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城市土地储备数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储备数量是关系七地储备制度运行效率的主要问题.土地储备数量少,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调控能力就小;土地储备数量越多,政府通过土地储备机制调节市场的能力越强,但会增加土地储备的资金成本,相应的风险也会增大。“实施城市土地储备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限制城市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张,盘活城市存量土地资产,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目前,大多数城市在土地储备过程中没有系统的收购储备计划:土地收购多少、什么时间收购,基本是随机的,土地储备量、贷款规模也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因此有必要探讨确定城市合理土地储备量的定量研究,为城市土地储备机构的土地储备及土地供应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土地储备制度宜加强立法 1明确土地储备机构地位、性质、职能定位需要加强立法 目前,许多城市虽然建立了土地储备制度,但是土地储备中心尚未完全垄断一级市场。但由于土地储备机构地位、性质、职能的定位不明确,在对储备土地办理土地登记及进行土地抵押贷款时,土地用途无法确认,土地资产无法估算。  相似文献   

3.
宁波市土地储备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储备机制是我国城市用地制度的一大创新,近年来不少城市已开始实行。我市从1999年以来也陆续建立了这一机制,并于2001年4月建立了宁波市城市土地储备中心,对土地储备这一新生事物进行了积极的的实践和探索。至今,全市已建立土地储备机构9个,编配工作人员56名;收购储备土地168幅1071公顷,用于土地收购储备资金近55亿元;已出让74幅422公顷,合同出让金75亿元。其中市级已收购储备土地25幅377.8公顷,用于土地收购储备资金43亿元;已出让9幅136.7公顷,合同出让金37亿元。土地储备机制的建立,对于合理利用城市土地、促进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4.
浅议土地储备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储备在国外即“土地银行”,最早起源于1896年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到20世纪初,在欧洲有很多国家也开展了土地储备工作。我国于1996在上海成立第一家土地收购储备机构——“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随后各地也都建立了土地储备机构。2001年4月30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在《通知》中指出:“为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要对建设用地试行收购储备制度”。依据国务院的通知精神,土地储备制度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土地储备的财务风险控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金和土地是土地储备制度的两大基本要素。土地储备过程是土地流转过程,也是资金循环过程。土地储备需要大量资金作支撑,现阶段,土地储备机构运作的主要资金来源依靠商业银行融资解决。而央行121号件的出台,给土地储备贷款念起了紧箍咒。银行贷款条件多、资金还款压力大、成本高,为此土地储备风险控制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关键。  相似文献   

6.
自2004年以来,南阳市土地储备中心晋格为副处级,土地储备机制进一步完善,“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土地收购供应体系更加到位;土地收购储备工作成效日益显现。2004年.全市共储备各类土地68.19公顷.其中市一中对面80亩储备土地以高出底价3080万元成交,为市政府创收6880万元。  相似文献   

7.
土地储备作为一项新兴的土地资产管理制度,近几年已在各地蓬勃展开并得以发展。它的实施,有助于政府对土地的集约化统一管理,也为国有企业脱困以及净化土地市场创造了良好条件。但由于我国的土地储备制度目前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如何进一步深化土地储备工作,规范其运作和管理,使其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需要我们加强对土地储备管理运作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已成为我国土地管理领域改革和创新的热点和焦点。2007年11月,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土地储备管理办法》,重点在于"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加强土地调控,规范土地市场运行,促进土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国家越来越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之手,把土地储备推到了土地市场的风口浪尖上。为加强土地管理,规范土地储备管理行为,2007年11月,国家出台了《土地储备管理办法》,这是首部全国性的土地储备管理办法。随着《土地储备管理办法》的出台,我国土地市场的调控也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新形势下如何提升储备资金的财务管理能力,成为摆在每位储备财务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土地储备问题研究进展(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土地储备的收购范围、储备方式问题 这方面有存量论、存量一增量结合论两种观点。为了调控土地市场、政府手中必须保持一定的储备量,以平抑市场的供需矛盾,“熨平”城市土地市场的波动。目前,各地城市土地储备机构的土地收购范围基本上是定位于建成区的存量土地,范围比较窄,而且基本上是局限于城市建成区。土地储备中心实行“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的政策以后,郊区和城乡结合部成了开发商重点选择之地,这影响了城区的土地储备效益,  相似文献   

