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一、微分激发极化法微分极发极化法(简称DIP)作为一种快速经济的物探方法,正在继续引起采矿工业的注意。它是美国牡蛎湾大学实验公司经四年的研究,于1908年六、七月间首次公布的专利方法。其工作原理是根据法拉第的电解理论,加以发展成为一种探矿技术。在探寻金属矿或非金属矿的工作中取得了某些值得注意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七十年代初期,加拿大先得利公司宣布磁激发极化法研究成功,之后在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非州一些特殊地质条件下的硫化矿床上进行试验性生产,获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目前我国和苏联在作此项研究工作。为使这一新的“磁激发极化法”为大家所了解,本文综合了加拿大先得利公司所发表的专利及资料,对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地质效果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5.
6.
高密度激发极化法的数据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密度激发极化法在野外测量中,其充电率数据经常会出现突变点和负值,给解释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通过分析充电率数据出现突变点和负值的原因,选择三次样条插值法对数据进行插值处理,最后通过三点圆滑滤波,压制了随机干扰,突出有用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前激发极化法是用来探寻金属矿的主要方法之一,找硫化矿最有效.因为极化直接随颗粒界面的面积的总和而变,所以适合于勘探浸染的硫化矿.因为它具有深度控制,所以有时在圈定地下水以下的硫化矿方面比某些电法(例如自然电流法)优越.激发极化的起因现在已经是很清楚的了,最主要的起因是电极极化利薄膜极化.寻找金属矿是基于电极极化的原理,而薄膜极化的原理则用于找地下水.利用这两种机理,可以鉴别新鲜水与脏水之间的分界面.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面积激电普查找矿工作的开展,中梯排列显得很不适应.其缺点是装置笨重,山区工作不便;而且在低阻覆盖区,由于测得的一、二次电位低,数据的可靠程度差,使方法的探测能力降低.两极排列是B、N两极置于无限远的AM电位装置,有其独特的优点,特别适用于普查找矿工作.方法的特点和效果在有关的文献中已作过介绍.由于因循守旧或者是工作者的偏爱,在普查找矿工作中,未能多方面考虑经济因素,往往一开始就大面积地铺开中梯(或联剖)工作,两极排列至今仍未能推广.鉴于这种情况,我们  相似文献   

9.
激发极化法找水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建武 《地下水》2006,28(5):73-74
本文通过激发极化法在陕西省澄城县北部黄龙山前地区的赵庄镇东高塬村机井施工过程中的成功应用,说明该方法较电阻率法更能分辨出地下富水异常,在山区电测找水中效果较好,可与电阻率法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10.
激发极化法找水的一些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我国近年来激发极化法找水在基础理论研究、数据处理和解释软件以及仪器等方面的一些最新发展状况。尽管激电法是一种间接的找水方法,但多年的工作结果表明,与其它学科(如水文地质学)相配合,可显著提高寻找地下水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磁激发极化法在含铀煤矿、金矿和多金属矿床上的应用效果,证明了在高、低阻覆盖地区该法寻找矿体及含矿构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导言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足够的解释手段,电法勘探方法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为了解释资料,地球物理学家们不得不依靠物理模型实验、简单形体的解析解法,以及最近的二维模型数值解法。所有这些方法都是有用的,但是它们也都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相位激发极化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位激发极化法是一种频率域激发极化方法,可直接测量电场电压与供电电流之间的绝对相位差。由于该方法对仪器精度要求较高,因而国内有关实际应用方面的资料相对较少。在金属矿产勘查中,目前国内大多采用时间域激发极化方法,测量岩矿石的极化率或充电率。虽然频率域激发极化法也有应用,但主要采用双频或多频测量,利用视频散率参数进行解释,野外测量工作量较大,测量精度相对较低。近几年,利用相位激发极化法在科研、生产中做了一些工作,这里介绍相位激发极化法模型试验及数据反演结果,岩矿石标本时间域(充电率)和频率域(相位)测试对比结果,以及实际应用实例及数据反演结果。应用结果表明,用相位激发极化法在矿产勘查中可以取得较好的勘察效果,并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独山子背斜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是北天山逆冲推覆带在前陆盆地山前形成的断层相关褶皱。本文以横跨背斜的过井地震剖面为蓝本,用钻井数据、相邻地震剖面和地表形态为约束,运用断层相关褶皱模型对独山子背斜进行几何学定量分析,以建立合理的与实际接近的构造模型; 提取构造特征参数进行基于Trishear模型的运动学定量模拟,选取与实际数据吻合度最高的构造形态为独山子背斜的最佳几何模型。模拟数据表明:独山子背斜为前翼呈三角剪切的断层传播褶皱; 背斜变形从喜马拉雅山晚期更新统(Q1-3)沉积期间开始形成并生长,平均推覆速率为0.18 mm/a; 全新统沉积期间(Q4)推覆活动强度达到最大值,平均推覆速率为 4.64 mm/a。形成独山子背斜所需的总推覆位移量为5 600 m左右,第四纪期间的平均推覆速率约为0.19 mm/a。  相似文献   

15.
油气化探异常形成的初步数字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油气地球化学异常形成动力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字模拟,通过数字模拟拟得出地表或近地表油气化探异常表现的顶部形态和环形形态是近地表地球化学作用的结果,油气球化学环形异常取于地下水中的碱土金属阳离子和非碱金属阳离子的浓度。  相似文献   

16.
应用通用的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装置能够空中激发极化测量,但需具备如下条件;在面岩石电阻率很大而常规电磁响应很小,地面岩石极化率很大,即激电响应远远大于电磁响应,实测的电导率频散必须在电磁测量系统接收的频率域内。本文以GEOTEM仪器在加拿大高纬度北极圈内航空电磁测量所获得的负瞬变响应为例,论述了航空激电测量及其应用的特殊条件。尽管用于解释数据的电导率频散很大,但它们与一些实验室测得的结果是一致。虽然  相似文献   

17.
激发极化法在我国已广泛应用并获得了一定的地质效果.当前该方法只限于地面普查工作中使用.从理论上讲,当球体中心埋深超过其半径的三倍时,在地表测量就不能得到明显的异常.在进行钻探工程中结合钻孔激发极化法,可以找到钻孔附近的、在地表发现不了的盲矿体,甚至可以确定矿体相  相似文献   

18.
《物探与化探》2005,29(1):65-65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资助、李金铭教授主编的《激发极化法方法技术指南》,已于2004年10月由地质出版社出版。《激发极化法方法技术指南》是一本面向从事金属矿产勘查和激电法找水野外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用书,主要介绍常规激发极化法。全书共4章,并附有211张图组成的“正演曲线图册”。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很多学者开展了复电阻率电磁场正演模拟研究,然而大多数都是针对电性源进行的。鉴于此,这里采用体积分方程法进行了磁源激发条件下的复电阻率三维正演模拟。通过分析正演结果,得出了磁源激发极化法可行的结论,且磁场响应是由电磁感应和激电效应共同产生的,并引入磁荷概念总结了这两种效应的电磁响应规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石墨、铜及若干个金属矿区的矿石标本进行实验研究,系统地观测了它们的时间谱和电流谱。根据实验结果,标本的时间谱和电流谱的阴、阳极优势情况有两种基本类型。以电化学理论为基础,对产生这两种基本类型的机理作出了解释,认为这与标本的可溶性与否有关。在一定条件下,根据谱的阴、阳极优势情况识别极化体的可溶性和不可溶性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