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解释煤层厚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解释煤层厚度的方法,为直接利用煤田地震资料确定煤层厚度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利用煤层厚度与煤层反射波动力学特征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定量描述,便可根据地震资料求出煤层厚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地震模型试验入手,重点研究了利用地震反射波的振幅特性定量解释小断层断距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地下有小断层存在时,地震反射波振幅的变化比时差的分辨率高,为小断层的识别和追踪提供了一种有实用价值的且前景广阔的途径。本文根据实验资料绘制了利用反射波时差和振幅特性定量解释断层断距的量板,同时说明量板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6.
7.
煤矿采区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切片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长期以来,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资料解释的工作流程与二维地震勘探基本相同,三维地震资料相对二维地震资料所具有的许多解释方面的优越性未能有效发挥出来,人机联作的过程相对简单.在三维地震勘探获取的三维数据体基础上,可做进一步的运算和分析,提取速度、振幅、频率、相位等相关信息,并利用等时切片、层拉平切片、断层切片、面块切片、方差体、相干体等各种技术,有效解释小构造、小褶曲及岩性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利用时间域和频率域的多元地震参数解释煤层结构属于岩性地震勘探范畴。将该技术用于陕北大保当勘探区,配合地质研究,成功地确定了2~(-2)煤层的结构变化情况,确定的煤层分叉线同单纯依靠地震解释或地质推断的煤层分叉线比较,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大隆井田位于铁法煤田的中西部,该井田主要可采煤层为侏罗系上部的4、7煤层。根据煤层冲刷带及采空区在地震时间剖面的响应特征(地震波同相轴中断或变弱)以及沿煤层震幅切片变弱的特点,结合其它解释技术,解释该井田南部存在煤层采空区,206孔西部4煤层存在煤层冲刷带。 相似文献
10.
煤层中的宏观结构变化是我国众多煤田中普遍存在的地质现象,它对煤矿生产影响极大,是当前煤矿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地质构造问题,利用工人神经网络可以解释煤层的分叉,合并及缺失等宏观结构问题,为矿井的采,掘工作的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1.
地震反射波检测煤层厚度的直接反演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矿井建设时采区地震勘探检测煤层厚度的需要,从煤层具有地震勘探中"薄层"特点出发,建立煤层反射波数学表达式在频率城直接反演,并采用可减少非煤厚因素影响的谱平方比法检测煤厚,取得良好效果,可达到煤矿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疆塔城地区某煤矿三维地震勘探区戈壁地表复杂、目的层埋藏浅等地质条件,阐述了在野外数据采集、室内资料处理及资料解释的不同阶段所采用的相应技术措施和取得的地质效果.勘探结果表明:在目的层较浅的复杂地表区,采取小CDP网格、高覆盖次数、现场监控、精细处理、人机交互辅助解释和多元地质信息分析等技术手段,可以获得勘探精度较高的地震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13.
构造曲率与振幅曲率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曲率属性的分析对比,寻找适合研究区的曲率,从而提高解释的精度和效率。振幅曲率与构造曲率在数学上是相互独立的,通过对地震振幅数据的二阶微分求取可以得到振幅曲率属性。针对断层以及地质异常体在常规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同相轴的变化、扭曲、振幅突变等特征,利用曲率属性上表现为线性构造,进行断层以及地质异常体的识别,同时总结了曲率属性在解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振幅曲率不但能反映构造特征,同时能够突出由地质因素造成的振幅差异,从而反映地质特点,对刻画地质体的轮廓、分层结构、断裂系统等非常有效。应用实例表明,曲率属性能够有效识别出断裂发育分布,利用振幅曲率断层的轨迹,沉积体边界刻画得清晰、连续,利于解释,可减少解释多解性。 相似文献
14.
二维分形技术在地震勘探构造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文中探讨了二维分形布朗运动在地震勘探构造解释中的应用,并针对地震资料,提出了具体实用的算法,并以此算用C^++语言编制了相应处理软件,对实测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巷道层测深理论曲线数值模拟及资料解释方法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建立了层测深理论曲线正常规模拟的数学模型,结合三层和四层地电模型层测深视电阻及视电阻率理论曲线的正演计算,研究了层测深曲线特征和解释方法,同时介绍了煤矿井下层测深法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6.
相干技术在三维地震勘探构造解释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我们在文中详细探讨了相干技术在断层识别中的应用,并针对三维地震资料,提出了一种具体实用的算法,为地震资料解释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依此方法编制了相应的处理软件,对实测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内构造岩片划分及形成——以仲巴-桑桑段为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构造岩片作为造山带中非史密斯地层地区的填图单位有其重要的地质意义,本文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分为6大构造岩片,其中蛇绿混杂岩岩片又分4个次级岩片,进一步阐述了缝合带内不同单元具有不同岩性和不同构造型式,是一条复杂的构造带,并发现俯冲板块一侧的不同构造单元具有自南而北,由脆性变形到低温高压变质、脆-韧性变形,超基性岩的深层次韧性变形的分布规律,大多数岩片的分布是通过多重逆冲推覆型或走滑型的断层将其从地壳深部挤出定位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内的构造岩片特征,反映了冈瓦那大陆北缘自三叠纪末期到第四纪经历了裂陷、扩张、多岛洋、闭合、俯冲、碰撞、褶皱、推覆造山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