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松嫩平原西南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根据分形理论,采用二维欧氏空间分形维模型的计算方法,以TM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GIS支持下,计算出松嫩平原西南部地区在1989年、1996年和2001年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形维数值、稳定性指数和相关景观指数。并根据分形维数和稳定性指数的物理意义及其与景观指数的关系,综合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水域、草地和湿地的稳定性相对较差,是较脆弱的土地利用类型;除林地外,其它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稳定性均呈下降趋势,气候干旱和人类不断强化的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显著,需加大对研究区生态环境修复和重建工程研究和投资的力度。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通榆县土地沙化现状分析与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榆县是吉林省土地沙化最严重的典型县之一 ,沙化土地面积为 19 75 5× 10 4 hm2 ,占吉林省土地总面积的 2 3 0 %。日趋严重的土地沙化 ,己成为这一地区农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最为主要的障碍性因子。通榆县近几十年来的土地沙化 ,主要是在自然背景下 ,人为的影响因素强烈干扰所致 ;过度的人为经济活动对资源的破坏是造成本区土地沙化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因此 ,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原则 ,并辅之以限制人为过度经济活动的配套措施 ,才能有效地防治土地沙化 相似文献
3.
松嫩平原近20年土壤盐渍化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6年(TM)和2001年(ETM)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和RS-GIS集成技术,对松嫩平原盐渍化土地的现状、程度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这15年中,松嫩平原盐碱地面积增加了21.7112×104 hm2,每年增加1.45×104 hm2,年平均增长率为1.4%.其中轻度盐渍化土地增加8812 hm2,年平均增长0.16%;中度盐渍化土地增加3.8306×104 hm2,年平均增长0.64%;重度盐渍化土地面积增加了16.9994×104 hm2,年平均增长了4.2%.气候变暖,降水减少,人为活动增强是盐渍化程度加重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4.
阿拉哈克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北部的阿勒泰市西50km处,是阿勒泰山脉中部南麓的一个断陷盆地,南部毗邻额尔齐斯河谷地,地势低洼平缓。阿拉哈克河自北向南流经观测区注入额尔齐斯河谷地。本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3.6℃,极端最高气温37.6℃,极端最低气温-43.5℃,年气温变化幅度 相似文献
5.
沙化,是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人类经济活动频繁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沙化的扩展速度不断加快,不仅使自然生态环境趋于劣化,还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研究和探索沙化的形成和发展,寻觅控制沙化漫延的途径,是一件具有现实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基于1985、2000、2017年3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心模型、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等方法,对松嫩平原东部30年间土地利用转型时空变化特征及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5~2015年,松嫩平原东部地区土地利用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分布界线清晰.土地利用强度持续增加,前期增加较快,后期趋缓.土地利用转型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用地持续增加,生态用地持续减少,建设用地小幅增加,前期变化剧烈,后期趋缓.土地利用转型方向较为稳定.重心转移轨迹变化较大,其中变化最大的是1985~2000年,水域的转移轨迹向西北方向偏移76.34 km.松嫩平原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1985年的0.395持续下降至2017年的0.361,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恶化.2017年空间分布以中质量区和中低质量区为主,农业生产用地与草地、未利用地之间的相互转变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遥感技术在迁安市土地沙化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卫星和航空遥感技术,基本查明了河北省迁安市土地沙化现状。在此基础上,综合包括遥感在内的多种技术资料,分析了该市土地沙化的成因,进而提出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Landsat-TM和MODIS遥感影像, 结合遥感、GIS空间分析及数理统计等技术方法, 研究了1989~2010年海南岛西部沙化土地时空变化过程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1989~2010年海南岛西部非沙化面积显著上升, 总体增速为9.2km2/a, 不同程度沙化区域面积均显著下降, 轻度沙化区面积变化在沙化控制中起主导作用, 重度沙化区面积下降最为显著; 2)1990~2010年土地转移分析表明, 20年中研究区域沙化土地面积总体降低174.04km2, 其中67.67 % 的区域为轻度沙化土地, 非沙化区域、轻度沙化区域、中度沙化区域以及重度沙化区域发生转化的面积分别达到1.59 % 、94.67 % 、98.02 % 和99.46 %, 沙化土地转换频繁, 非沙化区域相对稳定; 3)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海岸带区域, 植被覆盖度低, 人类活动频繁, 变化波动剧烈。2000年以来植被覆盖总体上升, 其中西海岸的中部和北部植被覆盖显著上升, 沙化土地得到明显改善; 4)相关性分析表明: 非沙化面积与年降水、年均温均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82(pp<0.05), 气温和降水是海南岛西部土地沙化的重要驱动因子, 其中降水对土地沙化的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0.
