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树臣  周艳 《地球》2023,(2):72-75
<正>地质是干什么的?我们生活中哪些方面需要或者离不开地质呢?我们日常的吃穿住行与地质有什么关系?中国地质博物馆科普研究团队进行了研究,试图带领大家去认识我们身边的地质,了解地质学和地质工作的一些趣事。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推出专栏文章,和读者一起探索地质的奥秘。  相似文献   

2.
陈援 《地球》2009,(6):58-59
长城只是西起喜峪关,东至山海关吗?长城的起点、终点和长度,要不要改写?多年来,我们的教科书关于长城的篇章要不要修订?学术资料的论证要不要实际证实?  相似文献   

3.
郭爱民 《地球》2011,(4):90-93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类还不可能阻止地震的发生,只能通过震前预防、震时自救和震后救援等努力,尽可能地减轻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那么,震前我们该如何预防?地震来临时,我们又该如何自救?《地球》独家专访了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杜品仁。  相似文献   

4.
周天勇 《地球》2010,(5):8-9
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底还需要多少土地?分布在什么地方?我们主要分析城市建设用地、乡村建设用地、交通水利和独立工矿用地、保证农业生产的耕地用地四项。  相似文献   

5.
刘汉斌 《地球》2023,(4):70-72
<正>我们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这是个终极问题。今天吃了没?今天吃什么?却是我们每天要面对的现实问题。这一点,古人和今天的我们别无二致。大约1万年前,随着新仙女木气候事件的结束,人类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从采集狩猎的时代开始进入种植农业时代,人类社会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正如现代我国南北食谱的差异一样,1万年前我国南北方食谱的差异化已经逐步形成。在中国北方,先民主要以粟黍为代表的旱作农业为主,而在南方则是典型的稻作农业。  相似文献   

6.
4地震预测的现状 4.1我们在东海地区做了些什么?在上一章里,我们谈到有必要通过观测和模拟在已知即将发生地震的地方开展以临震预测为目的的观测。  相似文献   

7.
对公众而言,地震学家首先要问问自己:“地震可以预报吗?”《自然》杂志关于地震预报问题的争论就是为了回答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只不过IanMain用更巧妙的形式提出了这一问题:“地震预报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如何?我们对或许存在的预报能力到底能了解到什么程度?...  相似文献   

8.
朱西岭  周琦 《地球》2009,(1):46-47
我们不知道自现在起的100年里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但是社会将仍然需要能源和各种原材料。  相似文献   

9.
蓝颖春 《地球》2014,(5):12-13
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造成极端性天气气候事件和气候灾害日益频发,气候风险日益加剧,给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地球为何变暖速度加快?气候变化又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为此《地球》记者采访了原国家气象局局长、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的联合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  相似文献   

10.
《地球》2010,(2):18-18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人们己经提出和实施了许多方案,比如,大力支持太阳能和风能等绿色能源的利用、大力推广低能耗的家用电器等器具、广泛开展节能减排话动等,以减少大气保温气体的排放。但是不少人担心,这些个体或群体所采取的措施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方面是否真正能够很快见效?如果按照目前的思路走下击,我们仍不能很快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势头,那么,我们是否需要另辟蹊径,走出另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1.
李宗剑 《地球》2023,(5):24-27
<正>你知道地球上最古老的“房子”是谁建造的吗?它们有多少年的历史呢?它就是软体动物家族的杰出代表,神通广大的“贝壳”。说起贝壳我们都不陌生,它是我们餐桌上的美食,沙滩上的风景。你知道人们常吃的海鲜“蛤蜊”,它的名字从何而来呢?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用“蛤类之利于人者,故名”来解释“蛤蜊”名字的由来。  相似文献   

12.
李姝逸 《地球》2023,(3):6-9
<正>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广阔的天空星光闪烁,每颗星星都放射出迷人的光彩。这些“挤眉弄眼”的星斗,往往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为什么星星只在夜晚出现?它们究竟是什么物质组成的?它们会降落到地球上吗?如果我们能看到它们的“真面目”,能摸摸它们该多高兴啊!  相似文献   

13.
蓝颖春 《地球》2014,(2):62-64
随着市场化改革浪潮不断推进,社会各界就市场对金改、铁改、医改、资源要素价格改革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土地制度改革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突破口,不仅事关城镇化的成败,也关系到我国重大的利益格局调整,影响到中国未来的改革和发展方向。“新土改”做为改革深水区,其难点在哪?我们又该如何突破?  相似文献   

14.
地震A、B、C     
地震A、B、C张少泉稍稍上了年纪的北京市民,大都有过地震的体验。但人们要问:地震是怎么回事?震中是怎么测定的?地震之前能不能打个招呼?这些问题,不一定谁都能说得清楚。我们希望,这篇短文,能在迫切需要地震知识的社会公众与从事地震研究的科学家之间架起一座...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地震,如1994年的6.7级北岭地震,为我们这些人清晰了解地震危险性的工作提供了的独特时刻。记得我是1994年1月17日清晨4点31分在我帕萨迪纳的家中被震醒的。当我匆忙地赶到加州理工学院校园内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我的办公室时,我记得想知道的是那天会带来什么。震中区人烟稀少呢?还是我们只能接受直接击中了已经城市化的洛杉矶?现在我们知道,虽然破坏性的震动延伸到了洛杉矶盆地,但真正受到剧烈震动的是圣费尔南多谷;5台强震加速度计记录的地震动峰值速度(PGV)超过了1m/s。  相似文献   

16.
张佑一 《地球》2010,(6):66-67
很多人听说过地质公园,也有很多人去过,但是真正能够了解地质公园的人有多少?也许有人会说,我们不想明白那幺多,只是去看看风景,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17.
神奇的地热     
卞跃跃 《地球》2014,(8):106-107
人类对于自身居住环境的探索永无止境,在看尽了地球表面的山河壮丽风光旖旎之后,又被地下未知的世界所吸引,无论是火山爆发的奇观,还是热气矿泉的奔涌,都让人们对地球内部倍感好奇,地下世界是否灼热非常,而我们在地表却浑然不觉?《地心探险记》和《地心之旅》等一系列科幻小说和电影为我们描绘了一番神奇的图景。但是如果我们有钻地之术,穿过地球的外壳朝向地心来一次垂向的旅行,我们会看到一个与地表迥然不同的世界,这是一个热与压力的炼狱。  相似文献   

18.
在撰写科技学术论文时,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是:你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要阐述哪些观点和论据?用什么方式来表达?针对的读者群是谁?准备投什么期刊?其又有何具体的文体方面的要求?以上问题都必须有清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曾凡祥 《地球》2010,(1):1-1
气候变化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人类的格外关注。 那么,气候的种种变化对人类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应当以史为鉴,用《地球》这个载体,拿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气候变化对人类起源和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比如,正是气候变化让森林变成草原,迫使古猿跳下树直立行走,迈向了通向人类进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各位读者想必都深信日本一直在进行地震预报的研究吧?事实却与大家心中所想的大相径庭。我们无需浪费口舌强调预报地震有多么重要,要知道一旦遭遇地震,损失的不仅是大量的财产,还有众多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