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岭断陷有机烃类气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岭断陷的天然气组分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实测数据为依据,对天然气进行了成因类型的划分。双坨子地区是以煤型气或煤型气为主与油型气的混合气;达尔罕地区为煤型气与无机烃类气的混合气;大老爷府地区为油型气;哈尔金地区为高成熟、过成熟的煤型气及与无机成因烃类气的混合气,还存在无机成因CO2气。该断陷天然气由于多源混合的原因,碳同位素系列呈现多种分配方式。对混合气比例的计算显示:有机成因混合气碳同位素发生倒转的原因是煤型气与油型气混合,且是以煤型气为主的混合气;无机与有机成因混合气的模拟计算显示:无机成因烃类气贡献比较大,最高达80.0%,且随着深度加深所占比例也在增加,而有机成因烃类气比例在减少。  相似文献   

2.
张迎朝  甘军  徐新德  梁刚  李兴 《地球科学》2019,44(8):2609-2618
综合钻井天然气地球化学、地震资料,分析了琼东南盆地深水东区Y8-1构造天然气成因、来源及侧向运聚模式.天然气轻烃C6、C7组成分析表明,Y8-1构造天然气既有别于松东凹陷北坡的油型气,也不同于深水L17-2气田的煤型气.根据天然气乙烷、丙烷碳同位素特征,判断Y8-1构造天然气具有煤型气和油型气混合成因特征.选择盆地东部典型煤型气、油型气作为端元,计算得到Y8-1构造天然气中煤型气占53.3%、油型气占46.7%,分别来源于松南-宝岛凹陷下渐新统崖城组陆源海相烃源岩、始新统湖相烃源岩,两套烃源岩均具备生成成熟-高成熟天然气的地质条件.松南-宝岛凹陷中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沿断裂、构造脊、砂岩层侧向长距离运移,在Y8-1崖城组、花岗岩基岩圈闭中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之二)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天然气的组分和碳、氢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已发现的天然气均为热解气。通过气源对比可知,该盆地东部地区的天然气主要有两种类型 :1)是来自震旦纪到下古生界海相腐泥型母质的油型气,其甲烷、乙烷、丙烷δ13C值,分别为-44.5‰~-33.8‰、- 42‰~-2 8.1‰和-35.4‰~-2 8.4‰,其甲烷的氢同位素组成大于- 2 0 0‰;2 )是产自中生代陆相腐殖型源岩的煤型气,其甲烷、乙烷、丙烷的δ13C值分别为-40.5‰~-33.1‰、- 2 9.7‰~-2 1.3‰和-2 6.3‰~-2 0.3‰,其甲烷的氢同位素组成小于-2 0 0‰。将天然气的地化特征与地质背景相结合判断可知,在塔北隆起地区一些天然气藏是由成熟 (高成熟 )阶段的油型气与过成熟阶段的油型气混合形成,另一些天然气藏是由成熟阶段的油型气和成熟阶段的煤型气混合形成.  相似文献   

4.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发现的凝析油及油型气扩大了油田的勘探潜力。应用单体烃碳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分析技术,结合地质背景对凝析油、天然气和固体沥青进行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深层凝析油包括煤成凝析油和泥质烃源岩形成的凝析油,前芳烃含量高、单体烃碳同位素重,后饱和烃含量高、单体烃碳同位素轻,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二均来自于沙河子组烃源岩;油型气甲烷碳同位素轻,一般小于-45‰,且甲烷与乙烷之间碳同位素分馏明显,属原油裂解成气特征,油型气与煤型气混合可能是深层天然气碳同位素系列倒转的重要原因之一;火山岩储层中的固体沥青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有机碳含量0.08%~0.16%,氢指数49~297mg/g,R0大约为1.87%,表征固体沥青现今的成烃潜力较小,原油向天然气转化主要发生在高成熟阶段的晚期,对应的地质年代大约是嫩江组一明水组沉积末(80~65Ma)。原油向天然气转化的事实启示,深层天然气勘探要兼顾古油藏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油气源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巴什托普油田的曲3井、麦3井原油来自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其中麦3井原油混有少量的石炭系成份。曲3井天然气属高成熟的腐泥型气,来自寒武系-奥陶系源岩。柯克亚凝析油气田(包括浅部西河甫组与深部卡拉塔尔组油气藏)的原油、天然气(过成熟的混合成因气)为石炭-二叠系和中下侏罗统源岩的混合产物,但前者的贡献大些。  相似文献   

6.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煤成烃特征及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艾国  程克明 《地球化学》1995,24(2):128-137
本文从油气基本性质、类型、成熟度、油气源分析以及煤,岩生烃、排烃机理等方面,以详尽的资料论证了目前在台北凹陷(不包括胜金口油田)所发现的油气是煤成烃,并得出如下结论:①该区的原油具有陆相原油的典型特征,从物性和成因上可以分为三类;②该区的煤成气以甲烷碳同位素偏轻、重烃气体碳同位素偏重为特征;③该区的原油和天然气成熟度低,来源于中、下侏罗统煤系源岩(主要是煤);④该区能形成工业性煤成油气流与该区煤岩富氢组分含量高并具早期生、排烃等特点,以及良好的生储盖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7.
