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燕山地震活动具有可公度性,M≥6地震可公度周期约50年,M≥5地震可公度周期约3.78年。本文分析了燕山带M≥5地震可公度性活动特点及其与太阳黑子活动、郯庐北带M≥5地震活动的相关性,根据可公度性特点建立了燕山带地震的可公度性预测公式。对1976年唐山7.8级地震检验表明,公式具有较强稳定性和较高预测精度,可用于预测。文中提出了对燕山带潜在5—6级地震的预测,可供地震监测预报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信息预测理论分析,江苏一南黄海地区M≥6级强震具有显著的可公度性。在回顾总结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6.1级地震预测的基础上,对南黄海海域1846年以来6级强震可公度性的基本结构及其预测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建立了可公度预测模型,对该区未来强震趋势进行预测探讨。结果表明,1999~2000年,该区有可能发生M≥5地震,2002年前后南黄海海域有可能再次发生M≥6级强震。  相似文献   

3.
南黄海地区强震趋势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南黄海地区 1 846年以来MS≥ 6强震活动的可公度性进行了分析 .发现该区强震活动具有 6a、1 2a和 5 7a的基本周期 ,此外还有 6 3a、6 9a和 75a的周期 .根据强震活动的可公度性特征和丛集特征 ,对南黄海地区未来MS≥ 6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预测 ,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论证 .  相似文献   

4.
汾渭地震带M_s≥6级地震在时间上具有可公度性,可公度值为4.09年。中强地震序次节律存在以3为倍数的韵律特征,据此可建立该带M_s≥6级地震可公度性预测公式。对1989年大同M_s=6.1级地震检验表明,预测公式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较高的预测精度,结合节律分析可对汾渭地震带今后的中强地震活动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乌恰-帕米尔地区强震的灰色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可佩 《地震》1992,(5):35-43,53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和可公度性理论,试对新疆乌恰—帕米尔地区的强震活动趋势进行预测研究,给出了一个检验性预测的反演实例,结果表明:该地区6级以上地震具有3.8年的可公度值,7级以上强震具有10.1年的可公度值;M_s≥6地震可能发生在1993年3月8日—1995年2月2日和1997年1月10日—1998年12月2日,下次M_s≥7强震大约在2003—2007年前后发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建立可公度性预测模型的方法和检验标准D,并建立了东北地区的灰色系统理论GM(1,1)预测模型和可公度性预测模型.对海城7.3级地震的预测实验表明本方法预测精度较高,结果是稳定的.认为东北深震(M≥7)具有5.5年左右的可公度周期,郯庐北带浅源中强震有3.7年左右的可公度周期.用灰色系统理论和可公度性理论方法对东北地震危险性做了估计,预测1990年5月前后深震区可能发生7级深震,估计九十年代初期郯庐北带上可能发生6级左右地震.认为用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可以提高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7.
根据1500年以来的地震资料分析,江苏-南黄海地区M≥5中强震具有显著的干支60周期性特征,南黄海海域M≥6强震具有良好的可公度性,并对其基本结构和预测功能进行了研究。未来几年该区依然存在5 ̄6级地震的危险性,第二活跃幕可能将持续到2009年前后。  相似文献   

8.
南黄海6.1级地震后强震活动趋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江苏南黄海地区(31°~35°N,119°~123.5°E)1500~1996年M≥6强震资料,应用有序性分析、可公度性分析等方法,对1996年南黄海6.1级地震后强震趋势进行了跟踪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未来M≥6强震可能发生在2002~2003年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讨论了太阳黑子活动与辽西地震活动的关系。发现1966年以来辽西地震活动强度与太阳黑子活动强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性,辽西以往发生的3次≥5级地震均位于太阳黑子活动的低谷之后不久,据此,结合可公度预测结果认为:辽西下一次≥5级地震很有可能发生在太阳黑子活动的第22周末的1至2年间的1999年上半年前后。  相似文献   

10.
初探青海及邻区强震的可公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青海及邻区强震活动的时空特征时,发现其具有可公度性特征。着重探讨了青海及邻区强震(Ms≥6.5)活动时间的可公度性,得到该区自1900年以来Ms6.5级,以上地震具有2.53年的可公度值,并给出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11.
华东东部地区中强地震概率背景及其发震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可佩  赵兵 《内陆地震》1993,7(3):279-285
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简明地给出了华东东部地区中强地震发震的概率背景,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可公度性理论讨论了今后M≥5、M≥6级地震的危险性,估计该区在1993、1996年前后有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而且1996年前后发生的有可能是6级以上地震。  相似文献   

