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结合土地房产GIS基础数据的特点提出了GIS房产数据质量控制与检查的方法.首先提出一般模型,并对该模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一种扩展模型,扩展模型能够较好地处理由于数据排序以及遗漏数据元素而引起的问题。同时对GIS房产数据的排序方法以及图形空间关系的检查也做了讨论,并探讨将扩展模型应用于土地房产GIS基础数据的质量控制与检查工作中,以提高数据检查工作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土地GIS基础数据的特点提出GIS数据质量控制与检查的方法.首先提出一般模型,并对该模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一种扩展模型,扩展模型能够较好的处理由于数据排序以及遗漏数据元素而引起的问题.同时对GIS数据的排序方法以及图形空间关系的检查也做了讨论,并探讨将扩展模型应用于土地GIS基础数据的质量控制与检查工作中,以提高数据检查工作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殷红梅  苏山舞 《测绘科学》2006,31(5):126-128
本文总结了GIS空间数据模型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比分析当前主流的GIS数据模型的优缺点,指出对象关系型数据模型能够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地理数据。并探索将对象关系型数据模型应用到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管理和利用中,提出全国1∶100万数据库模型,并以政区为例证明该模型可以对空间数据进行有效地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4.
魏晓燕  刘春 《现代测绘》2004,27(6):18-21
结合土地房产GIS基础数据的特点提出GIS房产数据质量控制与检查的方法。首先提出一般模型,并对该模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一种扩展模型,扩展模型能够较好的处理由于数据排序以及遗漏数据元素而引起的问题。同时对GIS房产数据的排序方法以及图形空间关系的检查也做了讨论,并探讨将扩展模型应用于土地房产GIS基础数据的质量控制与检查工作中,以提高数据检查工作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阜阳师范学院2014-2017届毕业生生源地与就业地统计数据,利用地理集中指数模型和吸引半径模型分析该校毕业生的生源地和就业地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GIS技术,制作全国范围地图和安徽省地图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结合其他定量化数据提出可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研究对象总体上呈现"生源地集聚、就业地分散"的空间分布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的招生和就业工作提供结局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统计数据可视化中因统计指标空间尺度过大而难以如实表达的问题,在分析和归纳统计数据4个空间特征和网格GIS技术等内容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网格GIS技术实现统计数据可视化的基本思路,并在该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不同空间尺度上的西安市人口统计数据可视化。结果表明,现代统计数据可视化的问题实质上是如何尽可能缩小统计数据表达的空间尺度以及选择空间尺度细化的相关指标问题,据此提出了利用相关指标使大空间统计数据细化的构想以及相关指标空间比例方法,为统计数据可视化工程中的网格GIS技术实现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朝鲜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是解决朝鲜统计数据与自然要素数据融合分析的重要途径。基于朝鲜市郡级人口普查数据,将GIS空间分析技术与统计学方法相结合,分析了朝鲜人口密度与空间因子的关系,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了朝鲜人口密度空间化模型,在GIS平台中实现了朝鲜人口密度的空间格网化模拟,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对影响朝鲜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因素的决定力进行了有效探测。结果表明,多元回归模型拟合精度达到0.769,生成的栅格人口密度数据与朝鲜三级行政区人口统计数据保持一致。同时,影响该地区人口密度的因子依次为道路网密度、居民点密度、居民地指数、海拔、坡度和耕地指数。  相似文献   

8.
以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为例,采用1989年、1999年、2006年三期Landsat TM遥感图像数据为基础数据源,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阐述了提取研究时段内城镇用地扩展数据的技术路线,并结合城市地理学方法,进一步对城镇空间扩展进行了定量分析,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独山子区城市用地扩展驱动力进行了尝试性分析,并对以后城市扩展提出对策,以期探讨遥感与GIS技术用于城市地理学的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9.
GIS技术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了GIS技术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个基于GIS技术的区域经济分析系统。随后给出了实例分析——应用全国空间数据和统计数据(如GDP等)在ArcView GIS的系统环境下开发了一个区域经济差异特征分析模块,得出了全国各区域的差异情况,并对整个区域进行了经济分区,为区域经济规划的制定与决策提供了一种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云计算在GIS系统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薇  耿晴 《地理空间信息》2010,8(6):8-10,14
云计算是基于网络的计算模型,通过构建云计算基础设施来为上层的云端应用提供支撑环境。将GIS与云计算相结合,能够为GIS的信息存储、处理及其应用提供新的发展前景。结合云计算与GIS,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GIS系统模型。以云计算的数据存储和透明化用户服务为基础,构建以GIS基础服务设施为服务支撑平台和以GIS基础信息数据与GIS应用程序为应用支撑平台。从而使GIS能够在通过云计算进行底层数据和服务的网络化资源分配,同时为用户提供稳定高效可靠的GIS服务。  相似文献   

