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Braess模型与城市网络的空间复杂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彦光  刘继生 《地理科学》2006,26(6):658-663
Braess交通网络模型是经典的图论模型,但该模型同时具有很强的地理学色彩。Braess借助一个简单的网络揭示了出人意料的地理现象:增加交通路线有时反而降低运输效率。从理论地理学的角度对Braess网络进行了数学抽象,然后利用规划理论、图论和微分方程解析等方法揭示出区域-城市地理系统的空间复杂化两个重要动因:空间相互作用和宏观对称破坏。  相似文献   

2.
陈彦光  刘继生 《地理科学》2006,26(6):658-663
Braess交通网络模型是经典的图论模型,但该模型同时具有很强的地理学色彩。Braess借助一个简单的网络揭示了出人意料的地理现象:增加交通路线有时反而降低运输效率。从理论地理学的角度对Braess网络进行了数学抽象,然后利用规划理论、图论和微分方程解析等方法揭示出区域一城市地理系统的空间复杂化两个重要动因:空间相互作用和宏观对称破坏。  相似文献   

3.
正生物地理学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但我国长期缺乏《生物地理学》教材。由殷秀琴教授等编写的《生物地理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于2004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首次编著出版的适合高等院校地理专业本科的《生物地理学》教材,修订后的《生物地理学》(第二版)于2014年9出版。该《生物地理学》教材基于植物、动物区系,植物、动物群及其生态地理规律基本  相似文献   

4.
对新经济地理学的起源、发展、遭受的质疑及未来发展趋势做一简要的评述.经济活动的地理因素一直是许多经济学家、地理学家、规划学者以及区域科学家所关注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为假设前提,以数学建模为分析工具的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有了不断发展,但由于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模型在许多方面显得过于简单,受到了来自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的质疑和批评.有鉴于此,新经济地理学今后的研究除了考虑要素流动性、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等关键因素之外,至少有3个可供未来研究的方向:扩展理论研究范围、加强实证研究、探讨新经济地理学的福利和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5.
周成虎 《地理学报》2021,76(9):2330-2331
中国城市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引导和推动着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城市地理学,应1978年改革开放而生,随国家繁荣富强而壮,成为中国地理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2018年,科学出版社获得国家出版基金全额资助出版《中国城市地理丛书》.这是继《中国自然地理丛书》《中国人文地理丛书》《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之后,推出的又一套地理学大型丛书,反映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的重要进展和方向,是中国地理学事业发展的重要事件. 《中国城市地理丛书》选题既包括了国家层面的城市地理研究,也涵盖了城市分部门的专业研究,是城市地理学新近的优秀成果,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可读性和创新性.丛书第一辑共9册: 《中国城市地理基础》(张小雷等).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地貌、气候和水文等自然条件存在着较大差异;人文、政治和经济等条件存在着较大差别.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本分册重点介绍了中国城市形成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历史基础、经济基础、交通基础、社会基础、文化基础和政治制度基础等,在进行中国城市综合实力评价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地理分区设想,是研究中国、研究中国城市必备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何沛东 《地理科学》2021,41(5):872-879
《方志月刊》是中国近代唯一的一种侧重于区域地理的刊物,刊物的名称选择、编辑特色等均受到了主编张其昀地理学思想的影响。通过对《方志月刊》载文及相关史实的梳理与考证,解析其办刊特色和地理学贡献。研究表明:该期刊注重科学的区域地理研究和地图、照片的运用,注重国外地理学成果的介绍和地理学史的整理,为中国近代地理学特别是区域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导向。  相似文献   

7.
陈桥驿  王守春 《地理学报》1994,49(4):383-385
评《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陈桥驿,王守春(杭州大学地理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区域地理研究的重要性为国内外许多地理学家一再强调。在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开展区域研究,应当是历史地理学发展的一个方向。《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邹逸麟...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当前地理学三个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作者的见解。1.认为由于主体不同,地理学、生态学与环境科学所研究的环境是各不相同的,不能相互取代,并列出当前地理学环境研究的一些热点。2.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经济恢复和建设的需要,以及地理学的数量化和理论化,大量地理工作者投身于城市、区域和环境规划,使地理学达到空前繁荣;指明地理学者同其它专业人员在规划工作中的分工合作问题。3.认为地理学的对象是地理环境,由内涵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三者搀拌而成;从地理学三分法出发,发现了当前地理学的前缘领域,均处于三种地理环境的界面上,即向自然地理学倾斜的环境研究,向经济地理学倾斜的城市研究,向社会文化地理学倾斜的行为研究,还有居三者之中的区域研究。本文并就我国地理学的当前形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徐建红  姚祖驹 《地理研究》1989,8(3):113-114
最近读到英国著名地理学家M.J.Kirkby所著的新书《Comuter Simulation in Physical Geography》《自然地理学的计算机模拟》),由John Wiley出版社于1987年11月在英国chichester出版。这是一本教科书性质的参考书,其主要内容有二部分,一是自然地理学的各种模型及其在计算机上的实现,二是如何建立计算机模型以及如何检验之。本书的主要内容曾被列为1985年曼彻斯特国际地貌学大会的专题报告。综观全书,我们发现它有四大特点,即地理性强,内容新颖,方法实用,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10.
《地理学的过去和将来》是为纪念伦敦皇家地理学会成立一百五十周年而于一九八○年出版的一本书。本书由英国地理学家的十四篇论文组成,主要探讨了地理学发展的各个方面,并认为地理学的发展应该作为一门专门的科研领域。第一篇论文的作者是曼彻斯特大学的地理学名誉教授 T.W.弗里曼,他追溯了英国地理学界从十九世纪末叶到本世纪四十年代的发展变迁。  相似文献   

