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飞鹏 《气象》1977,3(1):13-13
申扎位于西藏中部,全县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幅员辽阔,水草丰富,以畜牧业生产为主。冬季雪大成灾,是危害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之一。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的人”的教导,向当地有看天经验的老牧民作了调查访问,收集到一些看天经验,其中的一条就是“夏雨少,冬雪多;夏雨多,冬雪少”。我们用本站1960—1975年共  相似文献   

2.
谚语“秋冷,春雨多”反映了秋季气温高低的变化与次年春季降水量多寡的相关关系,我们在应用这条谚语制作春季降水量预报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五月寒”影响早稻的产量和质量。为了及早作出“五月寒”的预报,使农业部门早作准备,力求减轻或避免“五月寒”对早稻的危害,我们建立了二套“五月寒”长期预报指标,经四年实际使用,效果尚好,方法简单,易于应用。  相似文献   

4.
引言 “冬暖寒节,春雨多”这条农谚是说冬季气温高低与春季降水量的相关关系。我们对这条农谚进行了验证,用来预报春季(3~5月份)的降水量,连续使用了四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临夏地区有“伏里老山白,米年有夏早”的群众经验。这是指伏天高山积雪,表明伏里温度低,天气反常,第二年夏季将有干旱出现。我区从立夏到小暑这段时间,作物需水量最大。我们根据群众所反映的夏早年,结合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制定出夏早的标准为:立夏至小暑这段时期内≥10毫米的降水过程不超过4次,并有20天以上的无降水时段出现,则算为夏早年。在1943—1974年32年中,共出现夏旱11年,约占总年数的1/3。  相似文献   

6.
我地广泛流传着“云交云,天气不看晴”的农谚。所谓。云交云”,就是指几层云的运动方向不一致。我们在访问中了解到,农谚中所说的“云交云”,主要指低云和中云的移动方向不一致,成交错而行。 低云和中云的运动方向不一致,表明低空(一般表示1,500米上空)和中空(一般表示3,000米上空)气流的运动方向不同。而低空和中空气流方向的不同型式,反  相似文献   

7.
为了学习和运用群众看天经验,作好天气预报服务工作,我站自1967年1月开始建立了专门的天物象、云向观测簿。遵照毛主席“要认真总结经验”的教导,我们将历年的天物象观测资料作了初步整理,并结合天气学原理分析得出一些预报指标,在日常短期预报工作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8.
“天”究竟是什么?“天”和人的关系又是怎样的?这是我国历史上儒法两家、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长期争论的重要问题。风雨雷电、水旱灾害这些气象现象,一向被儒家看成是天的意志的表现,宣扬什么“畏天命”,而法家则认为这些都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提倡“制天命而用之”。所以,气象这个领域历来也是儒法激烈斗争的一个战场,“畏天”和“制天”之争成为儒法两条路线斗争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围绕青藏高原东侧"雅安天漏"现象,综述了近40多年来"雅安天漏"的天气、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进展;在分析前期研究薄弱环节的基础上,从基本特征、复杂地形、热源与边界层结构、形成机理、天气气候联系、区域气候响应等方面,提出了"雅安天漏"研究中存在的6个主要科学问题,并指出了综合观测、科学试验、资料分析、理论研究和预报技...  相似文献   

10.
李跃清  张晓春 《暴雨灾害》2011,30(4):289-295
围绕青藏高原东侧“雅安天漏”现象,综述了近40多年来“雅安天漏”的天气、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进展;在分析前期研究薄弱环节的基础上,从基本特征、复杂地形、热源与边界层结构、形成机理、天气气候联系、区域气候响应等方面,提出了“雅安天漏”研究中存在的6 个主要科学问题,并指出了综合观测、科学试验、资料分析、理论研究和预报技术是“雅安天漏”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雅安天漏”研究》的结果,总结出了“雅安天漏” (雅安地区≥2站日雨量≥50mm的降水过程)的预报思路及有关指标,特别重要的是,对暴雨的强度和落区也提出了客观的和业务化的预报方法。可供预报人员在研制预报方法时或暴雨预报中参考。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先被制订的节气,而多地皆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足以表现其深受重视的程度。在经历了长久的历史变迁和沉淀后,时至今日“冬至文化”依旧在民间广泛传播,尤其是冬至谚语,它不仅简单通俗、形象生动,而且饱含了广大劳动人民长期的生活智慧。  相似文献   

