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荒漠化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34,自引:9,他引:25  
从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荒漠化现状评价、荒漠化发展速度评价和荒漠化危险性评价四个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荒漠化评价领域国内外的代表性观点, 系统介绍了荒漠化评价研究的热点领域、争论的观点和近几年的研究进展, 提出了荒漠化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新疆第三次荒漠化监测中的问题及其建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回顾了新疆3次在荒漠化监测中所进行的荒漠化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也是新疆开展荒漠化监测的基础;介绍了以遥感与地理信息为主要技术的荒漠化监测评价的方法;阐述了新疆第三次荒漠化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目前新疆荒漠化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难操作性和遥感数据源选用的随机性,进而对上述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复合荒漠化及其时空变化研究——以新疆艾比湖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艾比湖地区为研究区,通过对现有荒漠化监测指标体系的归纳分析,界定了复合荒漠化概念.利用遥感影像数据提取研究区各类荒漠化的现状与动态变化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单一主导因子荒漠化类型面积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82.29%,复合荒漠化面积占17.71%.2002~2005年,艾比湖湖面面积缩小了322.507 3 km2,相应的总体土地荒漠化面积增加了7.18%,复合荒漠化面积增加了133%.土地荒漠化的过程同时也发生了变化,风蚀、复合荒漠化增加而土地盐渍化减少,荒漠化程度加重,复合荒漠化类型增加并向其他土地类型扩展.  相似文献   

4.
以新疆艾比湖地区为研究区,通过对现有荒漠化监测指标体系的归纳分析,界定了复合荒漠化概念.利用遥感影像数据提取研究区各类荒漠化的现状与动态变化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单一主导因子荒漠化类型面积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82.29%,复合荒漠化面积占17.71%.2002~2005年,艾比湖湖面面积缩小了322.5073 km2,相应的总体土地荒漠化面积增加了7.18%,复合荒漠化面积增加了133%.土地荒漠化的过程同时也发生了变化,风蚀、复合荒漠化增加而土地盐渍化减少,荒漠化程度加重,复合荒漠化类型增加并向其他土地类型扩展.  相似文献   

5.
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地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土地荒漠化的评价是土地荒漠化研究中的重要理论问题,根据多年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地荒漠化形成机制、影响因子及荒漠化土地的表现特征等的研究,提出了土地荒漠化评价的原则,并通过对各影响因子在土地荒漠中贡献率的分析和筛选,选择出能显著评价土地荒漠化程度的三个因子,五个指标,即地貌因子的切割密度和坡度,土壤因子的土壤厚度和有机质含量,植被因子的植被指数。在大量样方测算和样品分析的基础上给出每个指标的量化标准,首次建立了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地荒漠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土地景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土地荒漠化程度进行定量评价,为荒漠化土地的预防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对荒漠化几个理论问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张宏  慈龙骏  孙保平 《地理科学》1999,19(5):446-450
讨论了荒漠化的概念和内涵,评价指标体系及发生机制等问题,认为联合图《防治荒漠化公约》中的荒漠化定义揭示了各类型荒漠化的共同本质,是较为科学和适用的定义,荒漠化评价指标的“基准”荒漠化气候类型及评价的空间尺度是建立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荒漠化的发生机制是荒漠化理论的核心,它涉及到荒漠化的反馈关系,荒漠化的非平衡过程及荒漠化与土地系统复杂性的关系,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是荒漠化的驱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干旱地区草场荒漠化及其评价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陈杰  龚子同  高尚玉 《地理科学》2000,20(2):176-181
当前世界干旱地区荒漠化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其中草场荒漠化问题尤为严重。论述了全球草场荒漠化现状,探讨了草场荒漠化过程及其驱动因素,并对草场荒漠化的评价提出了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态与环境     
X70 5 2 0 0 5 0 2 16 18循环经济原则在城区固体废物处置规划中的应用 =Anap plicationofcirculareconomyprinciplestosolidwastedispositionplanning/李萌 ,杨志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 0 0 4 ,4 0 (5 ) .— 6 95~ 6 99表 4参 9BeX82 6 2 0 0 5 0 2 16 19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Astudyonindicessystemandassessmentcriterionofecologicalsecurityforcity/谢花林 ,李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 0 0 4 ,4 0 (5 ) .— 70 5~ 710从城市生态安全的内涵出发 ,根据压力 (pressure) -状态 (sta…  相似文献   