冀中坳陷潜山天然气是渤海湾盆地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文安斜坡潜山带则是冀中坳陷深潜山天然气勘探的主战场,但关于文安斜坡潜山带内、中、外三个不同含气带的油气来源、成藏期次和成藏过程等缺乏系统研究。本文在对各带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稀有气体同位素和轻烃化合物等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天然气的成因与来源,利用流体包裹体方法厘清不同潜山带油气成藏充注过程,继而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并对比分析不同含气带油气成藏差异性。结果表明,文安斜坡潜山带内带天然气为高—过成熟的油型气,主要来源于Es4 +Ek烃源岩,储层经历了两期不同成熟度的天然气充注过程;中带天然气主要为煤型气,主要来源于石炭- 二叠纪煤系烃源岩,混有部分Es4 +Ek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具有两期油气充注过程;而外带天然气为低成熟阶段的生物- 热催化过渡带气经氧化改造而形成的次生生物气,主要来源于石炭- 二叠纪烃源岩,仅经历了一期天然气充注过程。综合分析表明,文安斜坡潜山带发育双源供烃- 断层不整合输导- 分带差异聚集的油气成藏模式,内、中、外三个含气带分别发育单向单源供烃似层状高—过成熟气藏、双向双源供烃断溶体成熟—高成熟油气藏以及单向单源供烃层状低熟- 生物气藏三种油气藏类型。本文结果为深化对该区天然气来源、成藏规律的认识和后续勘探领域的拓展提供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浅层天然气多种成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浅层天然气是当前国内外天然气勘探和基础研究的一个热点,在准噶尔盆地是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新领域,但研究程度较低.为给区域勘探和成藏研究提供信息,并为国内外同类研究对比参考,主要以盆地腹部地区为例,着重从地球化学角度,包括系统的天然气组分、烷烃系列碳同位素组成、轻烃等,结合与天然气共生凝析油和储层沥青的研究,揭示了浅层天然气具有多种成因.研究区浅层天然气主要分布在陆梁、滴西、滴北和白家海4个地区.其中,陆梁地区浅层天然气成因为原油次生生物降解气,典型地球化学特征是气组分很干,几乎全为甲烷组成,甲烷碳同位素特别轻(–55‰~–45‰).滴西地区浅层天然气以石炭系来源煤型气为主,兼有二叠系来源煤型气和油型气,典型特征是乙烷碳同位素值变化大(–30.67‰~–22.20‰).滴北地区浅层天然气为石炭系来源煤型气,典型特征是乙烷碳同位素重(–24.54‰~–23.72‰).白家海地区浅层天然气为二叠系来源高成熟煤型气,典型特征是干燥系数大(0.97),甲烷碳同位素重(–30.15‰~–29.45‰),乙烷碳同位素较重(–25.83‰~–25.81‰).因此,研究区浅层天然气具有多种成因,主要包括来自不同烃源的原油次生生物降解气、油型气和煤型气,这预示着成藏的复杂性,需在下一步的勘探中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9.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气源构成特点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油气地质现象丰富多彩,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复杂。根据该区天然气勘探及研究程度,迄今为止勘探所发现烃类天然气可划分为生物气及生物-低熟过渡带气(亚生物气)、成熟-高熟油型气及煤型气以及高熟-过熟天然气等3大成因类型;非烃天然气CO2可划分为壳源型(有机/无机)、壳幔混合型及幔源型等3型4类。生物气及亚生物气在莺—琼盆地及珠江口盆地浅层广泛分布,气源来自上新统及第四系海相沉积;成熟油型气主要分布于北部湾、琼东南东北部及珠江口盆地,气源来自始新统中深湖相偏腐泥型烃源岩;成熟-高熟煤型气及高熟-过熟天然气,则主要展布于莺—琼盆地及珠江口盆地部分地区,前者气源主要由渐新统煤系和中新统海相偏腐殖型烃源岩所供给,后者气源则来自不同类型高熟-过熟烃源岩。CO2则主要富集于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带浅层及琼东南盆地东部和珠江口盆地部分区域,气源分别来自受泥底辟热流体活动影响强烈的中新统海相含钙砂泥岩和深部地幔活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煤成气前景良好董乾泰(山西煤田地质局)当今世界能源中,煤、石油和天然气是3大支柱。我国同世界相比,煤、石油和天然气的探明储量,分别占世界的41%,2.7%及小于0.35%;年产量分别为18%,4.2%,0.73%。世界能源构成中,天然气占20%,...  相似文献   

11.