13.
甘震 《气象》1976,2(2):26-26
广西浦北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并不是每年冬季都有霜冻,因此,作好霜冻的长期预报,以便及早做好防霜工怍,对保护热带、亚热带作物安全越冬,有重要意义。 我地群众有“白露无雨百日霜”的经验,经我们用1959—1974年的资料进行验证,发现关系较好。如  相似文献   

14.
农谚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天气的客观规律。几年来我们对一些农谚进行了验证和使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群众中广泛地流传着:“上午阴霜下午开,下午不开有雨来;下午阴霜有雨来。”的说法。这条谚语我们经过验证和长期的使用,认为对做冬、春季节的短期天气预报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陈叶路 《贵州气象》2000,24(2):45-4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策划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诺曼地登陆战役时,气象竟成为敌对双方决定军事行动的非常重要的信息。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其他大型国际赛事,主办国必须提供良好的气象保障。运动员创造佳绩,需要气象随时提供优质的服务。随着人类对气象的认识,不独在军事、体育等领域,气象服务已经涵盖了农业、工矿、城建、交通运输、水利电力、旅游、仓储、环保等许多领域。例如气象台经常向水电部门预报雨情,为其增减发电量及是开闸放水还是关闸蓄水提供决策依据;向建筑部门预告降水情况,以避免工程混凝土浇灌质量受影响;向仓储…  相似文献   

17.
5月是云南省楚雄等地区的大春作物的关键时期,这个月的雨量多少直接关系着农业生产的收成。因此,作好5月份雨量的长期预报,对大春作物的布局有着重要的关系。关于预报5月雨量的问题,群众经验有“观土黄识雨旱”、“土黄天有干、烂之分,干土黄雨水少,烂土黄雨水多”。所谓“土黄天”是指“霜降”节令前3天加上“霜降”节令的15天,共18天的时间。这段时期是云南地区从雨季转为干季的过渡季节,而5月却是干季转为雨季的过渡季节。我们以群众经验  相似文献   

18.
《气象科技》1975,(6):31-32
“三天南风不由人”是我地以连续南风为前兆,降水为后果的一条常用天气谚语。用本站1962—1973年4月份资料,对14时连续三天偏南风(包括东到西所有偏南风向)过程进行统计,符合三天南风条件的共出现70次;其中58次未来72小时内有降水(占80.6%),30次未来24小时内有降水(占42.8%)。1962—1973年4月份共有降水110次,以三天南风过程为前兆的降水占了全部降水的52.7%。  相似文献   

19.
雅安“天漏”的形成及其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安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麓,地处四川盆地西缘,由于盆地及青藏高原的大地形影响,降水特多,年平均降水量达1800多毫米,为全省之冠,尤以盛夏季节,暴雨频繁,雨日很多,素有“雨城”和“天漏”之称。一、雅安地区暴南的气候特点雅安地区有八个县,东西宽100多公里,南北长230多公里,从整个地势看,是西北高,  相似文献   

20.
说起贵州,很多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流传甚广的谚语:“天无三日晴”。此说最早见于明代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地理书三种》中贵州的情况:“又多雾、雨,十二时天地阴忽,间三五日一晴霁耳。然方晴倏雨,又不可期。故土人每出必披毡衫,背蓑笠。笠以备雨也。谚云‘天无三日晴’”。从文字中可看出,王士性在贵州旅游期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