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宋雷  胡伍生 《测绘通报》2012,(Z1):29-31,35
提出基于神经网络坐标差学习的GPS坐标转换新方法,基于该方法利用某区域的GPS控制网观测数据将GPS点的WGS-84坐标转换为1980西安坐标,利用二维约束平差得到的GPS网点1980西安坐标系坐标作为比较数据,与传统的七参数模型和四参数模型方法的转换坐标和二维约束平差坐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坐标转换完全可行,传统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转换的坐标精度基本相当,神经网络方法略优且精度较均匀。神经网络方法可以得到统计精度优于±0.025 m的平面控制结果,能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GPS定位结果属于全球协议地心坐标系(WGS-84),而实用的测量坐标系属于国家大地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因此,必须把GPS点的地心坐标转换为实用坐标。解决的途径是:设计GPS网点与国家大地控制网点或地方独立坐标系下的己知点重合。重合点一般不少于3个,以便可靠地确定GPS网与地面网之间的转换参数。重合点是GPS网约束平差时的基准点。实践证明,重合点的误差和点位分布将影响GPS网约束平差的精度,特别是当重合点误差较大或含有粗差时,将严重影响GPS成果的可靠性,使高精度的GPS定位结果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一般而言,GPS网的相对精度远远高于地面经典网的精度。加入地面已知重合点的GPS网约束平差结果精度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引入了不合理的重合点己知数据所致。重合点已知数据本身肯定含有误差,关键是误差的大小。如果已知数据对GPS嘲最后平差结果的影响在测量工程的精度要求之内,则认为所采用的基准数据是合理的:否则,则认为所采用的基准数据含有粗差。所以,必须对重合点的基准数据进行必要的检核,以便发现并剔除存在较大误差的重合点。  相似文献   

3.
在GPS定位中,其结果为地心坐标系(W GS-84),实际运用中必须把地心坐标系转化为国家大地坐标系。即GPS网点与国家大地控制点(一般不少于3个)重合,就可准确地确定GPS网与地面网之间的转换参数,重合点是GPS网约束平差时的基准点,重合点的误差和点位分布将影响GPS网约束平差的精度,所以必须对其进行精度检验。本文介绍了GPS网中已知重合点可靠性检验的几种方法,即实测基线比较法、附合路线闭合差法、约束平差分析法。  相似文献   

4.
对GPS网约束平差时,GPS控制网的精度与坐标系统转换控制点的位置选择有关。通过实验分析得出,整个网的检核点与相应的转换控制点总距离越远,坐标转换后网的精度越低。在此基础上,提出使用K-Medoid聚类算法,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寻找用于计算坐标系统转换参数的最佳控制点,并将文中方法运用于某大桥GPS控制网的控制点选取,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基于K-Medoid聚类方法的GPS坐标系统转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关于GPS控制网WGS84平差坐标向地方独立坐标系的转换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GPS控制网在无起算点或起算点不准确的情况下,无法用约束平差的方法计算GPS网点在地方独立坐标系中的2维平差坐标.提出采用GPS网WGS84平差坐标向地方独立坐标系转换的方法来获取GPS网点的2维坐标,并通过具体实例说明转换后的边长尺度与地方独立坐标系中应有的边长尺度相一致,从而保持了GPS网应有的高精度.  相似文献   

6.
张兵  赵瑞 《测绘科学》2010,35(5):65-67
不同等级或分属不同区域的控制点间,以及由不同单位布设的控制点间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若将这些存在较大误差的已知点作为平差计算或坐标转换的约束,其结果必然会扭曲GPS测量的原有精度,特别是当这些点误差较大或含有粗差时,将严重影响GPS成果的可靠性,使高精度的GPS定位成果失去其本来的意义。本文分别探讨了平差结果直接分析法、实测基线比较法、单位权方差假设检验法和附合路线坐标闭合差检验法等对GPS控制网起算数据进行兼容性分析的方法,并采用其中几种对GPS控制网起算数据进行具体分析和计算,剔除了含有粗差的已知点,保证了控制测量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矿区GPS控制网中高等级点较多的情况,选择2点、3点和4点约束平差的方案,对该网进行数据处理。对3种约束平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该网起算数据四等三角点和四等GPS点兼容性好,约束平差成果精度高,各项精度指标达到了E级GPS网的要求。顾及测量成果使用的连续性和全网的整体精度,确定4点约束平差资料作为最终成果。  相似文献   