杨光  汪筱林 《世界地质》1994,13(3):144-150
中国煤成油研究现状杨光,汪筱林(能源地质系)煤和煤系地层可以生成天然气,并可以形成工业性气藏已成定论,但能否成油?即使生成石油,能否形成工业性油藏?我国的煤岩学家和石油地球化学家,以50~60年代相继发现的与煤系地层有关的一些小油田为实例,如鄂尔多斯...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天然气组分以及碳同位素和轻烃特征等资料,运用天然气成因理论并结合天然气成因类型判识图版和成藏条件,探讨了潍北凹陷孔店组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潍北凹陷天然气CH4体积分数大,重烃体积分数小,非烃组分极少;南部斜坡带的疃4井天然气属生物气;灶户鼻状构造带南部产出的天然气为混有生物气的油型伴生气;灶户鼻状构造带中部地区属典型的油型伴生气;北部洼陷区的东部和南缘产出的天然气具有煤型气,并有油型气混入;以昌1井为代表的北部深洼陷区是煤型气发育的有利地区。总之,潍北凹陷天然气可以划分为生物气、混有生物气的油型伴生气、典型的油型伴生气、混有油型气的煤型气、典型的煤型气等5种成因类型;孔店组天然气类型多样、分布复杂,这些与该区的烃源岩类型、成熟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大中型气田是一个地区储量增长的基本保证。至 2 0 0 0年底 ,我国探明天然气储量为 2 .9× 10 4亿m3 ,其中 75 %分布在西部 ,并主要分布在西部四大盆地。本文以碳同位素资料为主 ,讨论了这些盆地典型大、中型气田的地球化学特征。塔里木盆地主要的现实资源和潜在资源是几个前陆盆地的煤型气 ,特别是演化程度较高的煤型气。四川盆地主要为川东大中型气田的过成熟高温裂解气。鄂尔多斯盆地已探明世界级大气田两个 ,即长庆气田和苏里格庙气田 ,前者为煤型气和油型气的复合 ,后者为煤型气。柴达木盆地东部三湖区大中型气田为煤型生物气。这些大中型气田是当前“西气东输”的资源保证。其成因类型的确定 ,为今后天然气后备资源的勘探方向 ,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潜力及远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详细论述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东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状态,气体来源、地质环境,总结出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模式。根据青藏高原现有资料分析,认为藏北高原羌塘盆地地质条件最好,是寻找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矿藏的有利地区,预测该区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可能有两种类型:一是煤成气型,二是油气型,煤成气型天然气水合物以二叠系乌丽群和上三叠统巴贡组聚煤中心为远景目标区,油气型天然气水合物以双潮-比洛错和玛尔果茶卡地区为最佳远景目标,并指出目前进行青藏高原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宜首先开展工作的地区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的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的地质和地球化学分析 ,揭示了天然气的成因特征和形成过程。该区天然气的分子组成和同位素组成均显示出较大的变化 ,甲烷是天然气中的主要组分 ,质量分数在 57.4 % - 98.2 %之间 ,平均为 90 .1%。主要非烃气体是CO2 和N2 ,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 4 .9%和 3.2 % ,且CO2 质量分数变化范围较大。气体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 ,甲烷同位素显示煤型气特征 ,而乙烷和丙烷的同位素显示油型气的特征 ,表明徐家围子深部除煤和Ⅲ型干酪根作为主要气源外 ,仍有一定含量趋于生油的Ⅱ型干酪根作为次要气源 ,实测和计算结果证实天然气主要是有机质在高成熟阶段形成的产物。运移过程中和成藏后的次生变化使天然气的组成和同位素面目变得非常复杂 ,尤其是由盖层微渗漏造成的蒸发分馏作用使同位素出现倒转。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煤型气的发现为该区油气勘探展示出了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L25气田位于琼东南盆地深水西区,由上中新统黄流组早、晚2期限制型重力流水道岩性圈闭相关气藏纵向叠置而成,早期的Ⅲ、Ⅳ气组为强超压气藏(压力系数1.806~1.840),晚期的Ⅰ、Ⅱ气组为常压气藏(压力系数1.170~1.188)。