11.
朱德威 《地理研究》1995,14(3):105-107
自1967年英国学者R. J. Chorley和P. Haggett发表其名著《Models in Geography》以来,模型这一现代科学方法论中的核心概念在地理学中开始得以建立,由此吸引了一批研究者用模型的思想方法来探索地理学各个领域里的理论和应用问题。1987年,英国学者在纪念该书发表20周年的学术讨论会上,更清醒地认识到,象在地理学这样的学科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模型和定量理论,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有一个长期的积累和发展过程。特别是受技术环境的约束,地理模型研究应该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步.并逐渐地把模型研制纳入到地理信息系统的框架中。在我国现实的经济发展条件下,理模型研究如何跟踪现代信息技术的前沿,既为学科的理论发展提供支持,同时又能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大问题。秦耀辰教授根据大量的研究实践撰写的《区域系统模型及其应用》一书(以下简称《模型》)便是这方面的有益探索。该书包括9章内容,约39万字,1994年9月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综观全书,我认为该书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2.
德国地理家阿尔夫雷德·赫特纳(1859—1941),是近代地理学区域学派创始人。1927年,他把自己的所有方法论思想总结成一本地理学思想史专著,这就是从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以下简称《地理学》)。它代表了赫特纳的地理学思想体系,对德国地理学界和国际地理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地理学》共分九编,一个主旨贯串始终,这就是区域思想。下面,将从历史、性质和方法三个方面阐述并评介赫特纳的区域思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理学会于1985年11月中在无锡市举办首届“城市地理”学术讨论会,全国100余名城市地理和相邻学科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日本、英国的11位同行,就当前城市地理学研究的进展动态互通了情况,并就所关心的许多实际问题、学术问题交换了意见,通过认真的讨论彼此交流了经验,明确了时下城市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虚拟地理实验概念框架与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实验科学与实验地理学的角度,结合空间信息与虚拟地理环境技术,讨论"虚拟地理实验"概念、特征及研究理论与框架.以辽宁浑河沈阳城市段防洪为案例,介绍虚拟地理实验在城市洪水模拟和防洪工程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董建勋 《地理教学》2012,(16):33-35
地理学,自其产生之日起,就与数学有着不解之缘。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用数值来度量。在地理学中,一切地理要素,例如气温的高低、雨量的多少、人口的增减、区域的规模、城市的位置等,都可以用数量来表示。在古代地理学中,已运用数学方法描写地理事件、记载地理知识。在近代地理学中,则是侧重对地理现象的解释性描述。而在现代地理学中,则是通过数学定量的方法进一步深入地揭示地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及本质规律,从而为地理系统的预测及优化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08年7月,由韩渊丰、张加恭、张争胜编纂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区域地理>(第二版)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教材全面继承和吸收了我国现代地理学各分支及区域综合研究的学术精华,同时在区域地理学的内容选择、学科体系、编写思路、写作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为我国普通高校<中国地理>课程的教材建设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范例.  相似文献   

17.
兼容并蓄,拓展科学--怀念我国著名地理学家陈传康教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传康教授是新中国第一代自然地理学者.他早期在名师林超教授的培养下,积极学习前苏联先进的自然地理学理论,在创立我国的综合自然地理学,在推动新中国高校地理教学做了大量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他运用系统论和控制论的思想和方法,富有远见并卓有成效地提出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方向,如旅游地理学、灾害地理学、感应与行为地理学及建设地理学等;指出现代地理学正在发展成为一门站在现代科学前沿的综合学科,并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面取得更大的发展.他身体力行,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在区域发展战略和规划、区域旅游规划和景点设计、旅游文化与区域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应用研究,并不断总结提高,提出建立高层次综合地理学、地段地理学、地理建设和建设地理等一系列创新的学术观点,深深影响着我国地理学的研究和发展.令人痛惜的是:就在他学术思想最成熟最活跃的90年代,却积劳成疾,于去年秋天永别我们而去.我们为我国地理学界丧失一位中坚力量感到无限悲痛!缅怀他为发展地理学和地理教学艰辛付出的一生,他那种始终站在学科前沿,呕心沥血,开拓创新的可贵精神和业绩,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8.
区域地理学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地理学在地理学发展史中与地理学本身一样久远,它一直占据地理学的核心部分。传统的区域地理学以野外实地考察和文献统计资料为基础,应用一套统一的格式,向人们展示异国他乡风土人物和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貌,曾经打动了不少读者的心。然而,那时的区域地理著作主要表现为地理学部门资料和地区资料的总和。苏联地理学家巴朗斯基曾形象地形容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屋顶》。这确实是一个恰当的比喻。  相似文献   

19.
《地域研究与开发》杂志是由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办的地理学综合性学术刊物,1982年创刊。该刊主要刊载地理科学研究、区域发展与规划、地域开发等方面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性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栏目有:重大问  相似文献   

20.
《中等学校的地理学教育》是英国地理学会1980年编辑出版的一本八十年代的地理教师手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