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七彩坪     
江苏加强高层建筑和住宅区等地名标准化管理 江苏省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江苏省地名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规定、省地名委员会,省民政厅发出“加强高层建筑和住宅区等地名标准化管理的通知”。《通知》中对高层建筑、住宅区专名及通名作了具体规定。如一般建筑物不使用“中国”、“中华”、“全国”、“国际”、“世界”等词语;同一个城市内建筑物的名称不得重名、同音,对大厦、商厦、广场、城、中心、园、新村、别墅、山庄等通名作了具体界定;对高层建筑,大型建筑,居民住宅区名称的审批作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城市建筑地名管理问题是当前的热门话题之一,建筑物名称由谁来管,怎样管?意见很不统一。天津市地名办公室、天津市地名学研究会邀请有语言学、历史学、地理学、测绘学、规划学、地名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就新建住宅区和商住楼等大型建筑物名称通名的使用和管理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中国地名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民政部地名研究所所长王际桐、原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天津市地名委员会顾问石坚、原北京市地名办公室主任、天津市地名研究会名誉顾问王海岐等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天津市建委总工程师、天津市地名学研究会理事长刘松涛主持会议。所研讨的问题针对性很强,对其他地区有借鉴作用。会后他们认真整理大家的发言,并报市政府认定,推动地名工作向深入发展。现将部分发言内容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地名中行政区域的街路、巷、居民住宅区的名称比较明确 ,目前不够明确的主要是具有地名意义的那些新增的或属于企业单位管理的大厦、中心、广场、商城、别墅、山庄、花园等。这些建筑物的通名缺乏原则性和规范性。如“广场”一词 ,在汉语中只有广大场地的一种解释 ,没有高楼商厦的含义。而现在一座建筑物也称谓“广场” ,实在是名不符实。如烟台市的汇丰广场、良友广场、时代广场、工人广场等 ,从规模上看 ,只有一座大楼或办公经商场所 ,既不宽广 ,又无场地 ,但处于投资者思维意识 ,也称谓“广场”。据笔者所闻 ,“广场”一词是英语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受港、台和国外地名的影响,在地名专名和通名都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在专名中出现了“洋”、“大”、“古”、“怪”的现象;在通名中出现了“山庄”、“花园”、“广场”、“城”、“别墅”等现象,成为各地亟待解决的问题。上海市针对存在的问题,起草了《上海市高层建设、住宅区和其它建筑物名称管理细则》,现已基本定稿,使建筑地名逐步走向规范和统一,对各地是有启发的。民政部有关部门领导看了上海的材料后,认为此材料很好,其做法有必要在全国推广,故建议在《中国地名》刊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中城市特别是在一些沿海对外开放的大城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这是非常可喜的。但是,受港台或国外地名的影响,一些建筑物的通名五花八门,令人堪忧,有的令人难以接受。其中之一,“广场”这个通名即如此。为此,各地将要或正在对此类地名进行清理整顿。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地方在清理整顿  相似文献   

6.
马仁锋  陈佳锐 《地理研究》2022,41(3):764-776
地名通名是不同地方地名具有共性特点的通用部分,表征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和行政区划变迁的认知。梳理多学科视域研究进展诠释地名通名文化景观解析逻辑,基于EOF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构建地名通名文化景观解析模型,探究长三角地区地名通名文化景观格局及成因。研究发现:①长三角地名通名文化景观用字比例受河网水系影响最大,地名通名文化景观用字类型丰富度在41个单元中总体呈现内陆到沿海且沿东北-西南方向递减趋势。②长三角地名通名文化景观分布异质性显著,呈现典型非均衡集聚,空间上形成皖中、苏南、浙北和上海等东西条带状的一级中心位于长三角中部,两个团块状次级中心分列南北;长三角地名通名文化景观分布呈显著空间正相关,空间集聚特征较为明显,热点区为双中心格局且分布于安徽西部和浙江南部等地,冷点区为单中心格局且分布在东部沿海呈纵向连续带状分布。③长三角地名通名文化景观分布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综合影响明显,主要分布在海拔0~200 m、地形起伏度小于20 m、坡度小于5°的平原地带,人口集聚、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便捷性对地名通名传承影响深远。地名通名文化景观解析模型研究有助于提升地名命名科学性和规划管理协调度,为推动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上海不许物业乱起名上海市颁布了《上海市高层建筑、住宅区和其它建筑物名称管理细则》,规定:用地面积在万平方米以上或总建筑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必须有整块露天公共场地(不包括停车场和消防通道),其面积大于2000平方米,方可用“广场”作通名;用地面积2...  相似文献   

