振成像序列的有效补充,具有评价脑出血转归过程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高场强磁共振SWI对脑静脉血管的检出率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只健康绵羊,然后对羊脑部静脉血管进行3.0T超高场强磁共振成像,对磁共振成像所得T1WI、T2WI及SWI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分析所得T1WI、T2WI及SWI图像,将额部脑浅静脉在MRI图像上的表现分为4级(Ⅰ-未显示,Ⅱ-显示模糊,Ⅲ-显示较清楚,Ⅳ-显示清楚),在20支脑静脉血管中,SWI显示Ⅲ级共2支血管,Ⅳ级共18支血管,无I级和Ⅱ级血管显示。结论:超高场强磁共振SWI序列对检测脑静脉血管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磁敏感加权成像是一种近年发展的MRI新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广大临床大夫的认可,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拓展前景。SWI作为常规MRI检查的重要补充序列,采用3D梯度回波扫描,完全速度补偿,射频脉冲扰相等技术,具有三维、高分辨率、高信噪比的特点,可以更好地分析软组织血管瘤的结构成分,鉴别活动性出血、机化血栓、钙化及铁沉积等。而且SWI相位图能够清楚显示瘤体内部新生血管、瘤体周围静脉血管位置和形态改变,更有利于准确评估病变范围及程度,为血管瘤定位及定性诊断可以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预后评估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早期原发性帕金森病(PD)患者脑黑质改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0 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早期原发性PD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常规序列、DTI及SWI序列扫描,其中原发性早期PD患者13例,正常对照组13例。测量两组间脑黑质的FA值、ADC值及黑质致密带大小。结果:两组间双侧黑质的FA值比较,PD组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黑质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黑质致密带大小较对照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黑质的FA值及黑质致密带大小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DTI与SWI具有协同作用,可为PD的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超急性期脑出血和急性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1月超急性期脑出血患者25例,平均年龄58岁,发病时间均在6h以内;急性出血性脑梗死患者22例,平均年龄54岁,发病时间在24h以内。磁共振检查采用GESigna1.5THDMR系统,头颅8通道线圈。行常规T1WI、T2WI、FLAIR、DWI序列扫描,每个病例均加扫SWI序列。结果:25例脑出血病例中20例在T2WI上病灶周边可见到低信号环,显示率为80%。T1WI、T2FLAIR及DWI序列无特征表现提示出血。在SWI上均可见到低信号,显示率为100%,且显示的范围更大、更明显;22例出血性脑梗死病例中2例在T1WI内可见到轻微高信号,显示率约为9%。T2WI、T2FLAIR及DWI序列对出血性脑梗死没有特征性表现。SWI序列显示22例梗死区内均可见点片状不均匀低信号,显示率达到100%。结论:SWI序列较常规MRI序列对诊断早期脑卒中的类型和及早检测出脑梗死出血性转化有更大帮助,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比剂增强三维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显示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对43例有症状患者进行盆腔和全下肢动脉3D CE-MRA检查,再利用后处理软件对原始图像进行减影、最大信号强度投影重组和三段对接,获得不同角度的全下肢血管树结构。结果:42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和后处理编辑,动脉血管显示清晰,图像质量符合诊断要求,检查成功率98%。1例因病情较重,不能坚持平卧和静止不动,未能完成检查。结论:三维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全下肢动脉血管成像可为临床诊断和处置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提供有用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激素诱导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磁共振成像特征,和激素应用剂量,时间长短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之间关系。材料和方法对108例患者有短期大量激素应用史患者行双髋关节平片及磁共振成像检查,分析图像特征,并应用统计学方法评价股骨头坏死与激素的关系。