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提要本文提出解算后方交会点位的新途径,使公式简化、计算简便。并使后方交会计算公式,符合现有的测量函数表公式,借以充分利用现成的视距计算表、坐标增量计算表、高差表和三角测量边长表。由此可将后方交会繁杂的计算过程,转换为简单的查表手续。对缺乏计算机的作业小组尤其方便。  相似文献   

2.
《测绘译报》1960年第六期中R.K.C.琼斯《论后方交会之精度》一文中推导了下列公式,按已知边长在选点图上或在一定比例尺的草图上估算后方交会点的点位精度:  相似文献   

3.
《测绘通报》1982年第1期发表的《测角交会的通用公式及其简捷算法》一文(以下简称原文),所确立的一整套交会点计算的通用公式及统一计算用表,经我们在实践中应用,确实感到公式结构形式一致,解法统一,能加快计算速度,是便于使用各类电子计算机进行交会点计算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测绘译丛》1981年第4期刊登了澳大利亚的R·F·Rish写的“支距法后方交会”一文。对此,张明燮同志在《测绘通报》1982年第3期上发表了“支距法后方交会的解算方法”一文,提出一种按公式直接解算的方法。但仍然十分繁复而不易使用。本文提出一种较为简捷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后方交会点在选点灵活、观测工作量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故地形测量中增设解析点以加密平面控制时多乐于采用。惟计算方法很多,不少测绘工作者为了使其简化和教学方便起见,还不断对解算方法和公式推导上力求改进。本文采取用简单三角函数先计算两个内分角然后按一般方法针算边长和座标,是解算后方交会点的另一方法,且公式推导简捷,  相似文献   

6.
《测绘通报》1979年第六期发表的程显清同志的《解线性方程组求三边后交点坐标》一文,提出了一种解算测边后方交会点方法。方法的思想以三个已知点为圆心,以该三点到待定点的距离为半径,作三个圆,得三条公共弦,这三条弦交于一点即所求点P,根据程文设计的符号并导出了下列方程组:  相似文献   

7.
在三角测量计算中,为了避免三角形的边长解算,常用高斯公式或戎格公式计算近似坐标,此时三角形近似边长或资用边长是通过坐标差,在台式计算机上按开平方的形式求得的。在计算机上进行开平方,感到速度较慢。目前虽有一些平方表(如巴罗表),也是由于篇幅  相似文献   

8.
<正> 本报讯7月10日,南京军区测绘大队接到总参谋部颁发的“MOAM联机空中三角测量系统”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奖状和证书。空中三角测量是利用航空像片解算地面点坐标的一种测量方法。由这个大队和总参测绘研究所、解放军1001工厂联合研制成功的“MOAM联机空中三角测量系统”,经总参测绘局组织国家  相似文献   

9.
国家测绘总局第三分局,于1965年11月份举行了所属内业单位1965年度的“双革”展览。本刊除从1965年第10期起陆续刊出“无扭曲平面解析法”、“电子管整流的磁针充磁器”、“由于座标变动影响座标方位角及边长变动的计算”、“立体量测仪光源改进的经验介绍”等文外,这里另介绍部分项目于下:  相似文献   

10.
目前解算后方交会的公式很多,但一般不是计算步骤太多,就是公式太繁杂,不易记忆。施云春同志的“后方交会新解”(见中国煤炭学会第一届矿山测量学术会议论文选集)和《矿山测量》1982年第一期郑海魂同志的“利用三角形外接园直径计算三点后方交会。计算公式,虽较前有所简化,但公式仍不易记忆.本文试图用更简单的公式直接求解三角形.  相似文献   

