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实例,阐述因探头在测管中晃动、清管不干净及测管间不平行等影响检测数据的几种常见问题,探讨如何采取措施来避免或减少影响。 相似文献
2.
3.
4.
声波透射法在混凝土灌注桩完整性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实例介绍声波透射法在混凝土灌注桩(模型桩)桩身完整性检测中的应用效果,确定缺陷的范围。试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检测混凝土缺陷及其位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两个桥梁桩基声波透射法的检测,并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验证,发现了检测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使用该方法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声波透射法检测大直径灌注基桩的分辨率问题。并以工程实例,说明声波透射法在检测大直径灌注基桩工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避免给检测工作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防止对检测大直径灌注基桩质量的错判和误判。 相似文献
7.
3声波透射法反射波法在桩顶上即可施测,它只能测取桩身混凝土的平均声速。声波透射法在施测前必须在桩身上有一对或数对平行的孔,一般以内径为50~60mm的钢管顶替钢筋笼内的主筋,浇灌混凝土时,钢管也就埋设其中,故此法俗称埋管法。3.1基本原理在埋设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透射法在钻孔灌注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文章简要介绍了超声波透射法检测钻孔灌注桩质量的基本原理、检测技术和分析方法等,基于对典型实测曲线的分析并结合作者的检测经验,详细描述了应用超声波透射法测桩时的各类桩的缺陷特征。 相似文献
9.
论基桩完整性检测技术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阐述桩的分类,产生缺陷的多重因素及完整性检测的必要性.论述一维杆件中反射波理论依据.激振及接收传感器是检测技术的关键;说明了反射波信号的频率解释和瞬态机械阻抗法的一致性并均以工程实例加以佐证.文中还论述了声波透射法检测基桩完整性的理论及依据,检测的判据,还给出了检测实例.介绍最新声CT技术及检测成果.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外对于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质量检测的方法很多,如低应变反射波法、高应变动测法、单桩竖向静载抗压试验、钻芯法、超声波透射法等,每种检测方法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超声波透射法与其他检测法相比,该方法检测精度高,结果直观可靠,适合大直径桩、超长桩的基桩检测,故在钻孔灌注桩的完整性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尤其在桥梁灌注桩中,超长、大直径桩几乎都采用了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本文对某工地大直径桩进行了超声波透射法检测,通过波形与照片对比,更好地验证了超声波透射法测试超长、大直径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灌注桩的跨孔超声波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跨孔超声波检测方法的理论探讨,结合工程实例,利用声波曲线判定桩身混凝土质量及缺陷的可疑位置,并采用PSD判据法进行辅助分析,从而达到判别桩身缺陷性质及范围的目的。实践证明,采用跨孔超声波法检测混凝土灌注桩桩身质量,其结果直观可靠,为桩身混凝土质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透射法在检测大直径灌注桩完整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超声波透射法检测大直径灌注桩桩身完整性的原理、方法和现场检测技术。通过现场检测实例,给出了基桩存在缺陷时声参量的几种特征。检测结果表明:超声波透射法能够相当准确的判别长桩的多处缺陷。 相似文献
13.
低应变反射波法桩基完整性检测波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俊昌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7,20(4):358-361
本文简述了反射波法检测波形的分析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说明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16.
强度折减动力分析法在滑坡抗滑桩抗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动力有限差分软件FLAC,结合强度折减动力分析法,提出抗滑桩抗震设计新方法,将滑坡安全稳定系数作为岩土体参数折减系数对岩土体参数进行折减,采用FLAC动力分析,考虑了桩与岩土体地震荷载下动力相互作用,将地震作用过程中桩内力峰值除以混凝土强度增大系数与地震作用完毕之后桩的内力值进行比较,二者中大值作为桩的抗震设计内力值,同时还要求桩顶边坡动力安全系数大于设计容许值,确保滑坡不会发生越顶破坏。通过一个滑坡算例,对抗滑桩支护抗震设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动力强度折减分析法进行抗滑桩抗震设计,能考虑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并得到实际桩前推力分布形式,为抗滑桩支护边坡的抗震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The crosshole seismic method was simulated using a finite element model with a diagonal mass matrix and a direct integration of the equations of motion in the time domain.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to those of a more efficient but also more restricted formulation using discrete Green's functions. The effects of the type of excitation, the shape of the applied pulse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receiver with respect to the source on the shape of the recorded motions were investigated for isotropic and cross anisotropic soil deposits. The computed times of arrival of the different waves were compared to those predicted using curved ray path theory to assess the accuracy of this much simpler procedure as a means to interpret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determine the soil properties. Copyright © 199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山地和岩溶地区端承桩质量检测与加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嵌岩桩桩底存在沉渣时,采用常规的低应变反射波法可能观测不到其同相反射信号,桩底软弱夹层(或溶洞)的顶面倾角接近或不小于45º时,反射法检测不到桩底软弱夹层(或溶洞)的反射信号。为弥补以上不足,提出了用低应变反射波法、频率-初速度法和钻芯法对端承桩质量及缺陷桩的加固效果进行组合检测。当反射波波形曲线异常或动刚度明显偏低时,可认为桩底沉渣较厚或桩端持力层性状异常,再用钻芯法验证;建立了桩身下部缺陷段的平均波速计算公式,有助于判断缺陷的严重程度;通过对比缺陷桩加固前后的反射波曲线和动刚度值,并将它们与其他同条件下正常桩对比,检验缺陷桩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