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某高层建筑基坑为例,讨论在基坑开挖和施工阶段对基坑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介绍基坑实时监测的方法、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对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将Trimble GX 3D激光扫描系统应用于边坡位移监测,并利用其配套的realworks survey数据处理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果.  相似文献   

3.
深基坑施工安全监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明确深基坑施工安全监测的关键出发,确定了监测内容和相关极限报警值,用工程实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根据实际公路边坡工程的特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断面和该边坡位移监测的跟踪监测点,用位移监测桩监测边坡的表层位移和多点位计监测边坡的深部位移,反映出边坡在开挖过程中的实际状态.监测数据与研究结果表明,位移监测对边坡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评价具有指导作用,得出了边坡实际变形方式,监测结果与实际调查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朱健 《四川测绘》2009,32(1):46-48
根据实际公路边坡工程的特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断面和该边坡位移监测的跟踪监测点,用位移监测桩监测边坡的表层位移和多点位计监测边坡的深部位移,反映出边坡在开挖过程中的实际状态。监测数据与研究结果表明,位移监测对边坡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评价具有指导作用,得出了边坡实际变形方式,监测结果与实际调查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7.
8.
9.
基于测量机器人的露天矿边坡位移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露天矿的不断开采,矿山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严重威胁着矿山人员的安全。为保障安全生产,文章结合鞍山市某露天矿边坡位移监测项目,以TM30测量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建立边坡监测系统:由监测网、测量机器人系统、数据处理及预警系统组成,比传统全站仪提高了工作效率。外业测量结果证明该系统能够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危险预警的"三位一体"化,达到自动化程度高、数据精度高、工作效率高的"三高"目标。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人口激增,促使城市建设迅猛发展,特别是地铁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迫使工期急剧缩短。这对地铁工程的施工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几年来,在各地加快地铁建设的同时,期间出现的事故相应增多,随着地面塌落、冒顶、透水等问题的出现,给建设单位、施工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本文结合近年来地铁的施工监测工作,介绍一种新的平面位移监测方法,对带状工程(长基坑或者U型槽)的平面位移监测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对地籍调查中宗地面积两次测绘限差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对宗地面积测绘限差公式进行推导,该公式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GPS-RTK技术监测露天矿边坡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晨光  贺勇  蔡伟  姜文波 《现代测绘》2003,26(4):22-23,28
介绍了GPS—RTK露天矿边坡监测系统基本情况,阐述了GPS—RTK技术监测露天矿边坡的过程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全站仪水域面积测量及其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域面积测量的特殊性,决定了采用传统的面积测量方法很难实时地得到水域的覆盖面积。全站仪提供的面积测量功能很好地弥补了这个缺憾并能够提供较高的成果精度。阐述了全站仪面积测量的原理与方法,对全站仪水域面积测量中误差的计算公式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水域面积的测量精度,得出了几点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金建文  杨崇华 《现代测绘》2006,29(1):33-34,39
本文阐述了某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的具体做法,总结了技术要点,探讨沉降观测在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在待定点测站上测量与两已知点的距离和角度进行后方交会坐标计算的原理,并对点位精度和一角一边后方交会多解的判定作了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秦卫祥  谢旭晖 《北京测绘》2007,(4):54-55,53
土方量的计算方法有方格网法、断面法、等高线法及基于DEM的计算方法等。为了计算高阜工业园区的土方量,本文采用了方格网法;并重点讨论了在不同坡度下,得到的不同土方量计算结果;最后根据测区需要,做出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7.
山区的坡度分析可为规划建设和土地利用提供所需的地理底图,对此较为准确、有效的方法是利用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坡度计算及分析,数字高程模型相比于其他数据更适用于数字地形分析.本文阐述了基于1∶50 000比例尺的数字高程模型并利用ArcGIS软件进行山区坡度的计算及坡度分级栅格数据的制作,将结果与高分辨率正射影像进行叠加以初步检查结果的正确性,最后将坡度在25°以上的区域提取出来并以矢量文件形式输出.  相似文献   

18.
Spatial data quality is a paramount concern in all GIS applications. Existing spatial data accuracy standards, including the National Standard for Spatial Data Accuracy (NSSDA) used in the United States, commonly assume the positional error of spatial data is normally distributed. This research has characterize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ositional error in four types of spatial data: GPS locations, street geocoding, TIGER roads, and LIDAR elevation data. The positional error in GPS locations can be approximated with a Rayleigh distribution, the positional error in street geocoding and TIGER roads can be approximated with a log‐normal distribution, and the positional error in LIDAR elevation data can be approximated with a normal distribution of the original vertical error values after removal of a small number of outliers. For all four data types considered, however, these solutions are only approximations, and some evidence of non‐stationary behavior resulting in lack of normality was observed in all four datasets. Monte‐Carlo simulation of the robustness of accuracy statistics revealed that the conventional 100% 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 statistic is not reliable for non‐normal distributions. Some degree of data trimming is recommended through the use of 90% and 95% RMSE statistics. Percentiles, however, are not very robust as single positional accuracy statistics. The non‐normal distribution of positional errors in spatial data has implications for spatial data accuracy standards and error propagation modeling.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are formulated for revisions of the NSSDA.  相似文献   

19.
结合实际就内外业一体化测图中误差来源及其对测图精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提高数字地形图的质量,并提出减少误差的一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