11.
《测绘译丛》1981年第4期刊登了澳大利亚R·F·Rish写的“支距法后方交会”一文正如作者指出的:“只要从三个测站上各自看一个三角标,如果三个测站的相对位置是知道的,那么,这些测站的坐标就可以求出。”作者称这种类型的后方交会为“支距法后方交会”。它在地形测量、工程勘测等低等控制测量中显然是很有用的,特别是在困难情况下,可以节省不少野外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由北京测绘学会主办,《北京测绘》编辑部承办的“南方数码杯”2020年“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测绘工程论文评选日前揭晓。2020年12月26日在北京中裕世纪大酒店举办的北京测绘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上,北京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副主任赵勇宣布获奖名单。本次获奖的9篇论文已全部分别在本年度《北京测绘》第6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测绘工程”和第11期“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优秀测绘工程论文专栏登出。编辑部祝贺获奖者取得优异成绩,并希望获奖者再接再厉。  相似文献   

13.
《测绘学报》2000,29(2):188
德国《测量》杂志 (Zeitschrift für Vermessungswesen)是德国测绘学会(DVW)主办的最高级测绘期刊 (月刊 ) ,至今已有 1 2 0多年的历史。发表文章以德文为主 (含少量英文论文 )。Zf V每期内容除学术论文外 ,还包括以下栏目 :科研和实践报道、会议及展览会、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书市、期刊概览、德国测绘学会信息等。《测绘学报》从 1 999年开始与之进行期刊交换 ,并互登论文题录。《测绘学报》所登论文的英文目录将刊登在 Zf V每年第 7期的测绘文献分类目录中。在 1 999年的 Zf V中有 4期专辑 :第 3期为“1 998年在 Brighton的 2 1届 FIG会议”专辑第 5期为“重力场模型和大地水准面确定”专辑第 6期为“GPS+ GIS”专辑第 8期为 1 999年汉诺威举办的“第 83届德国测量师节”专辑(题录格式为 :题目——作者 (期号—页码 ) )  相似文献   

14.
测绘通报一九七八年第六期发表梁泽生同志《矿井斜巷贯通计算公式》一文中(4)式是按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解算β角。计算时容易出错。现按下列推导求解较为简便(公式中符号参照该期第27页)。  相似文献   

15.
在地质测量中,点线距离是常见计算工作之一。我们用公式d=Δycosα-Δxsinα(《测绘通报1965年第12期》)查取座标增量表进行计算,甚为方便。比用统一表格计算,提高工效一倍。  相似文献   

16.
作者提出的改进意见是可行的。据了解国家测绘总局第一分局计算队除原有“三角测量归心改正计算用表”外,还另编了一个供有计算机者使用的简表;这个简表的编制法和本文提出的改进意见是一致的,只是表格形式上略微不同而已;其编表说明及表格形式见本文末附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CH990325 自动空中三角测量应用初探/谢元礼(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研究院航测大队)…∥测绘通报.—1998(7).—7~10 简述了自动空中三角测量的基本过程:影像数字化、系统的数据输入、影像点的设置、点的自动量测、点的重新量测、重新解算。通过在HELAVA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上进行的实验,对自动空中三角测量的实践精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实际应用的一些看法。图8表1参6 CH990326 可视化技术在遥感图像处理系统中的应用/李军(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测绘通报.—1998(8).—13~16  相似文献   

18.
《测绘通报》1981年第6期发表的“用激光测距的弦长求定大地高”一文(以下简称[1]),针对目前测定大地高的方法,即H_大=H_(正常)+ξ,其中H_(正常)正常高由水准测量求得,ξ由天文重力水准方法求得。由于计算ξ的内外业工作量相当繁重,解算精度不高(3~5米),因此提出了用高精度激光测距弦长求定大地高的  相似文献   

19.
1、“What should a young man strive for during his life?”,载在《全国中学生英文成绩》,世界书局出版,1928年。 2、《利用立体测图仪进行空中三角测量时系统的比例尺及交向误差的影响》,博士论文,在德国出版(德文),1939年。 3、《航空摄影测量的应用问题》,武汉测绘学院印,单行本。  相似文献   

20.
不同等级的方向一并观测,一般是高等方向观测了按度盘分配的全部测回,而在某些测回中舍测了一部分低等方向,这时其测站平差可按国家测绘总局1956年11月译印的“三角测量计算细则”P.69§102所述的方法及P.71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