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丛胜滋 《气象》1976,2(4):28-28
干球温度表是测定空气温度用的主要温度表,各级气象台站,每天都要进行几次到几十次观测。因此,正确地观测干球温度表,避免误读,是很重要的。 怎样避免干球温度表误读呢?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有这么几点体会: 一、要胸中有‘数’。毛主席教导我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原则完全适用于气象观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通风干湿表的检定分两次进行。一、按JJG207—80号“气象用内标式玻璃液体温度表检定规程”对温度表进行检定。检定记录整理程序“陕西气象”八三年第九期有过介绍,此文不再叙述。二、按JJG204—80号“气象用通风干湿表检定规程”对温度表球部管道通风速度进行检定。方法是给通风器上满弦、测定第四分钟末风速(技术要求大於2.5米/秒)和第六分钟末风速(技术要求大於2.2米/秒)。因为风速在2.5米/秒以上时,△值(干湿球温度表测湿系数)几乎不随风速大小的改变而变化。所以在此风速条件下用通风干湿表测定的相对湿度是比较准确的。大家知道用干湿球温度表测湿的基本原  相似文献   

3.
谢华生 《气象》1978,4(1):40-40
用干湿球温度表来测定空气湿度,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其测湿精度。这里主要谈谈湿球用水和纱布的使用维护问题。 我们知道,干湿球温度表是两支性能、规格和外形都基本一致的温度表。干球是用来测定气温的。湿球就是在球部按规定包上纱布,并将纱布伸入下方有蒸馏水的水杯中,通过纱布的毛细作用,蒸馏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湿球球部。湿球球部表面水份蒸发所消耗的热量,由湿球周围的空气供给,这就使湿球周围空气温度下  相似文献   

4.
有两支没有超检的温度表。其中一个湿球温度表与正常的湿球温度表的包扎方法、润湿时间一样,但润湿方法不同。下表是它们在小百叶箱中所观测到的记录。  相似文献   

5.
电风扇能降温吗?用电风扇吹一支温度表,发现温度表指示的温度并未下降。由此可见,电风扇并不能把空气吹凉。那么,扇电扇为什么会感到凉爽呢?用电风扇吹一支球部包扎湿纱布的湿球温度表,发现表上酒精柱下降了。这表明湿纱布的温度降低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蒸发。...  相似文献   

6.
干球温度表是测定空气温度的主要仪器。各级气象台站每天都要进行干球温度表观测,因此正确地观测干球温度表,避免读数误差,对查算水汽压,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保证气象资料的准确性都起着重要作用。那么怎样避免干球温度的读数误差呢?在我十几年的测报工作中有这么几点体会。一在每次定时观测前巡视仪器时,先读一次干球温度,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气温大致有多高是零上还是零下,在心里就先有个底,观测时就不至于发生5℃、10℃或颠倒零上零下等误读现象。二严格按《规范》规定坚持进行复读,在复读时视线“扫描”应开阔一些,不宜…  相似文献   

7.
利用干湿球温度表测定空气湿度,是当前所有气象台站都使用的常规方法,可是在冬季,由于湿球溶冰不当而影响湿度记录的情况在各地是屡见不鲜的。虽然记录能从毛发湿度计上获得补偿,但在毕竟影响了记录的精度和比较性。所谓“溶冰不当”主要是指:在进行干湿球温度表观测时,湿球示度不稳定(由零下上升到零度,或者从零度继续下降)或者湿球示度高于干球示度,使湿球无法读数,从而无法  相似文献   

8.
杜香 《气象》1977,3(11):29-29
在每次观测前巡视仪器时,先读一次干球温度表读数,做到事前胸中有数,在进行观测温度后还要复读一遍,比较一下是否有误。然后与最低温度表酒精柱读数比较是否相差过大。最后与温度计读数进行比较。经过如此两读、两比,可以杜绝干球温度表读数的1℃和5℃差。  相似文献   

9.
当前,测定湿度的方法甚多,而最普遍的是用热力学法——利用蒸发表面失热降温的程度随湿度而变化的原理来测定湿度.用此种方法测定湿度,就得把两支相同的温度表中的一支温度表球部包上经蒸馏水湿润的纱布.包有湿纱布的温度表示度,比不包纱布的温度表示度将受到更多的其它因子的影响,在不同的天气气候条件下,会有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谈避免气温读数误差的体会赵秀娟(九三农管局气象台161441)气温是用干球温度表测定出来的,各级气象台(站)每天都要测定几次,气温测定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每天气象分析的准确度。本人根据多年的实际观测经验,谈谈正确观测干球温度表,避免气温读数误差的几点体...  相似文献   

