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根据氡在岩、水、气中分布特征和地震前后在某些活动断层上,地下水(气)的向外释放,提出了水氡、气氡的水(气)载衰变机理。指出水氡、气氡与地下水(气)的流速、岩—水中氡的不均匀分布有关,并从而使它成为映震比较灵敏的组分。在水、气两相流情况下,水氡、气氡浓度还与氡在水、气中的分配有关。同时观测水氡和气氡,可以获得更多的地壳应力应变及其伴生效应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中逸出气氡的研究:水化地震前兆新项目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炜  史勇 《中国地震》1992,8(1):18-25
本文通过对地下水中溶解氡和逸出氡的对比观测及其地震前兆的研究,阐明了地下水中逸出气氡对地壳岩石的变化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逸出气氡能够反映地壳岩石的潮汐变化。1989年大同阳高6.1级地震逸出气氡的变化突出、幅度大,表明它对地下应力微小变化能起到放大的作用。因此,逸出气氡作为新的地震前兆观测项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在1995年1月17日兵库县南部地震之前数个月,地下水中的氡浓度增加了。从1994年10月下旬观测开始,到1994年12月底,氡浓度增加了约4倍。在1月8日,即神户地震前9天,氡浓度开始降低产达到比观测开始时高10倍多的一个峰值。这些氡值变化可能是这次灾难性地震的前兆现象。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逸出氡和溶解氡观测系统的合理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新基  张炜 《地震》1993,(4):46-51
本文依据大量观测事实并参考前人所做的工作,对地下水中逸出氡和溶解氡观测系统合理设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观测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观测井口装置中主支管空间位置的合理设计、逸出气“集气腔”的大小以及气体(包括自由气体和逸出气体)与液体的分离程度等。根据上述几点并结合井孔自身的不同条件,本文设计出了两种比较合理的井口装置模型,该模型的设计对今后逸出氡和溶解氡观测系统的改造和完善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一条正好位地东北日本的活动大断层上的一个灵敏测点测到了地震有关的地下水氡变化。成功地应用基于贝叶期统计方法的时间序列分析,消除了水氡观测资料中的背景变化,使我们能够详尽地检验与地震有关的变化。对水氡资料中测到的氡值异常,我们建立了变化幅度和续的着据;并氢氡值变化保持在大于2δ(δ是整人观测期间的标准偏差)水平,而且特续在1天以上的定义为异常。其中的大多数异常被证明与日本东部及其周围地区发生的大震  相似文献   

6.
在龙门山断裂带中段的北川地区进行了土壤氡浓度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定点观测。初步研究资料表明:土壤氡浓度变化与气象因素有密切的相关性;场地环境对氡浓度有一定的影响;探片照射方式不影响探测结果;土壤氡浓度变化能较好地反映北川及邻近地区地震活动信息。  相似文献   

7.
利用现有水化学观测仪器设备对某些灵敏气体进行观测,比如使用水氡、水质、气体观测仪器设备进行断层土壤气氡、二氧化碳、气体观测的实验研究,并且给出了集气、采气装置的构成方式.氡气和气体观测采用真空负压采样法,使用水氡观测仪器和气相色谱仪.而土壤二氧化碳观测方法可采用碱溶液吸收法,采样时采用真空负压采样法或常压自然吸收法两种方式,还提出了氡气观测中设计采样装置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8.
以氡报震的力学基础——氡与固体潮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史勇  张炜 《地震学报》1993,15(1):103-108
用谱分析及数学滤波的方法,对氡时变曲线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了氡实测曲线的周期特征,发现氡的周期变化是以日波和半日波为主的,并根据各种分析结果证明了地下水中氡的变化是一种潮汐变化.给出了氡潮汐波日波和半日波的潮汐因子及相位差,论证了地下水中氡的变化与地壳岩石应力的关系,为以氡报震这一方法提供了力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前用于地下水中氡浓度观测的仪器,特别是模拟氡观测仪器的更新换代相当缓慢,且普遍采用的FD-105K型静电计和FD-125型氡钍分析器均采用人工鼓泡、读数,存在一定的人为误差。经实验研究认为AlphaGUARD P2000便携测氡仪完全采用自动鼓泡和读数,可避免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提高水氡观测质量,利于捕捉地震异常信息。同时,AlphaGUARAD P2000便携测氡仪携带方便、自带电源、操作简单,可用于野外观测、异常核实和土壤氡的测量,拓展地震地下流体中氡的观测范围。  相似文献   

