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省芦山县于2013年4月20日发生了7.0级地震,基于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发布的此次地震的2 106组余震强震动记录,利用基于NGA衰减关系的简化模型,使用随机效应方法拟合得到其PGA以及0.01~8 s周期下的伪加速度反应谱(阻尼比5%)的地震动衰减关系。与其他学者研究得出的四川其他地区衰减关系进行对比,本文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芦山余震强震动衰减。不论基岩场地和软土场地,本文在衰减关系在短周期均与卢大伟模型结果一致。但是在长周期情况下,本文模型在软土场地大于卢大伟结果,而在基岩场地上低于俞言祥结果。因此,在使用本文衰减关系时,要特别注意场地和周期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地面运动时程强度包络函数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根据地震动时程强度变化分为上升、持续平稳、下降三个阶段的特点,首先从单个记录入手,分别研究确定了不同震级、距离、场地记录的包络参数,然后将与全部记录对应的包络参数用统计方法拟合它们随震级、距离、场地条件变化的衰减关系。结果表明,时程强度包络线的上升时间t_1与P波、S波传播至观测点的到时差相关,随R的增大而加长;下降段则随M、R增大而减缓;中间平稳持续段长度T_s随M、R增大呈增长趋势,但在近场区首次发现T_s具有大震饱和特性。包络函数还与场地条件有关,它将常规的强振持时概括其中,更全面反映了时程强度包络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利用SMART 1台阵三次地震记录拟合了各个测点在地震中的竖向地震动强度包络曲线及Amin 和Ang的强度包络函数中各模型参数值,分析了各模型参数的空间变化规律,建立了各模型参数随二维空间坐标及土层厚度变化的随机模型,为多点地震动合成中竖向强度包络函数的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刘平  徐政伟  罗奇峰 《地震学报》2022,44(5):797-809
地震动衰减关系是场地地震动估计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首先对地震动衰减关系式的发展作了简要的阐述;其次,分析了胡聿贤先生提出的借用法的重要性,回顾了我国衰减关系的发展历程,并重点介绍了水平向地震动、竖向地震动及其它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的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衰减关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强震动数据库和缺乏强震记录地区衰减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SMART-1台阵的三次震记录研究了局部场地上地震动强度包函数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各参数的回归模型,并用方差分析法和T值法对回归方程和各个自变量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平稳段起时间t1主要受测点坐标的影响,强度因子I0,平稳段长度ts和减数c除了受测点坐标的影响外,还不同程度地受测点所在位置的土层厚度的影响。文中还给出了各个参数的初步预测公式,分析结果可供可点地震模拟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选用2008—2019年中国东北及邻区27次地震竖直向105条强震动记录,以三段式强度包络函数模型为目标,利用加权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尝试建立了东北及邻区竖直向地震动时程强度包络函数参数的衰减公式,以使我国的地震动区域划分更具有普遍性。同以往的研究类似,上升段持时t1和平稳段持时ts的确定方法采用了70%能量持时法。所选地震的震级为3.3—5.8级,最大震中距为371 km。基于土层场地的竖直向记录,通过与我国目前常用的时程强度包络函数参数的衰减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发现,t1与震级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实际应用中应考虑震级对t1的影响;地震整体持时较短造成ts上升趋势随距离的增加而变缓;下降段由衰减系数c的变化可见,记录整体衰减较快。  相似文献   

7.
云南分区地震动衰减关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受震源特性、传播路径等因素的影响,地震动特征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在近年来获取的强震动记录的基础上,根据地震地质特征和强震动记录的分布情况,将云南划分为3个区域.采用统计法和映射法,分别构建了这3个区域的地震动峰值衰减关系,并时其进行了分析和对比。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美国NGA项目的地震动衰减关系,运用胡聿贤院士提出的转换方法得到了我国东部地区基岩峰值加速度以及5%阻尼比、周期0.01秒到10秒的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  相似文献   

9.
选取天山地区3 171条矩震级为3.5~4.5级测震记录,通过计算S波段速度傅里叶幅值谱,采用微遗传算法,反演得到5个区域地壳介质参数,即应力降Δσ为18.206 MPa,品质因子参数Q0为444.20,η值为0.35,几何衰减参数R1R2分别为74.30 km和106.59 km。根据地壳介质参数计算加速度傅氏谱,再配合随机相位谱,得到某一震级、震中距下地震动时程,提取其PGA,建立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矩震级为5级和6级中远场地震动衰减关系与强震动记录符合较好,尤其是5级结果,在选取的5条经验值衰减关系中,其均值和标准差均为最小,结果最优;矩震级为7级的地震动衰减关系,远场结果高于大多数强震动记录。  相似文献   

10.
利用土层场地数字化强震动记录,研究适用于东北地区及邻区的强震动包络函数参数衰减关系.数据集由2008年后研究区内发生的29次地震事件的水平向和垂直向强震动记录构成.经过基线校正和滤波处理后,结合三段式包络函数模型,应用能量持时计算t1和t2,通过最小二乘法统计回归确定c值,得到了强震动包络函数参数的衰减关系公式.比较水...  相似文献   

