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湖泊与环境演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文献资料,总结了近30年来中国湖泊与环境演变研究的状况。20世纪70—80年代中期,湖泊沉积研究受油田开发的带动而得以兴起;80年代中期以后,研究的内容侧重气候变化,研究区域不断扩大,方法不断完善,测年手段更趋精确。目前该领域研究的新特点表现为:注重研究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湖泊,加强短时间尺度研究,注重人为因素对湖泊沉积环境的影响。今后研究方向为:①加强环境指标与环境要素间的定量关系研究;②加强分析人为因素对环境演变的影响。③加强高分辨率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的整体、长序列研究,建立湖泊数据库。  相似文献   

2.
高精度CTD剖面仪温度传感器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高精度CTD剖面仪是国家863任务中818项目02专题的一个核心,温度的高精度测量传感器是其中重要参数。本文通过该传感器的研究,报告了我们研究的基本方案和方法,给出了目前达到的水平,本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精度高,优于0.003℃,可以达到0.001℃,响应时间快,时间 常数为70ms,耐压40MPa,能在3000m深度内正常工作,适用于深海温度场结构研究,海洋微结构研究,也可用于海气交换测量的研究,全球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流,生态,渔业水产等诸多领域的高科技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3.
海水入侵已严重地威胁到沿海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加强海水入侵理论的研究刻不容缓,我国拥有狭长的海岸带。海水入侵也成为沿海地区的威胁之一。特别是在山东省的莱州湾地区,已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从3个阶段即静力学研究阶段、渗流阶段、动力学研究阶段探讨了海水入侵理论的研究状况。在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海水入侵理论的研究进行了展望,认为过渡带模型研究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实际工作中应侧重于边界条件的研究和参数的计算以及选取,此外还要注重预报模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苏北东部海域辐射沙洲以往仅侧重于外动力方面的研究,这里提出开展内动力与外动力同步研究的新思路,指出两者的结合点是旋扭运动,要在以往外动力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地震震中研究、地形变监测、地应力实测等方面内容,以确定该区不同层圈、不同介质条件下是否存在同一的旋扭运动。上述思路的实施,有利于地理学与地质学研究的沟通和溶合,同时提出地震往往伴随旋扭现象的事实,丰富了地震学的研究内容,其研究成果将为多方面的开发辐射沙洲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海权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中山海权思想研究时平(江苏省暨南京郑和研究会副秘书长)有关孙中山海权问题的研究,我国台湾省起步较早,并有专门的论述;祖国内地研究开展得较晚,始于80年代后期。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对孙中山海权思想范畴进行的探讨,可归结以下几个方面:(一)反对列强侵略,...  相似文献   

6.
盐藻和β-胡萝卜素研究述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养殖盐藻生产β-胡萝卜素是近十几年新兴起的研究领域,因其应用前途广阔,现已成为微藻生物学的研究前沿和热点,预计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将有更大发展。鉴于我国在这方面文章不系统,不全面,本文从盐藻生物学,养殖学,β-胡萝卜素异构体,β-胡萝卜素形成生理等角度全面概念了该领域研究现状,并提出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南海污损生物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污损生物的研究包括生态学、附着机理和防除研究3个方面,其中生态学是基础,附着机理是核心,而防除研究则是解决生物污损问题的终极目标。回顾了中国南海多年来污损生物研究的发展历程,论述了该海区污损生物的主要生态特点,并从生态学角度、生物附着机理和防除手段的研究开发等方面探讨了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遥感技术在渤海海岸动态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卫星,多波段,多时相的磁带,影像研究渤海西南岸黄河泥沙的主要扩散方向,三角洲岸线的变化以及岸滩沉积物和地貌特征的光谱研究,并结合模糊分析方法,对黄河三角洲岸滩珠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水下机器人作业机械手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水下作业机械手是水下机器人核心组成部分,研究第二、第三代水下机械手技术是水下机器人的重要课题,本文仅就水下作业机械手当前的发展状态,设计原则及智能化技术的研究,提出有关看法,仅供研究水下机械手课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南海东北部128个表层沉积样品的定量研究,揭示隆源和矿物碎屑各组分的分布,也显示了组分分析作为一种简单、快速的研究方法在海洋古环境研究中的潜力,研究区生源碎屑的分布明显受与水深相关的深海溶解作用所控制,水深3500-4000m的现代南海CCD以下,钙质生物的含量急剧减少,而硅质生物的含量急剧增加,研究区表层沉积中的碎屑矿物主要来源于亚洲大陆,吕宋镐的风化产物只起次要作用,且其分布主要受与离岸距离远近和海流相关的搬运作用所控制。  相似文献   