11.
覃事娅  尹惠斌  唐常春 《测绘科学》2011,36(6):70-72,45
本文以广西平果铝土矿区为研究对象,运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综合指数对矿区的耕地总量情况进行了定量评价,随后分析了影响矿区耕地总量变化的因素及矿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可行性与潜力,并且主要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面提出了实现矿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对策。研究结果可为地方政府制定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施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并有利于平果铝矿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Savitzky-Golay滤波对覆盖江西省范围的SPOT VGT NDV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滑处理的基础上,结合坡度数据,通过非监督分类的方法提取了江西省2000、2005和2010年水稻种植范围,并根据NDVI的年内动态变化,从水稻种植范围、水稻生长季起始时间、水稻复种指数和NDVI最大振幅等分析了江西省水稻种植和生长情况,探讨2000~2010年江西省水稻生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遥感图像是地理信息分析非常重要的数据源。遥感技术和GI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利用1987年和2000年的遥感影像,分析了徐州市14年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并运用ArcView实现土地利用的空间分析,对徐州市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土地利用类型变更情况。以耕地为例,利用徐州市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基于SPSS软件对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和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复种指数遥感监测方法   总被引:36,自引:6,他引:36  
范锦龙  吴炳方 《遥感学报》2004,8(6):628-636
复种指数是反映水土光与自然资源利用程度的指标 ,其实质是沿时间序列 ,反映某一种植制度对耕地的利用程度。联系复种指数与时间序列NDVI曲线的纽带是农作物年内的循环规律。时间序列的NDVI值蕴涵着植被的生长和枯萎的年循环节律 ,经时间序列谐函数分析法 (HarmonicAnalysisofTimeSeries ,HANTS)重构的NDVI曲线 ,可以准确地反映农作物的出苗、拔节、抽穗、收获等物理过程。因此 ,根据时间序列的NDVI曲线的周期性 ,可以反向捕捉到耕地农作物动态的信息 ,进而得到耕地的复种指数。本文依据上述原理 ,提出复种指数遥感监测的方法 ,然后用 1999年至 2 0 0 2年 4年的VGT(SPOT4卫星vegetation数据 )旬合成NDVI时间序列数据集提取了复种指数 ,并利用地面样区观测结果和统计数据进行检验 ,取得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中国粮食生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党安荣  阎守邕  周艺 《遥感学报》1999,3(3):225-229,248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全国农业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支持下,在前人关于农业生产潜力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全国粮食生产潜力的研究。作者首先论述粮食生产潜力研究进展,探讨了基于GIS的粮食生产潜力研究方法;然后,就粮食生产潜力的土壤有效系数、土地生产潜力和社会有效系数、社会生产潜力提出了新型的计算模型,并应用机制法通过光、温、水、土、社逐级衰减,具体计算了全国分组粮食生产潜力;最后,针计算结果与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上官卉彦 《北京测绘》2021,35(2):183-187
本文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结合生态保护红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等,以明溪县为例,通过空间分析、影像解译等,获得明溪县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分析耕地后备资源成果类型及数量、分布情况、分布特点,最后分析明溪县耕地后备资源主要限制因素分析(如交通区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为开发耕地后备资源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汶川地震粮食受损遥感快速估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利用灾前IRS P6 Liss-4高分辨率数据与灾后的航空影像, 估算粮食受损面积, 并利用同期农业气象数据估算了不同受灾区域粮食作物单产水平, 最终估算得出震区粮食作物受损产量。监测结果表明: 地震造成的12个重灾县市冬小麦直接损失247.1hm2, 产量约为1013778kg, 直接影响不大。但受灾地区冬小麦总产量超过22万t, 而且对秋粮作物的种植和生产造成影响, 对中国粮食生产的间接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区域作物生长过程的遥感提取方法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提出利用时序NDVI数据提取作物生长过程方法。遥感数据在采集过程中受云、大气因子的影响 ,以及混合像元问题 ,造成时序植被指数值变得没有规律 ,对比性不强。采用基于最小二次方拟合的谐函数分析方法 ,依据作物轮作规律和生长周期性特征 ,用主要频率的正弦、余弦谐函数重建时序图像 ,去除了影像中云污染的影响。以中国的旱地为例 ,考虑到像元内旱地对NDVI值的贡献率 ,计算区域内旱地像元加权平均值来反映其作物生长过程。同时与区域所有像元的平均值、旱地平均值等统计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表明区域内旱地的加权平均值能够削弱旱地比例和地域间的差异 ,突出耕地上作物的生长过程特征。通过与地面实测数据分析 ,平滑前后的作物生长过程与叶面积指数相关性增加 5 %— 11% ,采用区域加权平均的方法得到的作物生长过程 ,比旱地平均和NDVI平均的结果与叶面积指数的相关性增加 14 %— 17%。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单产预测的运行化方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提出了适于运行化农作物单产预测的方法。即以农作物单产区划为基础 ,通过搜集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单产预测模型 ,分析每个模型的空间适用范围 ,并从模型参数等角度筛选模型 ,然后利用这些模型进行气象站点的作物单产预测 ,并以NDVI分布图为参考数据将点上的单产数据空间外推到区域尺度。借助耕地分布估计区域水平的农作物单产。最后以 2 0 0 3年冬小麦为例 ,进行了全国 10个省的冬小麦平均单产估算 ,花费了较少的人力和时间 ,符合运行化遥感估产要求  相似文献   

20.
指出传统的房屋空间数据和以宗地为基础的楼幢属性数据间的相互孤立、信息联动上的不足,提出以GIS楼幢数据管理为核心,实现"以图管地,以图管房,图、属、档一体化联动"的管理模式,以求为新一代土地登记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