11.
水平向基岩强地面运动参数衰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我国新的水平向基岩分区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加速度、速度峰值,反应谱平台高度值,5%阻尼比加速度反应谱,时程强度包络函数),适用震级范围为Ms5.0~8.0,距离0~200km,周期T=0.04~6S。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陕西省丰富的地震活动资料,包括鲜明的地震活动与震害分布的地域性特点以及地震地质环境特点,将陕西省分为三个分区,来进行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和基岩地震动衰减关系.选择美国西部作为参考区,三个分区分别作为研究区,采用可逆法进行映射转换计算,得到了三个分区的基岩地震动衰减关系,在转换过...  相似文献   

13.
地震动衰减关系是估计地震动参数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可为灾区重建的抗震设防工作提供相关的地震动参数.在汶川地震当中,四川区域台网记录到了大量的地震观测数据,本文就是利用这些记录来进行衰减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用有限强地震动记录校正等震线的估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鲲  俞言祥  高孟潭  冯静 《地震学报》2012,34(5):633-645
选用获得了加速度记录的2011年4月10日四川炉霍MS5.3及2011年8月1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尔自治州阿图什市与伽师县交界MS5.8地震,研究其快速生成震动图的偏差校正方法;通过台站实际观测值与借助经验性衰减关系估计值之间的残差分析,提出了利用台站数据对缺少台站地区借助经验性衰减关系估计值的对数偏差校正方法; 并比较了圆和椭圆衰减关系模型的对数残差及震动图的分布形态.结果表明, 适合于当地地震动衰减关系plusmn;3倍标准差的标准能够识别一些台站异常数据, 如炉霍MS5.3地震中炉霍地办强震台近场峰值加速度的高频脉冲引起的异常数据;对数偏差校正方法适合于地震动强度速报中缺少台站数据地区借助经验性衰减关系地震动参数估计值的系统偏差校正;圆衰减关系模型只能控制震动的程度,不能控制其分布形态.明确的地震震源机制、震源破裂过程、当地的地质构造背景及余震分布等信息有助于修正震动图的分布形态.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15年7月3日皮山M_S6.5地震序列的波形资料,采用微遗传算法反演得到震源区的5个介质参数,即应力降Δσ为75.95bars,品质因子Q_0为186.33,η值为0.26,几何衰减分段点R_1为72.18km,R_2为139.70km;并由此计算得到的傅氏谱再配合随机相位谱,进而得到地震动时程,建立了震源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由于缺乏强震记录,本文还收集了2008年10月5日乌恰M_S6.9地震、2008年10月6日阿克陶M_S6.2地震、2012年3月9日洛浦M_S6.0地震的强震数据,将计算结果与经验性衰减关系以及3次强震记录进行比较后发现,皮山地震、洛浦地震的强震数据普遍高于经验性衰减关系,乌恰地震的强震数据与俞言祥等文中的衰减关系吻合较好,在远场低于本文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厂址区丰富的地震烈度资料,确定地震烈度衰减关系,通过转换得到相应的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小震近震加速度反应谱的衰减关系,为核电站中类似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引言地震危险性分析中最重要和最容易引起争议的输入参数通常是区域地震动衰减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峰值地面运动和反应谱参数被视为地震震级和距离的函数。在对加利福尼亚的地震危险性分析中,这些关系已  相似文献   

18.
基于平稳离散小波变换的地震动时程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工地震动时程的模拟是结构抗震分析的热点问题.基于平稳离散小波变换理论,利用小波变换的带通滤波特性,推导了各频带小波系数与功率谱密度函数的关系,从而直接采用时变功率谱密度函数,在不同频带上随机生成小波系数,进而通过小波逆变换模拟出同时具有强度非平稳和频率非平稳的地震动时程.对模拟时程的统计特性与目标值进行了比较,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地震动衰减关系拟合的新两步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根据地震动衰减的理论分析结果和强震观测记录,提出了一种新的拟合地震动衰减关系的两步法,并用新近补充,完善的美国西部强震记录,对PGA,EPA和EPV衰减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建议的方法能反映近场强震地震动饱和效应和大震远场衰减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中强地震活动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震动衰减关系是影响地震安全性评价特别是地震区划结果的重要因素.我国现行的地震动衰减关系主要是依据6级以上地震的地面运动资料得到的,并没有考虑中强地震的衰减特性.为此,文中利用现有的烈度资料和其他可供参考的研究成果来建立我国中强地震活动区的地震动衰减关系.收集了我国华中、华南、东北等地区的51次地震的烈度等震线资料,运用单随机变量加权最小二乘回归法得到中强地震活动区烈度衰减关系.然后以美国西部地区为参考地区,运用缺乏地震动参数的地震动估计方法-地震对映射法得到中强地震活动区峰值加速度和有效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最后,通过与我国强地震区和中强地震区已有的烈度衰减关系和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对比,验证了得出的我国中强地震活动区烈度衰减关系和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