李密文 《河北地质矿产信息》2002,(2):28-31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坝上西部地区的土地沙化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好的地区土地沙化向轻缓方向发展,局部地区加剧恶化,指出尽快建立土地沙化动态监测系统,加强综合治理,改善坝上地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遥感与GIS支持下的松嫩平原农牧交错区土地沙漠化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86年和2000年两个时期的LANDSATTM数据作为主要信息源,对松嫩平原农牧交错区的土地沙漠化现状、程度和发展趋势进行遥感解译和实地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的土地沙漠化总体上呈逆转趋势。主要表征为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平均每年减少0.71×104hm2,年递减率为0.8%;沙漠化程度渐轻,微度沙漠化土地增加92.9%,而轻、中、重度沙漠化土地减少了44.3%。该地区的土地沙漠化整体上以逆转趋势为主,还有一些局部区域沙漠化程度仍在发展,土地沙漠化的状况不容忽视。人类活动对区域土地沙漠化的影响比较明显,气候变化和地理环境也对土地沙漠化产生重要的影响,沙漠化土地类型由以草地为主转为以旱地为主。 相似文献
12.
松嫩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之一,百年前还是一个水草丰盛的大草原,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盐碱化十分严重,盐碱荒漠化发展迅速,许多地区经20~30年就变成了不毛之地。以往的研究很少涉及地质历史背景,然而,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文章以地质历史的演变为基础,从气候因素、人文因素和全球变化等多种因素对松嫩平原苏打盐分的来源、分布与富集规律及盐碱化、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开展综合研究。应用TM卫星遥感数据、3S技术及环境模拟技术对土地盐碱化、荒漠化的分布、扩展进行量化研究,并首次进行了松嫩平原的盐碱荒漠化评价,揭示了该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性。从而为振兴东北提供了重要的环境信息,为松嫩平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甘肃省沙质荒漠化现状及开发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腹地 ,由于自然及人为因素的作用 ,造成省内沙质荒漠化土地广泛分布。近半个世纪以来 ,沙质荒漠化加剧 ,荒漠化土地面积迅速扩展 ,生态平衡失调 ,环境恶化 ,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针对甘肃省沙质荒漠化扩展的原因和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文章应用EOS-MODIS数据对松嫩平原的荒漠化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计算出标准化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指数(VCI),反演求得荒漠化指数(DI),得到荒漠化面积;采用多种方法和复杂步骤,首次获得了松嫩平原碱质荒漠化、沙质荒漠化的面积,分别为160.30×104hm2和50.56×104hm2,分别占该区面积的24.35 % 和7.84 % ;应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对荒漠化的分布规律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指出松嫩平原以碱质荒漠化为主, 当前荒漠化的发展程度已处于临界状态,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亟需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东北平原第四纪环境演化与荒漠化问题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9
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也是全国著名的粮仓。半个世纪以来,荒漠化发展的速度很快,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造一气候旋回,冰期一间冰期气候的波动对第四纪环境的演化起了关键作用,干冷气候可导致沙漠化的发展,湿润气候促使土壤和植被发育,对沙漠化起到了抑制作用。自晚更新世以来,在干、湿气候交替出现的过程中,土壤的苏打化过程和脱苏打化过程也在交替进行。东北平原的沙质荒漠和盐碱荒漠主要是因为人们对土被、植被的破坏所造成的。东北平原是对世纪重要的经济开发区,研究治理该区的荒漠化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揭示安徽省各类建设用地存量和人均情况及闲、空、批而未用情况;阐述近八年来建设用地扩展情况和时空分布特点;着重分析人均用地与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经济水平、自然条件的关系以及建设用地的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19.
以landsand-TM遥感影像资料提取为基础,详细解译了宁夏红寺堡盆地近30年来地表沙漠化的进程。进一步结合1:50000区域地质填图成果,系统建立了红寺堡盆地晚更新世区域地层对比格架,恢复了重要演化阶段的岩相古地理格局,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相结合,确立了区域沙漠化的物质来源。研究结果认为:1999年国家实施的西部生态移民战略使红寺堡盆地生态环境恶化得到了有效修复,区域沙漠化整体呈现出了稳中有降的变化趋势,但并未得到彻底的有效根治;地表沙丘沙脊的主体走向呈北西-南东向,与大罗山-牛首山构造带、烟筒山构造的主体走向基本一致,具有带状分布的格局;沙漠化物质来源主要受控于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三段湖退序列的疏松湖相砂,具有原地沙漠化的特征;地表风成沙与萨拉乌苏三段湖相砂在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上具有比较一致性的变化趋势,进一步说明了二者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亲源性。该研究成果对区域土地沙漠化的综合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