11.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碳库,通过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缓了全球变暖的局势。海洋同时也是蕴含丰富资源的宝库,过量二氧化碳的吸收造成海水pH值发生变化,海洋酸化对这个资源宝库的影响不容忽视。文章通过文献计量与统计分析的方法,从宏观角度研究了海洋酸化研究的整体发展现状、主要研究力量与研究主题分布,分析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并结合现有问题给出了讨论建议,以期为未来的海洋酸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研究结果表明:海洋酸化研究经历了探索、成型、快速增长与稳步增长4个时期,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和英国是主要研究国家,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和詹姆斯库克大学是主要研究机构。海洋酸化过程与成因、敏感性生物与生命过程影响、生态系统影响与生态效应、珊瑚礁与藻类典型研究等内容则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主题。未来的海洋酸化研究还应该拓展广度和深度、提升方法和技术,并注意制定综合研究计划、慎重定性与量化研究结果、考虑多方面差异耦合因子并加强基础研究与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为基础,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国内外海岛研究相关文献的年代、关键词、研究内容、发文期刊、发文国家及研究机构等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海岛研究的热点主要为海岛旅游业、海岛可持续开发管理、海岛生物群落...  相似文献   

13.
国际洋中脊研究的发展态势及热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洋中脊研究的国际研究战略与计划进行分析,具体包括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国际洋中脊协会(InterRidge)和国际海洋研究委员会(SCOR)的相关研究规划和资助项目。此外,结合洋中脊研究论文的文献计量学研究,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VOSviewer和Histcite软件综合分析了洋中脊研究的国际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美国的洋中脊研究实力最强。中国近3年的发文比例非常高,表明越来越关注该领域的研究。中国洋中脊研究的主要合作对象是美国。热液生态系统与洋中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目前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分析结果可以为我国的洋中脊研究和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国际珊瑚礁领域研究现状及知识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文献计量和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对1902—2017年期间国际珊瑚礁研究领域的科技论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西方海洋研究领域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在珊瑚礁研究领域起步较晚,但近5年发展迅速,并在论文影响力、国际合作和研究技术发展方面有待加强。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我国珊瑚礁研究的发展建议,本研究将为了解当前国际珊瑚礁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以及我国今后珊瑚礁保护方面的政策制定、项目规划和科学研究提供情报参考。  相似文献   

15.
藻类的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藻类研究一直是植物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藻类研究包括诸多方面,而生理生态学研究又是其中的重点。本文从其生理学、生态学和生理生态学三个方面综述近年来藻类的生理生态学研究,并指出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现代海洋地质学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十年来,海洋的重要性愈来愈明显,海洋地质学作为海洋科学中最活跃的一门科学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对海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意义以及当前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Participatory research in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s-related fields is premised on many of the same notions that underlie participatory processes in decision making. This study examines one instance of participatory research to asses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documented benefits of participatory decision-making hold up in the context of research. A survey of Chilean shell-fishers engaged in research with marine biologists assess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our variables: fishers’ participation in research, fishers’ opinions of biologists, fishers’ trust in biologists, and fishers’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from biologists. Results illuminate the multidimensionality of these variables and suggest that complex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make the benefits of participatory research more nuanced than those reported for participatory decision-making. For instance, participatory research may provide low benefits when participatory research outcomes differ little from those produced solely by scientists. In addition, high-cost scenarios may result when outcomes of participatory research are inferior to those produced solely by scientists. A third downside may result when participation leads participants to increase their deference to scientific knowledge, thereby defeating the corroborative purpose of their participation. A fourth effect may occur when increased trust by in scientists results from participation, decreasing participants’ perceived need to take part in research.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我国海洋科考船的建造和应用水平,促进远洋和极地渔业发展,文章根据国内外海洋科考船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我国海洋科考船在海洋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海洋科考船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国际海洋科考船发展早、数量多且装备先进;我国海洋科考船发展较快,但仍需提升数量和技术,在建和研发船舶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在促进海洋渔业发展方面,我国海洋科考船存在远洋和极地调查能力以及集成功能较弱的问题;基于海洋科考船在提高极地作业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以及海洋渔业发展需求,我国海洋科考船的建造和应用应加强顶层设计、技术应用和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19.
李永祺  王蔚 《海洋与湖沼》2020,51(6):1267-1274
深海及其底部生物圈的探测和研究,是当前海洋大科学研究的焦点,是未来的海洋科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深海及其底深部生态学的研究,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简要回顾了深海生态学发展的三个里程碑以及中国在该学科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大力发展深海探测和钻探设备、技术,建设深海生态站和大洋钻探船;以生态系统为中心开展深海生态研究;将深海生态研究纳入国家和有关部门的研究计划、支持多学科交叉和融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海水养殖装备智能化发展是提高渔业生产率,实现渔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文章着重介绍了国外海水养殖智能投饵装备前沿研究,对比分析了国内海水养殖智能投饵装备研究现状,发现国内在海水养殖智能投饵装备研究过程中出现了养殖投饵配套设备研究相对滞后,已研发的投饵装备智能化程度低,新型智能化投饵装备的研发理念和设计技术落后、研发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加强海水养殖投饵配套设施的研发力度,开发投饵控制软件和养殖管理系统,研制智能化水平高、与养殖户需求相匹配与的投饵装备的建议,为今后我国海水养殖智能投饵装备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