9.
沙质荒漠化遥感监测与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曾永年  冯兆东 《山地学报》2005,23(2):218-227
荒漠化、全球变暖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是人类面临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其中沙质荒漠化又是困扰当前人类社会最严重的环境—社会经济问题。由此,就沙质荒漠化的遥感监测及环境影响研究方面进行了评述与展望。自1977年联合国荒漠化大会以来,通过20多年的努力与研究实践,沙质荒漠化遥感监测已建立了一套以遥感目视解译为主的经验性指标体系,但目前尚未形成一个完全适应于遥感监测的指标体系;沙质荒漠化遥感监测方法从定性走向定量,从主观走向客观。但仍缺乏有效的沙质荒漠化遥感监测方法与技术路线;沙质荒漠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的研究相对薄弱,如何准确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沙质荒漠化过程的影响是值得深入开展的一项研究工作;沙质荒漠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多以数值摸拟为主,其中沙质荒漠化对区域气候产生根本性影响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沙质荒漠化对碳循环的影响研究近年来得到重视,但沙质荒漠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研究仍比较薄弱,沙质荒漠化土地土壤碳流失及固碳潜力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地图与遥感     
地图学的一般问题P2 0 8 2 0 0 5 0 10 788论地图数据库合并技术 =Ontheconflationofgeographicda tabases/李德仁 ,龚健雅…∥测绘科学 .— 2 0 0 4 ,2 9(1) .— 1~ 4探讨了地图数据库合并技术的研究范畴、研究内容、一般数据处理流程以及其他已有技术的关系等一些基本问题 ,并给出了一个简单应用实例 .这些问题的研究丰富和完善了地图数据库合并技术的基本理论体系 ,对建立地图数据库合并的主要技术框架有着重要意义 .图 4参 14BeP2 82 0 0 5 0 10 789现代地图学的最新进展与新世纪的展望 =Themostrecentdevelopmentandfutureperspecti…  相似文献   

11.
国土资源     
TV2 13,F30 1.2 4 2 0 0 5 0 10 5 5 5我国西部地区水土资源匹配模式与政策研究 =AstudyonmatchingmodelsandpoliciesoflandandwaterresourcesinwestChina/张军连 ,周灵霞…∥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 0 0 4 ,12 (2 ) .— 12~ 14研究分析我国西部地区水土资源时空分布及其利用结构等现状与问题 ,指出西部水土资源利用的根本问题不是资源匮乏 ,而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时空分布不均和利用效率低等原因造成匹配不当 .并提出西部水土资源合理匹配主要模式和政策措施 .表 1参 2 (佟 )BeD92 2 .6 2 0 0 5 0 10 5 5 6中国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12.
土地荒漠化是非常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而科学评价荒漠化治理和零增长目标是否实现的必要前提是具有完善统一的评价体系。为此,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提出了土地退化零增长(LDN)的概念和监测指标。防治土地退化是中国的重要生态目标,中国已开展了多次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但是,如何将这些监测结果用于土地退化的评估实践,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针对中国四大沙地,利用3期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与基于UNCCD框架体系下的土地退化零增长(LDN)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基于土地沙化程度变化趋势提出了中国沙化土地退化指标体系(CSLDN)。结果表明:UNCCD所提出的LDN监测指标与中国的荒漠化监测数据总体精度为0.51,中国沙化土地监测指标与LDN指标具有宏观一致性。此外,经本地优化后的CSLDN指标克服了低植被盖度区域LDN对土地退化和恢复的评价不准确的问题,更准确刻画了精细尺度空间内的土地动态变化状况,对土地退化防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国土开发整治Q14 ,S76 2 0 0 5 0 2 1798试论生态修复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Discussiononecologicalrestorationandreturningfarmlandstoforests/彭珂珊 ,吉娟玲…∥科技导报 .— 2 0 0 4 (12 ) .— 2 3~ 2 6根据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基本现状 ,分析了5年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状态 ,展望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与生态修复工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表 3参 17BeTV882 .12 0 0 5 0 2 1799未来黄河下游治理的主要对策 =MainmeasuresforfuturemanagementofthelowerYellowRiver/张红武∥人民黄河 .—2 0 0 4 ,2 6 (11) …  相似文献   

