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从目前道路工程建设对路堑边坡桩放样的要求入手,分析目前常用路堑边坡桩放样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全站仪和计算器程序支持的路堑边坡桩放样方法,介绍程序设计思路及内容,在实践中得出该方法全面、适时、快捷、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三角高程放样中,平面位置放样与高程放样都采用经纬仪,是一种快速的方法,但距离误差及高差误差与竖直角有很大的关系,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测距仪的放样精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全站仪已经普遍应用于施工测量中。文章主要探讨在不通视的直线段上、两端点坐标未知、放样点与一端点距离已知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全站仪确定该放样点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智能型全站仪结合边角后方交会原理在高速铁路测量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在CPⅢ高精度铺轨控制网的基础上进行自由重叠设站的精度能满足高铁测量的精度要求。在板式无碴轨道底板放样和轨道板安装时,可以根据仪器误差参数计算得出每个测站进行放样时误差不超限的最远放样距离,供测量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马浩  裴智惠 《测绘科学》2012,37(6):104-106
激光扫描仪测量是获取三维空间信息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通过设计针对性的试验分析了SICK-LMS291激光扫描仪的测角和测距精度,建立数学模型分别求解了其距离和角度改正参数,结果表明改正后的激光扫描仪距离和角度测量精确度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验证了本文采用的检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始终,其测量的精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建设的速度和工程的质量.从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放样方法的精度、工程特点对放样方法选择的要求等方面,对建筑工程定位放线中如何减小误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施工测量中提高放样精度方法.  相似文献   

7.
结合轧机基础施工和设备安装实例,总结了设备基础施工放样和安装测量中具有普遍性的技术工作,针对特殊预埋件的放样定位采用独立建网一次固定的方法,设备安装采用专用控制网,通过角度严密归方、精密校正距离的方法,用高精度测量仪器直接控制安装施工,保证了基础预埋件位置的准确和设备各机组之间严密的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8.
建筑施工测量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工程竣工验收的主要内容.建筑施工测量的精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建设的速度和工程的质量.以极坐标放样为例分析了放样点的精度,然后从建筑工程的建筑限差出发,探讨了建筑施工测量中对放样工作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常用的传统施工放样方法有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极坐标法等,这些方法通常使用普通测量仪器和工具进行,也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精度要求,不足之处是测量人员的外业工作强度大、劳动效率低,精度也受到一定限制。随着建筑工程向高层超高层、大跨度、深基础、建筑形体越来越复杂等方向发展,工程施工无论在技术难度还是精度要求上,对施工放样提出...  相似文献   

10.
详细介绍了在公路开挖放样中,CASSIO4800计算器的测量放样程序的应用,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圆曲线放样程序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1.
ZigBee室内定位系统利用优化的参数化算法计算位置坐标。由于信号传输距离影响定位精度,实验利用不同的定位网络布设方式来确定信号传输距离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程度,从而找出最佳的布设方式。建立定位系统来满足在商场中对人和物品的定位,进而节约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12.
基于省级1:10 000基础测绘成图,以试验生产的方式探讨了ADS80数码相机航摄影像生产的关键技术——Level 0级影像空中三角测量和空三加密后的Level 1级影像立体测图,分析了不同影像地面分辨率、不同控制点数量和分布条件下ADS80影像的后处理精度,提出了ADS80影像在1:10 000成图中的控制点布设方案,结果可以为省级基础测绘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现行的光电测距仪检定规程JJG 703-2003所规定的比较法要求野外测量工作量较大。在保证检定结果精度提高的前提下,说明了全站仪与因瓦尺比对法及简单解析法两种测定加常数的操作方法和计算公式,提出了使用加常数修正野外基线测量距离后单独计算测距乘常数的思想,分析了各种方法的测量精度,利用多台全站仪的实测数据进行了计算。结果说明,加乘常数分离检定法与目前普遍实行的联合检定法比较,具有可靠性更好、精度相当、外业工作量少50%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姜朝  陈蕊  闫胜武  何勇  周新同 《测绘科学》2018,(4):155-160,167
针对火箭滑橇轨道准直度精密测量任务,该文分析了工程建设初期利用传统控制网布设方案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提出了三级轨道控制网设计思想。首先选择高精度的一级控制网点,然后将控制网由原来的直线等距布设调整为面域均匀布设,最后将控制网布设方式由直线布设调整为东西对称布设,建立了高速轨道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估算模型,分析了优化控制网的网点精度。结果表明:改进布网方式能够较好地实现对横、纵两个方向的精度控制。  相似文献   

15.
由三维坐标值计算两点距离的精度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推导了由三维坐标计算两点距离的精度估算公式,指出仪器和目标的相对位置会影响所求空间距离的精度,并通过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这两种不同精度的三维仪器对标准尺的测量结果进行了验证,最后给出了基于距离测量的“两点法”计算测距加常数的原理。在文献中尚无对这一问题的系统、深入讨论,希望本文能给精密工程测量工作者提供实际操作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丹  胡泊 《测绘通报》2017,(9):60-64
针对矢量数字地图中道路布局错综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查询道路沿线信息的矢量压缩算法。该方法首先基于夹角和欧氏距离对道路端点与拐角凸侧地物点进行判断,然后利用矢量压缩算法对道路折线进行简化、分析地物点是否在道路沿线的缓冲区内,从而实现地物信息与道路沿线的邻近度判断。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高效性和有效性,具有复杂道路情况下沿线地物点的查询分析功能。  相似文献   

17.
短基线对检测全站仪乘常数改正数的影响及工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伟 《测绘工程》2005,14(1):48-50,62
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证实了全站仪乘常数改正数具有随机性;全站仪乘常数改正数的检测结果不仅受气象元素的影响,而且和基线长度有关;提出在工程中按实测频率进行距离改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格式塔识别原则挖掘空间分布模式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艾廷华  郭仁忠 《测绘学报》2007,36(3):302-308
面向空间群目标的分布模式识别是空间数据挖掘比较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基于空间认知原理与视觉识别格式塔完形原则并结合空间聚类方法对该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用于描述实体间差异的"视觉距离"概念,其定义综合考虑视觉识别中的位置、方向、大小差异,通过Delaunay三角网计算几何构造建立该距离计算的模型。在实验基础上提出基于最小支撑树MST的聚类方法,获得与视觉认知相一致的结果。研究试图表明一个观念,即通用性的数据处理模型在GIS实际应用时,需要根据GIS作为"空间认知"科学的原理,作技术方法上的改进,需要考虑认知主体在感知、辨析、识别、推理不同思维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原则。  相似文献   

19.
大型贯通测量中常常使用加测陀螺边来提高贯通测量精度,但目前对于陀螺定向边的位置选取并无明确规范和要求。本文主要探讨了不同位置的陀螺定向边选取对贯通测量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井下选取的陀螺定向边与测定仪器常数的地面已知边之间距离过大对于贯通测量精度影响较大,在井下选取陀螺定向边位置时,应与测定仪器常数的地面已知边距离保持在3 000 m以内为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