11.
由于地面温度表的安置不够正确,可以导致地面温度的严重偏差,有时两支温度表相距仅有5厘米而温度却是几度之差。有时两支温度表的安置完全一样,但其示度就是不一样,这说明地面温度表的安置要求较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影响地面温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中 ,常有这样的事 :在气温很低的晴朗冬日 ,人们外出时并不觉得很冷 ;而在雷阵雨来临前的夏日 ,气温并不是很高 ,人们却觉得闷热难熬。要弄清楚其间的奥妙 ,就需要明白“感觉温度”这一概念 ,以及空气流动 (风 )、空气湿度对感觉温度的影响。所谓冷、热 ,实际上是人们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的一种感觉 ,气象环境学家把这种人为感觉到的冷、热称之为“感觉温度” ,它与实际气温有直接的关系 ,但绝不是一回事。美国科学家亚格劳和米勒用干、湿球温度表和风的综合效应来表示感觉温度 ,而其中的干、湿球温度表正是用来测定空气湿度的。风在…  相似文献   

13.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湿球用水应当用蒸馏水,禁止用井水。这是保证用干、湿球温度表所测得的湿度记录正确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为了摸清使用不同水质的水对湿度测定的影响程度,我们和台站同志共同进行了对比观测试验,并一起探讨了使用井水造成湿度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1 概述 根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规定,针对温度表检定装置读数不准确的问题,重点对标准装置的读数窗进行了处理,设计制作了提高读数精确的一整套方案。从而实现了用高精端的读数设备取代人工读取示值的办法为台站观测准确度评估提供科学、有效、客观的手段。根据近几年温度表数据的记录与“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对比,其中干湿球温度表、通风干湿表、直管地中温度表在使用中的示值误差±0.30,相邻示值误差≤0.20。最高温度表、曲管地中温度表的示值误差±0.4,相邻示值误差≤0.3。  相似文献   

15.
一、要求温度表检定大都分批集中检定,每次至少检定几百支。检定完后,每支温度表的记录都需要抄录、计算、校对、检查合格与否,编写检定证书等等,工作量是很大的,稍有疏忽,易产生差错,会给使用单位造成不便。为了减轻工作强度,少出差错,利用日本夏普(SHARP)公司生产的“PC—1500”电子计算机编写“JJG207—80”号温度表检定记录整理程序,整编温度表检定记录并打印出温度表检定证,又考虑到各用表单位观测人员对温度表现用检定证的使用方法已较熟悉,所以在用计算机编写检定证时,检定证的格式不宜改变太多,应基本保持原状。在使用  相似文献   

16.
李传兵 《气象》1998,24(8):56-56
地面最高温度表读数偏低的原因在本站的观测记录中(其它站也有类似现象)地面最高温度表读数常常低于地面温度表14时的读数。造成这种反常现象的原因,往往认为是温度表安装不当造成的。事实上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通过观察实验,我认为:两支温度表水银球部构造不同...  相似文献   

17.
在1981年10月9日14时观测时,发现地面最低温度表酒精柱读数比地面0cm温度表偏高0.3℃;15时时读数竟相差1.0℃,两支温度表出现徧差的原因何在呢?我认为,除两支表安置不可能绝对一致,会发生差异外,由于该日上午9时后松过土,地温场在雨后泥土潮湿的情况下松土,由于土壤  相似文献   

18.
冬季观测工作中涉及到湿球溶冰。即当温度低于O℃而高于-10℃且湿球结冰时.要进行溶冰观测,目的使湿球温度表的球表面保持一层厚度均匀的薄冰,进行正常的冰面蒸发,以保证湿度测定的准确性。如果溶冰不当.会造成记录失真,甚至残缺。究其原因,绝大多数是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最高温度表测温误差分析林有恒(兰州气象学校兰州730021)由于玻璃液体温度表的固有性质和特殊构造,往往造成最高温度表示值比实际值偏低。在气温测定中,干球表与最高表的安置条件不同,且日最高值出现时间落后,其测温误差在观测数据上显示不出矛盾,但实际上是...  相似文献   

20.
在春秋两季湿球观测的季节里,要进行溶冰观测,目的是使湿球温度表的球部表面保持一层厚度均匀的薄冰,而进行正常的冰面蒸发,以保证测定湿度的准确性。弄清溶冰的目的,对避免溶冰不当是很重要的。溶冰不当造成记录的失真,甚至残缺。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究其原因,绝大多数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