8.
对广东现有143条政区名称按照政区地名、命名规律、名称出现最早时间和距今(截至2007-12-31)时限等属性建立广东省政区地名数据库,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省143条政区名称中,有一半政区地名在明代及明代以前就已产生.改革开放以来,出现大量以“市”和“区”为通名的新政区地名,但专名多保留不变.在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9.
中国汉语地名通名的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地名通名含义及地名类别的划分(一)地名通名的概念地名中用来区分地理实体性质类别的词,称为地名通名,如山、河、湖、海、村等。从古至今,地名通名由简单到复杂在不断变化,早期的地名用字,专通名不分,没有通名的概念,但往往用偏旁来反映地理实体的类别。如带  相似文献   

10.
李波  王荣 《中国地名》2012,(3):16-18
一、地名管理的基本原则(一)规范地名的专名与通名。一般来说,地名是由专名和通名构成的,习惯上将地名的专名称为名,将通名叫称,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地理名称;地名通名是表示地名所代表的地理实体的类型、隶属关系、形态和性质的规定称呼,专名只有与通名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的建议、提安以及新闻单位来函,群众来信多次反映我市一些地名使用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对带有村、屯、沟、庄的地名提出了更正的建议。现就我审的地名使用、地名管理谈几点意见:广场,是特指特市中广阔的场地。大连城市的道路网呈放射状,形成了很多街心广场,这在全国其他城市不多见,这也是大连城市布局的一大特点。如新近建成的有希望广场、星海广场以及正在建设的奥林匹克广场。但是近年来一些建筑物名称受港台或海外影响,把高楼大厦也称为“广场”。如所谓的长江广场、金座广场、新世纪广场等,从而…  相似文献   