8.
GPS网中已知点间兼容性检验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各项测绘工程建立的GPS控制网都应以一定的已知点作为约束数据进行约束平差,求得网中各点在国家坐标系统或地方独立坐标系统中的坐标成果并得以应用,所以已知点间的兼容性对于保证GPS控制网的整体精度和点位坐标值的正确性非常重要。本文就相关规范的规定提出坐标及边长回归分析法进行已知点间兼容性检验,并使用几种常用的GPS平差软件结合实例进行计算和分析,成功地选定相兼容的已知点;并就实际生产中对已知点的联测和使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起算点对测量数据处理结果的好坏起到决定性作用。起算数据本身质量的好坏与选取方式对数据处理的结果都会产生影响。针对GPS网平差过程中起算点的精度对平差结果的影响与坐标转换过程中起算点位置和个数的选取对坐标转换结果的影响。并以榆阳区小壕兔乡的数据为基础经过实验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探讨利用线性内插模型解决平面坐标转换问题的基础上,将抗差估计及拟准检定法用于内插模型抵抗重合点坐标粗差的影响,讨论了两种抗差算法对粗差的抗差效果。算例表明,抗差估计及拟准检定法均能很好的解决内插坐标转换重合点粗差导致的转换精度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带有线性不等式约束平差模型的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研究参数带有不等式约束平差模型的一种新算法。采用的方法是先将参数带有不等式约束的最小二乘问题转换成凸二次规划问题,然后利用二次规划的Kuhn-Tucker条件把二次规划问题转换成线性互补问题(LCP),从而求得参数最小二乘估计的一般形式,并给出算法,便于在实际测量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部分参数有非负约束平差模型的一种新算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部分参数带有非负约束的平差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处理部分参数附有非负约束的平差方法。该方法是先将非负约束的最小二乘问题转换成凸二次规划问题,然后求其最优解。通过模拟实例说明,此算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实际测量中的平差计算。  相似文献   

13.
起算点的兼容性直接影响约束平差成果的质量,CPⅢ测量工作中要联测大量的已知点,区段搭接时要以重叠区段的部分上段成果作为约束点,因此,对起算点进行兼容性分析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文中提出适用于CPⅢ网的平差起算点兼容性检验方法和兼容性较差起算数据探测方法,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测数据,计算分析并验证这些方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现代工程GPS基线向量网与地面网联合平差一般是采用二维约束平差的方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进行。本文详述了基于E1椭球在地方独立坐标系中进行二维约束网平差的原理。算例表明:对于小范围的GPS工程控制网,采用二维约束平差在精度和实用性方面都能满足需求。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自由网拟稳平差的一种实用方法在GPS控制网2维约束平差中的应用.该方法采用经典自由网平差和坐标转换法实现基于拟稳基准的GPS控制网2维约束平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姑山铁矿建立CPS控制网的工作:控制网布设;基线质量统计;三维无约束平差;二维约束平差。成果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该GPS控制网成果已通过有关单位组织的专家鉴定投入实际生产使用,并为今后GPS测量技术在矿山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17.
经纬仪工业测量系统定向及单点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经纬仪工业测量系统定向和单点计算的两种算法测站 3维网解算法和光束法 ;提出将精确整平仪器的 3维网法作为无需整平的光束法的一种特殊形式 ,对虚拟像坐标进行加权 ,用带约束条件的光束法模型来统一两种算法。经实验证明统一模型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在测量平差学习中,相当多的计算工作是矩阵转置、求逆、相乘等,人工解算繁复又容易出错。虽然有各种平差软件可以进行解算,但是一般过程均为隐含式的,不利于测量初学者掌握测量平差原理。本文利用Excel内置函数中的矩阵运算功能处理测量平差计算,并以高程控制网条件平差的解算为例,介绍其使用方法及技巧;不仅增加了测量平差原理可视化,而且使得平差计算更加简便和快捷,利于学生理解和吸收。  相似文献   

19.
GPS基线非线性解算的精度评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GPS基线向量非线性平差解算的基础上,分析了单位权中误差估值,平差值的精度估计和基线长度的精度估计,并给出了简明的直接估计公式,为GPS基线向量非线性平差解算的精度评定提供了直接的评定公式。  相似文献   

20.
大范围高程控制测量中经常采用多结点水准测量,根据条件平差的原理和方法,对多结点水准测量严密平差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可靠的数学模型,结合应用实例平差计算了多结点水准网,分析了水准网的平差精度,其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为多结点水准网平差软件的开发提供了计算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