天然气组分、天然气碳同位素分析表明,L25气田天然气为有机成因煤型气。通过对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与烃源岩镜质组反射率之间的关系、凝析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烃源岩埋藏史、热史等的综合分析,认为L25气田天然气来源于乐东凹陷下渐新统崖城组海相烃源岩生成的成熟—高成熟天然气。天然气成藏过程分析揭示,L25气田经历了早、晚2期天然气充注成藏:2.0Ma,成熟—高成熟天然气充注于晚期沉积的限制型重力流水道岩性圈闭,形成Ⅰ、Ⅱ气组常压气藏;近于现今,高成熟天然气充注于早期沉积的限制型重力流水道岩性圈闭,形成Ⅲ、Ⅳ气组强超压气藏。沉积与储层、压力演化及成藏特征的研究表明,早期天然气充注的规模化的储集体是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新近系更有利的天然气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侏罗系煤成油若干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社荣  方家虎 《地质论评》1997,43(2):155-161
在阐述了煤成油的概念,总结和评述了煤生油显微组分,生油门限,生油范围和生油高峰等问题后,本文通过吐哈等盆地侏罗系煤生油显微组分组成特征,可溶有机质演化,成熟度和有机质丰度,油源及原油成熟度对比;含煤岩系中煤层和泥岩的厚度及总量和煤及泥岩最高沥青和总烃转化率的对比; 其族组成和煤成原油的族组成特征的对比,提出了中国侏罗系煤成油盆地中泥岩比煤层对煤成油田形成有大的贡献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母质类型、热演化程度和运移方向等对煤型气中丁烷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统计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天然气中丁烷组分和碳同位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母质类型、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及成藏过程、天然气成熟度共同控制了库车坳陷煤型气i C4/n C4值;库车坳陷煤型气正、异丁烷的碳同位素比值与δ13C1均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即随着天然气成熟度增加,正、异丁烷均变重,且异丁烷相对更富集重碳同位素;在砂岩疏导层中,煤型气i C4/n C4值沿天然气渗滤运移方向有减小的趋势,大北气田天然气总体上来讲由南向北运移。天然气中的丁烷组分和碳同位素特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甲烷、乙烷等常规研究组分类似,丁烷组分和同位素特征也可成为天然气成熟度的替代指标。  相似文献   

19.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天的形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海平  杨玉峰 《地学前缘》2000,7(4):515-522
通过对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的地质和地球化学分析,揭示了天然气的成因特征和形成过程。该区天然气的分子组成和同位素组成均显示出较大的变化,甲烷是天敢中的主要组分,质量分数在57.4%-98.2%之间,平均为90.1%,主要非烃气体是CO2和N2,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4.9%和3.2%,且CO2质量分数变化范围较大,气体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甲烷同位素显示煤型气特征,而乙烷和丙烷的同位素显示油型 的特征,表明徐家子深部除煤和III型干酪根作为主要气源外,仍有一定含量趋于生油的II型干酪根作为次要气源,实测和计算结果证实天然气主要是有机质在高成熟阶段形成的产物,运移过程中和成藏后的次生变化使天然气的组成和同位素面目变得非常复杂,尤其是由盖层微渗漏造成的蒸发分馏的作用使同位素出现例转,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煤型气的发现为  相似文献   

20.
十屋断陷深层主力烃源岩为营城组及沙河子组泥岩,母质类型为Ⅱ型和Ⅲ型干酪根.天然气同位素及成分研究表明,十屋断陷天然气成因复杂,分布具有区域性,不同地区天然气来源及特征不同,后五家户地区主要为高成熟、过成熟的混合气,母质类型为Ⅱ、Ⅲ型干酪根;八屋及四五家子地区主要为成熟的油型,以Ⅱ1型干酪根为主.十屋断陷天然气具有差异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