12.
根据江苏-南黄海地区1500 ̄1996年M≥6强震活动和时间分布特征,应用有序性分析,可公度性分析和强震丛集性等方法对该区6级强震趋势预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未来几年本区依然存在6级强震的危险,下次M≥6强震有可能发生在2002 ̄2003年。  相似文献   

13.
根据“可公度性是周期性的扩大”这一思想,对南疆Ms≥6.0级的强震活动进行了分区统计。发现各统计区几乎无例外地存在有强震活动的可公度性。大多数地震符合情况良好,个别区少量地震误差较大。以统计角度看,效果是明显的。经假设检验,相对误差为正态分布,其大小与预测期长短无关。特别是各统计区不同的可公度值之间有一个约为11年的最小公倍数,表现出极好的可公度特征。  相似文献   

14.
江苏—南黄海地区地震链及其有序网络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门可佩 《地球物理学报》2009,52(10):2573-2579
根据翁文波信息预测理论,对江苏—南黄海地区自1839年以来Ms≥5中强地震链时空有序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了本区南黄海海域和全区Ms≥6强震的有序网络结构,并据此对未来6级强震进行了预测,同时分析讨论了本区地震活动的分期.结论表明:本区从1998年起进入新一轮平静幕,此幕可能持续到2042年前后,下次活跃幕的首次6级强震可能发生在2053年前后.  相似文献   

15.
地震的频繁发生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地震的趋势进行判断,对于提高防御灾害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了墨西哥M_w≥7.2地震的资料,采用可公度法和对称性原理,运用三元、四元、五元可公度计算来预测墨西哥M_w≥7.2地震信号的强弱,通过蝴蝶结构图和可公度结构系来证明预测结果的可信性,对震中和经纬向的迁移进行分析来判断墨西哥M_w≥7.2地震灾害的空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墨西哥M_w≥7.2地震在2015年和2016年信号较强,有可能发生较大震级的地震.(2)该地区地震具有明显的空间对称性,震中的经、纬向迁移呈现出良好的同步性.未来地震很有可能向东南方向迁移,在100.8°W以东,17.6°N以南地区.  相似文献   

16.
雷州半岛—琼北地区中强震活动的可公度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瑜 《华南地震》1997,17(3):87-91
在研究雷州半岛-琼北地区中强震活动的时空特征时,发现人有可公度性特征,着重探讨了雷州半岛-琼北地区中强震活动时间的可公度性,得到该区从1509年以来Ms≥43/4级地震具有6.85年的可公度值,并有两个比较明显的活动周期,与东南沿海地区历史地震活动周期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初探新疆强震活动的可公度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新疆大震和强震活动的时空特征时,发现其具有可公度性特征。本文着重探讨新疆M_s≥6.0级的强震活动时间的可公度性。 地震目录和统计分区 根据新疆历史地震资料情况,选择近年编的新疆历史地震史料目录为基础,参考其它目录,补充了一些边界附近的地震。顾及资料的可靠性和完备性,只取1895年以后的地震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可公度信息提取方法、蝴蝶结构图、震中时空迁移特征分析近50年菲律宾Ms≥7级中、浅源地震,发现2013、2014年Ms≥7级地震信号强,2014年最强;22年地震主周期明显,其中可划出活跃期与平静期;2012年为菲律宾新地震周期及活跃期的开始;菲律宾Ms≥7级地震震中时空交替迁移规律明显,未来震中向西北部迁移.菲律宾Ms≥7级地震与太阳黑子活动22年双周期关系密切,多发生在太阳黑子活动偶数周期极大年附近及其下降段.目前,太阳黑子活动处于第24周期极大年附近,2013~2014年Ms≥7级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很大,与可公度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可公度性分析了中国大陆 M_s≥8.0级地震,得出了可公度值为△(?)=4.95(年),并对 K 值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翁文波指出:“可公度性是周期性的扩张”。利用可公度性研究方法,可找到某一统计区内一定地震的韵律,并用于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20.
在对新疆1973年以来年度地震预测情况进行综合研究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乌恰-喀什周围地区年度预测的阶段性特点,并对这一地区1900年以来M≥6地震和1972-2008年M≥5.5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的研究.认为对该区域地震活动规律性特点认识不足,没有遵循本地区地震活动的基本规律对地震趋势进行客观判断,是造成地震危险区预测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依据地震活跃与间歇的特点认为2008年底开始乌恰-喀什周围地区将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时段,这一地区可能仍将继续被划定为年度强地震危险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