14.
15.
基于GIS西北干旱区荒漠化危险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区为我国西北干旱区,在行政区划上包括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宁夏和陕西6个省、自治区,涉及西北6省的213个县、市、旗,其面积约占西北六省的71.8%.采用的数据包括气象数据、各类环境统计数据、社会、经济人口数据、1:400万的基础地理数据及NDVI数据。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影响西北干旱区土地荒漠化危险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这一评价体系,建立了荒漠化危险度综合评价模型,从自然气候条件、内在危险性、土地现状和社会经济活动四个方面对研究区土地荒漠化危险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整个研究区荒漠化程度较为严重——研究区内以中度荒漠化、荒漠和轻度荒漠化为主,其中轻度和中度荒漠化在研究区内均有广泛分布:重度和极重度荒漠化主要分布在荒漠的周围:潜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天山等高大山系的山麓以及内陆河流域流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草地荒漠化是河西走廊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探究河西走廊草地荒漠化的现状与变化,是维持地区生态安全、确保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本研究以2009、2014、2019年全国荒漠化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同时期的气象和年鉴数据,利用趋势分析、灰色关联及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分析了河西走廊草地荒漠化的动态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量化了驱动草地荒漠化的因素。结果表明:(1)河西走廊草地荒漠化威胁持续存在,2019年,荒漠化草地面积为371.93万hm2,占河西走廊草地总面积的43.7%,荒漠化程度以中度为主,占比为65.58%。(2)2009—2019年,荒漠化草地面积减少134.68万hm2,草地荒漠化得到有效遏制。根据草地荒漠化程度综合性评价指数,除金昌市外,酒泉市、嘉峪关市、张掖市和武威市草地荒漠化呈逆转趋势。(3)驱动草地荒漠化动态变化的各类因素中,年降水量增加有助于荒漠化逆转,年均气温、农作物播种面积、大牲畜存栏数、常住人口数与草地荒漠化呈正相关,其中常住人口数通过影响农作物播种面积间接导致草地荒漠化加剧。  相似文献   

17.
晋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危害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进行土地荒漠化现状研究基础上,对晋西北地区风,水动力地荒漠化危害进行分析,进而结合两类不同性质荒漠化土地现状特征,对全区荒漠化危害度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8.
<正> 荒漠化评价和荒漠化动态评估是荒漠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荒漠化监测和预警以及制定国家荒漠化防治对策、确定荒漠化工程建设布局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我国荒漠化扩展的空间和时间特征缺乏足够的认识,使荒漠化防治工作难以“对症下药”,直接影响荒漠化防治的速度和成效。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和对建国以来不同阶段的荒漠化动态进行评估。为此,在林业部1995年制定的  相似文献   

19.
荒漠化分类分级理论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孙武  李保生 《地理研究》1999,18(3):225-230
简要回顾了二十多年来联合国荒漠化代表性分类分级理论的发展,评价了1977年、1984年、1992年和1997年提出的最有代表性分类分级理论,归纳出目前三种分类分级理论的评价思想:以指标体系为基础的绝对退化评价,生产力与经营水平相结合的相对退化评价和以生态系统中植被土壤地形差异退化为依据的多样性评价。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各体系存在的问题,指出通过荒漠化退化生态基准的恢复和确定可提高分类分级理论的科学性与权威性,并提出确定时间尺度和空间类型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河西走廊荒漠化现状做了调查及分析,并对河西地区经济发展,荒漠化防治,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实施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河西走廊荒漠化形成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域现状和人类不合理活动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加剧了河西的土地荒漠化;探讨了河西地区环境协调发展及荒漠化防治;针对各类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