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等高活篱笆技术提高坡地持续生产力探讨*—以三峡库区为例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控制坡面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是坡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关键,也是解决三峡库区移民安置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三峡库区所进行的等高活篱笆技术试验表明,这种技术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延缓径流及控制土壤流失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篱笆植物新银合欢、马桑和黄荆都是著名的绿肥植物,每年从活篱笆上修剪下的枝叶可分别为篱间地的土壤提供24000kg/hm2、8400kg/hm2和31500kg/hm2的绿肥。营养元素含量较高的新银合欢,每公顷所产绿肥含纯氮素924kg,磷48kg,钾504kg.在坡面上沿等高线种植的篱笆带密闭以后,可以起到削减径流量,延缓产流过程,增加土壤入渗,并可拦截径流中大部分的土粒。由于篱笆带阻挡了各种因素造成的土壤沿坡面下移,篱间地的坡度不断降低。这些对坡地持续生产力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边境贸易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获得显着进展。本文在概述我国边境贸易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基础上,以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为例,探讨了边境贸易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途径。阐明了:(1)在口岸发展进程中,大气环境、水环境中污染物浓度有增高趋势,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增大,应通过城市综合整治,消除污染隐患。(2)在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建设过程中,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应强调维护生态良性循环,防止过度开垦与放牧,防治湖泊富营养化,倡导清洁生产,用优质产品开拓国际市场。(3)在边境贸易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3.
黄河、长江泥沙特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黄河、长江泥沙的粒度分析、矿物分析及石英包裹体分析,揭示了两大河流泥沙的差异性。黄河悬沙粗于长江而底沙比长江为细。重矿物组合中,黄河泥沙黑云母含量远高于长江,粘土矿物中蒙脱石含量约比长江多一倍。反映了两大河流水动力条件及泥沙源区的环境差异。石英包裹体分析,更反映了两大河流泥沙源区的成因环境,为区分河流泥沙来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的新构造应力场及其对库岸滑坡滑动优势方向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新构造应力场在研究区域边坡稳定性及地表水土流失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文用地貌学方法——Scheidegger法,研究了三峡库区的新构造应力场及其与库岸滑坡滑动的优势方向问题。库岸滑坡发育的优势方向主要与新构造应力场的Maxl剪切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生态建设服务的吉林省西部景观类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GIS技术支持下,依据有关原则,对吉林省西部景观类型进行了划分;选取地形和地貌、人类对景观的利用水平以及沙碱化程度三个指标对景观类型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景观生态学的有关理论,采用类型重要值、嵌块体密度和平均内缘比率分析了吉林省西部各小区(东部区,中部区和西部区)内不同稳定类型的景观空间结构,提出了重建不稳定类型应以西部区为重点并要注意其内部结构的协调性、防止亚稳定类型向不稳定类型过渡也应以西部为重点、东部区的景观生态建设应注意增加其异质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都市空间扩展的廊道效应与景观结构优化*──以北京市区为例 总被引:38,自引:6,他引:38
由于存在城市中心梯度场和廊道效应梯度场,在单纯经济利益趋动下,城市本质上存在摊大饼倾向,这将严重破坏城市合理景观结构与生态平衡.文中运用廊道效应原理,研究人工廊道与自然廊道相互作用过程,结合北京中心市区不同时期空间扩展格局,分析城市景观8个方位廊道的扩展量、扩展速度及变化趋势,提出将自然廊道体系纳入北京大都市区规划,形成人工廊道与自然廊道相间分布的星状分散集团式景观格局,以有效阻止建成区摊大饼过程. 相似文献
7.
综合区划的初步设想——以柴达木盆地为例*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有一个与其相适应的基础研究,以综合区分区域的特点。综合区划是一种自然区划的深入,包括自然与社会经济两方面,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区域划分。文中在研究自然区划的基础上,引入资源的概念,用资源进行区域的划分,特别是对以往研究不充分的区划第四和第五级单位,以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资源组和资源型进行合并,提出综合区划的初步设想。以柴达木盆地为例,建立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综合区划。 相似文献
8.