12.
新疆自然地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种(言)、自然地名通名的自然属性、时段、自然地名专名渊源等四个方面对选取的新疆1120个重要自然地名进行分类,在分类统计的基础上,运用地名语言分析学和地理学相关原理方法分析得出新疆自然地名特征。研究发现:以山体类和水体类自然地名为主,分别占总数的40.5%、35.3%,尤其以山脉(272条)和河流(214条)类自然地名最多,分别占总数的24.3%、19.1%。通名名称的数量及其出现的早晚与人们关注程度以及自然学科研究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各民族的聚居及迁徙使新疆自然地名具有浓厚的民族性。自然地名存在10种以上民族语地名以及其他古语和合璧语地名分布的独特现象,各民族对自然地名专名和通名称谓不尽相同。在新疆的自然地名中存在着大量地名通名的叠加,如"塔格山"、"郭勒河"、"库木沙漠"、"布拉克泉"等。民族语地名的空间分布和当地居民的民族成分存在很大的相关性。维吾尔语自然地名的53.6%都分布在和田和喀什地区;哈萨克语自然地名的73.2%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辖市县、阿勒泰地区和哈密地区;蒙古语自然地名的64.3%分布在阿勒泰、博尔塔拉、巴音郭楞和伊犁等地、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有96%的自然地名是蒙古语地名,克孜勒苏自治州的柯尔克孜语地名占到柯尔克孜语总地名的81.6%。自然地名形成和发展具有历史演替性(历史阶段性),保存至今的古语地名仅占2.9%,语源较为复杂并且一些古老的地名在使用过程中已被取代或消失;近现代地名数量最大,并且语种明显易于区别。自然地名专名类型复杂多样,共计13类,从多个方面反映出新疆的资源概况、环境以及人们的心理状态、意识形态以及人们的生活或生产方式等,其中以地物、形态、地名以及颜色类居多;在颜色类中又以黑色、白色最多。文章对新疆现存自然地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发现民族语言的差别造成了新疆自然地名存在多地同名、一地多名和地名的转音现象;此外,自然地名实体之间也存在着等级从属关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城市建设地迅速发展,对于建筑实体的命名显得越来越重要,成了地名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实践说明,要管理好这些越来越丰富的城市地名,使其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单靠原有一些法规和细则已经远远不够了。 本文试就建筑物命名工作中在通名与专名的取法用法上所出现的一些冲突而造成重名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关于建筑物名称管理意见文/张寿林近几年来,对于建筑物名称的命名,在整个地名管理工作中,占有很大的比例,1995、1996两年中审批的高层建筑、住宅区和其建筑物名称将近1200个,超过从本世纪开始到90年代初的总量。对于地名管理部门来说,命名是否得当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城市建设规模日益扩大,一片片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商贸区、居民住宅区、不断涌现,除了一些旧地名外,又增加了一些新的通名。如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由于地名管理体制不顺所延续的惯性以及多方面的因素,当前地名命名工作还存在着一些相当突出的问题:一是地名的专名、通名混乱,名不符实、贪大求洋的地名随处可见。特别是城市居民小区的命名,“花园”无花、“广场”无场,地名与地理实体特征明显不符;有的地名越起越大,明明是居民小区,偏要谓“城”、“都”;更有甚者,称为“美林国际村”、“伊莎士花园”等,混乱情况可见一斑。二是房地产市场上存在着为数不少的非法地名和非标准地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民政局为切实加强城镇地名命名管理,不断规范地名命名管理和程序,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新路子。常州市民政局规范管理住宅区和高层建设的地名命名,以遏制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为达到促销目的,在办理地名命名时,一味贪大求洋、言过其实、哗众取宠、不规范使用地名等现象。常州市采取相应措施。在地名专名命名上,常州市要求反映当地人文历史和自然环境,以及住宅区、建筑物的特色,符合现代汉语文字的使用习惯,使用具有文明、健康、含义明确的汉语词语。禁止使用有损国家尊严,妨碍民族团结,宣扬封建意识、迷信思想和崇洋媚外,…  相似文献   

18.
新兴房地产业与地名管理问题的探讨唐浩近几年房地产开发进入高潮阶段,房地产业的地名行为与地名管理的要求有较大距离。房地产单位在申报、使用地名上有诸多不规范行为和问题。(一)房地产开发商擅自命名地名有所回潮。房地产开发商随意确定住宅区名、大厦名、商城名等...  相似文献   

19.
在地名学的基础研究中,地名通名的定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给某个通名作出恰如其分的定义,取决于定义者对通名所涉及的自然或人文现象的认识程度,尤其是能否在分析地理、历史、语言等背景的基础上,对通名蕴涵的科学意义作出高度概括、言简意赅的抽象性表述。一般而言,越是司空见惯的语词,定义的难度越大。外国文献中对一些地名通名的定义,对于我们具有参考意义。美国地名委员会在编辑《海底地名》(Geographical NamesofUndersea)时,整理了50多个地名术语的定义,归纳了他们对于海底地物的认识。从地物与地名的关系着眼,海…  相似文献   

20.
一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许多格调高雅、环境优美的住宅区高大建筑群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大厦名称作为现代城市地名的一部分,存在着发展快、管理难的问题。这些高楼大厦的命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不良情况: 1.通名求大 通名的求大,是要在通名的使用上显示自身企业的规模庞大,从而在心里上占有“非我莫属”的优势。“公司”、“商店”等一般用语,在日渐膨胀的求大趋势中,似乎已失去了吸力。公司变成“集团”,这要有法律上的依据,不是谁想取就可以取的,爱大的人便找出了一个公司的译名“托拉斯”(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