11.
杭州市土地储备机制建立于1997年8月,截止2003年8月末,市土地储备中心累计收购、征用、拆迁土地17887亩,合同投入资金102.85亿元,累计推出土地6093亩,移交各类土地7328亩,收回土地开发成本96.36亿元。作为一项崭新的工作制度,杭州市经历了从无到有、稳步推进的过程,渡过了较为艰难的初创阶段,步入成长发展时期,在不断探索、不懈追求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综合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8月,我国第一家土地储备机构——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诞生;1997年8月,杭州土地储备制度开始启动,其建设成果和经验在1999年全国土地集约利用市长研讨班上引起了强烈反响;1999年6月,国土资源部以内部通报形式转发《杭州市土地收购储备实施办法》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土地储备制度的通知》,并向全国推广杭州、青岛两市开展土地储备的经验;2001年4月30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务院15号文件),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试行收购储备制度”。从此,众多城市纷纷成立土地储备机构,土地储备工作在全国迅速展开。…  相似文献   

13.
国土资源储备工作是加强土地调控,规范土地市场运行,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建设用地保障能力的有效手段,国家对土地储备工作高度重视,对土地储备制度建设及运营给予了极高的关注。2009年9月,国土资源部及时开展了土地储备领域的制度及运行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4.
《国土资源》2005,(3):14-18
人们怎能忘记,2001年2月,沈阳市新一任领导班子上任后,十分重视城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沈阳市政府办公厅2001年3号文件明确批示:建立沈阳市市级土地储备交易中心,隶属于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其业务范围是根据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市政府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对国有存量土地,进行统一收购和储备,建立土地储备库。进行土地使用权交易的信息搜集、发布及土地交易的服务工作。沈阳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从2001年3月组建的那一天起就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历史的重任。  相似文献   

15.
建立土地储备制度,实施土地储备,是政府经营土地资产的重要手段,目的是加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有序实施城市规划,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我国实施土地储备起步较晚,土地储箭工作仍在不断摸索、不断完善中前进。广州市2004年实施土地储备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一制度的实行,对广州市盘活存量土地,加强市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渊控,规范土地市场,合理利用城市土地,保证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现结合广州市的情况,对土地储备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对,以促进土地储备工作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介绍土地年租制产生背景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储备制度运作模式的现状,分析了实施土地年租制对土地储备的正面和负面效应,针对其效应,提出了发展和完善土地年租制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一、量力而行,处理好多与少的关系 从土地储备的数量方面分析,土地储备库存土地数量不可太少。也不可太多,土地储备太少,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需求者就会在土地储备中心外部寻求土地资源,从而弱化土地一级市场;土地储备太多,一方面造成土地和资金的双重积压,土地储备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会带来巨大的筹资风险,因为超额的土地储备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撑。  相似文献   

18.
土地储备制度的建立对解决城市中闲置、废弃、低效土地的利用,防止城市建设无序向外扩张,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比研究中美土地储备制度,探索土地储备发展规律,对进一步加强土地参与宏观经济调控,保障快速城市化所需建设用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美土地储备制度对比土地储备目的提高土地效率与增强土地调控美国的土地储备是指对城市闲置、  相似文献   

19.
1996年8月,我国第一家土地储备机构--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诞生;1997年8月,杭州土地储备制度开始启动,其建设成果和经验在1999年全国土地集约利用市长研讨班上引起了强烈反响;1999年6月,国土资源部以内部通报形式转发<杭州市土地收购储备实施办法>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土地储备制度的通知>,并向全国推广杭州、青岛两市开展土地储备的经验;2001年4月30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务院15号文件),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试行收购储备制度".从此,众多城市纷纷成立土地储备机构,土地储备工作在全国迅速展开.至2001年11月,全国30个省市区(除西藏外)已建土地储备机构1002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对土地储备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注意在土地储备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对土地储备量预测方法进行理论研究,比较分析土地储备量预测几种方法,并剖析方法的实质。根据已往六年来吉首市相关土地储备数据,对2017-2019年三年年平均土地储备供应量进行预测计算。发现趋势分析预测方法与灰色模型方法预测数值具有较高的吻合度。因此,这两种预测方法比较适用于土地储备总量预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