10.
简要总结了乐都地震台水氡观测资料的利用价值、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乐都地震台的水氡观测改为断层气观测后,对气氡观测值的年变规律、地表水与地下水、地下水与承压水的水力联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水文地球化学地震前兆观测与新灵敏组分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在地震前兆探索中,不少国家都开展了利用地下水或土壤中气体——化学组分变化预报地震的研究工作。中、苏、日、美等国开展了地下水中的常量组分、微量组分、气体组分、同位素组分及其它物理参量的观测和研究,观测项目可达数十种。 多年来,我国以观测地下水中氡含量为主,对氡的地震前兆机理、氡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氡的地震观测点的环境条件、测试方法、预报效能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取得了不少有意义的科研成果。当前测氡仍是我国地震前兆观测中的主要项目,并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其在地震监测预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兰州市刘家堡隐伏断层的地球化学探测方法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JM-4数字金膜测汞仅和FD-3017RaA测氡仪,分别对兰州市刘家堡隐伏断层孔家崖地段处的土壤气汞、气氡进行场地观测试验,并通过对汞、氡地球化学变化特征的研究,证实了兰州刘家堡隐伏断层在该地段处的存在性,同时也证实了以往地质工作者对兰州刘家堡隐伏断层位置展布的推测,并结合相关理论,初步确定了该区段断层的具体位置,进而推断出该断层的走向与倾角。试验结果相继得到钻孔、电法等多种手段的验证,利用不同手段所得的结果都能较好地吻合。试验表明:利用土壤气汞和氡地球化学探测手段对断层活动性研究以及对寻找隐伏断层具有相当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嘉峪关断层带土壤气氡的影响因素及映震效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嘉峪关断层带土壤气氡1998~2009年的观测数据,结合周边地区的ML≥5.0地震,提取氡在年尺度上的变化,系统分析了嘉峪关断层带土壤气氡与气温、地温和降雨等因素的关系以及氡浓度变化与周边地震活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嘉峪关断层氡的年变化周期主要受气温控制,该台对祁连山西段和德令哈附近地区中等以上强度的地震响应较为灵敏,当氡值年变起伏较大时,附近地区地震活动性较强;反之,则地震活动性较弱。  相似文献   

14.
在防震减灾工作对地震监测预报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氡因其在地震孕育过程中灵敏的前兆响应能力,应该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但由于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水氡观测环境日益恶化,而目前持续的土壤氡定点观测又相对较少,为此,本文通过选取已知断层,使用AlphaGUARD P2000测氡仪,分别从测量位置、测量周期、集气装置3个方面总结了一种用于野外流动测量土壤氡的定点观测方法,为土壤氡观测在活动断层监测、异常核实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九五”地震科技攻关地下水化学及 EIS2 0 0 0提供的多种数据处理和异常识别方法 ,对山西省地下水氡观测资料进行了较详细的处理 ,筛选出较好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异常标志。结果表明 ,除常规的数学处理方法外 ,用水氡的基值变化率和滑动变化率提取异常效果较好 ,如果基值变化率 R0 ≥ 0 .0 6 ,持续时间大于等于 12个月 ,滑动变化率 R≥ 0 .0 5 ,持续时间大于等于 12个月 ,则视为异常  相似文献   

16.
用地球化学方法研究覆盖层较厚,构造交汇部位的土壤中氡的含量,结合该地的地球牡物理资料及地震活动评价了断层的现今活动性,并聚最了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7.
由于受大型地下工程施工大量抽排地下水的影响,广州市大坦沙和金沙洲先后发生了大规模岩溶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质灾害,为查明区内岩溶发育和断裂带的分布情况,综合运用土壤氡浓度测量、高密度电法、浅层地震反射波、弹性波CT和地质雷达进行探则.由于受各种管线、电磁和震动的干扰,在城市开展电法、磁法、浅层地震等受到限制,而土壤氡浓度测量具有不受地电、地磁和震动干扰的优点.本文以土壤氡浓度测量在广州市金沙洲和大坦沙岩溶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应用为例,说明了土壤氡浓度测量机理、方法技术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氡浓度测量在广州市金沙洲和大坦沙岩溶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质灾害调查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广州市金沙洲和大坦沙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基于冰岛南部地区长达数世纪的地震活动模式,事先预测了该区转换型板块边界处的一个地震序列。该地震序列包括2000年6月的2个6.5级地震。从1999年开始的钻孔水中氡的监测表明氡的变化和这些事件具有明显、一致的相关性。在覆盖震中的50km×30kin范围内,总计有7个采样站。这些站点显示了一致的变化模式,可识别出4种变化类型:1)震前氡下降,震前的101~167天观测到异常低值。2)震前上升.6个台站的时间序列在震前40~144天出现峰值。3)同震阶跃,极可能和在整个区域内观测到的地下水压力的同震变化有关。4)震后回归,大约3个月后,氡的值恢复到震前水平,与地下水的压力变化同时发生。  相似文献   

19.
地震前兆特别难以“抓住”;迄今,几个国家中大多数破坏性地震都是发生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监测非强化的地区。1995年1月17日7.2级神户地震也不例外,它发生在远离东京及其附近密集仪器监测区的地方。然而,Igarashi等非常幸运地在神户附近于神户地震前几个月建起了一个地下水氡监测站,并能记录到明显的震前异常。他们的结果发表于本期《Sci-ence》上,同时发表的还有一篇Tsunogai和Wakita的文章,他们采用一种独创的廉价的方法在不同地点观测到另一种震前水文地球化学异常。这种方法是,收集商业  相似文献   

20.
河北阳原2井水氡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河北阳原2井水氡资料的趋势变化和年变化特征,对水氡与气温的负相关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该井水氡资料的映震能力作了统计分析和R值评判。结果表明,河北阳原水氡资料从长期到中短期的异常变化与该区的中强地震活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根据中短期异常可得出4个月以内中等地震发生的概率为66.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