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镇江以东长江河谷存在“长江断裂带”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镇江以东长江河谷构造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从地貌、构造、建造、物理场、火山作用和地震活动等方面,说明江苏省江阴、沙洲、靖江、南通一带长江河谷不存在“长江断裂带”,当然,更不存在长江“现代大陆裂谷带  相似文献   

2.
郯庐断裂带安徽段的展布及其新构造活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近年来野外考察资料为依据,论述郯庐断裂安徽段的展布及其新构造活动特征。通过比较研究,表明该段无论在结构构造还是在新构造活动性方面都明显不同于中段  相似文献   

3.
夏怀宽  史兰斌 《地震地质》1993,15(2):117-122
通过对朝鲜载宁江断裂带的特征、新活动形迹和地震活动特征的研究,确定它是一条活动断裂,并控制了载宁江地震带的展布。最后,讨论了该断裂带的形成与演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海原断裂的断层泥的各类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了断层泥带内部的小型断裂类型,探讨了断层泥组分的有机地球化学意义。通过对比,确立了石英碎屑表面机械作用成因的电子显微构造特征组合为活断层的判别标志。本文将石英碎屑表面电子显微溶蚀构造分为五类,据此分析了断层活动时期和状态。研究中还发现了断层泥带内部电子显微结构类型,进而分析了断层活动与微结构、粒度分布间的关系。最后还讨论了断层泥形成演化过程以及断层泥对全新世以来断层滑动性能影响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鲜水河断裂西北段的断层泥特征及其地震地质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鲜水河断裂的断层泥样品进行原样的结构、构造和碎砾的显微构造、刻蚀形貌结构的观测统计,断层泥的粒度分析和分形研究,认为,断裂处于强烈的定向应力场作用之下,其运动方式是以粘滑运动为主,且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时期断裂仍有活动。从断层泥的粒度分布和分形分析可将断层分为:甘孜-格篓、格篓-恰叫、恰叫-乾宁3段,这与前人的地形变分析的分段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牛首山-罗山断裂带的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牛首山-罗山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北缘最外侧的一条断裂带,其空间分布、深部结构、运动学特征以及变形机制对研究青藏高原东北角弧形断裂系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对横穿牛首山-罗山的4条地震反射剖面的解释及断裂带部分地区大比例尺的构造地质填图,发现牛首山-罗山断裂带具有不连续性与分段性。断裂带南段罗山断裂以正花状构造为特征,显示断裂具有右旋走滑性质;中段牛首山东麓断裂可能并不存在,该区以强烈的褶皱变形为特征;北段三关口断裂则以左旋走滑为特征。牛首山-罗山断裂带的这种不连续性和分段性反映了断裂带的不同构造部位在青藏高原向NE方向扩展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变形样式。  相似文献   

7.
1.前言桌子山断裂是南北地震带北段地区内的一条长期活动的大断裂带。1989年,在为石咀山电厂扩建工程区作地震危险性分析与断裂活动性评价工作中,笔者对桌子山断裂带进行了较系统的实地考察,并取得了大量断层新活动方面的资料。本文是对该断裂带主要活动特征的简单介绍与初步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郯庐断裂带北段的形成时间及其动力学特征(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瑜  窦立荣 《地震地质》1997,19(2):90-192
郯庐断裂带在中国东北地区延伸,切过辽河盆地东部坳陷后分为依兰-伊通、密山-敦化和四平-长春三条断裂。在依兰-伊通断裂带内利用40Ar/39Ar法测得断层岩(云母石英片岩)中黑云母单矿物的年龄为(100±2.3)Ma。同时测得断裂带内辉绿岩的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100±5.9)Ma,辉石的40Ar/39Ar坪年龄为105Ma。从依兰-伊通断裂错开中生代花岗岩体、古生界地层、白垩系泉头组的露头对比,以及断裂带内应变测量等获得区内断层的走滑距离为4km左右。断层切过下白垩统泉头组(122Ma,K-Ar法)并被上白垩统嫩江组所覆盖。这段走滑断层的活动对邻近盆地产生了影响,造成盆地中的反转构造。该走滑断层是在中国东部地区逆时针方向的旋转运动基础上形成的,并与俯冲的西太平洋板块及其引起的上地幔物质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9.
易桂喜  闻学泽 《地震学报》2000,22(5):527-537
利用中国大陆11条活动断裂带的地震资料,研究了板内活动断裂带整体的地震复发行为及其与单段的地震复发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由多个段落组成的活动断裂带的整体地震复发表现出成丛、完全随机和差的准周期3种行为,但以稀疏成丛行为为主,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活跃期与平静期的交替;丛与丛之间以及丛内地震的时间间隔、丛的持续时间、地震次数和强度均是可变的;地震复发过程是非线性的,不存在强度 时间、时间 强度的相依性.然而,单个断裂段的地震复发过程要简单得多,并主要表现出准周期和时间可预报行为.本文还进一步揭示:断裂带整体地震复发过程中的丛主要是由不同断裂段在较短时期内的破裂传染作用造成的;沿断裂带破裂传染作用的程度、方向性可因不同轮回而变化,且传染似可跳过断裂带上不破裂的空区.  相似文献   

10.
昌马断裂带滑坡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资料和人工探槽资科,以及14C年代数据,讨论了昌马断裂带滑坡产生的原因及其形成年代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断层气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王基华  王亮 《地震》1994,(3):58-63
本文介绍了白浮断层气观测点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些地震前观测的断层气(特别是Hg)的异常变化。其异常特征是震前出现异常高值突跳,异常幅度大、时间短,而震后一般变化不大,同时本文还讨论了断层气的变化特征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