北丘浅层咸水盐碱洼地是黄淮海平原河间浅平洼地的一种类型,是旱涝碱咸薄多种矛盾最集中、最典型的地区.盐渍化导致大片土地长期荒芜,分布在洼地南部的万亩试验区内的盐碱荒地面积达4076亩,耕层含盐量在0.6%以上,除盐荒地外,已耕地为含盐量0.2-0.4%的中低产田.1987-1990年采用引淡淋盐、覆盖抑盐、浅群井抽咸、混林农业和培肥改土等技术措施,按照土壤含盐量程度进行分区治理,五年期间治理开发盐碱荒地3650亩,试区内人均增加耕地1.45亩.1993年新开发的盐碱荒地粮食作物亩产已达到550kg,试验田亩产已达1000kg,中低产田已向高产农田转变.经过治理,北丘洼的农业生产条件已得到改善,一个荒芜盐碱的生态景观正转向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养分状况及养分流失*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紫色土是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区的主要坡地土壤。本研究采用典型区域调查,代表性土壤剖面养分分析,结合实验小区人工降雨的方法,初步研究了发育于侏罗纪紫色砂泥岩母质上紫色土的养分状况、养分流失特点、过程及影响养分流失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三峡水库淹没区移民后撤安置,可能引起库区地表水上状态的变化,暴雨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动力因素.本文分析了库区秭归一带的年降雨的时间分配,暴雨的时间与空间分布的强烈不均匀的特征;论述了有关水文要素,如流域蒸散发、土壤含水量等.最后对王家桥小流域进行了暴雨径流模拟.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态势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峡库区拥有丰富的生镜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与基因多样性,是一个天然生物宝库,然而,由于人类活动长期的强烈干预和破坏,库区生境日趋退化,生物种群发生逆行演替,生物多样性在逐渐减少或丧失。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秭归县PRED现状分析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库区秭归县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目前面临着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耕地问题,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已严重阻碍了该县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急需采取一系列对策:(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2)加强移民社区重建,合理安置移民;(3)恢复与重建退化生态系统与生境,保护生物多样性,(4)抓住机遇,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峡库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构想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向旭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4,16(1):62-65
生态旅游是与环境保护结合最为紧密的一种旅游形式,是2l世纪旅游发展的新趋势。长江三峡库区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具备了开展生态旅游的基本条件。但是,生态旅游的开发必须落脚到具体的旅游产品开发和设计上。在国内外有关生态旅游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长江三峡库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条件的分析,提出了应大力开发科学考察、科普教育、探险、漂流、民族风情、生态农业等系列生态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劳动就业态势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三峡库区的人口特点和库区劳动力资源及就业现状。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库区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的对策,提出应发展乡镇企业,提高城市化水平,发展第三产业与市场农业,另外还应提高劳动者素质,组织劳务输出和建立库区劳动市场。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三峡库区移民就业问题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三峡库区移民就业问题实际是三峡工程建设而引起整体的社会-经济-环境问题,也就是地球学中新的人地关系问题,即在符合经济效益前提下实现人与地的协调与社会的整合。首先不应当把迁移出的农民完全转向已负担沉重的传统农业方面。而应当转向新出现的环境(如新出现的水域与水位波动带)、新出现的行业(旅游景区的发掘、建设和开发)、新的就业方向(劳务输出)、与新的社会-经济开发区(新的城镇建设和新的工业建设而形 相似文献
16.
17.
三江并流形成时代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滇西北三江并流区是世界上独特的纵向岭谷地貌区、世界自然遗产地。金沙江、怒江、澜沧江3条大江的阶地、河谷主要沉积物均为中更新世以来所形成,说明三江并流这-独特地貌-水文现象形成于中更新世及以后的时间。中更新世昆黄运动是西南纵向岭谷乃至中国的地貌-河流发育重要转型事件,奠定了西南纵向岭谷区的自然地理格局,影响了三江并流区的现代地表过程和生态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存在主要产业经济效益低,国有产业亏损大,产业规模小,城镇经济中心作用弱等突出问题.库区开发必需是持久战和持续发展相结合,将库区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地位,搞好资金、行业、所有制之间的优化组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要准备用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才能赶上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多方面论证了三峡工程宜晚建不宜早建的观点:1.根据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三峡工程不宜早建;2.三峡工程所需庞大投资非当前国力所能承受;3.三峡工程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1)泥沙问题,(2)移民问题.(3)技术问题,(4)环境影响,(5)风险问题。作者提出了长江开发治理应当先支后干的建议,并就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根据区内所拥有的特点:产业结构处于初级变动阶段,自然资源丰富,以及大量处于隐蔽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优势还未发挥,提出了目前本区选择主导产业部门的三个准则,即:资源开发准则、相关效果准则和劳动就业准则。由此判定本区主导产业所得出的结论是:水力发电工业、矿产资源开发业(原材料工业)、农林土特产品加工工业,应成为区内的主导产业部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