结果108例平片检查均为阴性,磁共振成像出现异常征象者35例,激素总量,日最大剂量及应用时间与股骨头坏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成像可以早期诊断激素诱导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影像上单线征和双线征具有特异性;激素可以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CT血管成像(CTA)在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主动脉缩窄患者的CTA资料,其中6例有术后随访资料。通过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多种图像后处理方法对其进行评价。结果:17例主动脉缩窄患者,男10例,女7例,其中导管旁型8例,导管前型4例,导管后型5例;5例行外科旁路搭桥手术,1例行血管置换手术,1例行球囊扩张手术;3例合并其他畸形,包括1例双上腔静脉,1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肺静脉异位引流;17例患者可见不同程度的侧枝循环形成,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增粗;5例手术患者旁路血管管腔通畅。结论:CT血管成像能很好地显示主动脉缩窄,对并发畸形、侧枝循环能良好显示,在术前评估、术后随访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急性期脑梗死伴有微出血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以及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复查的监测意义。方法:对64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行SWI、MR常规序列、DWI(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CT扫描。分析上述序列对所有急性脑梗死病例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检出率及在SWI上的分布特点,并根据SWI序列上CMBs的检出数量,对其进行分级。对所搜集病例中行溶栓治疗的患者48h后复查。结果:在64例急性脑梗死病例中,SWI序列、常规MR序列、DWI序列、CT扫描对CMBs的检出率分别为:39.0%、0.03%、7.8%及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急性脑梗死患者CMBs数量进行分级,轻、中、重度比例分别为20%、64%、16%。CMBs中度患者最常见。行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8h后复查,SWI检测出新出血灶,并且微出血灶体积增大、数量增多,SWI比常规MRI更敏感地检测出脑出血灶。结论:SWI与常规MR、DWI序列及CT相比,在CMBs的检出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这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抗凝溶栓治疗筛查及评估具有重大价值。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的复查中能敏感地检测继发性出血灶,具有重要的预后监测作用。SWI有望替代CT扫描,成为急性脑梗死伴有微出血病变患者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胸部肿瘤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北京煤炭总医院就诊的临床怀疑胸部肿瘤患者102例,共计158处病灶,包括肺癌病灶33例,肺部良性肿瘤性病变18例,恶性淋巴瘤病灶24例,纵隔及腋下淋巴结转移病灶24例,乳腺癌病灶22例,乳腺良性病灶17例,20处正常乳腺组织。全部病例均行磁共振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STIR-EPI序列成像,其中33例病灶同时行SE-EPI(SPIR)序列扫描,另有4例行全身大范围采集,包括胸部、腹部及盆腔;DWIBS图像后处理后可获得ADC图,利用ADC图各病变的ADC值,对其进行评价;利用3D MIP重建及黑白翻转技术立体观察病灶。结果:①STIR-EPI的背景抑制效果优于SE-EPI(SPIR) (P<0.05),经过3D MIP重建及黑白翻转技术可以得到类PET图像,从而更加清晰地观察病变。②胸部转移淋巴结ADC值为(1.37±0.41)mm2/s×10-3,而胸部淋巴瘤ADC值约为(0.91±0.12)mm2/s×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ADC值为(1.61±0.18)mm2/s×10-3,肺部良性肿瘤性病变ADC值为(2.06±0.21)mm2/s×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腺癌病灶、乳腺良性病灶和乳腺正常组织ADC值分别为(1.01±0.13)mm2/s×10-3、(1.81±0.18)mm2/s×10-3、(1.91±0.26)mm2/s×10-3,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不同类型胸部肿瘤性病变ADC值比较,除正常乳腺组织与乳腺良性病变、恶性淋巴瘤和乳腺癌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④4例患者行大范围扫描(胸部、腹部及盆腔),3例发现远处转移。结论:①磁共振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成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②胸部肿瘤性病变中,恶性病变ADC值低于良性病变,可以帮助判断病变良恶性;③不同类型恶性肿瘤ADC值不同,可用于鉴别诊断;④可用于肿瘤的筛查及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11.
12.
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X线数字化技术是当前医学影像领域最新最重要技术之一,本文简要介绍X线数字化成像技术的现状,并阐述了间接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和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的各种类型及原理。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扩张(以下简称支扩)一直是肺部疾病的重要和常见病因。高分辨率CT使支气管成像发生变革,目前是继胸片和支气管造影之后诊断支扩的首选方法,它能更好地显示疾病临床特征和气管结构异常方面的相互关系。年来螺旋CT以其独特的成像特征成为支扩诊断的又一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采用CT进行心脏成像是CT临床应用中最前沿的进展,心脏扫描中采用较低的螺距使得病人的辐照剂量较高,我们提出一种不同的数据采集和图像重建技术,使病人的辐照剂量减少了50%~89%。该方法的使能技术是64排CT的大容积覆盖范围(40mm),相对于心脏的平均尺寸是120~140mm,新的容积CT在3~4步就能够覆盖整个器官。伴随新的数据采集方式,我们也提出了对应的重建算法,克服了不完全投影采样的问题,还进行了广泛的模体和临床实验来阐明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项型纤维瘤的CT和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NTF的影像学表现,病变均经外科切除和病理证实,其中2例行CT平扫检查,6例行MRI扫描,2例同时行MRI增强扫描,分析NTF的临床表现和CT、MRI征象。结果:8例肿物位于骶尾部皮下,质韧;CT和MRI显示病灶局部皮肤增厚,皮下脂肪内见片状、条索状影;CT呈稍高密度,T1WI呈低信号,T1WI压脂呈低-等信号,T2WI压脂呈低信号,DWI呈等信号,内见交错脂肪样密度或信号影;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无明确包膜。2例行增强扫描,均呈轻度强化。结论:项型纤维瘤的MRI和CT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病史、症状及体征,有助于项型纤维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的X线平片、CT及MRI表现和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经病理证实的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1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X线平片、CT及MRI表现。结果:X线平片和CT显示肿瘤骨(棉絮样瘤骨12例,象牙质样瘤骨3例,针样瘤骨3例)、瘤软骨钙化(沙粒状、斑点状钙化8例,环状、半环状钙化6例)、骨膜新生骨(葱皮状9例、线状5例、层状4例,其中形成Codman三角10例)、软组织肿块18例;全部病例均出现不规则形骨质破坏,边界模糊。14例MRI增强扫描显示肿瘤病灶呈边缘强化4例,不均匀的间隔强化6例,边缘强化及间隔强化4例。结论:肿瘤骨、瘤软骨钙化、肿瘤边缘强化及间隔强化,是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的影像特点。合理利用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提高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MR成像中脂肪抑制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措施了磁共振成像中的几种脂肪抑制技术,包括相位对比,短TI反转恢复和脂肪饱合技术,介绍了脂肪抑制的磁共振扫描床适应症,指出脂肪抑制磁共振扫描可对脂肪来源病变作出特征诊断,还可增加TI加权成像中造影剂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磁共振成象(MRI)中,对各种不同情况如何获取高分辨图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与很多参数,因素有关,本文给邮了图象分辨率和图象信噪比,机器灵敏度等参数的制约关系,及在理想情况下分辨率和场梯度,采集时间的定量关系,针对旨在观察单细胞的NMR显微镜成象,分析了扩散对极限分辨率(μm)的限制。针地人体定域高分辨成象介绍了几种避免图象分析叠(aliasing)的方法,阐述了高分辨成象与脉冲序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Electrical imaging provides important subsurface inform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ypervelocity impact models. We here provide an overview and evaluation of the current electrical imaging methods used in impact cratering studies. Although apparent resistivity models are commonly used in the geoelectrical imaging of impact structures, the reliability of these models has not hitherto been determined. In order to assess these imaging approaches in impact cratering, we investigat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apparent resistivity and true resistivity models of an impact structure. To this end, we present (1) a new true resistivity model of the Araguainha impact structure in central Brazil by applying L2-norm inversion to previously published data, (2) apparent resistivity model of the impact structure, and (3) models obtained from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iterative tomographic inversions. Our results show that changes in vertical resistivity gradient are significantly better defined in the true resistivity models than in the apparent resistivity model. On the basis of these results, we outline a new approach that true resistivity models can be effectively assessed by applying both L1- and L2-norm inversion schemes together with the monitoring of intermediate models from iterative inversion. The results of our study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tomographic inversion of resistivity data in impact cratering studies, and they provide a data modeling framework and foundation for cost-effective subsurface imaging of impact structure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